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从“闺思闲愁”到“苦寂悲愁”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李清照的词,是个人命运在历史大背景下串联起来的时代之歌。以天台之别为词风转折点,以靖康之变为词作内容分界点,李清照的词作呈现出前期闺秀闲情与后期悲凉空寂两种形态,从这些诗词中我们可以看到李清照从少年、青年、老年思想境界之变化,感受李清照词作呈现出的精神内涵。 关键词:李清照;词风;转变研究;文化价值   (一)前后词风变化能够彰显其思想境界之伟大
  纵观李清照的一生,从官宦家庭优越的生活中到近20年幸福的婚姻家庭,再到以“靖康之變”为转折的家道中落,夫妻生离死别,自己在金兵的一次次南侵中辗转逃亡,漂泊不定。李清照经历了人生的大喜大悲,人世的苦难流离,让她前后期的诗词在思想境界上有着明显的不同,前期诗词作品沿袭了传统婉约词中表现闺中少女情思之内容,而后期则将个人悲惨经历与国破家亡相结合,通过对凄风苦雨等融情于景的直白描绘,来体现李清照深深的故园之思和当下时局的悲观与失望[4]。比如在《武陵春》中“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的呈现出来的是一种包含个人与整个民族的广泛的、重大的、剧烈的变化,这种变化给李清照在内的所有大宋百姓带来了无尽的痛苦和悲哀[3]。故而,李清照以女性的角度,展现出对民族的关切,对同胞的悲悯,对时局的深深失望,正是其词作悲中带泪,却不失沉郁力量的风骨体现。
  (二)前后期词风变化能够体现其人格魅力之崇高
  在三从四德思想浓厚的宋朝,李清照能够前后两次对爱情寻觅追求,可以说冲破了封建礼教的束缚,是对传统世俗的勇敢挑战。在李清照的词作中,常以简单明了的口语融入内容,通过白描的方式来直接明了地展现自己的真情实感,特别是对赵明诚的相思之情阐述的淋漓尽致。这说明李清照在生活中、文学创作中都是一个敢于挑战权威,开拓创新的女子,有着“学诗漫有惊人句”的自信,有着“临高阁”、“又还秋色,又还寂寞”的超凡脱俗之境界和曲高和寡之高远。这是强烈的正义感和责任的驱使,让李清照在后期的词作中常常把个人悲苦与家国别恨联系一起,尤其是在“愁”字的描述中,常有举重若轻,振聋发聩之感,比如“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凄婉中却有一股力量感,这便是李清照后期婉约词风带有沉郁顿挫之特点的体现。
  四、结语
  李清照的词是中国文学史上宝贵的文化财富,可以从中汲取丰富的精神价值。李清照的个人经历与时代紧密结合,可以说是大宋由盛转衰的见证者,而词风的前后期转变恰好可以进行佐证。在研究李清照的诗词中,我们可以发现她超越时代的思想认知,虽未成为婉约派中的代表人物,却在精神力量的强大方面,让现代社会依然有着可学习之处。
  参考文献
  [1] 刘艳丽.跨越时空的艺术美——浅析李清照之词[J].吉林教育,2018(5):49-50.
  [2] 雷晶晶.论李清照后期词的情感内涵[J].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2018, 25(4):56-61.
  [3] 罗妮娜.浅析李清照人格魅力与艺术风格[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7(10):105.
  [4] 张海媛.李清照前后期词风变化之比较[J].北方文学:中, 2015(1):78-79.
  作者简介:李莲(1971.09- ),女,汉族,云南保山人,大学本科(文学学士),副教授,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4/view-1509686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