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龚自珍看“人性论”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辛鑫

  作者简介:辛鑫,(1989.2-),男,满族,河北省承德市,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近现代哲学。
  摘要:我国哲学家对人的本性有诸多定义,这其中最为人熟知的当属孟子的“性善论”和荀子的“性恶论”。而当时“百家争鸣”,思想火花迸发的时代背景下,也同时出现了如告子“性无善无不善”的理论,其与孟子多次辩论均告负,但这并没有完全证明他的“人性论”为谬误。后人中,引其学术者,犹以龚自珍最为卓越。龚自珍在人性论上借鉴先人,又有独到见解。
  关键词:人性论;性无善无不善;龚自珍
  龚自珍的哲学伦理思想以人性论为中心,他明确不赞成孟子的“性善论”和荀子的“性恶论”,肯定告子提出的“性无善无不善”理论。他在《阐告子》中写道:“龚氏之言性也,则宗无善无不善而已,善恶皆后起者。夫无善也,则可以为桀矣;无不善也,则可以为尧矣。知尧之本不异桀,荀卿氏之言起矣;知桀之本不异尧,孟氏之辩兴矣。”这些理论,就是《大学》上“尧舜率天下以仁而民从之,桀纣率天下以暴而民从之”的说法。“性善论”与“性恶论”的低位似乎要高一些,“性无善恶”也没有硬伤。龚自珍在这三种理论当中进行取舍似乎也是经历了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
  告子与孟子在人性论上的争论在我国哲学史上有着具足轻重的地位。《孟子》当中有这样的记录,但似乎都以告子落败结束。在一次辩论中,告子说:“食色,性也。仁,内也,非外也;义,外也,非内也。”告子说食色就是性,这个根本命题是正确的。他说:“义,外也”,这也正确。但孟子并没有表示反对有待商榷的“仁内”说,而极力反对“义外”之说,孟子并没有对食色是性则表示异议。总之,告子的“性无善无不善”的见解并没有被批倒。但除“仁内”之说外,告子也还只知道“生性”而不知“习性”。龚自珍认为孟子所犯的是一个极端性错误,他认为“性善论”乃是当时那些维护封建纲常名教的人论证三纲五常之合理性的理论依据。龚自珍的“善恶皆后起”的观点,对于批判先验的“性善论”和封建道德说教的虚伪性,具有积极意义。它揭穿了所谓圣人、君子“天生慈善”的神话,从而取消了他们在道德上高人一等的地位。龚自珍推崇告子的“杞柳”比喻,他也发现了孟子辩论中的诸多漏洞,孟子所言,含有“杞柳”做器皿违反其本性意味,但如何论证出并未提及。我们在这里是否可以猜想,此时正值壮年的龚自珍,生活在正直衰败颓废的封建王朝,他的心理变化最终导致了对于“性善论”的怀疑。性善所维系的“三纲五常”在他生活的年代似乎并未显现出何等优越性。现实社会的现象促使他寻找人性的真谛,而此时告子的性无善恶便是最好的出路。
  在研究荀子的“性恶论”的时候,隐约可以发现告子的“无善恶论”对其有一定影响,甚至可以看作一个参考点。荀子言:“凡性者,天之就也,不可学,不可事”又言“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性之和所生,精合感应,不事而自然为之性。”由此看出这是对于告子“生之谓性”的一种继承关系。也许正是由于荀子的这种理论借鉴与发展,龚自珍在阐述人性论的时候并未公开直接的反对荀子的“性恶论”。有人认为孟子的“性善论”与荀子的“性恶论”进行有机的结合就是告子的“性无善无不善”,但是这两种从根本上对立的学说是无法进行融合的。龚自珍明确的反对“性善论”,对“性恶论”持不支持态度,也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他的某些想法。他所反对的恰恰是当时腐朽封建统治的基石。他的人性论,虽然来自于告子的“性无善恶”但又并非完全照抄,他认为,对“无善无不善”的人性本身,是无所谓改造不改造、教育不教育的。告子所强调的是人性在一定教育环境下具有可塑性,而龚自珍则认为教育环境虽然能使人为善或为恶,但它不能使人性本身得到改造。因为如果说人性本身可以被引导或改造,那就不是彻底的“无善无不善”了。当然,龚自珍所持的人性论还是抽象的,并没有真正说明人性的本质,但他把“善”或“恶”的道德范畴的内容看成是后天形成的见解,是具有真理性的成分的。龚自珍对于当时社会现状并不十分满意,他认为性本善是错误的,但是性本恶又过于偏激了,所以最佳的出路是告子的“性无善无不善”。
  龚自珍所倡导的人性论,正是他做改良派先驱的一种思想表达。这在他的诗句中也有体现,《己亥杂诗》中写道“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全诗层次清晰,共分三个层次:第一层,写了万马齐喑,朝野噤声的死气沉沉的现实社会。第二层,龚自珍指出了要改变这种沉闷,腐朽的观状,就必须依靠风雷激荡般的巨大力量。暗喻必须经历波澜壮阔的社会变革才能使中国变得生机勃勃。第三层,作者认为这样的力量来源于人材,而朝庭所应该做的就是破格荐用人材,只有这样,清王朝才有希望。诗中选用“九州”、“风雷”、“万马”、“天公”这样的具有壮伟特征的主观意象,寓意深刻,气势磅礴。我们可以从中发现,龚自珍虽然也有一些改良思想,但是却拘泥于维护清王朝的统治,他所怀念的是“康乾盛世”,却不能突破局限,思考打破这种腐朽的封建专制制度。
  如果中国古代的哲学家们是从善恶之别的角度来评判人性的话,那么,西方国家的先哲们则是以人的“理性”为源头来构造他们的道德修养理论,也就是人的本质属性的。古希腊的学者都曾认为,人可以被称作理性的存在物,人在面对理性问题时,可以给予理性回答。正因为人有这种以理性为本质的行为机制,人才可以称为人。苏格拉底曾说,趋恶避善并非是人的本性,人的无知才是恶的源泉。所以,对于美德,苏格拉底所创的基本命题为“美德即知识”。他所说“美德即知识”中的知识,不光是有关整个世界的理念与善的知识,并且还是有关“自我的知识”, 这种道德意识是一种人的自我本质。
  资产阶级思想家们有关人性的探讨对宗教道德产生了深刻又深远破坏。这首先动摇了宗教与道德的根基,出现“上帝已死”的效应,把人的地位从天堂还原到了人间,人需要为自己订立规则;其次,因为动物性包含在人性中,能否满足人的动物性的本能欲求就成了最具人性也是最合乎人性的追求,成为人们最高的道德标准。这样一种对人欲和物欲的满足和追求,在推动资本主义经济繁荣的同时,也带来了资本主义社会非道德主义的泛滥。东方文化的人性探索,道德伦理,可以完全避免西方社会的这种窘境。我们的哲学家研究目的均是讨论如何人心向善。
  龚自珍的人性论是在人的本性是善是恶范畴内,这种朴素的人性认识有别于西方国家的把“人性”看作“理性”。我们可以认为,东西方对于人性的讨论是殊途同归的。人性的本质,也许并不能简单地冠以善,恶,无善无不善,或者是“知善既行善”。但是不可否认,告子所提出,并得到龚自珍发扬的“性无善无不善”理论使我们哲学史上闪亮的一页。无善无不善,并非顺其自然,善恶皆可,而是认知人性,从而努力寻求如何人心向善。龚自珍所在历史环境复杂,但是他认识到当时社会宋明理学家所营造主流思想无法改变清王朝的腐朽。因此,性善维系三纲五常,无善无不善正是谋求改变。人心向善是不变的主题,引人深思。(作者单位:河北大学政法学院)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480401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