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校企合作实践与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张凤学

  摘要:校企合作,发挥学校和企业的各自优势,共同培养社会与市场需要的人才,不仅是适合职业学校生存和发展的新型办学模式,是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必经之路;而且是企业快速发展,生产规模不断扩大,需要大量人才的保障。本文介绍了我校校企合作实践,阐述了校企深度合作的几点思考。
  关键词:校企合作 实践与思考
  校企合作,发挥学校和企业的各自优势,共同培养社会与市场需要的人才,不仅是职业教育办学的显著特征之一,而且有助于加强学校与企业的合作,教学与生产的结合。校企双方互相支持、互相渗透、双向介入、优势互补、资源互用、利益共享,是实现职业教育现代化,促进生产力发展,使教育与生产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由此可见,产学结合是促进科技、经济及企业发展的有效手段,校企合作是办好职业教育,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人才的重要途径。现谈谈我校校企合作的实践和几点思考。
  1 我校校企合作实践
  1.1 成立校企合作组织机构,保证校企合作有效运行 学校于2009年10月成立了由校领导及各部门主要负责人组成的“校企合作办学委员会”,委员会主要分析、研究校企合作的模式、方法,找准办学定位,明确办学方向,全面指导协调我校校企合作各项工作。教务科和各专业科科长负责制定与企业合作办学的教学、教务工作,并配备一名专职校企合作联络员,负责校企合作工作的开展。
  1.2 建立长效工作机制,加强校企合作培养制度建设 在“校企合作办学”、“提高就业质量”的办学观念实践中,我们逐步认清职业学校在技能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以互利多赢为原则,以技能成才为目标,以推荐就业为关键环节,通过建立相应的工作机制,校企双方合作开展技能教育,促进学生技能就业,成为高技能人才。
  1.2.1 建立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会由企业领导、行业协会、学校领导、招生就业办、专业科和教学骨干等人员组成。专家委员会主要工作内容:
  一是校企双方及时沟通技能人才供求信息;二是协助学校设置和调整专业、制定教学计划、明确教学内容,确保所教、所学、所用三者不仅对接,而且必须体现高技能;三是学校协助企业攻克技术难题,提供技术服务,开展在岗员工技能培训等;四是在企业建立学生校外实习基地、教师能力提升基地、企业员工技能培训与鉴定基地;五是合作实施学生的教学实习和毕业前的上岗实习;六是共同促进毕业生高质量就业。
  1.2.2 选择优秀企业作为合作伙伴,强化学生实习教学。学校将选择管理比较规范,经济效益比较好的企业作为学校校外实习教学的合作伙伴,并成立实习小组,由学校确定组长并负责上班和业余时间的学生管理,确保实习正常进行,同时请合作企业领导或专家听课,对教师所教、学生所学、企业所用三者是否对接进行评述,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确保所教、所学、所用的有效对接。另外学生实习之前,学校、企业、学生三方要签订相关协议,约定学生实习期间的生活费、安全等事项,实习期间万一发生事故,可依协议执行,免除不必要的纠纷。
  1.3 校外搭建校企合作平台,进一步提升办学层次 我校在多年办学实践中,深切地体会到,必须配置与专业相对应的校外实习基地,以方便理论紧密联系实际并取得组织安排实习教学的自主权。为此,学校与贵州轮胎厂、贵州新云器材厂,贵阳海信电子有限公司、贵阳永青仪电科技有限公司、贵州乾通企业集团、贵阳双力模具厂、中国电信贵阳分公司、中国移动贵阳公司、上海热风连锁机构等企业建立了稳固的实习实训基地。通过校企合作,使企业和学校高层管理、工程技术人员、专业教师能进行沟通交流,有效发挥校企双方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形成合力,共同推进学校发展,促进企业生产经营,搭建互利多赢的平台,使学校、企业和学生三方受益。
  1.3.1 共同打造师资队伍。为加快推进高技能人才培养,我校将学科(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教学能手利用假期送至企业培训学习,聘请企业专家组成专业课程开发指导委员,安排骨干教师到企业生产车间轮训,以及聘请企业工程技术人员或技术骨干作为学校的兼职教师等方式,提升我校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
  1.3.2 企业见习。由于学校的硬件设备、企业的环境气息在一定程度上还不能对学生形成直观的教育作用,所以每年在新生入学以后都要组织学生到贵阳海信电子有限公司、贵阳永青仪电科技有限公司、贵州乾通企业集团、贵阳双力模具厂等企业进行见习,让学生对以后的学习内容、工作的岗位能有直观教育,对以后的教育学习起到指导性作用。
  1.3.3 “订单”培养。企业根据人才的需求,与学校签订用人协议,加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校企双方共同制订教学计划、课程设置、实习标准。学生的基础理论课和专业理论课由学校负责完成,学生的上岗实习、顶岗实习在企业完成,毕业后即参加工作实现就业,达到企业人才需求目标。
  企业的职工进行新技术、新工艺的提升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由学校提供培训的师资、场所,达到培训的要求。
  1.3.4 顶岗实习。学校与设备先进、技术力量雄厚的企业签订学生实习就业协议。将三年级的学生,根据所学专业分别安置到相应的企业顶岗实习。
  1.3.5 来料加工。由于受到学生实习实训材料等条件的限制,学生实训的强度和密度受到限制,通过对外与企业的联系,把企业的产品拿到学校来,由学生代为加工。
  2 校企深度合作的几点思考
  在我校校企合作实践中,深深的体会到,很多合作只停在表面上,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如果要做到双方真诚合作,深度合作,我认为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2.1 校企深度合作必须要多赢 校企合作是一项双方付出努力、多方共享利益的事业。学校必须转变观念,要从“多赢”角度考虑校企合作,从企业赢、学生赢、学校赢等多方面出发开展校企合作,缺少了任何“一赢”,校企合作都难以成果。只有多赢,才能充分调动各方参与的积极性。
  2.2 校企深度合作必须以人才培养融合为前提 企业要发展,人才是关键,人才资源是企业的第一资源。职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以市场和社会的需求,以企业对人才的知识、技能、素质的需求为依据。因此,学校和企业要共同商定科学的培养目标,这样才能培养出更多、更好的适销对路的高素质人才。学校可以根据自身的定位和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充分发挥学校和企业各自优势共同培养学生,使毕业生进入企业后就能做到“上手快、留得住、用得上”。通过建立“工学结合”、“订单培养”、“把企业文化和现代化企业员工的素质培养提前进入校园”校企合作育人等培养模式,将校企融合的职教特色的学校文化建设落实到人才培养方案中,体现在教学环节上,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以达到培养受企业欢迎高素质劳动者的人才目标。
  2.3 校企深度合作必须以文化层面融合为核心 企业的快速发展,生产规模不断扩大,需要大量的人才。采取订单培养方式的校企合作,能解决企业人员的急缺,但职校毕业生素质尚达不到企业要求。如何才能快速地培养出企业需要的人才呢?只有把企业文化和现代化企业员工的素质培养提前进入校园,使学生提前接触企业文化,知晓未来职场的要求,从心态、习惯以及技能训练上提高对自己的要求,不断提升综合素质,在学校就顺利地完成从学生到职场的过渡。因此,校企深度合作必须以企业文化和校园文化的融合为核心。
  总之,校企合作是适合职业学校生存和发展的新型办学模式,是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必经之路;是企业快速发展,生产规模不断扩大,需要大量人才的保障。因此,需要职校和企业深度合作,不断的探索和努力、开拓和创新,才能使这项工作迈向深入。
  参考文献:
  [1]叶鉴铭,徐建华,丁学恭.校企共同体,校企一体化机制创新与实践[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4/view-1093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