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分析污染场地土壤修复与管理方案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保护土壤环境质量,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全民健康水平,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必然要求,也是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我国耕地资源匮乏,由于多种原因,一些地区的土壤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对生态环境、食品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构成威胁,已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突出短板之一。因此,加强土壤环境保护迫在眉睫。
  关键词:污染场地;土壤污染;修复;管理
  在当前我国土壤污染问题比较严重,很多地区的土壤环境污染超标率达到了16.1%。这些地区的耕地土壤环境质量严重低下,特别是一些工业、矿业废气土地的土壤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经过一系列的土壤污染检测结果,轻微、轻度、中度、重度污染的比例分别是11.2%、2.3%、1.5%和1.1%。近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的速度不断加快,很多产业遗留下来的场地,都需要采取有科学措施进行及时的修复,这样才能够保证这些土地资源的合理、安全利用。
  一、污染场地土壤形成的原因
  环境污染的逐渐严重使土壤污染也日益严重,不仅威胁着生态环境的健康状态,还极大地影响着人类的身体健康,一些不适当的污染处理和工业排放等等一系列的问题造成土壤污染,而国家对污染场地的管理也是污染场地土壤的形成一个主要原因。有关立法部门的管理随意,对环境监管工作不重视,造成对管理的随机性没有目标明确性;其次资金的缺乏也是一个问题,解决土壤污染的工程费用昂贵,而土壤污染又有滞后性,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撑才能确保解决土壤问题工作正常进行。还有相关部门的规划不到位也是一个原因。土壤的数据库资料不完整使得对土壤污染工作的监管无据可依,不能进行统一规划布局。这些一系列原因造成的土壤污染问题,使得土壤污染修复工作必须紧要执行。
  二、土壤污染特征分析
  1.土壤污染危害性分析
  土壤污染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以重金属污染为例,重金属污染造成的年度粮食损失已超过1000 万吨,而重金属污染造成的粮食产量已超过1200 万吨。农药、有机污染物、放射性污染、致病菌等造成的经济损失难以估计。土壤污染导致食品质量持续下降,粮食、蔬菜等重金属含量持续下降。许多地区的水果已经超标,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土壤污染对人体健康有害。污染物通过食物链在植物、人和动物中累积,导致癌症和其他疾病。重金属作为化学物质在土壤中积累。一旦超过土壤容量限制,土壤中的大量化学物质就会释放出来,对环境、人和动物造成严重的灾害。
  2.土壤重金屬污染来源分析
  重金属污染来源广泛,包括空气污染、杀虫剂、化肥、塑料薄膜和污水灌溉。例如,工业生产和汽车尾气中可能含有重金属有害气体或粉尘,容易对公路周围的土壤造成污染。大气中的重金属主要通过自然沉降和阵雨沉降进入土壤。使用不合标准的除害剂或化肥可能会把铅、镉、汞等重金属引入土壤;城市污水经处理后,用于土地、森林、草地的灌溉。工业废水与生活污水混合后,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会进入土壤,造成土壤污染。
  三、土壤污染修复技术
  在土壤污染中,重金属等无机物污染是最主要的污染源,所占比重高达82.8%,所以以下将主要针对重金属污染介绍了三种修复技术。1.物理修复技术。物理修复技术的主要技术原理就是运用物理技术将污染物从土壤介质中分离出来。一般情况下,物理修复技术包括物理分离技术、热力学修复技术、热解吸修复技术、真空/蒸气抽提修复技术、固化/填埋修复技术、玻璃化修复技术以及冰冻修复技术等,其中应用最广泛的就是热力学修复技术。物理修复技术最大的优点在于实施周期时间短,各种污染物都可以进行处理,但是缺点是处理工程非常大,随之所带来的问题就是处理成本也就非常高。2.化学修复技术。化学修复技术的主要技术原理就是运用化学手段来破坏污染物的化学成分,例如改变污染物的化学性质,从而达到降低污染物浓度的目的。化学修复技术一般包括化学改良技术、化学氧化技术、化学还原与还原脱氯技术、化学淋洗技术、溶剂浸提技术以及电动修复技术。与物理修复技术相比,土壤污染的化学修复技术发展比较早,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就是化学改良技术中的固化———稳定化技术,这种技术被美国环保署称为处理有毒有害废物的最佳技术。3.生物修复技术。生物修复技术的主要原理就是运用有机物与有机污染物进行共代谢,从而来降解有机污染物。生物修复技术主要包括微生物修复技术与植物修复技术两种。利用微生物的降解作用发展的微生物修复技术是目前我国应用最多的一种技术,近年来,我国已经开展了有机胂和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来修复污染土壤,目前,正在发展微生物修复与其他现场修复工程的嫁接和移植技术,以及具有针对性强、高效快捷、成本低等优点的微生物修复设备,以实现微生物技术工程化的应用。
  四、土壤修复管理措施
  解决污染场地土壤问题不仅仅要利用相关技术展开相应的修复工作,还要在其他方面采取一些措施。加强监管工作,立法部门要建立有针对性质的监管制度,对土壤污染做好提前监管工作,要求各企业实事求是的上报相关内容,环境监管部门要做好调查评估工作,对有污染或受到污染的地方企业进行评估,发挥监督的权力。重视地下水的污染修复问题。地下水污染如果没有及时处理好直接造成土壤污染问题,而地下水污染往往被忽视,因此要对地下水污染加大治理力度,建立修复机制,防止环境产业的潜规则,真正服务于生态环境和人们健康。加强场地修复管理体系,主管部门要结合场地实践出台相关法律体系,有利于工业企业场地污染防治的规范化。最后要完善污染修复审批制度,严格做好审批和验收等环节工作,按照标准规范污染修复,制定适当的审批方法,完善各项工作。
  五、结语
  当前,污染场地修复中普遍存在标准体系不健全、责任主体不明确以及误差调查过程复杂化等问题,为全面提高污染场地土壤修复成效,人们必须全面把握污染场地土壤现状,建立健全土壤修复标准体系,细化污染场地土壤修复审批制度,加大资金投入,深入研究土壤修复技术,并促进成果转化,从而全面提升污染场地土壤修复效果,维护生态系统的良性运行。
  参考文献:
  [1]王连超.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研究现状与趋势[J].环境与发展,2017(05).
  [2]黄文胜.我国污染土壤修复技术及产业现状研究[J].低碳世界,2017(15).
  [3]薛丹,唐晓声,李海建.污染土壤修复技术分析[J].中国民商,2017(11).
  [4]池道杰.我国污染土壤修复技术及产业现状研究[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18(0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4/view-1490327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