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赢家如何实现财富跨越?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赵 诺

  有人说,富人之所以富得起来和实力无关,这只关乎于“宇宙概率”幸运二字;还有人说,富人天生拥有磁力,无论金钱名誉,总是自动聚拢在他们周围,其事业成功几率也远远高出普通人几百万倍。如果撇开这些略带酸葡萄心理的猜测,从那获得巨大成功的人物故事中,究竟能发现些什么――
  
  探寻未知,胆识绝不是鲁莽
  
  当年盖茨离开校园创办微软公司时同样受到很多人的反对,包括当时支持黑客文化的那群人,但他坚持按照自己的意愿将软件产业化,也正是这份坚持为软件行业格局奠定坚实的基础,看看今天的软件竞争力就知道他的坚持多么有远见:把对个人电脑的狂热喜爱运用到实际工作中的盖茨获得了空前成功,这使他31岁成为有史以来最年轻的亿万富翁。
  另有一种胆识,不顾周围所有人的反对,一意孤行并取得成功。众口铄金的故事在网络飞速发展的年代可以扼杀前进的速度,但有一个人,凭着对自己的信心和执着获得成功。
  马云当年(用互联网做生意)的构思虽然遇到25:0的反对结果,但令所有人意外的是,他不仅去做,并且做成了。究竟该说这人是傻,还是运气?也许只能说,他是个有胆识的智者。
  当你无法分辨某个冲动究竟是胆识还是鲁莽的时候,你需要仔细分析这个冲动背后所隐藏的全球范围发展状况,假若你了解到的所有相关内容,全部集中于最近某个时间点结束时,其后续的发展则是非常需要更多的人去填满、去开发的,由此可见,这个冲动,也许是个契机,还是一个需要你有过人胆识坚持去做的“潜成功”事件。
  
  敏锐捕捉,机会变机遇
  
  人们对机遇常常充满无限渴求,并总是感叹机遇的“不可求”特质。而多数机遇在出现之前,它只不过是你我身边的平凡机会而已,那些拥有大智慧的人,往往能透过一个小小的机会点发现其蕴含的未知价值,也许无法估量,但绝对可以创造。这就是为什么富人常常拥有机遇的秘密,他们只不过是一些懂得抓住机会的人,他们也懂得如何去寻找,比起那些抱怨机遇不够的人,他们更擅长将一些机会结合、拼凑打造成大机遇。
  素有“纽约最爱做秀富翁”之称的唐纳德・特朗普就是个擅长制造机遇之人。1975年,特朗普以1千万美元的低价买进邻近纽约中央火车站的一家破旧旅馆,由于此地位置独特,且售价不高,令他萌生建设酒店的念头,最初市政府并不给他机会,通过与市政府长达五年的沟通,最终他获得了支持,并争取到40年减税的优惠。他重金礼聘著名建筑师为酒店设计全新亮丽的外貌(现今“凯悦大饭店”)吸引络绎不绝的主客,这一事件不仅让34岁的特朗普闻名整个纽约还成为他房地产事业的重要里程碑。若不是有一双慧眼,怎么能在富人天堂里名利双收?
  
  打造品牌,把自己当企业经营
  
  自信是成功者们的共性之一,没有哪个成功的人真的是表面上看的那样谦卑;比这部分人更高一筹的,就是把自己当品牌来打造的人。省去宣传费不说,锻炼自身能力的同时顺便声名大噪,如果这个人恰好拥有深厚的慧根,那世界,就真的为他而转了。
  唐骏在微软供职的那段时间,是支撑他今后数次成功跳槽的“黄金累积期”:他领导微软(中国)连续6个月创造该公司历史最高销售纪录,成为微软全球82家分公司中销售业绩增长最快的分公司,直至退休他还获得“终身荣誉总裁”称号。此外,他本人也多次获得中国信息产业年度经济人物、中华十大英才管理人物等多项殊荣,正是这些辉煌的工作经历,使得唐骏能在接下来的数次跳槽中掌握主动并获得高额回报,自身实力绝对是成功的基础,换句话说,他本人已是一个“国际大牌”――代表高效、前沿、高知名度与高额回报。
  唐骏是如此,前文提到的唐纳德・特朗普也是同类型,不然,他就不会绞尽脑汁设计出那些著名建筑然后署上自己的大名了,他们深知自身品牌的商业效应,早早就开始规划一切。唐骏曾在自己的日记中写过这样一句话:我把自己当成一个企业在经营。经营企业有自己的品牌,我也在经营我的品牌、我的影响力、我的价值。
  
  资源无价:请充分使用它
  
  为什么时下的成功人士对各种各样的商学院趋之若鹜?因为人脉资源。在这样的环境中,你的东南西北四个方向高密度聚集着各行各业的商业精英,课堂内外的交流不仅仅让你学习到顶尖的商业模式,具有价值的是,它能帮你建立一套立体的“人脉网络”,通过它,平时要花一个月拿下的合作,也许一个电话就能轻松敲定,互利互往之间,创造出巨大商业利润。
  马云于1995年4月创办了“中国黄页”网站――全球第一家网上中文商业信息站点,在国内最早形成面向企业服务的互联网商业模式,并在国内迅速打开了知名度。1997年,在国家外经贸部的邀请下,马云带着自己的创业班子挥师北上,开发了外经贸部官方网站、网上中国商品交易市场、网上中国技术出口交易会、中国招商、网上广交会、中国外经贸等一系列国家级站点。
  正是因为这段经历,马云不仅知道了国家未来的发展方向,还准确的利用当时丰富的网络需求信息确定了将来电子商务的架构模式。1999年回到杭州的马云二次创业,开创了阿里巴巴电子商务网站。当时全球互联网电子商务基本上专门服务于15%的全球顶尖企业,“弃鲸鱼而抓虾米,放弃那15%大企业,只做85%中小企业的生意。”这是马云根据当时市场情况作出的决定,事实证明,他是对的,更大的基数意味着更多需求。创业当年,阿里巴巴的会员就达到8、9万;2000年达到50万;在2001年互联网的严冬季节,依然实现了百万会员的目标,并成为全球首家超过百万会员的商务网站。
  资源有时候是无形的,如果能很好的发掘这部分资源,并很好的加以利用,特别是用在行业空白部分,成功将是不言而喻的。
  
  洞悉市场规律,果断出击
  
  以钱生钱是绝大多数富人惯用的投资方式,然而,在这些喜欢投资的人当中,又有一部分人不按牌理出牌,但却招招致命。他们不仅善于投资,且总是能提前看破迷局,对市场细致入微的观察让他们掌握到潜在规则,这样的人不多,但却不得不提及。
  索罗斯的成功,很多人看不明白,但他却琢磨出一套独特的理论:在金融市场中,当所有的参加者都习惯某一规则的时候,游戏的规则也将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将会使投机者有机会获得与风险相称的收益。1960年,索罗斯在安联股票上的成功令他名声大振。接下去的几件业界轰动的金融事件,更是让他从中获益无数,然而,冷静思考其中的秘密,是他对全球金融市场的准确判断和及时出手的结果。
  每次成功套利都与当时当地的国家金融情况密切相关,那些疲软的、或是初始阶段的货币总是成为他袭击的对象,从获利方式来看,这未免太过冷酷,然而,以一个开放式的市场投资人角度来看,不得不赞叹他的胆识。
  虽然在1992年之前,索罗斯经历过两次重大投资失败,但他并没有放弃,相反,通过自己的经历,总结出宝贵经验:投资者在获得相关信息之后做出的反应并不能决定股票价格,其决定因素与其说是投资者根据客观数据作出的预期,还不如说是根据他们自己心理感觉作出的预期;投资者付出的价格已不仅仅是股票自身价值的被动反映,还成为决定股票价值的积极因素。
  同时,一旦投资者的观念与事实之间的差距太大,无法得到自我纠正,市场就会处于剧烈的波动和不稳定的状态,这时市场就易出现“由盛转衰”的序列,而投资者的赢利之道就在于推断出即将发生的预料之外的情况,判断盛衰过程的出现,逆潮流而动。
  索罗斯将投资上升到哲学的高度,这是他收获财富的奥秘。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74419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