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跨文化意识在英美文学中的渗透与养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近年来,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过程不断加快,各个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与碰撞逐渐加剧。其中,作为世界文学史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英美文学较好地承载了西方文化。因此,在文化交融的过程中,为了有效促进我国文化的良性发展,应加强对于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做好英美文学中文化精华的渗透,从而实现文化意识的优化。文章针对英美文学中跨文化意识的地位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养成方案,旨在进一步推动英美文学中跨文化意识的建立,从而为文化交流与深化奠定基础。
  关键词:跨文化意识;养成方法;英美文学;现实意义
  近年来,伴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世界各国间的沟通与交流不断密切,推动了经济与文化的碰撞与繁荣,从而开启了世界多元化的发展进程[1]。在文化交流的过程中,为了有效建立良好的交流关系,应进一步加强对于英美民族文化与宗教信仰的了解并积极吸取其精华,从而有效针对其特点进行文化融合,以便推动我国文化的积极发展。在实践过程中发现,通过英美文学作品的阅读与学习,可以在文学知识积累的过程中更好地深化对于英美文化的认识,从而实现自身素质的提升,以便为我国文化与经济交流工作的发展提供助力。
  一、英美文学与跨文化意识概述
  (一)英美文学
  总的来说,英美文学是英国文学与美国文学的总称,作为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英美文学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西方文学的高峰[2]。其中,英国文学凭借其悠久的历史,有效地彰显了西方文学艺术的最高水平,此外,对于美国文学而言,虽然其发展时间相对较短,然而,由于美国多元化的社会环境,造就了其文学系统具有多元化的特征,因此,从某种角度来看,美国文学在西方文化中同样具有较高的代表性地位与价值。
  (二)跨文化意识
  从定义的角度来看,跨文化意识主要是指对于自己国家与民族文化之外的,与本民族文化具有差异性的其他国家与民族文化知识的认识。具体来说,这种认识既包括对于外国宗教信仰的认知,也包括对于其风俗习惯的认识,同时,在了解的过程中,应对相关文化始终保持一个尊重的态度[3]。从文化发展的角度来看,各国之间由于存在地域差异,因此衍生出了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从而造成了各族人民对待同一问题时的态度存在差异。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由于受到空间与时间的限制,导致世界各国之间的交流机会相对较少,因此,这种文化交流的问题往往并不明显。然而,进入21世纪以来,在科学技术与经济发展的推动下,传统的世界格局已经逐渐瓦解,各国之间的联系从而日益变得密切,在这一历史环境下,文化俨然成为了国家之间沟通与交流的重要纽带。因此,有效推动跨文化意识的培养,以冷静的态度与科学的目光去对其他国家与民族的文化进行衡量,也随之成为了国际交流的共识所在。
  二、跨文化意识在英美文学中的地位
  从类型上看,跨文化意识所包含的层面相对较为广泛,因此,为了有效实现跨文化意识的培养,首先应培养自身对不同文化保持一个包容与认同的态度,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推动跨文化意识的有效建立,从而实现各国之间交流的优化,最终实现共同进步。例如,在对待长辈的态度上,中国讲究的是不能对长辈直呼其名,而在部分西方国家中,往往只有叫出长辈的全名才是对其的一种尊重[4]。此外,在交往的过程中,中国传统文化讲求的是含蓄,因此,在看到外国人的裸体雕塑时,多数中国人往往觉得难以接受,觉得这是下流与道德败坏的代表,然而,在西方国家人的眼中,这种雕塑是一种对于人体形体美与力量的尊崇,这就是较为典型的文化差异。因此,为了更好地与其他国家进行沟通与交流,应通过相关知识的学习,帮助自己更好地对相关文化进行了解与理性思考,在此过程中,学习者应学会进行换位思考,尝试站在文化传承者的角度对其所持有的文化特征进行分析与构建,以便促进文化的深入理解。
  就现阶段的发展情况而言,随着经济全球化速度的不断加快,世界各国的交流逐渐加强。在此过程中,各个民族与国家之间存在的文化差异对于其经济发展与国际交流造成了重要的影响[5]。例如,对于特定民族文化的忽视,在一定程度上有可能导致国家出现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为了有效推动国家发展水平的优化,应进一步推动对于多民族文化认识水平的提升。以美国为例,作为多民族文化相互交流与融合的国家,美国对世界各国与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进行了良好的吸纳与融合,从而实现了文化系统的优化,这同样也使得其成为了世界上文化发展水平最为强大的国家之一。在美國社会中,这种多元化的文化模式赋予了美国人民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与活力,从而推动了其对于高等人才的吸引力。由此可以表明,跨文化意识的培养,有利于促进经济的有效发展,对于国家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与价值。作为世界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中国具有悠久的文化发展史,对于各民族文化的包容性相对较高[6]。.因此,在发展的过程中,随着经济全球化脚步的加快,中国应积极推动跨文化意识的有效培养,从而为我国国家魅力与综合国力的提升提供保障。
  三、跨文化意识在英美文学中的养成方法
  (一)阅读兴趣的引导与培养
  为了更好地加强对于英美文学的了解,应有效强化学习者对于相关文学作品的阅读兴趣,从而引导其在阅读的过程中实现对文化的深入了解。从文学作品的角度来看,其所具有的趣味性与故事性无疑是一个较好的切入点。研究表明,只有真正受到文学作品的影响,对于文学作品具有良好兴趣的读者才会自主地对文学作品中涉及的当地文化习俗与风土人情进行了解,从而进一步将之发展为对于历史文化的探索。例如,通过对于《希腊神话》的阅读,学习者可以有效地了解西方文化中涉及的民主、抗争以及英雄主义文化。同时,通过相关作品的阅读,可以更为真实地了解到当时的社会背景[7]。又比如,通过《圣经》的阅读,可以很好地了解到基督教的发展过程,从而更好地了解到西方宗教体系的发展沿革,以便为交流的优化奠定基础。
  (二)地域特色文化因素的融入   在对英美文化进行了解的过程中,为了更好地实现对于文化的认识,学习者应尝试站在当地文化环境下进行思考与探究。研究人员指出,为了满足这一需求,学习者在阅读的过程中应注意做好对于当地地域特色文化因素的融入,从而帮助自己更好地实现异国文化的读取的融合。例如,在阅读《悲惨世界》时,作品通过对于主人公冉阿让悲惨命运的描绘,生动地表现出了拿破仑战争后长达十余年法国社会现状,在作品中,作者通过对于法国历史、战争、革命、正义、法律以及宗教信仰等多项内容的融入,表现出了对于当时社会的不满与愤懑。在阅读的过程中,通过跟随主人公的脚步,可以较为真切地体会到当时法国社会的真实情况,从而有效地了解法国社会背后所折射出的西方文化。同样,在英国著名文学作品中,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例如,在《傲慢与偏见》中,通过对于主人公为自己女儿做的婚姻选择,形象地表现了18世纪末期英国乡镇的保守文化态度,同时有效对女性的不幸进行了描述[8]。在同一时期,中国处于封建王朝的统治下,此时的中国人对于包办婚姻持认同的态度,这与英国社会中年轻人对于自由与爱情的向往具有较大的差异。这些问题的存在,有效提表现出了不同时代背景下,各个国家文化意识之间存在的差异,因此,通过对于当地特色文化因素的融入,有利于实现对于相关文化理解的优化。
  (三)借助影视作品实现文化差异的认知
  近年来,随着经济与技术的发展,我国影视产业得到了空前的繁荣,大量优秀的文学作品陆续得到了影视制作方的关注,从而顺利被拍摄成影视作品的形式。相关调查显示,这种趋势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出现,英国也是如此。例如,著名英国女作家J.K罗琳所著的《哈利波特》系统作品,经过影视公司的拍摄后登陆了全球各大院线并受到了观众的疯狂追捧,甚至带动了当地旅游业与经济的高速发展。通过影视作品,观众可以更为直观地感受到英国文化与中国文化之间存在的差异,同时,通过影视作品,观众可以更好地感受到人物形象上的差异。例如,大多数影片中,18世纪英国人的造型以西装礼服居多,而在同时期的中国,群众多数以长袍马褂的造型为主,这直接体现了各国文化上的差异。另一方面,在对于死亡的认识问题上,中国信奉“轮回观”认为死后坏人会下地狱,因此,多数恶人在死前往往处于恐惧的状态而不知悔改,相对而言,西方认为人死后会有天堂和地狱的区别,因此,在临终前,多数人会发自内心对自己的过错进行忏悔,这一行为的差异,也体现了中西方文化存在的差异[9]。此外,通过影视作品的介入,可以更为全面地引导相关人员对中西方文化进行较为系统的理解与认识,以便为后续跨文化意识中对于异域文化的认知与尊重铺平道路。
  (四)推动自身文化修养的培养
  研究表明,通过文学作品的阅读,可以有效地推动文化认识的加强,然而,从发展的角度来看,单纯依靠文学作品的阅读,往往难以全面地实现文化的理解与认识。因此,学习者应积极推动自身修养的提升,通过对于当地社会与风俗文化的体验加强对于文化的深化理解。另一方面,鉴于当前网络技术的普及,学习者可以通过网络拓宽对于相关文化知识的搜集渠道,从而为跨文化意识的养成与优化奠定基础。同时,通过网络资料的查阅与实地体验的融入,可以更好地促进对于外国文化与宗教信仰等问题的认识,以便更好地丰富学习者自身的素养与底蕴,从而为其对于外国文化理解的优化做好保障[10]。另一方面,通过旅行的形式前往相关地点进行亲身体验,有利于更好地感受到不同文化在生活中的实际区别,从而增强个人对于文化的认同感,以便推动文化认知工作的优化。实践表明,自身修养的提升,对于跨文化意识的形成与发展具有良好的推动作用,此外,其对于人际交流同样具有较强的推动作用。
  四、結语
  总体来看,在未来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伴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成熟与完善,各国之间的经济交往以及随之而来的文化交流必将成为世界文化发展的重要趋势。在这个过程中,对一个国家与民族的文化进行全面的了解,有利于实现优势文化的借鉴,从而推动国家之间交流的融洽,以便促进国家关系的优化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研究人员指出,为了推动中国经济文化等多个方面的快速发展,决定不能将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割裂开来进行对待,应积极加强对于英美文化中先进元素理解与渗透。针对这一问题,通过英美文学作品的阅读与学习,可以较好地实现中西文化的交流,以便为国际交流中优势的强化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 丁慧.媒介学视角下英美文学对我国文学创作的影响探究[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04):184-187.
  [2] 董慧.“一带一路”推动下内蒙古外语人才人文素质培养路径探究——以英美文学教学为例[J].高教学刊,2018(01):163-164+167.
  [3] 陈姝,陈萍萍.英美文学本科教学和双向互动跨文化意识的培养[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8(01):94+17.
  [4] 姚晓盈.跨文化视域下高校英美文学教育生态模式构建[J].河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2(02):91-96.
  [5] 陈亚敏.文化教学视域下的英美文学研究——评《英美文学与英语教学》[J].大学教育科学,2016(05):143.
  [6] 郏旭伟.试论大学英语与英美文学教学的结合——评《英美文学与教学研究》[J].新闻爱好者,2018(10):105.
  [7] 李娟.将中国文化渗透于英美文学教学中[J].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8(04):141-143.
  [8] 李日.跨文化视角下英美文学作品中的语言艺术赏析——评《英美文学自主学习与实践》[J].中国教育学刊,2018(08):130.
  [9] 李日.浅谈文化意识下的英美文学研究——评《英美文学研究论丛26》[J].中国教育学刊,2018(07):133.
  [10] 王琳.跨文化语境下英美文学作品翻译若干问题研究[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06):156-158.
  作者简介:胡二娟(1982-),女,河南三门峡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英语教学、英语翻译。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4/view-1505298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