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老挝主要民族和中老跨境民族分析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中老两国,有许多语言、文化、生活习俗相同或相近的民族。本文拟对两个国家对这些民族不同的划分作一个粗略的分析。
  关键词:中国; 老挝; 跨境民族
  
  老挝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按照老挝王国时期公布的数据是68个民族。[1]独立后,老挝政府将老挝的所有民族按他们居住的地理环境不同划分为三大族系,即老龙族、老听族、老松族。
  
  一、老挝的三大族系民族构成
  
  老龙族系的人口是三大族系中最多的,占全国总人口的56%。[2]由于这一族系的各族大部分都居住在地势平坦的平原地区及河谷地区,在老挝语中“龙”是“低”、“下面”的意思。故此,这一族系称之为“老龙族系”。老龙族系中的老族是老挝的主题民族,人口280余万,约占老挝总人口的50.3%,老族主要生活在社会经济较为发达的平坝、江河沿线和城镇地区,以万象平原、占巴色平原、沙湾拿吉平原和湄公河平原居多,约占这些地区总人口的80%。
  老族作为老挝的主体民族,文化相对其他民族较高,农耕主要从事水稻种植,也种植棉花和烟草等经济作物,还有的则从事果木园林种植。男耕女织的老族,有一半左右的家庭拥有小型纺线和织布机。城镇的老族以从事手工艺品制作、经商、饮食业和其他服务业为生。其住房、衣着、生活习俗,和我国云南西双版纳的傣族相近。所以说老族的文化水平和经济水平要明显高于其他民族。
  老龙族系的民族除了老族以外还有包括泰考、泰岱、泰登、泰丹、泰老、泰永、普泰、泰梅、泰蔑、泰听、泰兰、泰勒、叻族、藏族和满族等 16个民族。这一族系的民族,是从中国云南等地逐渐迁徙过来的,主要定居在琅勃拉邦至占巴色的湄公河沿岸。其中泰考、泰岱、泰登、泰丹、泰听、泰兰、泰勒和普泰等民族是从中国云南和越南西北部迁人的。有研究者认为,属于中国南方“百越”一支的越裳人,在汉代大批迁入老挝。有学者认为这些人就是老族的主要祖先。[3]
  老听族系也称为印度尼西亚族系,即马来族系。它是由包括老佤、老努、老拉墨、老埂、巴拉、西达、老毕、老桑坦、老丹、老和、老听、老法、老塞、老班竹、塞拉、嘎族、绥、嘎威、拉旺、拉维、阿拉、嘎栋、听南、听坡、听拨、英蒂、雅听、嘎雅、佧木、达里英、达叻昂、达莱、达努和达里等 34 个民族构成。这一族系占老挝总人口的34%,他们习惯居住于地势较高的地方或半山坡上,老挝语“听”就为“中部”、“半中间”的意思。故此称其为老听族。
  老松族系又被称为汉藏族系,这一族系的民族主要居住在高山地区或丘陵地带,老挝语中“松”是“高”、“高处”的意思,即居住在高山地区的老挝人。老松族系包括蒙莱、蒙考、蒙丹、蒙高、瑶、梭罗、贺木克、普诺、桂、倮、楞登、贺登、楞刀、木塞、贺丹和木生等 17 个民族。其中蒙莱、蒙丹、蒙考和蒙高等族,主要是从中国贵州、湖南和云南迁入老挝的,他们与中国的苗族同源,主要居住在西北部的华潘、川圹、丰沙里、琅勃拉邦和乌多姆赛等省的山区。婴粟种植和鸦片生产很普遍,已成为这些民族的主要经济收人。其中的瑶、倮(彝)、贺(汉)、楞登和木生等族也大多是从中国云南和贵州等省迁入老挝的,主要分布在老挝东北部和北部半山区,以种植旱稻、玉米、花生、烟草和畜禽养殖为生,有的村寨也种罂粟和大麻。[4]
  中老主要跨境民族
  在老挝的三大族系中,不论是哪一个族系里都有一些民族与中国的边境少数民族形成跨境民族即同一民族。
  老龙族系中的普泰人,分布在丰沙里、南塔、乌都姆塞、波乔、琅勃拉邦、华潘、川圹、万象、塞雅普里、波里坎赛、甘蒙、沙弯拿吉、沙拉弯、占巴色等省和万象市,有白泰、黑泰、红泰等很多支系。从族源上说,普泰人与我国壮、傣族有关系。[5]
  老松族系中的贺族即中国境内的汉族,以中文翻译过来,有译为“和”、“贺”、“豪”等。老挝的贺族有8900人,分布在丰沙里、乌都姆塞、南塔、琅勃拉邦等省。老松族系中还有一个民族赫蒙族,这个民族即中国的苗族。老挝有赫蒙族315,465人。分布在丰沙里、琅南塔、波乔、乌都姆塞、琅勃拉邦、川圹、华潘、赛雅布里、万象、波里坎塞等省和万象市。
  老挝有瑶族22,664人,分布在万象、琅勃拉邦、沙耶武里、乌都姆塞、琅南塔、波乔、丰沙里、华潘等省,有盘瑶和蓝靛瑶两个支系。蓝靛瑶是我国云南省瑶族的分支,以习惯穿蓝色衣服而得名。后,老挝官方将其更名为老泠族。
  在历史上,中老两国国境线与上寮一带的原住民族是克木人。目前老挝的克木族,分布在丰沙里、南塔、乌都姆塞、波乔、琅勃拉邦、赛雅布里、川圹、华潘、万象、波里坎赛、甘蒙等省和万象市。我国的克木人民族成分未定,分布在西双版纳州勐腊县的尚勇乡王四龙、南西、洞洋、南欠、勐满镇曼暖养、蚌索、勐腊乡曼岗、曼迈、景洪市的曼回龙、曼洛金、曼香斑等,共15个自然村,约1500人(1990年)。[6]在中老跨国民族中,中老两国的克木人通婚较为突出。
  老挝自1995年3月1日各族人口统计表中把拉祜族改称归族和木舍族;自称有拉祜达、拉祜纳、归松、归琅,他们都自认为是拉祜人。归族有6268人,分布在琅南塔省和波乔省。木舍族有8702人,分布在南塔、丰沙里和波乔等省。中国勐腊县有磨憨、会勇、南城、巴连四个苦聪人寨子,大约是1948――1949年间从老挝迁来的,现在与老挝同族边民往来密切。1987年,我国政府把苦聪人划入拉祜族。
  老挝的倮倮族即我国的彝族, 主要分布在丰沙里省的约乌县,自称阿露。在我国也有自称阿露(有人译为阿鲁)的,他称为香堂或乡谈,分布在云南省的云县、普洱、新平、墨江、华坪、勐腊、江城等县。
  老挝的三岛族即我国的布朗族。三岛族,分布在琅南塔省和波乔省。老挝的三岛族又称40万马鞍部落的人,我国西双版纳也有这个古怪的名字,叫“卡细先玛麻"(即40万马鞍人)。大约在12世纪之前,西双版纳的原住民是布朗族。哈尼族的先民,统称“卡细先玛麻”,其中布朗族先民居多数。后来傣人进入西双版纳,布朗族、克木人有一部分南迁,进入现今的国境以外。今景洪市嘎洒区曼菲龙乡的曼免和曼养寨之间山顶的台地上有一座古城遗址,当地人称其为“允卡细先玛麻”,“允”是城的意思。在大渡岗、景讷,今天还有“卡细先玛麻”的遗迹。现在景洪小勐养还有“40万马鞍”的后代,他们仍讲孟-高棉语,与孟-高棉人一样腰间系藤带,他们的祖辈是布朗人、克木人,现在划为布朗族。现今小勐养有用孟-高棉语命名的32个村寨,其中还有7、8个村寨是“卡细先玛麻”的后裔居住。
  老挝的央族即中国的壮族,分布在丰沙里、乌都姆塞、南塔省,居住在乌都姆塞省勐缅县的有2000多人,他们是从丰沙里省和南塔省迁来的。老挝学者认为,央人是从中国迁出,经过越南,进入老挝丰沙里等省。
  
  二、结语
  
  中老两国都是多民族国家,中老跨国民族形成的特点是,大多为历史上从中国迁徙到老挝形成的,个别是原住民被人为边界线分割所形成,即不同时期国境线变动所造成的。迁徙的特点是,有些民族是由我国出境经第三国越南进入老挝的,有的出境后又倒流回中国。中老跨国民族划分的特点是,中老之间只有一个瑶族是对应划分的,其余均为不对应划分,要么是族称不同,要么是中国的一个民族包含老挝的几个民族。有的族称中老两国虽然相同,但中国某一族称(或人)包括的支系较多,而老挝则是分为2、3个民族,其中只有一个族称与中国的相同,如老挝既有克木族,又有拉勉特族;老挝既有哈尼族,又有西拉族和戈族。
  从中老跨国民族的形成及目前状况看,影响中老跨国民族结构及族群关系发展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各民族(族群)人口多寡不一,民族、社会、文化发育程度不同,对居住地域占有范围大小、时间长短和资源使用的程度也很不一致,因此,各民族文化圈范围的大小及其张力的大小都表现出很大的差异性。就古代社会而言,一般来说,人口的数量、文化的张力和地域范围的大小是成正比的。如该地区的傣族,其人口数量较多,文化较发达,占有的地域也较广,因此其影响也较大。第二,国家权力的介入,包括政治上的管辖,军事上的控制,政策上的指导,对跨国民族结构与族群关系有着巨大的影响。具体表现为,同一跨国民族有着明确的不同国家认同,各族群成员的思维和行为方式,都是以国家认同为前提的,都是以国家认同高于其他一切认同为前提的。可以说,中老跨国民族是一种典型的国家主导作用支配下的跨国民族类型。第三,经济交往自始至终对跨国民族结构及其族群关系起着重要的作用。第四,以血缘、姻缘联系为纽带的跨国民族互动方式,对跨国民族结构及其族群关系有着重要的影响。
  中老跨国民族之间存在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渊源关系,并有着传统的友好关系。两国边民有着千丝万缕的血亲、姻亲或多年的世交联系,国界并没有隔断他们之间的天然联系。这种关系主要是以跨国民族婚姻、边境贸易、民间文化交流等形式得以加深和巩固。其中跨国民族婚姻是族群联系的最主要纽带之一。尽管跨国民族婚姻形成和普遍存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根本的原因是对共同文化的认同。这些婚姻不是简单的跨国婚姻或跨族际婚姻,而是跨国族内婚姻,因此,我们只能使用跨国民族婚姻一词。
  中老两国跨国民族的联系和交往,有利于两国的政治稳定、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更有利于两国跨国民族的“和平跨居"两国跨国民族的友好往来,促进了国家关系的发展,国家关系的发展也反过来促进了两国跨国民族关系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马树洪 方芸 老挝[M]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4 P36.
  [2]王民同 东南亚史纲[M] 云南大学出版社 1994 P110.
  [3]申旭 老挝史[M] 云南大学出版社 1990 P38.
   [4] 周建新 中老跨国民族及其族群关系[J] 民族研究 2000年第5期
  [5] 王国祥 克木人――山地孟高棉的代表[J] 云南社科动态 1995年第4期。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4/view-1033213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