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现行医院财务会计制度存在的缺陷及改进意见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赵晋艳 孙培生

  【摘要】 随着经济环境的变迁和卫生改革的深入,现行医院财务会计制度本身的局限性逐渐暴露出来。制度上的缺陷,导致医院财务会计制度难以适应新形势下医院发展和管理的需要,必须加以改革。文章从医院财务会计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出发,提出了完善医院财务、会计制度的一些改进意见。
  【关键词】 医院财务会计制度;缺陷;改进
  
  现行医院财务会计制度从1999年1月1日开始实施以来已历经整整20年,其会计要素和成本费用计算方法已严重滞后于医院经济活动的实际需要。改进医院财务会计核算方法,取消那些为对应而设置的科目,对新增经济事项、核算业务等可借鉴企业的核算方法,使医院的会计核算制度能更加客观真实地反映医院的财务状况。
  
  一、存在问题及影响
  
  (一)固定资产及固定基金的核算办法存在较大不足
  第一,虚增固定资产资产总量。理论上说,购置固定资产,是医院的流动资产转化为非流动性资产,不引起实物资产的增减变化;固定基金的调整也只是净资产内部基金的一种调整。而现行医院会计制度中固定基金并不是由其他的基金转化而来,而是净资产的一种虚增。这样就将原本不涉及医院净资产内部转移,只涉及医院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内部转移的经济运动形式人为地在医院净资产内部进行了再次转移,导致医院固定资产净值不明,资产负债表中所体现出的净资产不能充分反映所有者权益,医院当期乃至全年的收支结余失实。第二,按固定资产账面价值的一定比率提取修购基金,虚增了净资产。按照规定,医院通过对固定资产提取修购基金的方式使固定资产的资本金额作为净资产的一种形式逐渐沉淀于医院之中,同时又将固定基金的金额保持不变,这样就使得同一笔固定资产对应的资本额同时在净资产项目中作了两次重复反映,并且计提修购基金时,只要不处置资产,即使所提修购基金的金额超过了固定资产原值,也会继续计提。随着时间的推移,医院的固定资产规模越来越大,医院“专用基金――修购基金”人为地改变医院的成本,随意调节“收支结余”。第三,不利于固定资产的更新。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目的在于对固定资产使用成本的分配和对其已损耗价值的补偿,现在在没有明确划分比例的前提下,规定修购基金也可用于固定资产的大型修缮,无形之中会侵蚀固定资产的更新改造基金。第四,不利于管理者了解资产实际损失情况。在医院发生捐赠、报废、转让、损毁等固定资产减少的情况时,全部通过“专用基金――修购基金”来进行核算。由于专用基金科目是按基金类别设置明细账,根本不能反映哪项固定资产取得的变价收入、保险赔偿等所产生的损益情况,当发生报废、毁损、盘亏等情况时,医院将无法知晓该资产的实际损失情况, 在资产负债表中固定资产从购置到报废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对其价值不做调整,而当该资产由于各种原因而退出医院时却按固定资产原值作一次性减少处理,会使医院资产减少过快。第五,净资产的增减变化是经济效益完成情况的一个重要指标,然而因固定资产核算方法造成的净资产忽增忽减,不利于考核单位负责人的业绩,也不利于固定资产实有价值的动态反映,容易导致单位家底不清;同时,支出的虚增,使医院当期甚至当年的收支结余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二)资产减值
  首先是固定资产减值,随着医疗设备的日新月异,许多医疗设备在逐年使用中早已贬值,有的已报废或接近报废,但只要未申报核销,资产总是在不断增加,造成庞大的账面固定资产数额与实际资产不符。其次是药品招标及国家降低药品价格政策的实行,使竞争加剧,未来市场的价格波动,药品、卫生材料、低值易耗品及其它材料等库存物资存放在医院的减值风险加大。医院作为特殊行业,在物资管理方面不能完全实行“零库存”,相反,为了急救、维持医疗、教学和科研等特殊业务的需要,必须常年储备一定数量的周转物资,包括一些不常使用的、但存在有效期的物资。当这些变现能力差的存货账面价值低于市价时,现行医院会计制度又不允许调整账面价值,资产负债表上仍然反映成本价值,而非可变现净值,由此会带来存货的减值风险。
  (三)坏账准备的提取
  按照医院财务制度规定,年度终了,医院应按年末应收医疗款和应收在院病人医药费科目余额的3%―5%计提坏账准备,但医院在病人入院时实行预收医疗款制度,所以应收在院病人医药费并非实际欠费,而“应收医疗款”账户中包含了相当大的“病人欠费”数。虽然医院可以按会计制度计提坏账准备,但计提的坏账准备远低于可能发生的坏账,且坏账准备按国家统一的比例提取,已经发生的坏账损失须经财政部门批准后方可冲销,致使大量呆账、坏账长期挂在账上不能冲销,妨碍了资金的周转,导致企业现金流量的严重不足,使医院的流动性指标、偿债能力指标失真,影响投资者的决策。加之在年末计提坏账准备,会造成当月的管理费用支出增大,不能反映当月的费用支出。
  (四)医院成本核算对象单一,管理费用分摊不合理
  《医院财务制度》规定,管理费用是不能直接计入医疗支出或药品支出的间接费用,按医疗和药品部门的人员比例进行分摊,这种分摊方式存在很大的不合理性。因为医院除了开展医疗服务工作外,还担当着教学、科研的任务,目前医院会计制度简单将成本核算对象划分为医疗支出和药品支出,不利于准确核算医院的医疗成本。同时管理费用作为医院的一项期间费用,内容、含义相当广泛,除了医院管理部门的费用外还包括为医疗、药剂、管理等部门的间接费用。如果简单按人员比例进行分摊,势必造成医疗收支亏损,而药品收支结余数较大的现象,影响医院财务收支的真实性,使报表使用者无法得知管理费用在支出中所占的比例。当医院为谋求发展,而进行融资产生的利息费用被分摊计入医疗、药品支出中时,医院筹资费用将无法正常反映。
  (五)医院财务报告不能完整反映医院财务状况的变动情况
  计提“专用基金――修购基金”反映在医院财务报表的净资产中,它不是固定资产的备抵科目,不反映固定资产的净值即折余价值。医院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医院资产负债表上固定资产项目的金额只反映原值,不能反映固定资产使用过程中的实际损耗,造成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和实际价值的严重背离,无从体现固定资产的使用状况和新旧程度,形成医院固定资产账面原值越来越大,固定资产老化程度也越来越高,出现账面上却无法反映的现象。
  (六)医院现行的财务会计制度在抗风险方面欠缺
  在当前的医疗纠纷的处理中,现行医院财务会计制度缺乏抗风险的内容,只有在经济赔偿发生时列入“其他支出”科目,未涉及抗风险的财务保障问题,未考虑医疗事故可能导致经济赔偿的财务风险,必然导致财务支出和净收入违背“会计稳健性原则”的会计反映。由于缺乏财务风险保险,一旦发生严重的医疗事故,导致巨大的经济赔偿必然会严重影响医院工作的正常进行。从而使医院财务抗风险能力进一步恶化,同时也不利于反映当期成本支出。
  
  二、建议
  
  (一)科目调整
  在购置固定资产时,借记“固定资产”,贷记“银行存款”,不再通过“专用基金――修购基金”和“固定基金”净资产科目核算。增设“累计折旧”会计科目,按资产的性质和消耗方式,合理地确定固定资产的预计使用年限和预计净残值,选择合理的折旧方法,每月增加计提折旧的会计核算。借记“医疗支出(药品支出/管理费用)――公用支出――折旧费”,贷记“累计折旧”。对于固定资产的处置,增设“固定资产清理”,核算各种清理费用。对于固定资产减值,增设“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合理预计各种资产可能发生的损失,期末对固定资产进行检查,尤其是医院的大型医疗设备,当出现可收回价值小于账面价值时,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增设“财务费用”科目,把原“管理费用”中列支的借款利息支出和 “其他收入”中核算的存款利息收入统一由“财务费用” 科目核算,期末直接转入“收支结余”的“其他结余”。增设“医疗风险基金”科目,根据历史数据确定比例按月计提,并专款专用。

  (二)坏账准备的提取
  医院的坏账损失主要发生在出院病人欠费这一环节,与“应收医疗款”相关,提取坏账准备不能将“在院病人医药费”包含在内。但却应将除病人欠费以外形成的应收款项都计入坏账准备的计提基数中。即应以“应收医疗款”加“应收在院病人医药费”减“预收医疗款”加“其它应收款”作为坏账准备提取基数。对于一些无法收回而又数额较大的坏账,在不影响当期收支平衡的前提下,直接从支出中予以冲销。
  (三)存货跌价准备
  针对存货减值风险,可借鉴企业会计制度,对存货计提跌价准备,借记“管理费用――计提存货跌价准备”,贷记“存货跌价准备――药品/卫生材料/低值易耗品/其它材料”,并在报表附注中披露。
  (四)改变现在财务报表结构,修订资产负债表和收支总表列报内容
  无论从会计报表中资产的真实性还是资产管理的角度,笔者建议在资产负债表固定资产下方增设“累计折旧”作为固定资产的备抵科目列示,两者相减,就是固定资产的净值。增加医院涉及到资产减值损失会计科目组的财务列报实用数据,如在累计折旧下方增设“固定资产减值准备”项目,以便真实反映医院当前固定资产可变现净值和市价情况,这样在会计报表中固定资产的增减情况一目了然,有利于如实反映医院固定资产的规模、新旧程度和实际价值。其次,增加“管理费用明细表”并在收入支出总表内增设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项目,月末将其直接转入“收支结余”,不再分摊。最后增设现金流量表,更好地披露医院运营资金流向和现金流入流出的情况。增加对或有事项的披露,如对借款费用、减值准备、账务调整、特殊事宜等进行完全披露,更好地提示医院可能面临的损失,提醒管理者尽早寻找对策,使医院的会计报表能够真实地反映其资产、净资产以及收支结余的情况,真实反映医院的负债水平和偿债能力,以及当前医院资产的变现能力。
  (五)按医疗风险保障的原理,增补建立医疗风险基金的科目
  确定计提医疗风险基金的计提依据及计提比率,根据实际情况在弹性度内自行选择,但应遵守一贯性原则,在一个会计年度内不得任意变动;规定“医疗风险基金”专款专用;允许医院使用“医疗风险基金”向保险公司购置相应的险种。
  著名会计学家迈克尔・查特菲尔德在《会计思想史》中说:会计的发展是反映性的,也就是说,会计主要是应一定时期的商业需要而发展的,并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任何一项制度在其最初实施时,都有其先进性,随着经济环境的变迁,就会显示出不足。医院财务会计制度也是如此。当然对以上所提出的问题和建议,目的是和同仁们一起探讨,还有待今后进一步验证和完善。
  
  【参考文献】
  [1] 财政部,卫生部. 《医院财务制度》、《医院会计制度》.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8.
  [2] 韩羽中.浅谈医院财务会计制度的弊端及改进意见[J].现代医院管理,2008年2月第1期.
  [3] 时玉梅.改革医疗损害赔偿金会计核算办法的建议[J].现代医院,2007年11月.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77325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