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佛系”现象对大学生思想和行为的影响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95后大学生受到当下“佛系”现象的影响,出现了诸多消极处世的言行。这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了冲击。应对“佛系”消极影响需要从家校共治,找准佛系态度的成因;长稳思想,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关注需求,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磨练意志,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入手,以防止大學生陷入逃避和懒惰的“佛系”怪圈。
  关键词:“佛系”现象;95后;思想和行为
  一、“佛系”现象的透视
  当下部分大学生把自己自诩为“佛系”青年,“佛系”的言语:“随便”、“无所谓”、“没兴趣”成为他们的惯用语;“佛系”的行动:活动范围小,社交范围窄。很多学者对佛系现象的成因和价值观进行了分析。陶志欢(2019)认为佛系主要源于高层需求被长期压制、生命不能承受之重,从而开启自己的游戏人生模式,建构自身无为而活的心理状态。笔者对S学校N学院400名大学生进行了调查,34.6%的学生自认为自己是佛系青年。让大学生为“佛系”青年勾勒画像,他们认为佛系表现在对事情持无所谓态度,消极逃避、缺乏上进心。佛系青年的言行表征后面透视出何种人生态度和生活方式,需要我们厘清以下的问题。
  (一)“佛系”等于“懒系”吗
  “佛系”的青年用看淡一切、不紧不慢的人生态度面对人生,表面上过着不争不抢的生活,实则是用超然的处世哲学掩盖着思想上的颓废,很少冲破固有的生活轨迹去扩大交往范围;学习动力不足,遇困难容易放弃,很大程度依赖别人的帮助和督促,学习最高目标是通过考试而不是实践和创造;对各项课外实践和活动要么毫无兴趣;不愿被人注视,不愿抛头露面,争先创优意愿淡薄。“佛系”学生们自我效能感无法得到激发,最终进入一个恶性循环的境地,所以佛系实为懒系。
  (二)佛系是豁达还是逃避
  被调查者中有28.9%的同学赞成“佛系”代表着一种对待事物的消极态度,不愿意承受压力的逃避。高达58.4%的同学认为对未来没有把握,比较迷茫。说明这些“佛系”学生,面对迷茫的前途和遭遇内外压力时,会采用“佛系”的态度来逃避。做到豁达的“佛系”不易,他们往往面对内外压力时,容易显现出逃避的“佛系”。
  二、三个95后“佛系学生”的个案
  笔者跟踪了三名“95后”学生的四年大学生活发现,经过高考选拔之后,摆脱了来自于学校和家长的高压管束,进入到自由的大学,原本紧绷的神经容易松懈下来,正所谓玩命的中学,快乐的大学,在一定程度上催生了“佛系”青年的出现。
  (一)学习目标渐失的 “问题学生”小w的故事
  小w的家境良好,父亲工作繁忙,主要由母亲照顾,因从小身体较弱,对他非常宠爱。初中因为父母进城务工而到乡镇求学。人际关系网络变化,小w受到了负面影响,渐渐也染上了吸烟和喝酒的恶习,最终变成老师眼中的问题学生,高考失利。经过复读,预科,终于踏入了梦寐以求的本科,再次投入到玩乐中,拉下许多“学习帐”。毕业临近,无法达到家庭的期盼,有了轻生的想法。小w在成长过程中,长期沉浸在家庭无微不至的襁褓式教育中,青春期行为、心理和价值观还未完全成熟,又遭遇人际关系网络的变化,影响他对待事物的看法。用“佛系”的态度来对待有心无力的学业。
  (二)一个秉承“读书无用论”的佛系青年小z的故事
  小z的父母自从商后逐渐改变了家庭贫穷的环境,他8岁到北京学习围棋,背井离乡去求学,使他比别人成熟的更快些。从小没有埋下渴望学习的种子,觉得混好社会比什么都重要。他就觉得大学生活就是用来消遣的,又受到周边没有读大学的初高中同学的影响,小Z认为读书无用。对于他来说只要是能赚钱的他都非常乐意去做并且不辞辛劳。面对学业欠下的账,他选择的是无所谓,逃避,不理会。大四上学期,发现自己离毕业不远了,花费了四年的时间,一无所获时有些后悔,也担心别人的眼光和家人的失望。经过老师的反复劝说,家长的包容挽救,小Z终于肯面对。
  (三)一个缺少安全感的彷徨青年的故事
  彝族青年小c生活在父母经常吵闹的环境中。母亲忍受不了后也开始赌博,酗酒,出入各种娱乐场所。小c只能去娱乐场所找母亲讨要生活费,学会察言观色和投其所好,缺乏安全感。大学反而成为他放松下来的地方。但是他无法融入任何一个人际圈,无所事事的度日,还是在酒桌和赌桌上找到存在感,债台高筑,陷入校园贷的陷阱,学业荒废。当读大五的这一年,幡然醒悟,自己错过了太多得好的选择机会,作茧自缚,觉得失去的一切弥足珍贵,决定在当下去面对去承担。
  三、应对“佛系”消极影响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
  以上三个95后的失范行为,这与他们对现实的失望而表现出放纵和消极的心态,并最终影响到他们对待事务的态度有关。三名学生“佛系”态度的形成与他们的原生家庭,成长环境有一定关系,但是从更深层次的方面的挖掘,其实是与他们内心深入的矛盾和危机出现的应对不当有关。陶志欢(2018)对佛系现象的生成逻辑进行了解读,佛系现象背后代表了学生复杂的心理状态,后现代主义、“微”时代、个人主义思潮裹挟下的价值相对主义推波助澜,严峻的现实压力和精神层面的深层阻隔,也共同催生了“佛系”青年的诞生。“佛系”现象中消极的一面是对当代青年心理、思想和行为产生负面影响的一种干扰,需要从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个方面共同寻求解决的办法。
  (一)家校共治,找准佛系态度的成因
  “如果没有整个社会首先是家庭的高度教育素养,那么不管老师付出多大的努力,都收不到完美的效果,学校里的一切问题都会在家庭里折射出来,而学校复杂的教育过程产生困难的根源也都可以追溯到家庭”。家庭教育直接影响他们内心对自我的认知,而自我认知又影响他们自我教育期望的形成,他们才会在没有了父母监督的大学校园失去目标和规划,用满不在乎的态度,藐视大学生活的一切,疏于学习和能力的锻炼,“佛系”处世。因为学生只有将外部要求和目标内化为自身的要求与目标,才会有持续的动力去完成一件事情。所以自我教育期望的提高有助于学生保持注意力,并能够根据自我目标制定个人发展规划。为了警惕当代大学生陷入“佛系怪圈”应当采取家校共治的做法。首先家校建立长效沟通平台,便于学校对学生的成长经历和家庭教育情况进行了解,掌握性格和行为习惯形成的根源,再者需要家庭保持在大学阶段的参与度,帮助学生过渡新环境,建立新的目标和明确当前责任;学校则通过朋辈示范,引导大学生认识上大学为了什么,怎么度过大学时光,勾勒一个大学生应有的面貌。   (二)长稳思想,加强理想信念教育
  “佛系”的消极思想让本该积极向上的年轻人变得萎靡不振,游戏人生,甚至出现违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错误思想行为。媒体对“佛系”文化的过度宣扬,被喜歡猎奇的年轻人所接受,又加重“佛系”周边的风靡流行。他们擅长给自己贴“佛系”标签,用事不关己的“佛系”态度长此以往会让他们缺乏对自身的要求,忘却身上的责任,对当前的政治观教育,道德观教育,职业观教育和人生观教育带来新的挑战。为了防止当下大学生深陷“佛系”怪圈,需要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95后甚至00后受到改革开放的成长红利最多的一代,未能切身感受奋斗年代的艰苦卓绝。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应该增强实践教学的亲身感受,在实践活动中巩固理论教育,提高自身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增强学生将国家命运和个人前途联系在一起的主体意识,找回自主意识和参与感。让“佛系”庸庸碌碌的人生不再有机可乘。
  (三)关注需求,实现学生全面发展
  大学以前他们自身的真实需求往往被高考这件事情所掩盖。进入大学,截然不同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使他们受到成长期的自我角色与价值认知、社会认知碰撞。如果不能及时找到方向,不断陷入无法自拔的浑浑噩噩,就容易形成“不争不抢、不求输赢、有无均可”的 “佛系青年”遁世和逃避的生命态度,以及做出成长期价值不适性的种种无奈表现。这需要大学教育更加关注学生个体的适应性、需求和价值满足。结合他们的成长经历,日常表现,性格特征为他们搭建适应的平台,引导他们走向自己感兴趣和擅长的领域。为了调动学生积极性,促使他们发现自己的需求,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擅长组成各种兴趣工作坊,通过项目的形式,从申请、立项、策划、执行和表演评比的流程让学生集思广益,相互学习,发挥和锻炼能力,从而找到自身价值感,培养自我教育期望,主动学习并达成目标。
  (四)磨练意志,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95后们成长在新时代,物质生活充裕,信息传播快速获取便捷,受家长保护过度,独自解决实际困难的机会不多,应对突发事件的恰当处理能力不强,缺乏承受压力和挫折的能力。进入大学是从青春期过渡到成年期,接触社会的第一步,但是大学校园往往会巨婴遍地。这些巨婴没有督促就懈怠,缺乏自我管理能力。自我管理能力对于大学生管理好他们的情绪、压力、时间、人际关系、职业生涯,获得成长和完美人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这需要个人、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合作,首先作为自我管理能力培养的第一环境家庭来说,要转变观念,防治过度保护,通过放手和鼓励培养他们的独立自主和坚韧的精神;对于学校而言,培养人才注重实践锻炼,开展各项发展自我管理能力的活动,挖掘潜力提高价值感;社会环境应该形成努力奋斗、积极向上的拼搏氛围,号召年轻人担当社会责任,杜绝一切消极文化的宣言,特别是净化网络环境。只有这样,家庭,学校和社会从转变观念,创新方法的角度才能促进学生个体的积极、自主、担当的思想的形成和行为的历练,防止陷入“佛系”消极处世的怪圈。
  参考文献
  [1] A·班杜拉(Albert Bandura).思想和行动的社会基础[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 李天燕.家庭教育学[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
  [3] 陶志欢.“ 佛系”青年的生成机理和引导路径----以当代大学生为考察对象[J].中国青年社会科学,2019(01).
  [4] 张志坚.青年“佛系”现象的透视与解读[J].青少年学刊,2018(04).
  [5] 陶志欢.高校“佛系青年”现象的生成逻辑与引导策略[J].思想理论教育,2018(05).
  [6] 朱龙海.新时代青年需远离“佛系”文化[J].中国德育,2019(01).
  [7] 苏霍姆林斯基.怎样培养真正的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2.
  [8] 李 玲.家庭教育中家长主体参与和子女学业成绩之间的关系探究 ——基于链式中介效应分析[J].中国电化教育,2019(07).
  [9]胡海利.“佛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挑战[J].青少年学刊,2019(03).
  基金项目:文章为 “云南省高校辅导员发展研究中心(云南大学)辅导员工作研究专项任务资助项目——新时代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行为新特点及其引导策略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9FDYB03。
  作者简介:王法敏(1985- ),女,云南昆明人,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教育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4/view-1509659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