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中国生态农业建设初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于 娟

  摘 要:文章以马克思农村生态思想为指导,依托农村可持续发展战略理论的合理成分和研究方法,全面分析了我国生态农业建设的产生发展的历史过程,剖析了现今我国生态农业建设中存在的缺陷和问题,提出了在新时期解决我国生态农业建设中存在问题的的对策与方案。认为法规制度和有效发展机制的增强与完善是我国生态农业发展的首要应解决的问题。增加资金投入、强化技术支持,完善有关的法规制度和有效发展机制,使资金和技术投入真正发挥作用。这种方案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适应我国生态农业建设发展的需要,是稳定和完善我国生态农业建设的必要途径。
  关键词:生态农业 农业可持续发展 技术保障体系 农业产业化经营
  中图分类号:F3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01-072-03
  
  2010年中共中央1号文件中指出:“加快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和检验检测体系建设,积极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发展循环农业和生态农业。”当今中国农村的现实状况不容乐观,由于现代农业的高投入与高能耗,使生产成本节节攀升,水资源与能源过度消耗,生态环境日趋恶化,这迫使我们需要尽快地建立新的农业生产方式和生产体现,保障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活的需求,生态农业逐渐提上了日程。
  一、我国生态农业概况
  我国的生态农业是从我国的实际出发,把发展与保护、当前与长远有机结合起来,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我国生态农业从传统的有机农业中吸取了丰富的宝贵经验;全面规划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合理配置的大农业;注重农、林、牧、渔等各业的全面发展,协调农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关系,实行多种经营;强调合理使用农业系统外的辅助能源,避免造成环境污染;主要的生产方式有立体种养、废物的循环利用和以生物防治为主的病虫害防治等;重视农村农业和生态环境的建设,多能互补的解决农村能源不足的问题:植树造林,防止水土流失;治理沙漠和盐碱地,使农业生产有一个良性循环的生态环境。
  1.形成背景。我国生态农业的兴起和发展具有深刻的社会、经济和历史背景。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是当今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代表,面临的农业和农村生态环境问题尤其严重,压力更大,需要为全世界作出贡献。
  我国生态农业追求生态与经济效益的统一。与西方生态农业排斥农业机械、化肥、农药等现代化先进技术的作法不同,中国生态农业是以提高生产力与效益为基本目标,遵循农业生产中的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以现代科学技术与传统农业技术的结合为基础,核心是注重资源的充分利用与环境的保护,符合我国具体的国情,因此,在实践中易于发展。
  2.发展历程。我国生态农业的兴起与发展,受当时国际上替代农业思潮的影响的同时,也与我国传统农业基础和农村农业经济发展需求密切相关。我国生态农业从其发展历程上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1)小型试验阶段(20世纪80年代初期-中期),这一阶段从理论上探讨国外生态农业模式,并与我国传统农业进行比较,从实践上开始了生态农户和生态村的建设,提出诸多模式、技术操作方法。(2)正式起步阶段(20世纪80年代中期-90年代初期),这一阶段涌现出大量的生态农业建设典型,而且由从前的生态户和生态村规模扩大到生态乡和生态县,这些典型模式多样、做法各异,但其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表现突出,得到各级政府的肯定和重视,是生态农业建设从试验探索阶段开始向有计划示范推广阶段发展。(3)正式发展阶段(20世纪90年代以后),从中央到地方把生态农业建设作为农业很长经济发展中的一项战略任务,并制定出相应的发展规划与实施措施。
  3.发展现状。中国生态农业不是国外生态农业的引进,而是以传统农业技术与现代化先进的科学技术相结合,新建立起的一种把生态、经济、社会三种效益统一起来的高效率的农业生产体系。首先,我国生态农业是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技术有机融合。传统农业注重农业生态系统的自身调节作用,由于缺乏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工业产品装备,其生产力水平不高,而工业化农业又对资源与环境带来种种弊端。因此将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技术有机融合,充分提高资源利用和生产效率,合理投入并注重生产要素的现代化组合式中国生态农业的优势与特色。其次,我国生态农业是劳动密集型与技术密集型相结合。我国人多地少,资源相对紧缺,通过劳力与农业生态工程技术双重集约投入,在较小的生产规模上获得较多的产品,并通过循环再生利益,深度开发提高产品附加值。这种做法适合我国农业现状和发展趋势,集约经营起到了巨大作用,我国不少地区在人均耕地较少情况下能维持食物需求的平衡,也正是这种农业特色的体现。第三,我国是因地制宜建立多样性农业为一体的结构。农田的立体种植,立体种养,都以其精巧的搭配组合,最大限度地利用时间和空间,提高系统生产力。我国地形地貌和资源环境条件复杂多样,各地区创建的各种各样的立体农业模式,实现了高功能与高效益,是我国生态农业中独特的内容。第四,我国生态农业重视农业资源的深度开发和合理利用。按照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建立种、养、加工一体化农业生产系统,是资源得到多层次的循环利用,一方面提高了资源效率和系统的稳定性,另一方面对改善环境与无废弃物生产起到重要作用。第五,我国生态农业具有明显的区域性与整体优化功能。我国生态农业具有明显的地域性,按照当地自然资源特点和社会经济、技术水平,合理组织生产,做到因地制宜,发挥地域优势。同时,我国生态农业强调硬技术与软科学的有机结合,强调整体结构的系统优化,发挥农业生态系统的总体功能,兼顾经济、生态、社会各种效益的统一。
  4.生态农业建设的相关理论。(1)马克思的农村生态思想。马克思很早就开始关注农业生态问题,对此马克思有很多重要的论述,对于指导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乃至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建设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马克思一直都非常关心农村生态问题,努力地寻找解决农村生态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在人口与生态平衡的问题上,在如何保持土地的持续利用等问题,马克思都有过深入的研究和阐释。
  马克思将新陈代谢的概念引入到对于城市与农村之间物质交换的分析。他指出,资本主义社会是以社会人口极端分化为特征的阶级社会,其根源就是人口对土地的极端分离。人类本来应该是将生产生活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经过合理的加工,再以循环的方式返还给土地,使新陈代谢的产物补充土地流失掉的肥力,这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循环方式。但是,资本主义制度使这种良性的新陈代谢链条发生断裂。以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资本主义逻辑使它无法给生态以合理、持久的保护。(2)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农业可持续发展思想是20世纪80年代末人类全面认真总结自己的发展历程,重新审视自己的经济社会行为而提出的一种新的发展思想和发展战略,并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农业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世界范围内农业发展的主题,其特点是解决经济与生态的严重失调。农业可持续发展涉及到的内容非常广泛。包括农村的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环境、市场、技术、分配、生态、生产、生活及与之相对应的政策、法律、法规以及各行业相对应的综合协调和发展等。
  农业可持续发展是一种环境永不退化、技术应用恰当、经济能够维持、社会能够接受的农业。随着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增长之间矛盾的日益突出,农业可持续发展变得愈益紧迫,我国已经把它确定为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

  二、我国生态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受到严重的资源环境制约,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1.农业资源短缺。淡水、耕地、森林和草地资源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人均耕地占有量逐年下降,耕地质量下降和人口增加,造成人均耕地减少、土地负担指数上升和耕地失衡等耕地资源危机。土地和草原“三化”(退化、沙化、盐碱化)面积逐渐扩大,自然湖泊的数量和湖泊总面积持续减少。加上不合理的农业生产方式,致使大量农业遗传资源损失,生物多样性面临严重威胁。
  2.水土流失严重。全国因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造成严重的农业经济损失。长江流域的60%泥沙来自中上游开垦的坡地,仅四川、重庆每年流入长江的泥沙达到5.33亿吨。水土流失导致每年流失土壤50亿吨,减少耕地100多万亩,损失的肥力相当于4500万吨化肥。
  3.环境污染加剧。自20世纪90年代,由于我国乡镇企业迅猛蓬勃发展,乡镇工业的烟尘排放、废水排放和固体废弃物排放,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每年因为污染,给土壤和水资源造成严重破坏,粮食减产100亿千克以上。环境污染破坏了农业生态环境,造成资源恶化,严重影响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4.人口增长和农村贫困问题的巨大压力。人口过快增长,特别是农村人口过快增长与农村教育、医疗卫生等条件发展不相适应,加剧了人口数量与质量的矛盾,造成了农村劳动力素质难以提高和就业难等问题;现有的贫困人口主要分布在农村,贫困造成资源环境恶化,资源环境恶化又加剧贫困,最终对农业发展产生严重的制约,造成了人口增多―贫困―资源环境恶化―经济发展减缓的恶性循环。
  5.农业用水危机正在加深。农业引缺水受旱面积持续增加,农村人口饮水困难;水涝灾害严重,严重影响了中国农业的生产和发展;滥采地下水,造成地下水位持续下降,导致灌溉成本不断上升。
  三、建设我国生态农业的应对策略
  针对农业发展新阶段的要求,生态农业建设要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从我国国情出发,寓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于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之中,有效遏止农业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实现资源培育和高效利用,逐步达到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1.法规制度和有效发展机制的增强与完善是我国生态农业发展的首要应解决的问题。进一步理顺管理和运行体制,建立有利于生态农业发展的组织管理体系和监督机制;完善各项配套政策措施,尽快制定全国生态农业发展规划;建立生态农业建设的多元化投入机制,调动社会各方面参与生态农业建设的积极性;加强法制体系建设,制定和完善生态农业的法律、法规,为生态农业的发展提供法律保障。
  2.增加资金投入、强化技术支持,完善有关的法规制度和有效发展机制,使资金和技术投入真正发挥作用。这种方案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适应我国生态农业建设发展的需要,是稳定和完善我国生态农业建设的必要途径。
  3.以生产无公害粮食作为我国粮食主产区生态农业建设的重中之重。畜牧业、蔬菜、水果、水产等产业要保持持久的市场竞争力,就必须确保将其发展纳入生态合理的轨道,建立起以资源高效利用和环境保护为基础的生态型技术保障体系。不同产业之间的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利用体系,农牧结合、农林结合,逐步实现生态农业“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理想模式。大力推进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是生态农业的生态环境优势转化为现实的经济优势。
  4.加强生态农业技术标准和关键技术的攻关研究,包括生态农业评价指标、管理认证方法、环境保护技术、不同要素的时空优化组合技术、适宜物种的挑选与改良技术等方面,逐步建立和完善生态农业的生产资料、生产基地标准、生产技术标准体系和产品标准体系,为生态农业建设和科学管理提供全方位技术支撑。
  5.制定政策吸引企业和农民投身于生态农业的产业化开发,全面推进生态农业产业化经营。鼓励采取“公司+农户”、“龙头企业+基地建设”和“订单农业”等多种经营方式,发展生态农业。支持农产品加工(下转第76页)(上接第73页)企业、销售企业、科研单位等进入生态农业建设和无公害食品加工销售领域,与生态农业建设基地和农户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关系。采取财政、税收、信贷等方面的优惠政策,扶持一批龙头企业加强发展。
  综上所述,我国生态农业建设是一个诞生不久,推广不深,今后必须在社会背景、经济发展阶段、法律制度创新等方面加以认真、细致、谨慎地创制。同时将进一步明确农业生态体系,深入研究生态农业发展的运行机制。我国地域辽阔,由于各地区农业发展程度与地域气候、环境等的不同,生态农业建设可以有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深入研究较发达地区以及欠发达地区不同的推进方略,在实践中逐步探索和建立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我国区域经济发展进程的生态农业模式以及相关的法规制度和长效发展机制。
  
  参考文献:
  1.佟庆远,李王峰,李宏.农村可持续发展对策及案例[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2.徐更生,刘宗超.我们的治农方略,化解三农问题的“另类”方案[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3.刘思华.可持续农业经济发展论[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2
  4.杨瑞文,赵士熙.农业可持续发展概论[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
  5.张思骞,张留征.中国农业发展战略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
  6.张新华,岳林.新中国探索“三农”问题的历史经验[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7
  7.于春艳.发展生态农业的几点思考[J].农村工作研究,2007
  8.任爱华.国外生态农业发展的比较借鉴[J].环球农业,2004
  9.刘志文,王锡铜.论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J].生态经济,1999(4)
  10.王克禄.农业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J].山东省农业管理学院学报
  11.谢波.浅谈生态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J].农村工作研究
  (作者单位:漳州师范学院政法系 福建漳州 363000)
  (责编:贾伟)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73275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