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哲学简史》对大学教育的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哲学简史》是罗素非常重要的一部著作,有很多作者独到思想,比如他对亚里士多德的批判,对大学教育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还有罗素把每个代表人物的代表作品都详细的解读等等!他是一个百科全书式的人物。本书是一部通俗易懂的的哲学巨著,不仅阐述了西方哲学发展的前因后果,还涉及了教育、历史、科学、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内容。古人云,读史可以明智,读哲学史更能帮助我们理解这个世界思想发展的历程。现代人要了解我们的大学教育,必须对西方文化加以了解。本人就其书中就对大学教育的思想进行分析。
  关键词:哲学简史;大学教育
  一、哲学是什么
  当一个普遍性问题被人们提出来的时候,哲学就产生了。哲学究竟是什么?好像哲学什么都研究,又好像什么都没研究出来,总是给人一种云里雾里十分枯燥深奥的感觉,让人琢磨不透。哲学家们究竟做了些什么?这确实是个奇怪的问题,要回答这个问题,也许我们有必要先揭示他们没有做什么。哲学本身其实是没有准确的定义的,辩证的看待问题和事物。从理论上来讲,事物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时间空间等的关系,在不断的发生着变化,如何辩证的科学的看待问题。如果你问我,哲学对于我们的生活起到什么作用?我会告诉你,哲学让我们学会独立思考事物和观察对象,拥有爱和智慧,像先贤们一样,开始思考这个世界。我是谁?我从哪来?到哪里去?
  人们常常会在心中产生很多问题,而这些问题又无法从科学领域找到答案;另外,那些有主见、善于独立思考的人也不甘心轻易相信预言家提供的现成答案。哲学要做的事情正是探索这些问题,有时甚至是解决这些问题。
  二、大学教育是什么
  现代大学教育属于高等教育范畴,大学教育的目的是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
  现代社会大学教育培养目标是以社会为目的。虽然它为适应社会发展培养了大批专业化人才,在很程度上促进了科技、社会、国家的发展;但在这同时,它也丧失了自己的个性。为此,大学教育必须以人的发展为目的,把教书和育人有机结合起来;在给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使他们的道德情操得到陶冶和修养。这样,大学毕业生到了社会上,不仅仅是谋生,而且完全能够肩负起社会、国家发展的使命。
  (一)目的一:对自我的认识。大学教育的并不完全是教会学生多少知识,专业技能,更重要在于使学生学会清醒的认识自我,了解自我。
  (二)目的二:对社会、对国家、对人民的责任。大学生作为知识分子,理应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不仅要关注自己的学业,更应该关注社会、国家和全人类的发展。家国情怀则是中国大学教育的重要特征。
  (三)目的三:培养大学生求取新知的方法与能力。在当今,知识就是经济,也就是在知识经济条件下,大学教育的一个最基本目的就是对知识的探索与传播。大学教育对知识与规律的祈求,同时也是大学完善个体、服务社会、国家的必要工具。惟有拥有丰富知识的人才是健全的人,惟有拥有知识的人才有可能服务社会、国家和全人类的发展。
  三、《哲学简史》中的思想对大学教育的思考
  (一)大学教育就是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会独立思考
  大学的作用不是把尽可能多的事实塞进学生的大脑,而应该是引导学生养成批判和观察的学习习惯,以及理解与所有问题相关的原则和标准。
  我们知道,大学教育是在师生之间紧密合作交流进行的,有一个重要的真理似乎一开始就被认识到了。那就是学习并不是一个传播知识的过程,当然,其中有些东西确实是必须传播的,但大学教师既不是唯一起作用的人,也不是最重要的人,和过去相比,这一点在今天尤为明显。因为过去那是书本资料远比现在少,找起来更加困难,而我们今天则有理由说,任何有一个有阅读能力的人都可以从图书馆、因特网、新媒体等多渠道收集信息。和过去相比,大学教师更不应该仅仅是知识传播者,这种观念在书中告诉大家真正的大学教育应该如何进行。教师该做的就是引导,引导学生自己领悟知识、独立的思考学习。
  但是,独立思考并不是一下子就能学会的,它必須靠自己努力,同时还要有好老师的帮助,后者可以指导这种努力,这也是我们今天大学里有的指导的研究方法。可以说,大学所起到的恰当作用就是要达到这样的效果:培养独立思考的习惯和不带成见的探索精神。
  因此,大学教育就是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会独立思考。事实上,很多哲学流派在办学之初就是这样实践的。法国哲学家G·索雷尔曾经指出,哲学最初的含义并不是爱智慧,而是“朋友的智慧”。无论这个定义是否正确,它至少强调了科学和哲学作为传统,而不是作为鼓励的个人探索发展起来的。当时的诡辩家只是提供一些实用的知识,这种技巧在被告必须为自己辩护的法庭上十分有用,他们的教导——如果能称之为教导的话——是十分浅陋的。也许他们能够在某些方面指导别人对不同情况作出适当反应,但这种知识的堆积是缺少基础的,也是没有经过实践检验的。虽然诡辩家们在教育上承担了重要的使命,但他们的哲学观点不利于对大学教育的发展,也不利于对真理的探索。当然,这也并不是说一个真正的大学教师就能使每一个学生都能独立的学习和思考。事实上,教育过程的一个十分显著特征就是它需要师生双方的朝一个目标共同努力、一起合作。即师生共同努力,相互作用,才产生了真正的学习。
  (二)大学教育的过程也是引导学生向善的过程
  大学教育的过程就是引导学生通往知识的过程,因此也是引导学生向善的过程。陶行知先生在《我的信条》中指出:应当用科学的办法去征服自然,美术的概念去改造社会。他把美术作为教育纲领之一,主张培养“真善美的大活人”,这和书中的思想是一致的。美国当代教育家托马斯˙立可纳在《人格教育》中讲到:有史以来,教育所追求的目标都是双重的,意识帮助青年人开启智慧,而是帮助他们发展品性。在大学教师的教学活动中,知识传播的职业活动中表现较为直接,而品德塑造在职业活动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潜移默化的。不会像知识传播那样立竿见影。因此,教师在教学中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只重视知识传播而忽视了品德塑造。只看到直接的方面,而忽视了最重要的潜在的方面,将教育目标简单化和单项化。如果只注重知识的传播,也许可以把学生培养成为专业技术人才,医生、工程师、设计师等拥有知识和技能的人,并不能说明把学生培养成对社会、对国家有用有用的人,因为一个品格扭曲的人不会利用专业知识为国家和社会服务,还可能会危害社会,特别是在掌握重要知识领域和岗位时,对社会的危害不可估量。美国前总统罗斯福曾讲过:“教育一个人的知性,而不培养其德行,就是为社会增添了一份危险。”以上可知,良好的品格塑造对学生的培养十分重要,我们无论是培养人才还是其他工作岗位的选拔都要把品格放在第一位。   大学的教育应该使学生感到幸福,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教育的目的为了人的幸福;二是教育的过程要让人幸福,即学校教育教学行为应符合人的身心发展规律和教育规律,以不损害学生的身心健康和以学生为本为前提。大学教育让人幸福的过程,既是教会学生求真向善的过程,也是学生自身学会求真向善的过程。向善的过程,是真正的体验和感悟幸福的过程。因此,大学教育在进行知识教授的同时,更应该重视善念、善行、责任心的培养,使学生拥有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
  四、结语
  “仅仅熟读一本书(不管其范围多么宽广)是从来不会把读者变成专家的。如果是单纯的阅读,即使读得再多,一个人对事物的理解力也不会自动提高的。除了扩充见闻以外,还必须对涉及的各种问题进行认真的思考才行。”这是研究哲学是的一个理由,同时也是研究教育的一个理由。
  对于外行而言,重要的是静下心来,不要草率行动,而要从宏观上把握问题。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进行一种既不庞杂也不过于沉迷细节的考查。这种考查要经过独立思考,就是大学教育一样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观察的学习能力。理解本书的哲学思想与大学教育的关系是十分重要的,通常,我们考虑什么是大学教育的时候,就是在处理一个哲学问题,而对大学教育的研究,也就是一项哲学研究。
  那么,大学教育的主体之一教师应该遵循“传道授业,教书育人”的职业道德要求。这就要求我们每一个教师将“传道”与“首页”,“教书”与“育人”辩证统一起来。“传道授业,教書育人”要求教师要向大学生传授专业知识,又要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品格,使大学生知识和道德品格在同一教学过程中完成。“传道”是教师教会或帮助学生学会做人的道理,学会做人;“授业”是教师如果通过教育手段帮助学生获得知识,掌握技能。教书是手段,育人是根本出发点,是目标,是整个教育的核心。
  参考文献
  [1] 邹顺康.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M].重庆:重庆出版社,2012.
  [2] 罗素.哲学简史[M].北京:台海出版社,2017.
  [3] 豆瓣.大学教育评论[DB/OL].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27625754/.
  [4] 罗素.哲学问题[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7.
  作者简介:徐梗(1986- ),男,汉族,湖北咸宁人,讲师,研究生,铜仁职业技术学院,研究方向:中国哲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4/view-1507585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