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跨境民族与次区域经济合作发展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文章简要概述跨境民族和次区域经济合作的内涵和本质,提出要加强跨境民族地区的交通建设和通信建设,制定适应当地经济发展的相关政策,利用跨国婚礼等方式,加强当地情感认同,促进地区间经济、政治、文化交流,推动跨境民族地区的经济合作与发展。
  关键词:跨境民族;次区域经济合作;发展研究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在与邻国交界的地区,存在许多跨境民族。所谓跨境民族就是说在语言、文化上具有共同特征的统一民族生活在我国和他国的国境线两侧,同属不同国籍的民族。根据相关数据显示,我国跨境民族高达34个,加强跨境民族间的经济交流与合作,有助于推动次区域经济发展,提升我国边境地区人民的生活质量。
   1 跨境民族与次区域经济合作的本质和内涵分析
   1.1 跨境民族的概念
  我国陆地边境线长达2.28万公里,拥有14个内陆邻国,34个跨境民族。现阶段对跨境民族定义在学界没有统一结论,但可以确定跨境民族一定是生活在不同国家的同一血缘民族,在语言、民族称谓、生活习惯等方面具有同源性,是随着族群迁移产生现代国籍上的不同。跨境民族普遍具有强烈民族认同感,虽然生活在国境线两侧却不影响相互间交流与沟通,为跨境经济发展奠定良好的沟通基础。[1]
   1.2次区域经济合作的内涵
  所谓次区域经济合作是相对国家间区域经济合作而言的一个概念,有跨国家的次区域经济和跨地区次区域经济合作。我国次区域经济合作有“港珠澳经济区”和“澜沧江-湄公河地区”等。跨境民族的次区域经济合作首先是一种国际间的经济合作模式,由国家作为主要的主体单位,但是因为合作仅限于跨境民族生活的区域,能有效避免合作失败带来全国性经济损失,是一种风险较低的区域合作模式。跨境民族是我国次区域合作的行为主体之一,是推动次区域经济、政治、文化交流的中坚力量。[2]因此次区域的经济合作要充分发挥跨境民族的先天优势,坚持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道路,推动跨境民族生活地区的经济发展。
   2 推動跨境民族与次区域经济合作发展的策略
   2.1 构建跨境民族地区的交通、通信互联互通
  在推动跨境民族地区进行次区域经济合作发展过程中,构建通畅的交通体系和通信体系是经济发展的前提。通过交通建设和通信建设,能有效提升跨境民族间的沟通交流效率,帮助当地群众投入到地方经济建设中。我国跨境民族次区域经济合作逐渐发展出“泛亚洲铁路网”、“海上丝绸之路”等交通互联,并且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和金砖国家开发银行牵头,推动我国对外投资与合作,促使区域经济进一步发展。跨境民族之间在语言、风俗、文化上具有相通之处,在推动跨境民族的次区域经济合作发展过程中,当地政府要积极构建通信网络的互联互通,为当地群众交流和来往提供基础设施保障,促使跨境民族能进一步加强文化上的沟通和互信,提升其民族认同感,为经济交往奠定情感基础。
   2.2 制定适应性发展政策,推动经济发展
  为了促进跨境民族间的次区域经济合作与发展,政府
  要针对频繁的跨境流动制定相适应的地方政策,促使当地人民群众合理流动,推动当地的技术进步,促使经济进一步发展。根据我国现阶段次区域经济合作经验,边民流动对地方经济发展带来有效助力,同时影响当地生产技术革新,积累生产知识和技术,从基础上实现生产方式创新,提升当地生产效率,推动其经济发展。因此,促进跨境民族与次区域经济合作与发展过程中,当地政府要制定一些有利跨境边民流动的政策,针对当地经济发展实际需要,创造弹性的管理制度,提供高效政府服务,充分发挥政府职能,提升当地经济发展速度。
   2.3 维护跨境民族地区边境安全,提升经济发展速率
  保障边境安全是阻碍跨境民族地区次区域经济发展与合作的最大阻力,例如中国西南和西北地区跨境贩毒和西北部分地区民族分裂问题都是影响当地跨境经济发展主要因素。然而跨境民族在文化、语言及民族认同感上的同源性为我们维护当地治安,推动经济发展提供新途径。在跨境民族地区发展中,政府可以通过引导跨国婚姻的方式,促进当地人口增长和人口内迁,进一步加强跨境民族间血缘联系,避免一些恶性冲突事件发生。另外,跨境民族在保障边境安全的过程中,能起到监督、维护地方安全的作用。由于跨境婚姻的增多,跨境犯罪会对地方家族带来影响,受到这种限制因素,跨境犯罪也逐渐减少,有利改善当地安全形式,推动跨境民族地区的次区域经济合作与发展。
  综上所述,跨境民族在地域、语言、文化上对推动次区域经济合作与发展具有积极的影响作用,因此在开展跨境民族地区的经济合作时,要充分利用好民族间的认同感和先天优势,加强技术合作,推动当地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郑先武,李峰.东南亚微区域合作与跨境安全[J].南洋问题研究,2016(03):1-11.
   [2]吴世韶,钟瑞添.跨境民族与次区域经济合作发展研究—以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为例[J].广西社会科学,2016(04):33-3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5526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