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卫星跟踪斑尾塍鹬现身丹东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美丽的斑尾塍鹬,来自遥远的澳大利亚、新西兰。它们是飞翔的冠军,迁徙途中,它们在丹东停歇,补充体力,为了向更远的远方飞翔。
  
  斑尾塍鹬是一种栖息于海滨滩涂、沼泽湿地的涉禽,嘴略向上翘,以蠕虫、甲壳类、昆虫、植物种子等为食。斑尾塍鹬种群主要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越冬,春季迁徙到俄罗斯西伯利亚和美国的阿拉斯加繁殖,秋季再返回澳洲,周而复始,年年往返于南北半球之间。
  今年2月,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的鸟类迁徙研究者,分别在新西兰和澳大利亚两国24只斑尾塍鹬身上佩带了小型卫星跟踪装置,并动用了3颗卫星全程监测这些鸟的迁徙,所得数据将无偿提供给22个国家和地区的相关组织。
  每个卫星跟踪装置价值5000美元,被植入斑尾塍鹬皮下,天线拖在尾后,它就像是一个个飞行数据记录器,不仅能让科学家知道小鸟在何时何地起飞和降落,同时也会了解到准确的飞行路线。科学家对此研究的目的,是找出澳洲西部和新西兰这两个斑尾塍鹬族群的准确迁涉飞行路线及中途站的位置,同时对这两个不同族群的迁涉飞行路线作比较研究。
  3月份开始,卫星跟踪斑尾塍鹬从澳洲出发,北上俄罗斯和美国阿拉斯加的繁殖地,每只鸟的飞行轨迹在google earth地图上划出一条彩线,每一天都有变化。这些彩线吸引了澳大利亚至东亚迁徙路线上20多个国家鸟类研究者和全世界爱好者兴奋的目光,大家都希望有机会能在野外亲眼看到它们,其中丹东海滨是受关注程度最高的地点,因为2007年的卫星跟踪结果显示黄海北部特别是丹东海滨是斑尾塍鹬的关键停歇地之一。
  
  观鸟者的意外发现
  
  2008年5月11日中午,作为丹东市林业局野生动物保护工作人员的笔者带领3名日本客人来到大东港东北侧海滩观鸟。这里正在填占海滨滩涂,计划开发为工业用地。填占滩涂的海堤围起了一个大池塘,近 2 万只斑尾塍鹬停歇在池塘的泥滩上……放眼望去,场面十分壮观。
  忽然,我从单筒望远镜里看到了一只尾巴后面拖着天线的斑尾塍鹬。它在鸟群边缘,与自己的距离有五六十米,右腿胫部佩带 1 枚黑色的旗标。卫星跟踪的斑尾塍鹬!我努力控制激动的情绪,再次通过望远镜细致地观察,发现黑色的旗标上写有白色编号H3,随后用数码相机给那只斑尾塍鹬(以下简称为H3)拍了几张照片。大约10分钟后,H3跟随鸟群飞走了。我在前一天还近距离地在鸟群中看到并拍到1只卫星跟踪斑尾塍鹬,但遗憾的是没有识别出编号而失之交臂,这次却完全看清楚了它的编号并拍到照片。
  当晚回家后,我连夜把自己邂逅H3的经过写好,同时附上了白天拍摄的两张H3照片,电子邮件给世界各地的鸟类研究者。很快便收到了一些回复,回复者都很兴奋。包括一些不认识的爱好者也发来贺信,一致称赞这是个了不起的发现,为此项科学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在此之前,虽然来自新西兰的鸟类研究者 Jesse Conklin 也在大东港东北侧海滨发现了编号为 D8 的卫星跟踪斑尾塍鹬,但遗憾的是没有拍摄到它的照片。
  当我们看到H3在澳大利亚被捕捉环志时拍下的照片时,再对比在丹东海滨拍到的照片,感到非常亲切,就像一个爱好者说的:这世界上总有些事情让人感动。
  那天在海滩扫视第一遍就找到了它,其实找到一只卫星跟踪的鸟和找到普通的编码环志鸟在技术上没有本质的区别,但它具有特殊的意义,卫星跟踪的鸟可以了解其全部的迁徙轨迹。在几万只鸟中找到1只卫星跟踪的鸟是需要一点运气的,也是一种缘分,希望通过这只鸟的迁徙故事让更多人感兴趣,希望大家继续关注H3接下来的迁徙旅程。
  
  美国地质勘探局阿拉斯加科学中心 Lee Tibbitts 先生回信说:从新西兰出发的 9 只卫星跟踪斑尾塍鹬,有 5 只走上北迁之旅,但只有 3 只( D8 、D0 、D4 )顺利到达鸭绿江口,先后停留了 5至6 周的时间,目前其中的 2 只已经到达阿拉斯加,另外2 只的卫星信号停留在太平洋上;澳大利亚的 15 只卫星跟踪斑尾塍鹬,有 12 只走上北迁之旅,有3只(H8 、A3 、H3)到达了鸭绿江口,先后停留了 4至5 周的时间。H3是第一个从澳大利亚出发,也是第一个到达俄罗斯北极地区的卫星跟踪斑尾塍鹬。总之,24只卫星跟踪的斑尾塍鹬中有17只走上北迁之路,其中15只到达黄、渤海地区,目前共有6只停留在丹东鸭绿江口海滨分别达4至6周之久。
  据澳大利亚鸟类学者Chris Hassall介绍:2008 年 2 月 21 日,H3 在澳大利亚西北部的 Roebuck 湾被捕捉环志,并佩带了卫星跟踪发射器。而Lee Tibbitts 先生提供的卫星跟踪资料显示,4 月 5 日, H3 从澳大利亚出发开始了向北极繁殖地的迁徙飞行。 它在印度尼西亚苏拉威西岛西部海域稍做停留后,飞越马来西亚、中国南海,到达香港附近的海域,逗留约 1 星期后飞到长江口,停留约 1 星期又飞到黄海北岸的鸭绿江口。此后近 1 个月的时间里,一直在鸭绿江口补充给养,直到 5 月 17 日才开始了北迁到繁殖地的旅行, 5 月 19 日早晨飞到俄罗斯北极地区的科雷马河口。
  
  丹东是斑尾塍鹬北迁的关键停歇站
  
  虽然斑尾塍鹬通常体重仅半公斤左右,但却是鸟类中连续飞行的冠军。它们主要依靠体内蓄积的脂肪来支持迁徙,飞越太平洋时可以数天不停、不睡、不食地连续飞行。
  丹东海滨是东亚至澳大利亚迁徙路线上最重要的迁徙停歇站之一,泥质滩涂上拥有丰富的底栖生物,这些生物是斑尾塍鹬迁徙途中的美味食物,数量巨大的斑尾塍鹬到达这里时,脂肪和体力消耗殆尽,必须在这里取食补充脂肪后,才能继续完成漫长的迁徙之旅并进行繁殖,这也是 H3 在此处停留近一个月的原因。H3的迁徙路线和时间表,也证实了这一点。
  
  权威数据显示:鸭绿江口湿地每年为全球近40%北迁的斑尾塍鹬提供了充足的食物。每年鸭绿江湿地观鸟节时游人看到的最壮观的鸟群就是以数万只斑尾塍鹬为主的群体。
  从上个世纪90年代起,中国和来自澳大利亚、新西兰、英国、日本等国的鸟类研究者,每年春季都在丹东海滨开展水鸟调查。从 2004 年至今,开始重视大东港东侧海滩,调查数据显示了这片区域的滩涂是丹东海滨最重要的鸟类栖息地之一。今年 4 月下旬的迁徙高峰期,调查统计到30种近7万只塍鹬类水鸟,数量远超过二道沟的观鸟园海滩,包括大约5万只斑尾塍鹬,还有小青脚鹬、黑嘴鸥、遗鸥、半蹼鹬等近400 只濒危鸟类,其中,小青脚鹬据认为目前全世界仅有1千只左右,而这次调查发现了13只。除此之外,还发现了来自6个国家9个环志地区的百余只佩带彩色旗标的水鸟。
  有意思的是,找到的两只卫星跟踪的斑尾塍鹬H3、D8也都是在大东港东侧海滩发现的,Lee Tibbitts 先生在电子邮件中说:“今年在整个迁徙路上目前也仅仅发现了这两只鸟”。
  澳大利亚鸟类学者Chris Hassell、 新西兰米兰达基金会的 Adrian Riegen 等人建议:“不要完全填占开发大东港东侧这片滩涂,那样对中国和全世界都是个损失。”他们建议有关方面在该地区保留部分池塘滩涂和苇塘,作为迁徙鸟类的栖息地;同时由于这一地区交通便利、鸟群集中,可以考虑在这里建新观鸟点,以便开展观鸟等形式的生态旅游。
  (责编:耿国彪)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4/view-1031416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