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江苏昆曲融入川剧的历史考察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昆曲,亦称“昆腔”、“昆山腔”、“昆剧”。大约起源于元末明初。据明魏良辅《南词引正》、周玄帏《泾林续记》考证,其创始人为元末明初戏剧家顾坚。这位自号“风月散人”的戏剧家寓居江苏昆山,故所刨曲品被称为“昆腔”或“昆山腔”。及至明嘉靖年间,经戏曲音乐家魏良辅、剧作家粱辰鱼及许多艺人改良创新,昆曲渐成曲部大观。于是风靡南北各省。昆腔曲调细腻婉转、优美动听。有“水磨腔”之称:唱法讲究,行腔多折,明人顾起元《客座赘语》誉之为“一字之长,延至数息”。伴奏乐器有笛、箫、笙、琵琶等。清幽雅致,韵味无穷。昆曲在舞台艺术方面继承了宋、元以来的戏曲遗产,创造出完美的表演艺术体系,对全国许多剧种有重要影响,产生出北昆、湘昆、川昆、宁昆等许多支派。
  大约在清初南北各省移民大量迁川时,昆曲即已随“南人”(江苏、浙江、江西等省移民)传入四川。据蒋维明先生考证,经由江西水陆两路到湖南常德,再沿沅江流域经吉首抵达川境秀山、酉阳。是昆曲、弋阳腔进入四川的通道,反之也是川盐运销两湖的商道。他明确指出:“水路即商路,商路即戏路。”…笔者回顾清代川盐运销史迹,完全赞同蒋先生的论断。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江西巡抚郝硕在奉旨“查办戏剧违碍字句”的奏疏中说:“再查昆腔之外,有石碑腔、秦腔、弋阳腔、楚腔等项,江、广、闽、浙、四川、云、贵等省,皆所盛行。请敕各省督抚查办”。可见,当时昆曲与秦腔、弋阳腔等外省声腔一样,已广泛流传南北各省,并呈现演出盛况。昆曲、石碑腔、秦腔、弋阳腔、楚腔随同各省迁川移民入川,理所当然在移民聚落或同乡会馆演出。面对“五方杂处”的异地他乡,同乡、同族聚会必然留恋自己的家乡戏。搬演各自故乡的曲且、声腔,以寄托思乡之苦。
  昆曲唱词骈俪典雅,格律严谨:曲调以檀板合拍,丝竹伴奏,高唱低吟,抑扬顿挫,婉转动人;伴奏乐器有长笛、箫管、笙、琵琶等。内容多取材于乐府、杂剧。有浓厚的传奇色彩。无论是留寓四川的江南官宦、士大夫,还是本省的封疆大吏、文人学士。都对昆曲情有独钟。它被尊为梨园“雅部”而流行于移民社会和士大夫阶层,与植根于民间大众的花部“乱弹”有别。
  虽然昆腔曲调优美,文辞雅驯,赢得士大夫阶层的喜爱,但也有人提出了另一个问题:“吴音繁缛,其曲虽极谐于律。而听者使未睹本文,无不茫然不知所谓。”戏曲原本是大众的娱乐,观众听不懂,自然给昆曲的推广带来不利影响。首先,为了争取观众。流入四川的昆腔也不得不变,这是昆腔四川化的群众基础。其次,花部“曲文俚质”,“虽妇孺亦能解”,深受市井大众的欢迎;昆腔要赢得更多的观众,与花部诸腔融合为一个大剧种,乃是必然之势。
  清代前期,随着成都城市商业的繁荣,出现了城市娱乐业的兴盛,最有代表性的要数戏曲。昆曲在锦城摘取了剧界桂冠,“梨园共尚吴音”。昆曲当时演出内容,除元代杂剧外,一些文人学士参与创作。著名戏曲家杨潮观,多才多艺。尤工戏曲,通音律,编成杂剧三十二种:取古今可歌可泣故事制作乐府交梨园歌舞。他任邛州知州时,在卓文君妆台旧址构建吟风阁(万年台),招艺人演出杂剧。不少文人学士酷爱昆曲,不仅自己创作杂剧,还与伶人合作。演出昆曲剧目。有四桂先生,“性喜丝竹,不能寂居,又工乐府小令,家有数童,皆教之歌舞。”
  四川著名文学家李调元自制小梨园一部,“因就家童数人,教人歌舞。每逢出游山水,即携之同游。”为了引进纯正的昆腔,他延聘了苏州昆曲教师,招收20名四川小孩习艺。因此,他自言:“先生实苏产,弟子尽川孩子。”李调元的小梨园主要演唱昆曲杂剧,时逢江苏吴县邹在中先生侨居成都,善昆曲,调元即延聘到家,请他为伶童教授昆腔。每逢冬季,调元即“围炉课曲,听教师演昆腔杂折以为消遣”。小梨园还排演过《红梅传奇》、《十五贯》等优秀传统剧目。浙江金华李笠翁“工词,所著十种曲,如景星卿云,争先睹为快”,因李调元“家有歌伶,令皆搬演”。李调元还带他的伶班穿州过县,或为庙会举行酬神演出,或在红梅盛开的友人家中即兴上演《红梅传奇》。一时之间,赏花、品酒、观剧成为绵州各县时尚,引得知州、知县都来赋诗唱和,热闹非凡。
  清乾隆、嘉庆时期。黄育椴在《破邪详辩》中,记载了昆曲班部在四川民间演出的实况:“尝观民间演戏,有昆曲班戏,多用《清江引》、《驻云飞》、《黄莺儿》、《白莲池》等种种曲名。”当时川楚白莲教起义军所编“邪经”(义军所编新戏)。“亦用此等曲名,按拍合板,便于歌唱,全与昆腔班戏文相似。”
  清代的曲会,大多在官宦责胄的官邸、私宅举行,谓之堂会。其中。尤以地方官衙的演出最为精彩。新年节庆、花朝月夕,各省督、抚两司署内例有堂会,或雇佣外间戏班,或署内自养戏班演出。演出经费和宴饮费用“多由首县承办”。四川总督署的堂会,自然是成都和华阳两县轮流坐庄了。每次演出,司道、大府、首县毕集,幕僚清客如云,江南籍官员往往携带眷属赴会。女眷中,不少人熟悉声乐、唱腔,演出时,或跻身乐队。敲击檀槽、丁宁,吹奏箫管,或客串剧中角色,场面十分热烈。乾隆时期,著名昆曲演员彭四“扮生丑戏,机敏圆活”,尤为观众喜爱,也颇得四川总督保宁欢心。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保宁奉旨赴新疆督察屯户增拨地亩,曾四次前往伊犁,驻节时间长达四年。彭四等名角都“随侍”左右。
  有关著名昆曲班部“舒颐班”的开创年代,历来就有争议。周询《蜀海丛谈》卷三《吴勤惠公轶事》记载说:“公(吴棠)妙解音律,尤精昆曲。以川省无习此者,乃在苏州招昆班佳伶十余人来蜀,名其班日‘舒颐’。”照他的说法,昆部“舒颐班”是四川总督吴棠在同治六年(1867年)以后创立的。但是,生活在乾隆、嘉庆时期的六对山人目睹了舒颐班的演出盛况。六对山人是成都人,嘉庆六年(1801年)考中举人。他所著《锦江竹枝词百首》反映了成都诸多民情风俗,也记载了有关昆曲名角在舒颐班活动的情况。上段引述四川总督保宁喜好昆曲的史料。出处就在他的《锦江竹枝词百首》中,接着还有下文:昆曲花旦曾双彩“初出台时,貌美如花,一时无两,亦颇能画山水花草,见者欲以八百金买出之,班主不从。今彭、曾俱在舒颐班中。”…这段史料说明,昆部舒颐班创立于六对山人生活的乾隆、嘉庆年间,而不是至少晚六十余年的同治年间。
  昆曲虽受到花部声腔挑战,但由于它有着别的声腔无法取代的优点,因而在四川戏曲艺术中仍有较高地位:在文化素质较高的人中,更具有特殊的魅力。嘉庆、道光间,四川士大夫雅好昆曲,观剧度曲成风。成都剧部昆曲最盛,士大夫闲暇“多为丝竹之会”,成都著名昆曲演员曲玉凤被公认为“昆部旦色第一。她唱腔优美动听,声情并茂。其妹美艳绝色,为督府一幕僚纳为偏房,生一女,年十三,能度曲,擅长表演古典杂剧。其演出《绣襦记》、《浣纱记》、《紫钗记》等名剧时。声腔曲折韵逗,引吭转声, 高唱低吟,清柔无比,闻者叹绝,技艺可与其姑母媲美,一时名噪锦里;稍长,家道零落,则常常出入官宦名门聚会,作精湛表演。著名昆曲乐师崔荆南,华阳县人,道光丁未(1847年)进士,选庶吉士。荆南善解音律,演奏昆曲箫笛,极富特色;少年时已列名词林曲苑,顾影自怜,踌躇满志。成都每开曲会,无小崔之笛不乐。此外,昆曲乐师中,还有擅长击鼓的蒋八。他的精湛鼓点。给观众留下了美好的印象。
  咸丰间,李蓝义军横行全川,士大夫惶惶不可终日,无暇顾及声色之乐:加之秦腔、弋阳腔、徽调深入民间,为广大群众偏爱,昆曲暂告衰歇。
  清同治六年(1867年)初,两江总督吴棠调任四川总督。吴棠通解音律,尤精昆曲,在江淮任上时,就招致昆班,教习技艺,常令举办大型曲会演出。他来川任职后不久,就在苏州招募昆班名伶十余人来成都。名其班日“舒颐”:每日午后公事毕。即招舒颐班入署演剧,在署内习静园与二三幕友吹笛度曲。他考虑到舒颐班曲高和寡,担心日后难以自给,遂集资购置良田百亩,作为养生之资。他还将成都江南会馆拨给舒颐班。作为剧班常住地。到吴棠光绪初死后。舒顾班在官民中已渐有知音。
  除擅长昆曲外,舒颐班还善摆灯,最宜卜夜,变幻莫测,不可名状。每逢冠盖云集,必招之献技。由于食住均有常资,直至进入民国后,舒颐班诸伶始告星散;不少演员加入三庆会、戏曲改良会等团体。成为现代川剧演员。
  但终因曲高和寡,昆曲难以为土著民众接受,在戏曲剧场化的过程中,不得不进行必要的改良。清末,昆曲艺人周辅臣、赖家林以及川戏班艺人岳春等,根据四川人欣赏习惯,以成都语音为标准,将昆曲的唱词和念白做了适当矫正,唱腔仍然保持苏韵。这就使昆曲逐渐四川化,进而演变为川剧昆腔。与此同时,周辅臣、岳春等艺人还移植和改编了不少川剧昆腔戏,如《露筋》、《北饯》、《北诈》、《醉隶》、《捷报》、《文武打》、《达摩渡江》、《醉打山门》、《闹朝伏犬》、《双下山》等。当然,昆曲剧目原本丰富,因流传范围有限,失传者也多,大部分昆曲剧目后来都改为高腔演唱。大幕戏《玉簪记》仅《琴挑》一折留一支《琴曲》昆曲;以后在其它戏中,凡抚琴场面通用昆曲,如《红梅阁》仅《游湖》一折存《梁州序》一曲,《长生殿》改唱胡琴,《西厢记・拷红》改唱弹戏,《孽海记-思凡》改唱高腔,仅存《诵子》和《风吹荷叶煞》两支昆曲。同时,许多剧目喜欢将昆曲作引子(称为“昆头子”)用,如《焚香记・打神》焦桂英唱高腔曲牌《端正好》,仅第一句用“昆头子”,其余唱腔都是高腔。另有小段昆曲插入其它折子戏,如《做文章》中的《柳青娘》,《评雪辨踪》里的《香柳娘》等。据当代行家考察,成都地区时见演出的川剧昆腔剧目不多,仅有《议剑献剑》、《东窗修本》、《醉隶》、《文武打》、《坠马》、《双下山》、《醉打山门》等几出。
  综上所述,昆曲是由江苏民间声腔演变而成的地方剧种,大约在清初“湖广填四川”,即南北各省移民大量迁川的时候,通过东南移民传入四川。作为乡音,清代昆曲始终为东南各省移民所喜爱,在移民聚落、会馆演出:同时以堂会的形式在官宦衙署或士大夫私邸献艺。昆曲被称为“雅部”,与广泛流传于民间的花部“乱弹”有别。清同治、光绪以后,随着昆(曲)、高(腔)、胡(琴)、弹(戏)、灯(戏)五种声腔的融合交流、同台献艺。逐渐形成异彩纷呈的川剧。在四川,昆曲不再以一个独立剧种的面貌存在。它的剧目大都失传。只有少量剧目和部分声腔保留下来,在现代川剧中继续延续着艺术生命力。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4/view-1043475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