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共青团改革视域下高校学生社团建设策略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高校共青团组织一直以来在大学生社团建设中发挥着导向性的作用,是确保高校学生社团建设朝着有效性方向发展的重要推动力。而高校学生社团建设作为大学生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有效策略,是驱动高校学生管理朝着可持续化方向发展的重要模式。现阶段《高校共青团改革实施方案》明确提出要实现高校共青团的改革,此时高校学生社团建设无疑会面临全新的格局,因此站在共青团改革的视域下去审视高校学生社团建设策略的问题,是很有必要的。
  关键词:共青团改革;社团建设;建设策略
  由共青团中央、教育部联合印发的,于2016年11月实施的《高校共青团改革实施方案》倡导在新形势下要切实做好高校共青团各项工作的改革,创设高校共青团改革新局面,由此实现全新共青团发展模式的探索。随着共青团改革工作的不断深化,高校社团管理的格局也慢慢发生改观,无论是规范性维度,还是灵活性维度,亦或者实践活动维度,都要求其能够跟上共青团改革的步伐,也就是说高校学生社团建设工作的开展,需要将共青团改革作为新的契机,来实现自我发展策略的不断调整和改善。
  一、高校学生社团建设改革的必要性分析
  一方面,必须要对于高校学生社团建设有着清晰的认知。高校学生社团的价值集中体现在:是高校文化建设工作得以开展的驱动力,是高校形成第二课堂的重要突破口,依然成为当前我国高校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环节,不可分割;高校学生社团建设工作的有效开展,可以有效的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可以塑造良好的人才培养环境和氛围,由此使得高等教育朝着更加高质量的方向发展和进步。
  另一方面,需要正确看待当前高校学生社团建设存在的问题,这是改革的切入点。一直以来,很多高校都高度重视学校社团建设工作的开展,在此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投入,但是依照当前共青团改革的诉求来看,很多社团建设工作的缺陷被集中体现出来:社团建设中思想建设效果不是很理想,导向性效能难以发挥;团队建设开展的活动形式单一化,实际吸引力比较差,由此实际群众性基础处于相对薄弱的状态;社团建设的人力资源素质管控缺失,社团建设的队伍缺乏稳定性,难以保证社团建设工作的持续性开展。面对这样的问题,就需要积极以发展的视角去审视,并且站在共青团改革的维度,引导实际的社团建设工作模式,工作内容等进行调整,以便取得社团建设工作的积极效果。
  二、共青团改革视域下高校学生社团建设策略分析
  共青团改革提出的新要求,需要高效学生社团建设思维进行不断调整和改善,这是确保高校学生社团建设工作朝着可持续方向发展的关键性举措。在未来的高校学生社团建设中,应该积极做好如下几个方面的调整和改善:
  (一)立足思想建设,确保社团建设政治方向的正确性
  共青团改革文件中明确提出思想建设工作必须要做好,并且以此为基础,采取多方面的措施,使得社团建设政治方向不会发生改变。为此需要积极做好如下几个方面的工作:首先,共青团要始终坚持党的领导,注重学习党在新形势下的政策文件,關注党的思想政治引领效益和价值引领效益的发挥,倡导以德树人,确保学生社团在建设的过程中不会出现政治方向偏差的情况,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作为武装社团的重要武器,确保全体社团成员都能够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且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由此进入到更加理想的社团建设政治格局;其次,实现组织架构的调整,增强党建与团建之间的关联,确保在党的领导下实现团学组织格局的创设,依照各个社团的特殊性,实现思想引领工作模式的调整好改善,确保实际的组织体系可以朝着更加理想的方向发展,不要因为在此环节出现疏忽,而导致实际的政治方向出现错误;最后,确保思想建设方式的多样化,多开展一些思想建设的实践活动,增加思想建设的延展性,将国防观念,爱国主义教育,和谐价值观,红色革命情怀等都纳入其中,确保在这种交互性强的实践活动中,社团团员可以更加直接的接触实际的思想教育载体,由此确保社团建设政治方向朝着更加正确的方向发展和进步。比如以南昌八一起义90周年为契机,要求学校各社团参与到纪念馆游览活动中去,在活动中社团成员瞻仰馆内革命先烈铜像,聆听南昌八一起义的过程,观看八一起义相关的图片资料或者实物,这比在课堂上进行单一的讲解更加有效,实际的思想教育效果也更加明显。
  (二)关注学生需求,强化社团建设历程中的群众基础
  共青团改革要求能够形成多元化的社团建设格局,这样可以使得学生在更加理想的社团氛围中得到良好的教育。在此过程中,必然需要高度关注学生的需求,实现社团建设方向的界定,注重社团建设过程中群众工作的开展,强化与社团成员,学生之间的联系,确保实际的社团建设中能够渗透学生的意见和建议,这样才能够为社团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夯实的基础。为此需要积极做好如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其一,实现学生社团参与意愿的调研,了解学生在大学生活中的多样化需求,以需求为出发点,实现第二课堂的打造,确保对应的社团规章制度朝着更加健全的方向发展,驱动实际的管理体制能够展现出科学化的特点,使得对应的社团成为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升的重要推动力。比如有的学生喜欢动漫,可以由此设立动漫社团,有的学生喜欢创业活动,可以设立职业规划社团,有的学生喜欢兼职,可以设立自强社团,由此使得社团建设朝着多样化的方向发展,鼓励学生以自身兴趣为出发点,成立和组建对应的社团,建立对应的社团发展规划,确保实际的社团成为学生真正喜欢的组织;其二,要懂得与社团团员进行深入广泛的联系,改变以往形式化的交流模式,鼓励社团成员针对于各项活动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通过各种调研活动,了解实际社团改进方案,并且将社团成员的意见和建议纳入到社团建设中去,由此使得社团改革进入到更加理想的状态。再者,社团在与其他非社团成员进行交互的时候,同样需要展现出自己开放性的一面,仔细去聆听不同的声音,这样可以驱动实际的社团建设朝着更加理想的方向发展和进步。
  (三)重塑组织团队,不断实现社团骨干综合素质提升   共青团改革高度重视组织力的塑造,希望可以改变以往僵化的组织运行格局,确保各个环节的社团工作都能够在骨干的引导下,高质量的开展下去。为此,需要实现高校社团组织团队的重塑,确保社团骨干综合素质能够朝着更高的方向发展。详细来讲述,为了达到这样的目标,需要做好如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其一,选拔和聘请优秀的社团指导教师,对于其指导者综合素质进行考量,鼓励其成为社团建设过程中的重要推动者,把握方向,指明业务内容,确保实际的社团建设工作能够朝着更加有效的方向发展;其二,形成健全的社团干部学习和培训机制,将共青团改革诉求,社团建设规章制度,社团发展规划,社团成员关系处理等都纳入到实际培训课程中去,使得社团干部能够树立正确的社团建设价值观,并且在不断的实践探索中确保自身综合素养能够得到提升,这对于促进社团的可持续发展而言,也是至关重要的环节;其三,注重社团骨干成员激励机制的构建,建立对应的考核机制,对于其在社团建设中的表现进行科学评价,对于在此过程中做得好的成员给予丰厚的奖励和激励,由此引导其以更大的热情参与到实际的社团建设活动中去。
  三、结语
  综上所述,共青团改革对于高校社团建设而言,是一个重要的契机,引导以更加理性的态度去面对社团建设工作存在的问题,并且在此基礎上采取更加有针对性的措施去面对,由此使得高校社团建设工作朝着更加夯实的方向发展和进步。在此环节,需要高校,共青团,社团,其他学生齐心参与其中。
  参考文献
  [1] 陈小波,周国桥.高校共青团改革背景下加强学生社团建设的思考[J].教育观察,2018,7(01):4-5+64.
  [2] 李琳.高职院校共青团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引领作用——以南京城市职业学院共青团工作为例[J].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8(01):73-77.
  [3] 徐瑶.共青团改革背景下的高校社团网络化管理模式探索[J]. 产业与科技论坛,2018,17(10):231-232.
  [4] 王鹏飞.浅论新时代下大学生社团活动建设——基于“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的考量[J].决策探索(下),2018(08):65-66.
  基金项目:2018年贵州省教育厅高校人文社科研究项目《新时期高校共青团改革背景下贵州高校学生社团建设与研究》(编号:2018qn17)资助成果。
  作者简介:张怀德,男,讲师,贵州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4/view-1505460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