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高校思政教学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近年来,怎样提升高校思政教学质量及效果已然成为教育工作者重点关注的话题,不少高校在强化思政教学上做出努力和探索,以提升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作为教学目标,以提升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建设培养优质人才。在当前高校思政教学中,通过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合理融入其中,一方面有利于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一方面有助于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力,此举悠关当代大学生民族自豪感的提升。基于此,文章将分析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整合到高校思政教学的意义及对策。
  关键词:高校思政教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历史长河中沉淀而来,几经岁月洗礼和侵染,属于中华民族的瑰宝,并深深根植于中华儿女的血脉之中。通过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增进当代青年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在成长和发展的到来上不忘初心,明确肩膀上的使命,让其民族自豪感和荣誉感油然而生,真正投身于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中。在高校思政教学中,通过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合理融入其中,有助于让学生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洗礼,对高校思政教学质量的提升大有裨益。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思政教学中的意义
  (一)对大学生理想和信念的形成具有引导作用
  在当前高校思政教育中,理想信念教育作为其中关键环节,属于其中重难点所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过数千年的数月洗礼和沉淀,能够为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的形成起到良好的引导作用,而当代大学生是否具备明确坚定的理想信念,直接关系到其未来发展。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历来倡导“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指出人们要提升自身修养,方能为国家做出贡献,进而实现自身价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久弥新,对当代仍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力,将其有效融入到高校思政教育中,有助于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开展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
  (二)对大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形成具有促进作用
  新中国是在无数中华儿女艰苦卓绝的斗争中成立的,正是以中华儿女民族气节的支持下,方迎来了当今盛世中华。在当前高校思政教育中,培养当代大学生爱国情怀属于重要内容,通过带领大学生学习和了解我国近代史,方能知晓当今和平年代的来之不易,从而提升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通过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一方面能够让学生明确社会责任,一方面能够提升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荣誉感,与其民族自信的形成休戚相关。古有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大义之举,今有董存瑞炸碉堡的舍己行为,涌现了多个爱国主义英雄,他们身上的爱国主义精神至今仍熠熠生辉。在当今时代,中西方文化交流碰撞,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在此背景下,必须大力开展爱国主义教育。
  (三)对大学生道德品质塑造具有鲜明促进作用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历数千年的沧桑和洗礼,其中蕴含着宝贵的道德教育资源,将其融入到高校思政教学中,对学生思想道德形成和塑造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在当今道德体系中,古人传承下来的“仁、义、礼、智、信”仍属于其中的中流砥柱,属于推崇和倡导的主流精神品质。
  (四)对大学生人生价值观塑造具有积极作用
  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历程中,一直以来奉行脚踏实地的精神品质,务实进取深深根植于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先人在劳动中深知“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道理,将此种精神品质牢记于心,并一代一代地传承下来。我们在追求务实的同时,还需自强不息,拥有坚持不懈、努力奋斗的精神觉悟,这些都属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组成部分,在这些宝贵精神财富的指引下,有利于当代大学生人生目标及理想的构建,为实现自身人生价值做出不懈努力。
  二、当前高校思政教学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的现状
  (一)有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相对较少
  近年来,不少院校开设了思政课程,但鲜少涉猎有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这部分内容主要集中在思想道德修养、法律基础等板块,并未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设置为专门课程或以此作为主要内容,常常在辅助板块出现,多用来引出对应知识,在实际教学中往往处于被忽视的地位,并未将其作为教学重点。受此种模式的影响,在高校思政教学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其中常常处于被忽视的状态。
  (二)受思政教师队伍综合能力的影响
  在高校思政教学中,教师的知识结构是否专业、系统直接关系到其教学质量,对学生知识体系形成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力。然而,当前不少高校思政老师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的积累较为薄弱,故而在课堂教学中难以系统开展,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解读和理解。反之,若任课教师具备丰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底蕴,本身便积累着扎实的传统文化知识,则能够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游刃有余地运用相应知识,将其合理渗入到课堂教学中,从而唤起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提升学生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让学生在人生价值观形成的过程中,接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洗礼。
  (三)教材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整合效果不佳
  在当前高校思政教学中,不少学校采用的理论课教材为教育部统一颁发,以对应教师参考书作为制作课件的主要资源,所选择的案例所来自于教材本身,鲜少利用具体案例,将有关中华优秀傳统围绕灵活运用其中,在一定程度上使得高校思政教学质量受限。
  三、在高校思政教学中有效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策略
  (一)明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其中的地位
  在高校思政教学中,为充分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需要明确其主导地位,将思想教育和政治教育作为其中关键,对学生人生观及价值观塑造予以合理引导,促进学生思想政治觉悟的提升。在高校学生成长和发展进程中,通过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为其未来发展提供源源不绝的动力和精神支撑。针对此种情况,教育工作者必须客观评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思政教学中的作用及价值,以此作为开展教学活动的主线,适当拓展思政课堂开展的形式,灵活运用以传统文化作为主题和专栏的教学模式,或组织学生开展有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题讲座、朗诵比赛等。   (二)注重优化思政教师队伍构建
  在当前高校思政教学中,考虑到思政教师对其的影响力,必须注重优化思政教师队伍建设,注重提升思政教师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底蕴,为将传统文化有效融入到课程教学中奠定基础。为此,高校思政教师要注重提升自身人文素养,提升自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累及底蕴,增进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解读及认知,明其中蕴含的知识点及内容。为此,高校思政教师要明确学习和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必要性,并深入研究其与思政教学内容之间的关联,在教学实践中逐步提升自身教学能力。
  (三)切实优化实践教学环节
  实践教学作为高校学生接触和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平台,通过把握住该平台,有利于增进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解读及领悟。为此,高校必须优化思政实践教学环节设计,联合学生处、团委组织等共同开展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的宣传活动,让学生通过亲身参与相应活动,领略优秀传统文化对当今社会的影响力,明确其绵延不绝的生命力,在此过程中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心,让学生在参与思政教学的过程中接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洗礼和干扰。除此之外,思政教师可以借助当地传统文化资源、红色资源等,因地制宜地开展主题活动,切实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力。
  (四)对思政课堂教学模式进行创新和改进
  在高校思政课堂教学中,通过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合理渗透其中,有利于提升其实效性,能够更好地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呈现地教化作用。在当前高校思政课堂教学中,可以利用网络技术的优势,适当拓展教学平台及模式,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对思政课堂教学进行改革创新,将慕课、微课等灵活运用其中,以有效提升思政教学效果。
  (五)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题教育平台建设
  在网络技术飞速发展的当下,网络教育平台得到推广和普及,属于一种新型教育教学方式,通过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创办主题网站,制作对应宣传片,有助于引起当代大学生对该话题的关注,从而在潜移默化之中影响和感染当代大学生。
  四、结语
  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高校思政教学的重要性日愈凸显,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合理融入其中的必要性愈发强烈。在此种情形下,教育工作者必须全面分析当代大学生的学习特点及实际需求,注重唤起学生参与思政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切实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及内涵,在大学生成长及发展进程中予以有效引导。
  参考文献
  [1] 张军霞.新媒體环境下高校思政创新教学研究[J].现代交际,2019(21).
  [2] 王静.浅谈家国情怀教育融入高校思政教学的价值与路径[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9(10):26,28.
  [3] 赵丽君.大学思政教学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研究[J].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31(03):69-7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4/view-1518734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