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应用思维导图和移动学习优化病理生理学翻转课堂教学的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探讨将思维导图与移动学习相结合运用到病理生理学翻转课堂教学中的效果观察。方法:将我校 17级专科护理专业的60名学生定为这次观察分析的对象,通过随机分配,将所有学生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实验组将思维导图结合移动学习应用于学生翻转课堂教学中,对照组采用单纯借助移动学习的翻转教学。通过问卷调查、考试成绩评价教学效果。结果: 实验组学生在学习兴趣、考试成绩、临床思维能力等方面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进行比较,有统计学差异存在(P<0.05)。结论: 应用思维导图和移动学习相结合的方法可以优化翻转课堂的教学效果,加强学生对知识的条理性及整体性把握,值得应用与推广。
  关键词:思维导图 移动学习 翻转课堂 病理生理学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9)12-0-01
  翻转课堂指学生在课前自行完成对教学视频等学习资源的观看和学习,教师引导学生完成在课堂上的作业答疑、小组分工协作思考,大家一起互动交流等活动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1]。病理生理学是研究疾病发生、发展、转归的规律和机制的学科,与多门学科存在密切交叉,是沟通临床医学与基础医学的桥梁。在笔者多年的病生理论教学中,学生普遍反馈病理生理学内容多,与临床课程的联系非常紧密,但学时少,单纯课堂讲授很难掌握,所以我们前期做了很多尝试,比如利用移动终端辅助课堂教学的翻转学习模式也多次在临床本科班学生中进行尝試,但是效果却不甚理想,许多学生反馈将自主学习安排在课余时间,负担较重,老师通过移动终端发布的微课、视频等网络教学资源大多是碎片化的知识点,难以形成系统、全面的框架式思维,并没有发挥出翻转课堂的优势[2-3],为解决此问题,笔者将思维导图结合移动学习融入到病生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利用思维导图构建清晰的知识框架,呈现知识间的内部关联性和思考过程,优化翻转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本文选取了我校的 2017级专科护理专业60名学生进行实践教学,现汇报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1.资料
  选取我校 2017级专科护理专业的 60名同学作为此次研究的分析对象,并按随机分配的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30例。根据两组学生的一般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发现 P>0.05,无统计学意义存在,可进行组间比较。
  2.方法
  对照组采用前期的移动学习辅助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实验组采用思维导图结合移动学习辅助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进行讲解,具体方法如下:
  (1)课前:教师通过思维导图软件罗列出将要讲授内容的基本知识体系,在课前一周通过微助教学习平台和微课、导学课件等学习资源一并发送给学生,并布置预习任务。学生登陆移动学习平台进行课前预习,并完成预习作业。 (2)课中:教师通过典型PPT案例引出本次课所讲内容,并提出相关问题如病因、机制、典型表现、治疗等。学生分组讨论问题,并逐一回答相关问题,让学生分组分别选派代表上讲台汇报问题,其他组同学认真听讲,并提出问题,大家相互讨论,教师在旁边倾听,学生分组汇报完成后,教师进行总结,并一步步带领学生将本单元的基本教学思维导图绘制出来,绘制出思维导图后,教师对照结构图对本单元的知识点进行充分地梳理与总结。(3)课后:教师布置课后任务,请学生课后按照自己的理解,自行绘制本次课所讲疾病的思维导图。学生通过绘制思维导图的方法,可以对本次课的内容和主要知识点进行相应的归纳总结,更好地加以理解和记忆。(4)课后:教师发放本课程相关的问卷调查,问卷包括学习兴趣是否提高、自学能力有所增强、逻辑思维能力是否提高、沟通表达能力是否提高、知识运用能力是否提高5项调查,通过问卷调查及期末成绩了解实验组及对照组的差异。
  3.统计学处理
  我们将实验组及对照组成绩采用(x±s)表示,应用SPSS13.0软件进行t检验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1.问卷调查
  本次调查共发放60份问卷,回收60份,有效率100%。问卷包括学习兴趣是否提高、自学能力有所增强、逻辑思维能力是否提高、沟通表达能力是否提高、知识运用能力是否提高5项调查,实验组学生的肯定回答率分别为92%、83%、86%、80%、90%;对照组分别为56%、71%、43%、57%、35%。
  2.期末成绩分析
  比较两组的分数情况,对照组30名学生,最高分86,最低分60,实验组30名学生,最高分92分,最低分74分。对照组的分数明显低于实验组,且 P<0.05,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的均值及标准差均比实验组少,且 P<0.05,有统计学差异存在。
  三、讨论
  本次问卷调查及期末成绩,通过对比显示,实验组学生病理生理学期末考试理论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学生,说明将思维导图与移动学习相结合融入到翻转课堂的教学中,有一定的教学效果,学生在学习兴趣方面、自学能力方面都有所提高,通过绘制思维导图,我们可以把枯燥单调的文字信息变成调理清晰,色彩鲜明,组织逻辑性强的图表结构,并配上关键词、符号等标记,观看者学习起来就可以思路清晰,更好的把握重点内容,将知识点完整地连贯起来学习与记忆。这种方式还可以训练学生的总结归纳能力,提高主动思考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其逻辑思维能力,能够更好地将病生理论与临床相结合,为学生在以后的临床工作奠定了基础。将思维导图与移动学习相结合可以优化病理生理学翻转课堂教学效果,值得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l]何克抗.从“翻转课堂”的本质,看“翻转课堂”在我国的未来发展[J].电化教育研究,2014(7):5-16.
  [2]宋艳玲,孟昭鹏,闫雅娟.从认知负荷视角探究翻转课堂:兼及翻转课堂的典型模式[J].远程教育杂志,2014(1):105-112.
  [3]赵静媛.“翻转课堂”与“导学案教学”共生机制探究[J].亚太教育,2015(7):296.
  作者简介:王萍,女,研究生,硕士,副教授, 研究方向:思维导图在病理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4/view-1507947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