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论以“课程思政”实现协同育人的关键点位及有效落实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是最新阶段的课程革新的着重要点,愈是大学能否促进思想政治工作实施的重要环节。这个新的想法就是要使得之前设想的思想政治课改变一下,让别的课程活动也作为学习价值观培训的方式,更重视全面课程安排中加入思想政治的理论,开阔思想政治教育的视野和方式;明确思想政治教育要表达的思政功能要和大学别的课一同实现,而要展现的价值指引作用、自身展现能力培养作用与革新思想养成作用也是大学期间所有课程要达成的目标,任何课程都要实现培养人才的作用,才可以在此基础上发挥其他影响。
  关键词:课程思政;协同育人;关键点位
  当前每个大学大多都不重视在思想政治上的教育,在专业技能的培养和社会价值观方面有着一定程度的跟不上时代,政府领导在全国高校思政政治会议上决定,要在教育学习的整个期间贯穿思想政治任务。文章将在课程思政和协调育人的联系中论说叙述,实现课程思政并落实协同育人的详细具体的方案,为全面促进高校思想政治任务出谋划策。
  一、课程思政与协同育人的相关论述
  (一)课程思政的概念和意义
  在高校的培养方案中,思政课程就是关于思政教育的,是一门思想整理理论学习的课程。相对比较这种课程比较枯燥单一,如同学习的政治类的课程。现在的课程思政就是说在全部的课程内,包含以往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人文、自然科学等全部课程和专业课中,不管是单独具体的每项内容,都要产生自身特色的理念和思想。
  (二)协同育人的方式及特点分析
  同学们的思想政治任务需要一个慢慢养成的时间阶段,不是一个短时间就可以形成的。专业课程和思想教育课虽然传授的内容虽然不大一样,可是他们的目标都是一样的,都是渴望培养一群每个行业优秀的人才,在未来能够为祖国的进步献出自身的努力。有了同样的面目的就需要大家一起共同努力、团结一心的为实现同样的目标而携手奋斗,一个优秀的人才不仅需要熟练掌握本专业的知识,还需要拥有一份对于工作任务求真的本心,这就是匠心精神。
  (三)以“课程思政”实现协同育人的思想前提
  以课程思政完成协调育人,在理论上可以完成的,并且也是符合情理的,但是完成的进程中可能会有需要问题。探其根本就是意识形态养成的不易,因为人性是繁杂的,这就要有一个风向标和标准,来引导同学们在生活工作的行为举止。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是大学要完成的任务和目标,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就是一个风向标和标准,也是大学全部课程要完成和落实的职责和任务。在大学校园内持续的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氛围就促使了课程思政的形成和发展。同学们都是想着要进步,把社会主义的价值体现在自身,所以大学校园就成为了最佳培养优秀社会主义接班人的土壤,提升自身的思想政治觉悟,在此协调的环境下,课程思政就能够发挥出最佳的作用。
  二、以“课程思政”实现协同育人的关键点位
  (一)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中的关键问题
  教育首要养成教育一体和全面的教育场所,这就要情感、习惯和理念等因素而形成社会有机体,把课程当作中心,别的方式作为添加,产生大学不同群体统一的教育场所。“课程思政”有着准确的定位:假如思政课程和其他课程存在明显的意识形态区别,那就让思政课程成为一种特别的教育课程类型,那么“课程思政”就不是一种简单的课程类型,还能够在别的专业课程中表现出思想政治教育作用,和思政课程共同完成课堂育人的双重作用,这是两课程间的联系理解。同时,大家也要发现其中存在的一些需要继续考虑的问题。平均是大学思想政治教育要进入到高等教育的每个阶段、每个时期和所有人当中,不能存在缺失;合理是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进程中要遵守教学规章、学生年龄阶段的规律,要把握好尺寸。这要求详细到大学课程中就有了种种要求:一是全面性的问题,在大学的所有课程中加入“课程思政”;二是在其职谋其位,把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俩者完美的作用完成各自要完成的目标。
  前者是关于大学课程该怎样加入“课程思政”的问题,包含“课程思政”理念传统下的大学课程该如何为同学的思想政治提高提供帮助,怎样完成知识内涵的互相验证、价值观中的持续加强和能力素养阶段的全面提高;“课程思政”的理念怎样和既有的课程教育内容和目的相结合和联系的问题,在不影响既有课程内容和目的的专业方面和专业高度,还能悄然改变同学的深处思想;“课程思政”的理念怎样解决和大学的学科原有的特征相结合联系的问题,在德智体美劳的各个学科和专业学科的课程中,结合他们自身不同的特点将“课程思政”的理念融入其中。这些问题都要在“课程思政”进性期间得到答案。后者关于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定位,包含思政课程在和“课程思政”一同用于大学思想政治教育进程中,思政课程要在同学思想政治水平养成的进程中担当起怎样的作用,这一作用在现在的这个社会背景下受到的限制性問题在哪里,该怎样解决这个限制性问题;“课程思政”要完成怎样的自身定位,联系合作该如何达成。这些问题都是我们进行下一阶段促进思政课程面向大学课程整体融入所一定要处理的限制性问题。
  (二)“课程思政”与学科专业建设、教育教学要素、其他教育理念衔接中的关键问题
  “课程思政”理念在大学各学科间的全面促进,关系着大学的学科体制、教学体制和别的重要方面,此中包括的结构性问题不能理顺,肯定会限制“课程思政”在大学课程中的实现。这着重表现在:一是“课程思政”和专业课程建设的联系合作问题。现在大学各课程建设和教学体制一般都有相应的联系,将专业课程建设的成果直接应用在各专业教学中,将教学中产生的问题促进专业课程的进步,让二者有联系和可以相互进步。在专业课程的编制中如果没很好把“课程思政”的理念加入,竟会出现很多问题,长期发展下去“课程思想”肯定会成为一句口号,而不能落实。二是“课程思政”和教学方案如何高效联系在一起。现在的“课程思政”更多的是存在于口号的形式,这就要需要把他落实在教学方案中。使得有理论和政策的依据,又可以完美的落实。如何引进相关的教材就是一个关键的问题,还有如何让教师可以彻底正确的理解相关的理念也是重要的问题,因为教师的了解程度和传授方式直接影响了最后整体的效果。   三、如何落实好“课程思政”实现协同育人的关键点位
  (一)建立“课程思政”的课程改革制度
  在拟定整个思想课程的教学方案时,专业课的教师是起到主要引导作用的,教师们需要对与需要传授的知识有一个明了清晰的了解。对于课程前期需要进行充足的准备,对于课程的内容和所需的实践都要有具体的规划,争取做到传授专业知识的过程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以至于达到最佳的效果。还要在课时安排上进行持续性不能阶段性以确保思想政治教育的持续进行,这样就可以尽可以的保障学生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期间不存在断断续续。还应在教学的期间设立一个专门的监察部门,进行巡查以保证教师在传授思政课程时的完美顺利实施和落实程度的評定。这项工作也是评定一个教师教学好坏程度的重要依据,通过专业的测评和奖惩制度以确定教师的积极性和对于思政课程的重视程度。
  (二)坚持“思政课程”的课程建设标准
  思政课程需要一个完整有条理性合乎实际的课程建设实施的标准划分,只有有了这个标准划分才能够传授的过程中才能够有所依据来展开教学的计划和实际内容的安排。唯有提前制定一个规范的标准才可以在思政课程实施落地的时候规避那些常见的问题和困难,让传授的计划和安排能够完整顺利的进行下去,以取得预想中的成果。在大学里面也需要建立一套这样的关于思政课程的规范标准,来加强课程思政的学习任务和工作,可以让教师课前准备课程安排和学校领导随机去教室抽听课程以管效果,还有把最后的教学质量和课程内容进行统一管理,以达到加强对于思政课程学习的监督和管理。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师们要把思政课程的思想和理念在平时学生的点点滴滴生活事情都联系上,只要这样培养的具有课程思政的同学们才能够把思想政治的思想和理念深入贯彻的理解,然后展现在以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中,以达到课程思政最终要达到的预取目标。
  另外还可以经过学校的高层管理着去组织开展研究和决议,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体活动,学生会、学生社团等一些学生团体都是在大学校园里面有着重要作用的团体,因为这些团体都是学生所以更懂大部分学生需要以怎么样的方式和方法,所以让他们去开展举办相关活动更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开展活动的期间,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如知识竞赛和一些具有内涵的文体活动来巩固和保持思政课程的学习成果,把思想教育的思想和理念贯穿在平时生活中点点滴滴的小事上面。还要对校园内的党委领导和教师领导,展开必要的教育培训,增强他们的政治理念的深度,还要继续扩大教师队伍的人数和质量,建立一套完善的惩罚机制,确保整个教育计划的顺利实施和达成预期目标。
  (三)加大“思政课程”的创新力度
  促进思政课程的革新,提高政治培养人才的效率,要把拥有中国特色社会思想体系的学习当作思政教育的重点内容,课程的安排一定要有特点的。最初要提高课程的吸引力,让学生愿意去听,要做到历史和现在相结合,做到最具有实时性针对性,牢记使命,不忘初心。还要把现实和理论进行结合,在现实事情中融入指导理论,做出切实可行的方案,让学生试着自己思考问题,考虑问题的方法来代替以往灌溉式的教育,带有思考的课堂才是现代大学生喜欢的课堂,也更容易让他们去接受并喜欢。还有一个方式可以促进最后的结果,就是课程教学方式的革新,以往固旧的教学方式一般都是老师长篇大论的灌溉式授课,比较鼓噪无味,更让学生不宜听懂。课程教学方式的革新就是把党项的教育贯彻渗透到思政课程中去,把党的中心思想作为榜样,通过教师党员和学生党员在日常生活中发挥模范作用,给学生梳理榜样的力量,让学生可以在生活中实实在在感受到。教师还可以在课堂上引用经典红色故事来为学生引述,要把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思政课程中去。
  四、结语
  促进思政课程的教学革新,目的时把思政课程的内容通过一个不经意的方式更好的贯彻在其余课程学习内,和思政课程培养人才的功能一同努力,达成团结协作,以为了更好的完成立德树人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周凤莲.基于协同育人平台创新应用型本科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J].中外企业家,2019(34):105-106.
  [2] 刘玥伶.现代学徒制实现高职校企协同育人的机理与实践——以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为例[J].智库时代,2019(47):163-165.
  [3] 刘淑贞,刘淑容.高职院校“三师”协同育人深化“课程思政”的路径与机制研究[J].高教学刊,2019(22):170-172.
  [4] 王洁.高校专业教师和辅导员协同育人共同体的现实价值与运行机制研究[J].高教学刊,2019(22):134-136.
  [5] 曾义聪.基于现代学徒制的校企协同育人机制探索与实践[J].科技视界,2019(32):203-205.
  [6] 刘佳,冯慧雅.“新工科”下地方高校协同育人培养模式的思考与实践[J].教育现代化,2018,5(52):10-1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4/view-1519028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