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关于现代中药醇沉杂谈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影响中药醇沉效果的主要因素,及加醇计算方式。醇沉效果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浓缩药液的密度即待醇沉膏密度、乙醇的用量及所用乙醇浓度、加醇方式以及药液温度、环境温度、醇沉时间等。如果中药醇沉的影响因素没有得到很好的解析,则影响该工艺的准确應用。浸膏醇沉工艺中混淆了溶质和溶剂的概念,计算加醇量时没有刨除浸膏中干提取物(溶质)的量,将整个浸膏(溶液)当作水(溶剂),导致计算加入乙醇过量,最终的含醇浓度比实际偏高。
  关键词:醇沉因素 含醇量 加醇方式
  中图分类号:TQ4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9)07-0-01
  一、历史沿革
  中药发展历史悠久,由于疗效好,副作用小,深受广大疾病患者所青睐。中药醇沉工艺起源于上世纪中期,经过沿革与发展,目前广泛应用与中药制剂的生产。中药材先经过水提取,然后用一定体积倍数乙醇沉淀除去杂质。该法的原理是利用中药中的大多数有效成分,如生物碱、多糖、苷类等容易溶于水和醇的特性,用水提出,并将提取液浓缩,加入适当量的乙醇经过一次或多次沉降,析出不溶解的物质,最后制出澄清液体的一种方式。
  二、影响中药醇沉效果的主要因素
  1.醇沉时需要的乙醇浓度即工艺参数
  这是影响醇沉效果的最关键因素,工艺参数的选定,对产品质量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乙醇浓度过高或过低,都不能最大限度地得到有效成分,发挥药物的最大疗效,有时甚至会造成效药用成分的流失,造成产品不合格。例如,当含醇量达到50%-60%,可以去除淀粉、粘液质、树胶等物质;达到75%时,可以去除蛋白质、油脂、脂溶性色素等;当醇沉浓度达到80%时,多糖、无机盐鞣质等成分也被除去了。因此,首先确定需要达到的乙醇含量。
  2.所用乙醇的百分浓度
  同样使100ml药液的乙醇含量达50%,用不同百分比浓度的乙醇,结果也是相差甚远。用60%的需要500ml,70%的需要250ml,80%的需要167ml,90%的需要110ml,可以看出用60%的乙醇太浪费,也不利于回收,且沉淀成絮状,醇沉效果较差,醇沉渣中含有大量药用成分;加入高浓度乙醇,易造成局部浓度过高,形成大块沉淀,包裹有效成分,随沉淀除去,所以,加入乙醇浓度过高也不行。根据经验[3],我们认为,加入乙醇的百分浓度与药液需要达到的乙醇浓度之间相差20%-25%最佳。
  3.待醇沉液的相对密度
  药液浓缩后的相对密度如果太小,药液较稀,形成的的沉淀难聚结,不易下沉,切造成乙醇浪费;如果相对密度过于大,药液因长时间煎煮浓缩,易使甙类、萜类、维生素等成分破坏,且造成淀粉糊化,醇沉时形成块,包裹了有效成分。因此,要严格控制好浓缩膏醇沉前的密度。
  4.待醇沉膏的温度
  待醇沉膏温度过于高,遇到冷的乙醇后,骤冷易聚结成团状沉淀,且沉淀增长过快,妨碍了有效成分的浸出,导致效果不理想;待醇沉膏温度低,相对难以造成沉淀聚结,效果相对较好。
  5.加醇方式
  加醇时,应按浓度从低到高、快搅慢加,使乙醇分散均匀,避免局部含醇量过高,形成大块沉淀。搅拌应按一个方向搅动,以免造成药液乳化,下层沉淀不易分层。
  6.冷却水温度
  冷却水水温度低,易形成沉淀,并且沉淀易于下沉分层,利于上清液的抽取;冷凝水温度高,侧形成的沉淀不利于下沉,悬浮在醇沉液中,静置时间要长,才可分层,所以冬季比夏季醇沉的速度要快,效果也要好一些。
  三、加醇计算方法
  参考文献实例[4]:现有中药水提浓缩液10L,密度1.25,含水量54.3%,醇沉至65%含醇量,需加入95%乙醇多少升?
  按照将药液当作水的错误算法,计算加醇量V醇=V药液*C2/(C1-C2)=10×65/(95-65)=21.7L;而正确的算法应该用浸膏中实际含水量来计算加醇量,除去浸膏中干提取物(溶质)量。由于计算公式的错误,造成醇沉过程中加醇过量。
  含水量54.3%是质量分数还是体积分数,虽然原文作者也试图用浸膏含水量来计算加醇量,但最终却没计算进去,错误的计算加入乙醇结果是21.7L。
  按照前面的方法推导,分别按含水量为体积和质量分数,两种情况计算,实际加醇量V’,若54.3%为体积分数a,则V’=a*V药液C2/(C1-C2)=0.543×10×65/(95-65)=11.7L。若54.3%为质量分数n,则V’醇=nρV药液C2/(C1-C2)=0.543×1.25×10×65/(95-65)=14.7L.
  由此可见,以浸膏含水量计算,实际所加醇量11.7L或14.7L,明显低于直接按浸膏体积计算所得加醇21.7L。
  如果单纯将药液当作水的算法进行加醇,则就需要对现行醇沉工艺参数进行修订了。当然,这种算法是不可靠的。
  如果改用按照测定含水量后加醇,可以达到所需乙醇浓度,但是这个过程由于加醇量降低,醇沉药液总量较以往低,从而对浓缩浸膏的醇沉液会造成较大影响,与以往操作可能大大不同,也会造成产品从质上发生改变。
  目前最为合理的做法就是以中药水提干膏物量为基准,根据醇沉过程中的上清液有效成分收率和醇溶物的量,筛选出确定合适的醇沉浓度及溶剂总体积。
  结束语
  醇沉工序,是中药制剂生产重中之重的关键工序,决定着中药的最终产品质量。然而,影响醇沉的的因素众多,如有一点做不到位就可能影响到最终产品。同时,我们现在生产过程中,直接用酒精计测量醇沉液中含醇浓度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参考文献
  [1]曹春林.中药药剂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
  [2]陈敏章.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M].广州.广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
  [3]王彦波,杨淑英,刘玉成等.水提醇沉工艺中用醇量的经验公式[J].中成药,1999.
  [4]徐维玲,李俊,李博等.中药液含乙醇量的计算与酒精计实测度数的关系[J].科技创新导报,201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4/view-1484555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