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炭贱伤翁”与“谷贱伤农”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邓新华

  无论是卖炭翁还是农民,他们的心理都是一样的。就是希望既能丰收,产品价格又贵。不管产出如何,他们都希望价格贵。而在价格确定之前,总是希望多产出。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白居易的《卖炭翁》脍炙人口。卖炭翁明明“衣正单”而仍然“愿天寒”,是希望炭可以卖个好价钱,以换得更多的“身上衣裳口中食”。
  中国有句古话说“谷贱伤农”,它常常见于酷好作秀的统治者之口――皇帝新年祷天告地,还要在先农坛装模作样地耕种“劝农”,可是如果真的农业大丰收了,他又要眉头微锁,说:“丰收虽好,朕忧谷贱伤农啊。”还真有很多文人学士把这个当做真理写诗作文。
  可是奇怪了,既然谷贱伤农。那人们干嘛还祈祷风调雨顺?农户家贴春联,从来只见过贴“风调雨顺”的,没见过谁家贴“心忧谷贱愿天灾”的。要想丰收很困难,要想歉收还不容易?真怕谷贱伤农,大家都不干活就可以了。
  丰收会导致谷贱伤农,这是一个流传已久的谬误。简单地算一笔账就知道谬误何在:假定歉收年,一个农民收获1000斤谷子,卖500斤谷子,换得1两银子,以购买油、盐、农具等必需品。而到了丰收年,他收获2000斤,此时谷价大跌,要1000斤谷子才能换得1两银子。这时,谷贱伤农了吗?当然没有!他虽然多付了500斤才换得1两银子,可是他家里还剩余10(20斤谷子!而歉收年。他只能剩余500斤谷子。
  那么卖炭翁“心忧炭贱愿天寒”,是不是和农民的行为模式不同呢?不是的。其实,无论是卖炭翁还是农民,他们的心理都是一样的,就是希望既能丰收、产品价格又贵。不管产出如何,他们都希望价格贵,而在价格确定之前,总是希望多产出。卖炭翁一定也是希望自己的窑多出炭而不是相反。
  生产者收获越多越有利,无论是对农夫还是对卖炭翁都是这样。“愿天寒”非关产出,只是卖炭翁祈祷价格上涨而已。叶圣陶先生写的《多收了三五斗》,就说丰收伤农。叶圣陶借农民的口说:难得今年天照应,一亩田多收这么三五斗,没想到价格下降,“希望犹如肥皂泡,一会儿又迸裂了三四个”。在产出既定以后,农民当然会抱怨价格下降。但是,叶圣陶只看到了谷价下降,没看到农民家里剩余的谷子更多了。一方面,这些剩余的谷子可以让农民吃得更饱,有底气去做点儿冒风险的创业。“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是因为养蚕效率还是低。如果养蚕效率够高。养蚕人就可以在换得生活,必需品后,有剩余的“罗绮”可穿。
  另一方面,由于谷价下降,工厂也因此受惠。由于生活成本更低。工厂可以雇得起更多的工人。工厂生产效率提高,农民购买工业品的价格也就下降了。同时,农民也因为工作机会增多,可以去做工。任何一个行业的效率提高,都为其他行业的发展准备了基础,同时这也会反过来为该行业的进一步繁荣提供条件。也就是说,生产者的效率提高对社会总福利总是有利的。
  《多收了三五斗》还把“揭露”的矛头指向了“外洋”来的米面。短期来看这些“洋米洋面”,确实压低了农民已经产出的稻谷的价格,但是,由于价格低使大城市的工厂提供的工资可以更容易养活工人,工厂就可以多雇到工人。农民很快就会发现,他们不用下田种地,改为到工厂去做工,也可以换得跟以前种地一样多的粮食。
  财富的增多总是有利于整个社会的,不管这财富的增长是因为农民的增收,还是因为可以用更低的价格进口外国粮食。无论是通过提高本国效率,还是通过贸易利用他国的比较优势,都是对本国有利的事情。谷价下降不伤农,工业品价下降也不伤工,文人学士没必要为价格下降担忧。政府没必要“保护”任何一种商品的价格,而只需要保护自由创业、自由贸易、自由选择工作的环境。经济的发展总是靠提高效率而来,即使在经济萧条期。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74486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