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大学生媒介素养的考量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网络舆论场规模空前扩大,这既是对大学生媒介能力的挑战,也是提高和重塑大学生媒介素养能力的重要机遇。高校应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大学生对网络信息的评判能力和识别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媒介素养和综合能力。
  【Abstract】Since the outbreak of COVID-19, the unprecedented expansion of the network public opinion field is not only a challenge to the college students' media ability, but also an important opportunity to improve and reconstruct the college students' media literacy and ability. Colleges should strengthen college students' ability to judge and identify network information in case of public health emergency, so as to improve students' media literacy and comprehensive ability.
  【關键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新冠肺炎疫情;大学生;媒介素养
  【Keywords】public health emergency; COVID-19; college students; media literacy
  【中图分类号】G645.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069(2020)02-0122-02
  1 引言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2020年春节前夕,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以下简称“新冠肺炎”)打破了热闹、祥和的节日气氛,每一个人都投入了一场特殊的战斗。为了防止疫情蔓延,我国政府高度重视,要求所有人居家不外出,阻断人与人之间的往来,因此,走亲访友、旅游、购物、看电影、外出聚餐等一切公共活动几乎全部停滞。
  全国上下齐动员,共同抗击新冠肺炎。“宅”在家里的这段时间,人们的上网时长明显增加,今日头条、微信朋友圈等媒介平台每天都有大量的疫情信息、感人事迹、评论,互联网的传播力、动员力、影响力继“非典”、汶川地震之后再次爆发,网络舆论场规模空前扩大。大学生通过互联网、微博、微信等媒介关注疫情的发展,大学生具备基本的媒介信息选择能力和理解能力,但面对纷繁复杂的网络信息时,大学生的质疑能力、评估能力和思辨反映能力就稍显欠缺。新冠肺炎疫情这一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出现既是对大学生现有媒介素养能力的冲击和挑战,同时,也是大学生媒介素养能力迅速成长的重要契机。在面对复杂问题时,只有及时有效地进行引导,才能使大学生的媒介素养能力步入快速良性成长的轨道。
  2 大学生具备基本的媒介素养能力
  大学生作为互联网的原住民,自然是最活跃的一个网络群体,其文化程度相对较高,尤其是在农村地区,大学生中大多数人是家庭中文化程度最高的成员,综合素质较高,具有敏锐的捕捉新事物的能力,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大学生能够第一时间将从互联网上获得的信息传递给家人、朋友,其对公共卫生事件的关注度较高,能够根据大数据来分析疫情发展情况,能够采取较好的卫生防疫措施保护自己和家人。
  通过了解,大学生主要通过支付宝、微信、微博、抖音、头条、新闻联播等渠道来获取新冠肺炎疫情信息,其每天会花半个小时以上的时间来了解相关信息,除此之外,大学生还利用手机网络玩游戏、看视频、刷抖音、做运动、聊天、上网课。当问及“你认为喝酒可以抗新冠病毒可信吗”,大学生普遍认为这是谣言,不可信。当问及“你如何评价新冠肺炎‘吹哨人’李文亮”时,大学生给予这位年轻的逝者很高的评价,认为他敢为天下先,有勇气有担当,崇高医德,无私奉献,高风亮节,他作为一个平凡的医生做出了不平凡的事情,是大学生学习的榜样。
  大学生不仅能及时快速地捕捉疫情信息,而且能够辨别一些谣言,做到不相信谣言,不散布谣言,能够在这场不见硝烟的战争中给予真正的勇士高度的评价,从榜样身上吸取力量,增强正义感和抗击疫情的勇气。
  3 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有待进一步提高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时,政府往往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集中控制疫情发展,社会舆论也空前高涨,社会动员的每一个环节都鲜活地呈现在互联网上,信息量空前爆棚,有疫情发展方面的信息,有社会力量的援助信息,有政府抗击疫情的对策信息,也有来自国外媒体的信息,等等。面对海量的信息,面对距离日常生活较远的政治信息、外媒信息时,作为年轻的大学生,其难免出现难以判断或真假难辨的情况。许多大学生在接触媒介的过程中,主动选择媒介内容并对媒介的传播方式或传播内容作出相应的评价的能力还比较欠缺,大多数学生不具备辨别新闻真假的能力[1]。
  例如,在问及学生网上传播的“中部战区空军会在武汉上空开始播撒消毒粉液,请大家不要出门,也不要买外面放的东西,如果买了拿回家,多洗多泡”这条消息是否属实时,有一部分同学认为是真的,还有一部分同学觉得真假难辨,有一少部分同学认为是假的。根据记者向武汉市权威部门核实,实际上这条信息为谣言,不可信。   在面对这种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强大的信息压力使得大学生在面对各种媒介时产生了“接触快,鉴别难;接触多,接受难;接触广,深入难”的困惑[2]。大学生对于媒介信息的筛选和判断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4 良性引导能够促使大学生的媒介素养快速提高
  自这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爆发以来,高校开学时间一推再推,大学生“宅”在家里,除了在线上课、看电影、听歌、聊天交友、打游戏,其每天都会关注疫情的进展,疫情期间铺天盖地的信息流对于知识体系不够完备、心智尚不成熟、价值观尚未塑造成型、信息辨别能力欠佳的大学生来说,适当的引导显得尤为重要。
  4.1 加强网络新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
  在当前的互联网时代,自媒体迅速发展,争奇斗艳,大有与主流媒体并驾齐驱之势,自媒体的交互性、创新性、娱乐性吸引着大批年轻人的目光,碎片化的知识呈现使得年轻人能够更快地捕捉当下的社会时事。但也正是信息碎片化导致年轻人所看到的信息可能是断章取义、牵强附会的。
  面对这种情况,高校应积极发挥主流媒体的作用,号召同学通过新闻联播、共青团中央公众号等主流媒体关注疫情,通过官方渠道获取客观、真实的信息,通过与官方信息对比识别自媒体信息的真伪。
  高校要开拓自己的网络疆土,牢牢掌握舆论监督的主动权。当前,90%的大学生都使用微信来交流沟通。高校要充分利用自媒体的优势,加强高校微信公众号建设,及时推送疫情防控知识、通报疫情期间涌现的正能量新闻。广泛关注自媒体信息,对于自媒体上出现的学生关注度较高、争议比较大的问题,不妨在公众号上开通专栏,通过对学生进行专访和对话,引导学生正确看待问题,从而引领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4.2 加强高校辅导员的线上教育作用
  疫情期间,学生“宅”在家里,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也由传统的“线上+线下”教育完全转变为线上教育。作为互联网的原住民,90、00后大学生很容易接受这种线上教育方式。作为辅导员,要迅速适应这种纯粹的网上教育方式,要加强疫情期间的知识储备。真正做好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于高校辅导员来说需要的是全方位的知识储备,既要捕捉当下的疫情信息,关注国内外的舆论情况,关注疫情期间国内政治、经济、社会发展动态,又要广泛关注自媒体上的热点问题,对于疑难问题积极向专家请教,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以便客观公正地解答学生在疫情期间遇到的各种问题和困惑。
  根据国家“停课不停学”的政策主张,辅导员要做到“停课不停工作”,积极地了解学生的健康情况、学习情况、生活情况,尤其要关心关注父母已外出打工的留守子女情况、已发现的心理异常学生情况,定期召开主题班会加强疫情防护教育、安全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创新创业教育、防范网络诈骗教育,即使学生“宅”在家里,依然能接受正常的思想教育,避免出现疫情期间失控的现象。
  4.3 加强疫情期间大学生的心理疏导
  突發公共卫生事件对于疫情重灾区的武汉民众来说,心理影响较大。对于其他省份,民众所受影响较小。但这次蔓延全国的疫情事件使人们或多或少产生了一些心理阴影,作为价值观尚未形成、心理较为脆弱的大学生来说就需要给予特别的关注。
  在疫情大考面前,高校要全面掌握学生的心理动向,可通过调查问卷形式,通过大数据分析,掌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筛查受疫情影响产生心理问题的学生。通过学校心理咨询中心、学院心理咨询中心、辅导员、班级心理委员四级网络开展心理访谈,真正弄清楚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根源,根据严重程度分级开展工作,争取将学生的异常情况消灭在萌芽状态。如果疫情期间产生的心理问题不能及时得到解决,那么一旦再遇到外部事件刺激时,学生的心理问题就会加深,甚至影响其未来的工作、学习、生活。
  【参考文献】
  【1】王莲华.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媒介素养问题思考[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5):108-115.
  【2】王禄佳,高庆勇,陶珠.当代大学生网络素养现状及对策研究[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03):93-9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4/view-1523376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