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文化旅游视野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本文首先分析了文化旅游视野下非物质文化的价值,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全人类提供多样化的文化选择,也是一个民族文化延续的血脉。接着提出了文化旅游视野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策略。包括坚持文化自觉,增强保护意识,挖掘旅游产品的特色非物质文化产业内涵等。
  关键词:文化旅游 非物质 文化遗产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9)08-0-01
  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建设优秀的文化传承体系,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打下坚实的基础”。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其保护和利用成为民族文化研究的重要工作。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面临着世界经济与文化产业之间的利益争夺,文化旅游视野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文化旅游视野下非物质文化的价值
  文化是民族的灵魂,也是民族精神家园。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延续的载体,蕴含着民族文化历史记忆,属于积累、传承文化的社会文化形态,联系着过去与现在,也影响着人类社会未来的思想價值走向。在现代化进程中,文化旅游视野下非物质文化开始呈现出新的意义,价值含量丰富,主要表现如下:
  1.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全人类提供多样化的文化选择
  站在世界范围来看待非物质文化保护问题,非物质文化为人类提供了多样化的文化选择,要保留各自非物质文化的特点,才能给子孙后代更多的选择,确保全人类共享非物质文化保护的成果,让后世享受到文化选择的多式多样化。假如我们处在单一的文化模式情况下,那么怎样去寻找丰富化的娱乐生活,如何找到精神寄托,怎样在满足物质需求的同时获得精神享受?只有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才能彰显出丰富的文化形式,各自发挥其优势,给其他文化形式提供借鉴,同时吸收别的文化的长处,让自身更好的发展。
  2.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文化延续的血脉
  作为民族文化延续的血脉,非物质文化是不可割断的存在。事实上,非物质文化是民族进行自我认知的凭证,也是民族延续和走向未来的重要推动力。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之间的纽带和桥梁,没有这个联结点,过去与未来之间就会出现文化断层,不能带给后续发展的动力,民族记忆也会出现断层,甚至出现精神空虚的局面。在经济发展大潮中,不能因为要发展经济就切断民族历史记忆。我国著名的学者冯骥才就曾经提出过这样一个观点:“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普通百姓创造的,也是群众普遍认同的,但是却被大众认为是底层文化长期被忽视。但是非物质文化属于养育我们的生活文化,我们都是在这样的文化中成长出来的。毕竟它是民族特性特征的直接表达,具备各自的认同感,还具备很大的凝聚力。就像中华民族的性情,并不是只体现在故宫与颐和园的建设上,主要是鲜明的体现在民俗节日中。”所以,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本质的体现,更是民族文化延续的血脉。
  二、文化旅游视野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策略
  1.坚持文化自觉,增强保护意识
  所谓文化自觉就是我们对文化要有“自知之明”,明确文化的来历与形成,还要看到其特色与发展趋势,这是加强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的重要前提和基础。当非物质文化跟其他文化之间出现碰撞的情况下,更要坚持文化自觉,在文化传承中找到正确的方向。要用文化自觉意识来审视本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挖掘其现代价值,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此外,要唤醒民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热爱和保护之情,通过开展各种宣传让非物质遗产保护“走进”民众的生活,在社会范围内形成一种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社会风气,让每个公民都为我们拥有灿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而感到高兴和自豪。
  2.挖掘旅游产品的特色非物质文化产业内涵
  在发展文化旅游过程中,可以采取的途径比较多,像开发相关产品以及规划旅游路线等。通过分析当前很多文化旅游发展模式可以看出,存在很多共性问题,主要表现就是产业特色性不突出以及产品单一等。当地政府要认识到这些,在对旅游资源开发的时候设置一些特色景点,在传统文化中融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给游客一种综合性的文化体验。比如,生态旅游度假项目开发,就可以充分发挥当地的生态旅游优势,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挖掘,结合特色化美食、传统庙会等,在旅游业中融入文化内涵,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这个生态度假项目的旅游品味。以此作为亮点来吸引来自各地的旅游者,经济效益明显。总之,要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宣传,通过多样化的方式开展非物质文化宣传知识,打造地方特色化旅游宣传载体,通过电视、报纸以及其他新媒体等形式,也可以举办大型节日活动等引发社会的关注和支持,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在网络化迅速发展的今天,文化旅游发展可以依托网络平台进行推广,让更多的人看到文化旅游信息,提升知名度,让其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和保护的重要平台。
  三、发挥文化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作用
  在地方文化发展中,文化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对地方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起到了很强的推动作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顺利开展也要充分发挥文化馆的职能,。当公众走入文化馆中,迎面而来的就是浓厚的文化氛围,能够感受到深厚的文化底蕴。对于文化馆来说,更适合公众获取和交流文化知识,感受文化魅力,属于公益性的文化机构。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文化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作用也有目共睹。收集工作的开展是文化馆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要前提,可以说,没有收集工作就无法开展保护工作。在收集和整理非物质遗产的时候,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一方面,可以在地方文献中进行收集,地方文献记录的比较全面,找出那些跟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档案资料,这就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申报等打下基础;另一方面,文化馆跟其他文化机构联合,结合地方的实际情况,组织专业人士深入民间进行实地考察,针对特色化的非文化遗产制定专题,收集图片、视频以及声音等资料,建立专业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库;还有一个方面就是明确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的每个环节,包括所需要的资料,要建立专业的档案资料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提供强大的后盾。
  参考文献
  [1]宋河有.非物质文化旅游资源在旅游中心城市的有形化利用研究[J].现代城市研究,2017(10):45-46.
  [2]刘莹.非物质文化视角下茶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策略[J]. 福建茶叶,2017(45):12-13.
  [3]郑四渭,贝勇斌.非物质文化旅游资源价值补偿运行机制初探[J]. 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8(10):78-7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4/view-1498883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