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产权视角的内部控制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佟爱琴 毕雪娇

  一、内部控制相关文献回顾与评析
  
  内部控制历来是财务、管理等领域内比较热点的问题,经历了内部牵制、内部控制制度、内部控制结构、内部控制整体框架、企业风险管理一整合框架五个阶段。从上世纪80年代起,我国的理论界和实务界开始关注内部控制的研究,从多范围和多角度对内部控制的概念、框架和效果等进行了探讨。
  
  (一)文献回顾 我国早期的内部控制研究大多从财务会计的角度出发解决和分析内部控制问题,在很长一段时期内出现了很多关于内部控制概念的研究,如朱荣恩(2001)、杨雄胜(2005)分析了内部控制的产生与发展过程、理清了内部控制的演变轨迹。探讨内部控制究竟服务于审计还是管理也一直是理论界研究的热门话题,如李心合(2007)认为,相对于审计视角的内部控制而言,管理视角的内部控制研究更有意义。随着内部控制概念的逐渐清晰和明朗化,众多学者又将目光转向内部控制研究相对成熟和系统的美国,基于1992年COSO委员会发布的《内部控制――整合框架》,得出了建立在委托代理理论、风险管理理论、权力配置理论等基础上的内部控制本质的结论和内部控制框架结构。杨有红、胡燕(2004)认为内部控制系统局限性的克服应信赖于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两者间的无缝对接;王莉(2006)认为应该从公司治理结构出发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可以说,这一阶段的研究是非常具有现实意义的。一是我国的内部控制研究起步较晚,必须加快对其理论与实务方面的研究。安然、银广夏事件都极大地说明了内部控制课题研究的紧迫性和重要性,不论是理论框架的构建,还是与公司治理的关系,加强内部控制建设显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防范财务舞弊、管理不善等风险,并极大地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和成果。二是我国还没有成熟的内部控制制度框架,一味照搬国外的理论或经验都是不可取的,只有在广泛探讨与研究的基础上才能形成独具我国特色以及适应我国企业特点的内部控制理论体系和框架。此外,伴随COSO《企业风险管理――整体框架》的发布以及我国财政部《企业内部控制规范――基本规范》的出台,也有学者致力于研究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关系,如谢志华(2007)认为应该基于风险管理的基础构建内部控制、公司治理、风险管理三者整合的框架。
  
  (二)文献评析 从以上的回顾可以看出,不论从公司治理角度还是风险管理角度出发探讨内部控制,都是为企业及其出资者服务的,而企业又是其内部各产权主体契约的联结。笔者认为只要理清产权与内部控制的关系、从产权角度出发构建内部控制体系,就可以完善公司治理,同时更好地服务于风险管理。
  产权具有比所有权更广泛的含义,既包括所有权,即物权,又包括使用权、支配权、收益权等,产权问题的关键是对人的行为、人与人之间利益关系的界定。现代企业中主要包含两大产权主体――物质资本所有者和人力资本所有者,但目前世界各国的企业产权制度都是一种“物质资本至上”的企业产权制度,企业内部控制也是为物质资本所有者服务,只注重反映物质资本所有者在企业的权益,而不太重视反映人力资本所有者在企业的权益。如果在内部控制框架中能够明确人力资本所有者与物质资本所有者同等重要的产权地位,将有效地解决产权保护和产权约束问题,使企业内各产权主体的行为以及其利益关系得到合理的安排,最终实现产权保值增值的目的。
  
  二、产权与内部控制的关系
  
  企业内部控制权的配置需要借助产权界定与安排来实现,这种产权主体之间关系的安排也需要一定的准则来制衡,即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为使企业的资源得到最合理的配置、保证产权安排的有效实施,内部控制在企业中所表现出来即是制度的实施。
  
  (一)共同的目标――实现企业高效率运营 企业产权是利益相关者共同接受的在资源配置过程中引起的彼此之间的行为准则,产权的界定就是对企业在资源配置中的这一系列行为准则的制定,目的是实现企业的高效运营,而根据1992年的COSO报告《内部控制――整体框架》的定义,内部控制合理保证的目标之一正是“运营的效率和效果”,因此内部控制作为企业最根本的控制,可以在制定这种行为准则(即产权的界定)中进行有效的计划、组织和实施。
  
  (二)内部控制是产权保护的有效手段 由于负外部性的存在,企业需要构建一个合理的控制机制,使各种出资者的产权受到保护而不被公司管理层和拥有控制权的大股东侵害。内部控制的目标是产权保护,根据《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内部控制的主要功能“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完整、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保证经营活动的合法合规、提高经营活动的效率效果”,四者共同的目标都是保护产权。同时,在现代产权制度的“归属明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四项要求中,“保护严格”是最高的一项要求。因此,从产权视角出发考虑内部控制体系,更进一步地保护各产权主体的权益,以产权保护作为目标,使得内部控制与现代产权制度的要求一致。
  
  (三)内部控制的本质――降低内部成本、使产权保值增值 由于企业内部委托代理关系的存在,其内部成本昂贵,在各种权力配置过程中很难寻找到一个最优解,但内部控制可以通过对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的合理配置来降低内部成本。形成一个动态的权力配置机制就可以使各个产权主体的利益得到保护与制约,使其借助企业这一契约主体实现产权价值运动过程,即产权保值增值的过程。
  
  三、产权视角的内部控制框架分析
  
  企业作为契约的联结,其内部各产权主体委托产权后,使资源进行有效的配置,从而节省契约成本、降低交易费用、提高经济运行效率,使内部成本降低,同时使产权在流动过程中保值增值。在现代企业中,所有者将控制权让渡给管理层,使管理层拥有对企业资产的使用权和控制权,从而对企业进行经营和管理,为企业所有者创造价值。管理层在获得企业控制权后,也会将这种权利分解到其他企业员工。但管理层作为一种人力资本,由于信息的优势以及人力资本与其产权主体的不可分割性,可能会滥用这种控制权,为自身谋取利益,做出损害企业、损害所有者利益的行为。因此,所有者为维护自己的利益,需要对委托产权进行控制,管理层也要履行其产权受托责任,确保产权在流动中能够保值增值。基于产权和内部控制的密切关系,可以把内部控制定义为企业为了实现高效率运营、实现产权保值增值,而对其内部各个层次的权力配置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
  2004年9月,c0SO发布了包含八个要素的风险管理整合框架,而其1992年发布的内部控制框架体系则包括五个要素: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督,显然,内部控制是包含在风险管理中的。笔者认为,产权与内部控制的密切关系决定了一个合理的内部控制框架的各个要素都应以产权保值增值为目标考虑,可以整合COSO的风险管理框架和内部控制框架,制定我国的内部控制框架体系如表1所示:
  

  
  (一)内部环境要素分析 内部环境要素主要包括风险管理理念、风险容量、诚信和道德价值观、胜任能力承诺、组织结构、权责划分、激励与约束机制。这一要素的建立有两个关键点:一是明确各产权主体地位,二是产权保护导向的激励约束机制。由于目前企业中普遍存在着物质资本产权至上的观点,或者虽然提倡产权归属明晰、但相应制度跟不上,因此,在考虑内部环境的构建时,应该首先明确各产权主体的地位,尤其是一直被忽视的人力资本产权地位。明确人力资本的产权地位不仅有利于增加人力资本存量,而且有利于最大限度地发挥人力资本的效能,这与产权保值增值的目的不谋而合,使内部控制在基础层面就与产权进行了有力的结合。物质资本产权主体对企业投入了可以量化的物质资本,人力资本产权主体对企业投入了以管理行为为特征的难以量化的人力资本要素,要想把人力资本产权主体放在与物质资本产权主体同等重要的地位,那么产权保护导向的激励约束机制势在必行。从积极方面来看,内部控制的本质是降低内部成本、使产权保值增值,而企业主要的人力资本产权主体――管理层由于其在企业中的中心契约人地位,在追求产权保值增值中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建立以产权激励为主的激励约束机制可以对管理层产生较强的驱动力,促使其自觉维护所有者和企业利益。从消极方面看,由于不确定性风险的存在,管理层可能会有盈余管理、关联交易等机会主义行为,这必然会损害所有者的利益,“人力资本利用只能通过激励而不能通过压榨获得”,建立以产权激励为主的激励约束机制可以使得管理层和所有者的利益趋向一致,最终获得最大程度的产权保护。
  风险控制是在既定的目标下分析并减少风险,制定确保管理层指令得以实施从而削弱风险的政策和程序。无论是COSO早前提出的内部控制框架,还是其后来提出的风险管理框架,风险控制都是一条贯穿其中的主线,其必不可少的内部控制框架要素之一就是风险控制,这一要素的建立也有两个关键点:一是各产权主体利益最大化,二是建立相互协调的三层控制机制。
  
  (二)风险控制要素分析 风险控制的前提条件是设立目标,只有先确立了目标,管理层才能针对目标确定风险并采取必要的行动来控制风险。目前大多数企业盲目追求股东价值最大化,其内部控制系统也都只看到了物质资本产权主体的利益,而忽视其他产权主体,使企业内的产权关系混乱,继而产权不能得到全面的保护,更谈不上产权的保值增值了。因此,内部控制的建立,应该体现全面的产权保护目标,而不只是单一针对某一产权主体。
  风险控制要素的另一个关键点就是建立相互协调的三层控制机制。控制机制是指控制主体为合理保证内部控制目标的实现而建立的一系列政策和程序。内部控制通过一定的手段,合理配置企业的相关权力,从而形成有效的相互约束和制衡的控制体系,目的在于协调企业各契约主体之间的产权关系,促使其长期合作,保证内部控制目标的实现。一般观点认为,内部控制应该从所有者出发,建立两层内部控制机制,一是所有者对其委托产权的控制,二是管理层因其受托产权而实施的控制,即通常所说的治理控制和管理控制。但应建立一个相互协调的三层控制机制,除了治理控制和管理控制,还包括自我控制。人力资本不同于物质资本,其产权主体本身可以为自己投资,增加其人力资本存量。人力资本产权主体通过发挥主观能动性,投入大量的体力、精力、时间等使自身存量不断积累,从而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因此,可以把自我控制定义为一个理性的人力资本所有者,为了保护自己的专用性人力资本不被掠夺,同时使人力资本存量不断增加而进行的提高自身知识技能的控制。事实上,治理控制和管理控制已经能够合理保证COSO提出的内部控制的两个目标――财务报告可靠性和法律法规适用性,但“经营的效果和效率”这一目标则没有受到重视,自我控制对这一目标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企业内部应该制定自我控制的相关政策和程序,并据此确定人力资本参与企业剩余价值分配的比例。一个理性的人力资本所有者,为了保护和提升自己的专用型人力资本,必然会遵循自我控制程序,据以获得企业剩余中应得的份额,这将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管理层机会主义行为带来的风险。
  
  (三)评价监督要素分析 评价监督是内部控制诸要素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将会使内部控制得到长期有效的执行。如果内部环境和风险控制两个要素都可以从产权角度进行考虑,构建相应的原则、政策和程序,那么对内部控制的各个环节则可以进行相应的评价和监督,并对偏离产权保护目标的差错做出建议。同时,对内部控制在产权保护方面的效果还应该对外进行披露,保证各产权主体的利益均受到保护。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79731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