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校科研项目经费的管理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崔 琳

  【摘要】本文针对目前各高校科研项目经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指出要从思想上提高科研项目经费管理的认识,并提出加强科研项目经费管理的若干建议。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高校已成为我国开展科学研究的重要力量。由于高校承担的科研项目逐年增长,科研项目经费已成为高校的重要资金来源。为了加强科研项目经费管理,各高校都根据国家的有关规定制定了相应的管理办法。但从近年来,审计检查的情况看,还存在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采取有效措施,确保高校科研工作的健康发展。
  
  一、科研项目经费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对科研项目经费管理重视不够
  管理制度不够健全等致使学校在科研经费管理方面出现问题。特别是有一些科研工作人员认为科研项目经费是全凭个人的能力、声望和技术取得的,对于经费的使用应由自己来支配。
  (二)对科研项目经费的成本核算不实
  由于教学成本与科研成本界限不清,同一课题组的不同科研项目的费用无法确认等问题,造成了许多科研项目的成本只包括实验过程中的材料费、测试费及科研人员的劳务费等直接费用。而对科研活动过程中使用学校的房屋、仪器设备、水电以及管理人员工资等费用,因界限不清,不能明确划分计入科研成本。
  (三)对国家规定应严格按照预算执行的科研项目863计划项目、973计划项目
  首先在申请课题,编制预算时,由于对预算科目的各项内容不重视和不清楚,因此不能科学地、客观地编制预算,使课题在执行过程中经常遇到预算数与实际开支数存在较大差距,有的预算项目金额不足,有的预算项目却不知如何开支,严重影响科研项目的顺利执行;其次,在项目执行过程中没有严格按照预算开支,随意改变预算的开支范围,缺乏监督机制。
  (四)对横向课题管理不够完善
  由于横向课题是非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支付的用于开展技术开发、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等项目的经费,所以各高校对其管理相对比较宽松,开支范围比较广,容易产生一些如:为个人牟取私利、损坏学校声誉等现象。
  (五)科研项目结题不结账
  由于高校对科研项目结题后管理工作不够重视,存在科研项目完成后,经费结余长期挂账,没有统一的管理制度。
  
  二、加强科研项目经费管理的几点建议
  (一)从思想上充分认识科研项目经费管理的重要性
  加强科研项目经费的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是高校科技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前提,各级领导应充分认识科研项目经费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是提高科研能力的重要保障,应建立健全科研经费管理责任制,定期组织有关部门和人员对科研项目执行情况和资金使用情况进行考评,确保用好、管好科研项目经费,保证科研项目按时、保质保量完成,充分发挥高校在科研领域的作用。科研人员应充分认识到科研水平的提高和科技成果的取得是经过长期积累,国家已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现在,国家在并不富裕的情况下,将资金投入到科研中,我们更应该将每一分资金用在刀刃上,使它发挥最大的效益,特别是课题组长要树立全局观念,自觉接受管理和监督。
  (二)加强科研项目经费支出的管理
  应建立和完善全额成本核算制度,确定科研支出的合理水平。科研经费支出包括与课题研究有关的直接费用、间接费用(项目管理费)和协作研究支出。其中直接费用主要是指课题研究过程中耗用的可以直接计入课题成本的费用。包括:人员费、设备费、材料费、燃料及动力费、外协测试化验与加工费、出版物/文献/信息传播/知识产权事务费、会议费、国际合作与交流费、修缮费及其他直接费用等,对于同一课题组的不同课题之间费用划分,各科研人员应提高认识,在报账时据实划分,确保科研支出的真实准确;项目管理费用是学校组织和支持科研活动发生的,但无法准确核算其成本的各项费用如:房屋占用费、现有仪器设备使用、管理人员工资等,项目管理费用的计提应根据国家和各高校的有关规定或合同协议的规定计提,提取的管理费用必须纳入学校预算统筹使用;协作研究支出是指将协作研究工作委托给其他单位所发生的支出,经费转拨业务应向学校科研、财务部门提供科研项目批复、项目合同协议和其他必要的资料,经学校各部门严格审批,由财务部门统一办理,避免借协作之名,将科研经费挪作它用。
  (三)加强对科研项目经费预算、决算的管理
  在课题负责人申请课题时应根据课题研究工作的实际需要,结合预算项目的具体内容,合理编制经费支出的全额预算,坚持实事求是、精打细算、合理安排,细化经费预算。同时科研、财务部门应协助项目负责人编制项目经费预算,避免由于对财经法规认识上的偏差,而造成预算编制的不合理,影响课题的顺利实施。在项目执行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所批准的预算执行,只有实行预算“硬约束”,才能树立预算的严肃性与权威性,预算执行与控制是相辅相成的,执行是为了更好地控制,只有控制住才能有效地执行。但课题日常报账工作一般是由学生或其他课题组成员负责,往往对经费具体支出并不清楚,因此课题负责人有责任和义务配合财务部门做好经费支出的日常管理工作,而不是在课题结题时才去解释调整。课题验收后,按有关规定办理科研项目结题,科研部门、财务部门、项目负责人应各负其责,及时清理账目,核实拨款与支出数,正确计算课题实际成本,据实编制科研经费决算表,对经费使用情况的真实性、有效性负责,并自觉接受上级有关部门的监督检查。
  (四)进一步完善高校各类科研项目经费的管理制度
  高校所承担科研活动必须签订科研合同并通过学校有关部门的审批,这是高校和资金提供方权利义务的法律约束。高校的科研项目经费按照来源不同分为:纵向科技经费、横向科技经费、成果转让类科技经费。高校取得的各类科研项目经费必须全部纳入学校财务部门统一管理、集中核算,确保科研项目经费专款专用。纵向科技经费占学校总科技经费的比重较大,各有关部门及高校对其管理比较严格,在执行过程中的监督措施得力。而横向课题在课题的执行过程中和完成后,管理松散,缺乏监督机制,各高校应加强横向课题经费的管理,严格按照科研合同或协议的有关规定执行,定期进行检查,确保资金安全和合理使用,做到账目清楚、内容真实、收入、支出核算准确,便于考核其经济效益,真实反映横向课题经费的使用情况,避免给学校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用科研项目经费购置的仪器设备,都属于学校的国有资产,除在科研合同协议中另有规定的除外,其他必须按照学校的有关规定办理固定资产申购、入库手续,纳入学校资产统一管理。对于科研活动过程中,购置的仪器设备用作课题研究中的配件使用,组成新设备,并在课题完成通过验收后,组成的新设备归课题委托单位所有的,则这部分仪器设备在购置时,由课题负责人提出申请,经过科研、财务等部门批准后,可按低值易耗品进行管理。
  充分发挥研究生在学校科研工作中的作用,研究生参与科研活动是对所学书本知识的加深巩固,培养和提高自身科研能力,又是我国培养高层次人才的有效途径。对参与科研工作的研究生应按时足额地发放助研补贴,可在日常公用经费的劳务费中列支。
  (五)加强科研项目结余经费的管理
  长期以来,各高校对已经完成并通过验收合格后的科研项目的结余经费,或没有规定明确课题结账时间和结余经费的具体用途,或虽有管理办法但规定不全面,执行不严格,没有监督机制,使科研项目结余经费一直挂在账上,不办理结账手续,造成年终会计报表各高校未完成科研项目的经费太多,使会计报表数据不准确,不能真实地反映学校的实际情况。各高校应参照有关规定,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制定严格而详细的管理办法,对科研项目结题后,课题办理结账的程序、时间及课题结余经费的具体分配办法及用途做出详细规定,便于学校各职能部门、科研项目负责人根据管理办法执行。原则上应在课题完成并通过验收后六个月内办理结账手续,对于无正当理由却不按照管理办法执行的课题,学校财务部门应根据科研管理部门的通知给予强制性结账。
  (六)加强科研项目经费的监督和检查工作
  各高校的财务部门应对科研项目经费使用进行全过程监督,确保课题顺利完成,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完整、准确。审计部门应加强科研项目执行过程中的定期监督检查工作,组织相关人员对课题执行情况、经费使用情况进行检查,确保科研项目严格按照合同协议的规定执行。课题项目负责人应严格遵守财经纪律,配合科研、财务部门做好课题经费的使用、管理及各种检查工作。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77649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