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及启示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贺迪

  【摘要】2009年以来的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涉及了几乎所有欧洲国家,爆发的原因除了世界金融危机等外部原因外主要还是由于欧元区债务国自身的经济问题。欧元区此次债务危机不仅影响了整个欧元区经济,对中国进出口、资产价格等方面也有影响。以此为鉴,中国应当重视自身的债务状况及发展结构,在全球经济动荡的背景下把握机遇、迎接挑战进而更加稳健的发展本国经济。
  【关键词】欧洲主权债务 债务危机 原因与启示
  主权债务问题已在欧洲发达国家经济里成为“普遍性”现象,全球金融危机之后2009年希腊出现财政困难,欧元区成员里那些隐藏着巨大风险的高危国家逐渐扛不住债务重压,主权债务问题开始日益凸显并暴露在大众视野之中,2010年11月起,西班牙同期国债CDS指数上升至312点,创下历史最高纪录。12月国际评级机构穆迪将西班牙的主权债务评级列入“负面”观察名单,意味着西班牙开始面临着像爱尔兰一样的债务危机。2011年下半年,欧债危机出现了向法国等核心国家蔓延的势头,法国现有AAA评级存在下调可能,德国2011年11月23日发行总值约60亿欧元的政府债券,结果仅有39亿欧元认购,德国央行被迫买下其余部分,此次拍卖是欧元问世以来德国最不成功的一次国债发售。至此,欧盟27个成员国中已有24个成员国财政赤字状况超标,赤字和债务像两座大山压在这些国家身上,多国陷入危机,信用评级被调低。欧债危机已走过三年,债务阴云依然笼罩,这也许不完全是欧盟领导人的不作为,政策应对的乏力,更不是政治分歧难以弥合,而是欧盟如何实现制度重建和经济重建的问题。
  一、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发生的原因分析
  (一)全球金融危机是诱发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直接原因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全球金融危机使得欧元区国家受到严重冲击,为了保护自身经济稳定,欧洲各国纷纷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扩张财政赤字,使其在原本债务累累的基础上加上了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债务问题因此升级。而另一方面,危机的背后隐藏着大国为了利益的博弈和看不见的暗战,业内人士认为美国为了捍卫其美元的霸主地位和拯救当前低迷的美国经济而有目的地对欧元区实施了刻意打压,而且在做空欧元的“战役”中,美国的对冲基金和投行资本扮演了扰乱希腊等国在债券市场融资能力的幕后“推手”,当欧元贬值国际避险资金开始青睐美元和美元资产迹象明显,面对当前情势美元走强符合美国的利益,有利于美国经济的快速复苏,更能够在金融领域扩大对欧元的相对优势。
  (二)欧盟经济政策的二元性矛盾是引发欧元区国家债务危机的体制性弊端
  欧盟的政策二元性是指欧盟各国实施独立的财政政策和统一的货币政策,即欧盟各国货币政策由欧盟统一制定,而对于财政政策则缺乏与货币政策相对应的财政联盟,无法影响也没有权利去管制各国的政府预算和财政状况。统一的货币政策使得欧洲成员国少了一个独立的用以宏观调控的工具,结果只能是过度的依赖使用财政政策。加之欧盟各国的国情差异较大,没有了灵活的货币政策之后,那些发展相对落后、债务负担本就较重的国家(如希腊等)就只能选择大量的投资消费来推动经济的增长。
  (三)长久以来的高福利、高回报收入分配制度成为束缚欧洲国家经济的枷锁
  欧洲各国从二战后就建立了以高福利、高工资为标杆的社会保障制度和社会收入分配制度。以爱尔兰为例,在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人类发展指数排行榜上,爱尔兰名列全球第五。爱尔兰乃至欧洲人以为找到了发展的最好归宿即以追求生活质量和幸福感为目标,可是他们忽视了一点:如今欧洲各国政府已经负担不了如此舒适的高福利生活成本,高支出维持国民生活幸福指数和生活水平的背后,是欧洲各国政府都面临着的财政支出单向膨胀和停步不前的财政收入之间的紧张局面,经济的表面繁荣掩盖着巨额的财政负担。2010年9月爱尔兰宣布经济第二季度出现萎缩,债券市场已基本崩溃,两年期爱尔兰国债的收益率自7月底已经上涨逾三倍,达到6.7%。
  (四)经济缺乏竞争力,经济基础薄弱是欧元区各国陷入危机的自身原因
  并不是所有财政赤字大、债务比例高的国家都面临着债务危机的问题。英国国债达到4万亿英镑(约合6万亿美元),财政赤字占GDP的比重已经超过12%,公共部门净债务总额达到8485亿英镑,相当于GDP的59.9%,与希腊不相上下,但因其国家竞争力强、经济基础雄厚所以并没有陷入主权债务危机,而希腊、葡萄牙等国家在欧盟成员国中本就处于欠发达的地位,对于这些国家而言,一方面在经历了全球化的制造业转移后,非高科技产品市场不断被挤压,无法形成竞争优势。劳动生产率也长期慢于收入的增长,失业率则一直在10%左右居高不下;在国际收支上特别倚重旅游等行业,第三产业是其获得外汇、维持国际收支平衡的主要来源之一,其容易受到外界影响的产业经济特点使国民经济更易受到外部危机等冲击。另一方面出口缩减,内需也长期接近饱和,导致长期贸易逆差的结构失衡,而为应对金融危机冲击, 引入的大量经济刺激举措更是扩大了原本居高不下的财政赤字和公共债务,加速了主权债务危机的出现,依靠发行国债来维持财政支出成了希腊等国迫不得已走向的一条道路。
  二、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对中国的影响
  欧元区经济复苏前景依旧危机四伏,仍有可能加剧的债务危机无疑是首要威胁。作为中国最大的国际贸易伙伴以及第一大出口市场,不断蔓延的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也给中国对外出口、外汇储备安全性带来了影响。
  (一)欧元贬值减轻人民币升值压力
  欧洲债务危机发生后,自2010下半年以来欧元兑人民币贬值超过18%,欧元走弱导致人民币随美元大幅升值,这也使得中国商品的国际竞争力在欧盟市场上大打折扣,基于当前形势,不利于人民币汇率大幅升值,中国将推迟人民币汇率改革以便支持国内出口。以贸易加权指数计算,人民币的币值已经明显上升,欧洲作为中国的主要贸易伙伴,对中国商品需求的下降会给中国出口带来巨大压力,即使人民币汇率不再作出调整情况也已经相当严重。虽然2011年年初欧元区核心国复苏稳健,但由于南欧国家主权债务仍较为堪忧,欧元升值前景尚不明朗,从长期来看人民币依旧处于被动升值状态,有利于缓解外界迫使人民币大幅度升值的压力。   (二)欧元区经济萎缩影响中国产品出口
  尽管中国对PIIGS五国(葡萄牙、爱尔兰、意大利、希腊和西班牙)出口份额只占我国出口总额3.5%左右,但是这些陷入困境的国家在欧盟引起的连锁效应不容忽视,因为欧盟其他国的银行大量持有希腊等高债务国的政府债券,其他国家如德国、法国也很快会被波及。我国对欧盟出口总额在2362亿美元,占中国总出口额19.7%,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极可能拖累欧洲经济,经济增长放缓,需求下降,从而不能避免的影响到中国对欧的出口,不利于我国对欧的出口增长。但是从另一方面来看,能够减小我国与欧洲长久以来的贸易逆差,缓解贸易矛盾。
  (三)欧债市场低迷刺激国际热钱流入中国
  希腊债务危机的爆发让人们对其国债的“含金量”产生了怀疑,从两年前危机爆发的希腊到现在爱尔兰,葡萄牙的岌岌可危,欧盟力挽债务危机狂澜的付出似乎并未得到显性回报。投资者不仅对于欧盟能否成功化解债务危机表示怀疑,也动摇了对该地区经济复苏的信心。国际性游资的本质是追逐利润的最大化,当一个地区的风险较大市场低迷时,就会迅速游离到别的利润空间大的地区去,投资者在将资金从债券投资转移到股票的同时也将对欧洲市场的投资撤离转移到美国及亚洲新兴市场中,中国作为高速增长的经济体首当其冲,投机资本可能大量涌入中国,削弱央行对货币政策的控制,加重资产泡沫和通货膨胀。
  三、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对中国的启示
  欧债危机对我国而言,不能躲避也不容忽视,危机的影响利弊参半,它既提供了一次迎接新的挑战重新审视自身状况的机会,也是一个在经济格局变化中抓住机遇进一步扩大话语权的好时机。
  (一)未雨绸缪,加快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
  希腊爆发经济危机的重要原因在于经济基础薄弱,过度依赖服往往务业的发展缺乏内生生产力的推动。为了拉动经济的增长,政府的主动投资基础建设事业以及过度财政支出使得经济发展结构越加不平衡,债务危机的爆发也在所难免。以欧洲债务国为前车之鉴反思我国经济,投资作为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之一一直扮演着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角色,也是我国政府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面对当前震荡的国际经济局势和随时而来的经济风险,积极主动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改变以物质资源消耗为基础的发展模式,降低经济发展对投资和出口的过度依赖,使得投资、出口、内需齐头并进共同拉动经济增长是降级中国经济风险、维持均衡发展的利器。
  (二)提高警惕,加强对地方债务及国际热钱的防控监管
  虽然2010年我国财政赤字与GDP之比低于3%,与总债务之比低于20%(远低于国际警戒线的60%),短期不用担心会爆发主权债务危机。但是,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我国地方政府债务迅速扩张,隐藏了不少问题不容忽视。截至2010年底,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最大口径下负债总额23.76万亿元,占2010年全年GDP比值59%,接近国际公认的公共部门负债率的警戒线,这些资金中85%以上都来自于银行体系,一旦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积聚,政府偿付能力出现问题,势必对银行等融资机构造成巨大冲击,扰乱金融秩序,因此加强地方债券市场金融监管、控制债务规模已经势在必行。此外, 不能放松对国际热钱的警惕, 欧元的走弱使得国际投资者将宽裕的游资纷纷改道注入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型经济体以寻求更高的投资回报率,热钱入境后有可能对资本市场的产生较大动荡,必须加强监管对外资的流入、流出,通过设置门槛提升资金进出成本,灵活调整货币政策来防范和化解“热钱”的冲击。
  (三)把握机遇,在经济格局洗牌中获益
  从目前形势来看,当前欧洲经济复苏不确定性加大,市场需求紧缩,欧元走弱,对欧出口会受到不利影响。但从长期来看,从投资方面来说,欧元贬值不利于欧洲对我国投资进一步扩大,但有利于中国企业趁欧元贬值之机增加对欧盟的投资以较低人民币价格进口购进所大宗商品及国内缺乏的先进设备,推动中国企业“走出去”战略,获取更多资源和市场。在另一方面,欧元区作为中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经济利益已经紧密相关,中国在其有难时伸出援手帮助度过危机将进一步推动中欧经贸合作发展水平。实际上中国已经在这方面采取行动,不仅增加了对希腊、西班牙等国家的国债持有比例,还加深了与欧洲企业的合作。中欧经济的互补性非常明显,双方在创新科技、节能环保等领域合作潜力巨大,这样互利的举措能强化中国在国际经济舞台中的权威地位,使中国在新格局中获取更多的收益。
  参考文献
  [1]吴国培,马冰.希腊主权债务危机的成因及对中国的启示[J].发展研究,2010(7).
  [2]陈静.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对中国的影响及启示[J].China's Foreign Trade, 2010(14).
  [3]王东.希腊债务危机与欧盟体制的弊端[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14)
  [4]李伟,邓斌.浅谈我国地方债务风险以及解决措施[J].商场现代化,2010(22).
  [5]李可,高洪艳.主权债务危机在欧元区蔓延[N].中国贸易报,2010(3)
  [6]王辉.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根源、影响与启示[J].财政研究,2010(5).
  [7]陈西果.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爆发的原因、影响及启示[J].经济研究参考,2010(32).
  作者简介:贺迪(1988-),女,湖南湘乡人,湘潭大学商学院金融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国际金融理论。
  (责任编辑:陈岑)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598803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