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鸭传染性浆膜炎的防治技术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鸭传染性浆膜炎是一种发病快、传染性强的禽类传染病,在发病后容易导致鸭群的大量死亡,为养殖户带来巨大经济损失。鸭传染性浆膜炎要做好防治措施,保证免疫预防,日常做好清洁工作,在发生疫情后要及时诊断,及时防治,精准用药,减少损失。最重要的是科学的饲养管理,减少鸭传染性浆膜炎的发生。
  关键词:禽类养殖;传染性浆膜炎;防治技术
  近年来我国禽类养殖业规模发展,但鸭传染性浆膜炎等疫情时有发生,往往为养殖户带来巨大经济损失。鸭传染性浆膜炎具有发病率高、传染性强的特点,是制约鸭集约化、规模化养殖的重要因素之一。做好鸭传染性浆膜炎的防治工作,对于保证养鸭业的快速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一、鸭传染性浆膜炎的病理特征
  鸭传染性浆膜炎一年四季均可发病,没有明显的季节性,但在冬春季节常见,主要经呼吸道或皮肤伤口感染,被细菌污染的空气是其主要的传播途径。鸭群密度过大,空气污浊,营养不平衡等也有可能是发生的诱因。
  鸭传染性浆膜炎具有潜伏期,潜伏期的长短与菌株、感染途径都有很大的关系。有时病鸭1到3天发病,有时长达一周,病程分为最急性、急性、亚急性和慢性四种,最急性病例在鸭群刚开始发病时突然死亡,亚急性病程一般为1到3天,慢性病程为7天或7天以上。发病前期病鸭精神萎靡,食欲下降,双脚无力,行走不稳等等,同时眼皮分泌物增多,也有浆液、黏液或脓液等分泌物,鼻内流出浆液或粘液分泌物并堵塞鼻孔,病程发展下去,会出现呼吸困难,严重会出现头颈震颤,摇头或点头,尾部摇摆抽搐或痉挛等脑神经症状,病情稍长和痊愈后的病鸭往往发育不良。
  鸭传染性浆膜炎的病理变化主要表现为浆膜面上有纤维素性炎性渗出物,心包膜被覆盖着淡黄色纤维素,心包内充满黄色絮状物或渗出液,肝脏表面覆盖一层灰黄色纤维素性膜,气囊浑浊增厚,囊壁附有纤维素性渗出物,肝脏肿大,表面覆有纤维素性薄膜,部分病例脾脏肿大,呈红灰色斑驳状,脑膜血管扩张淤血。
  病鸭一般出现浆膜纤维素性渗出液,心包膜、气囊、肝脏表面以及脑膜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纤维素性渗出液,心包膜增厚,表面常见一种灰黄色纤维素性渗出物。随着病程的发展,纤维素性渗出物凝结,导致心包膜一心包难以剥离,气囊浑浊增厚并附着纤维素性渗出液成絮状。胸壁和腹部气囊还有黄白色干酪样渗出物,肝脏表面覆盖一层灰黄色纤维素性膜,易剥离,肝肿大,质脆,呈土黄色或棕红色。部分脑膜充血,水肿增厚,关节肿大,少数病例患有关节炎和干酪性输卵管炎,输卵管明显膨大增粗,脾脏肿大,心脏表面有纤维素性渗出物。
  二、鸭传染性浆膜炎的防治措施
  1.加强日常饲养管理
  鸭群的日常饲喂中要选择优质全价饲料,保证鸭群足够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摄入,满足鸭生长发育的营养需要,提高鸭的抗病能力。保证鸭棚适宜的温度、湿度和饲养密度,及时清除粪便,保证良好的通风,尽量避免拥挤高温、寒冷、潮湿等环境,为鸭群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鸭群要保证全进全出,鸭舍定期消毒,并尽量保持合适的湿度和温度。
  2.做好免疫预防工作
  适当做好免疫预防工作,可以有效减少此类传染病的发生。鸭传染性浆膜炎可以使用传染性浆膜炎灭活疫苗,在7日龄进行首免,10天后加强免疫一次。
  3.做好药物防治工作
  在使用药物防治时可以使用多种抗生素等,有一定的防治效果,但导致鸭传染性浆膜炎的默氏杆菌容易产生抗药性,在用药前要筛选高敏药物,注意药物交替使用。鸭传染性浆膜炎经常与病毒性肝炎、大肠杆菌病并发,在治疗时要兼顾这两种常见疾病,来保证最好的治疗效果。在治疗时就有明显效果的药物包括有头孢、林可霉素、强力霉素等,在治疗时可以按照实际情况进行选择,也可以使用配合使用一些抗应激的药物,提高雏鸭的抗病能力。在治疗时也可以使用青霉素、链霉素等抗生素,或者使用环丙沙星注射液,搭配使用氟苯尼考拌料喂服,红霉素溶入水中喂服。一般爱用药两天后,会出现死亡率的明显下降,5天后状态好转。在治疗过程中一定要保证良好的卫生条件,特别是雏鸭,治疗必须彻底,减少复发,复发后的鸭传染性浆膜炎更难痊愈。对于鸭舍要定期进行喷雾消毒,病鸭相关的用具和设施要使用火碱消毒。在已经有少数鸭出现病状时要立即进行投料,可以大大降低死亡率,药物防治一般配合环境消毒工作。头孢、氧氟沙星等药物在临床防治上的效果较好。在使用药物控制发病时,饲养者要保证药物含量和质量。用药的同时可以饲喂微量元素,保证病鸭体内电解质平衡等等,为病鸭维持体力。
  4.做好封闭式饲养,在发病的鸭群中要做好隔离,防止传染病的扩散
  保证鸭群的饲养用水和周围环境的干净,在饮水器、饲料槽周围要保证没有污染。做好应急防病工作,在天气产生变化时可以适当改变环境,减少放鸭,做好防晒、防寒、防淋工作。坚持自繁自养,全进全出,在引入鸭苗时就要充分了解鸭苗所在地的疾病流行情况,避免引入带病的鸭苗,鸭苗首先要进行严格的隔离审查,30天后无异常才能混入鸭群中共同饲养。进行规模化养鸭,减少散养,相关部门要鼓励规模化养鸭,减少农户散养,为鸭群提供更加专业化、规范化的预防和治疗工作,提高规模化养殖效益,减少养殖户的损失。相關部门可以编制有关传染病的小册子分发给养殖户,使养殖户了解到鸭传染病的病理特征、判断方法等,各防疫站的兽医也要进行指导用药,鼓励鸭传染性浆膜炎爆发前的免疫预防。
  三、结语
  要防治鸭传染性浆膜炎,首要做好免疫接种工作,预防为主,做好鸭群日常的饲养管理,保证鸭舍和使用用具清洁无污染,保证鸭群日常营养充足,提高抗病能力。在鸭传染性浆膜炎的高发季节,要及时做好检查和诊断工作,发现病鸭要及时隔离、诊断和用药,阻隔鸭传染性浆膜炎的传染性,减少经济损失。
  参考文献:
  [1]刘永乐, 李吉超, 王艳君. 鸭传染性浆膜炎的防控[J]. 养殖与饲料, 2017(3):79-80.
  [2]费伟. 鸭传染性浆膜炎病的诊治[J]. 北方牧业, 2016(13):31.
  [3]吴芳, 王建超. 鸭传染性浆膜炎的中西医防治[J]. 当代畜禽养殖业, 2016(4):44-45.
  [4]汪志铮. 鸭传染性浆膜炎的防治[J]. 兽医导刊, 2018, No.295(09):3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4/view-1490339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