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能力导向的职业院校一体化教学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当今社会发展迅速,教育事业的发展也越来越快,人们对于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在眼下的产业转型升级阶段,职业院校的主要培养目标为培养具有创新意识、操作技能的人才。在职业院校的教学任务中,主要以实践教学为主,它对职业教育培养人才的成功程度具有重要影响。除此之外,实训场地的建设也非常重要,是开展实践教学的基本前提。因此,文章主要研究了职业院校一体化教学方法和体系建造。
  关键词:一体化实训室;实践教学;实训室建设;创新能力;高职院校
  目前,职业院校越来越注重学生的就业问题,其发展也紧跟时代的步伐。比如:职业院校在学生技术能力上的培育工作积极到位,与此同时,还对学生的创新思维进行启发工作,锻炼其创新的能力。在创新方面,实践对其具有积极的意义。经过不断的实践和积累,才能够促进学生对新事物的分析和发现。所以,实践教学在职业院校教学系统中具有重大的作用,是学生提升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因素。理论与实践结合的统一式教学方法是职业院校教学改革中的重大收获,对于职业院校培养优秀人才具有重要作用,同时也为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提供了保证性作用。
  一、实施能力导向的职业院校一体化教学必要性
  现如今,社会快速发展,为了顺应国家以及人们的实际需求,产业转型势不可挡,对此,创新便成为了发展的重要目的之一,对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更是重要任务,而且,有技术能力的创新人才更是为社会所需。新时期,教育事业的重要性日益增加,对于现在生活以及工作中的许多问题,都需要强大的知识能力的支持。在这个到处需要知识的时代,人们知识水平的提高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只有不断发展、不断学习,方能在当今的知识社会中寻求更好的发展。职业学院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重在锻炼其专业性的操作能力,然而,对职业学院学生理论知识的传授与培养也是重要的任务之一。
  除此之外,学生们在掌握了专业的实践能力以外,还需要具有更多的能力,比如:创新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和发现问题的能力等等,这些内容都将会对其发展具有更好的促进作用,也能为其个人综合能力的培养奠定基础。很长时间以来,职业学院对学生的理论知识的讲授内容不足,并且学生的自律能力较差。大多数人都觉得对职业学院的学生实行综合能力的培养这一想法不切实际,要求过高。然而,事实并非如此。以创新能力为例,经过调查和研究,创新能力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创新的普遍性。创新的普遍性即人人都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每个人都存在着对创新的潜在可能性,并不会对不同的人有高低之分。第二,创新的可开发性。实际上,每个人的先天创新潜能差别并不是很大,但是将潜能真正发挥出来时,便开始有所不同。如果想使人们的创新潜能尽可能地发挥出来,则需要一定的步骤和环节,比如:有依据的、循序渐进地对其进行激励,如此来发展人的创新能力。第三,创新能力的综合性。创新能力的组成部分有很多,比如:分析问题的能力、交流合作的能力、实践能力以及自学能力等。因此,对于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和发展是可以实现的,并且是势在必行的。
  二、能力导向的职业院校一体化教学方法
  (一)学习和动手操作相统一
  德国的教育研究曾发现,如果一个学生用听觉来接受知识,那么其真正学到的知识才只有听到的百分之二十,用观看的方式学习知识则学会的知识有百分之三十,然而,学生通过亲自实践的来学习的知识,对其的掌握程度可达百分之九十之多。由此可见,在教学活动中学生亲自动手去学习才能够更好地掌握知识和提升技术能力。因此,一体化教学可以保证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形成深刻的印象,更好地掌握知识和技能。例如:在一节机械拆装课上,教师先是利用资料找到车床主轴齿轮传动机构的构成信息和运转的依据,进而利用设备对齿轮转动链的齿轮咬和程度进行设置,最后,鼓励学生们尝试这一过程,并且对其进行练习。在这样的教学下,有助于学生们更好地掌握车床主轴箱内的齿轮转动结构,加强学习效果。
  (二)在学生职业能力基础上进行教学
  在教学活动中,重视职业能力对于学生的作用,创造相关的工作场景,使学生们通过询问、计划、决定、实行、评价以及反馈来对工作上的难题进行解决,使其感受真正的工作环节,锻炼其实践能力。对于这一方法的实施,教师要组织学生分组并且在整个过程中进行监督。
  三、能力导向的职业院校一体化教学体系的建造
  (一)完善一体化训练场地的建造
  对于一体化教学体系来说,实行一体化实践的操作场地是重要的基础设施。良好的场地是实践的前提,可以为实践保障基础需求。现如今,部分职业院校已经顺应这一需求,创建了许多需要的场地,比如:很多学院建设了机械加工实训区域、机械拆装区域、模具加工区域以及模具装配区域等等,为学生们的对所学内容的实际操练提供了良好条件。与此同时,一体化场地的所需设施也准备齐全,其中包括书桌、椅子、资料存储柜以及展示台等。除此之外,一体化场地的创建也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定。首先,场地范围要足以支持使用;第二,保障场地的安全性,场地中具有安全防范措施;第三,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对于一体化场地来说,必须也要具有一定的制度与规则,使其被合理、规范的使用。
  (二)完善师资队伍的创建
  教学要通过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共同完成,在二者缺一不可。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扮演着重要角色,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導者,只有在教师的引导下,才能够促进学生更加努力的学习。并且,教师也是学生在学习上的帮助者,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明确自己学习中的不足之处,鼓励其积极改进。所以,如果想实现教学的一体化发展,则教师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只有教师具备了一体化教学的思想品德以及能力,才能够促进其更好的实施教学工作。对教师进行教学一体化的培训工作,是指实现具有专业理论知识的教师和技术能力的培训的一体化。如此一来,保证教师既具备了专业理论知识,又具有实际操作能力,对教学中涉及到的实践设备具有一定的熟悉度,如此一来,才能够保证对学生发挥更好的引导作用。
  (三)完善考核的方式
  在教育活动中,考核是促进教育效果提高的因素之一。考核能够提升学生学习的动力,加强学生学习的信念。对于一些学习积极性不高的学生,考核能够给其施加适当的压力,督促其进行学习。对于一些学习积极的学生,考核能够增加其学习的自信心和成就感,使其更加积极努力的进行学习。所以,考核在教学活动中具有重大作用。目前,大多数的职业院校的考核方法都已经顺应一体化教学的发展。多数学院通过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能力分别以占比百分之四十以及百分之六十来进行评判。这样一来,这种考核方法不仅能够对学生所掌握的理论知识进行检查,还能够对学生的实践水平进行测评,充分地反映了教学的成效。
  四、结语
  综上,现代教育发展迅速,教育事业各方面都有所提高。教育界在重视理论知识的同时,对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视程度也很高。因此,能力导向的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发展势不可挡。对此,职业院校应该采取正确的教学改革方式,创建一体化教学所需场地、设施、教学体系以及师资力量等,在传授学生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加强对学生个人能力的培养,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如此一来,职业院校才能够满足企业的需求,为其培养所需的技术人才,为所需行业以及社会的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 李之繁.浅谈能力导向的职业院校一体化教学[J].西部素质教育,2017,3(20):222+228.
  [2] 耿云.浅谈中职计算机专业工学结合一体化教学实践[J].现代经济信息,2018(23).
  [3] 孙凤恩.浅谈职业院校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一体化教学[J].当代教研论丛,2016(1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4/view-1469440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