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河北平泉八王沟辽代贵族墓地调查清理报告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河北省文物保护中心 承德市文物局 平泉县文物保护管理所

  【关键词】河北平泉;八王沟墓地;辽代;清理报告
  【摘要】2013年5月,河北省文物保护中心、承德市文物局和平泉县文物保护管理所组成联合考古队,对平泉县北五十家子镇八王沟辽代贵族墓地进行考古调查和发掘。共发现3处辽代建筑遗址,并抢救性发掘了3座辽代墓葬。墓葬中出土墓志铭丰富了辽墓的资料,对《辽史》的记载起到增补作用,也为今后的研究和保护工作提供了较为详实的第一手资料。
  八王沟辽代墓地,位于河北省承德市平泉县北五十家子镇八王沟自然村西北的山谷坡地上(图一),距平泉县城约70公里,东距平坊乡约10公里,南侧为老哈河支流,南距柳溪乡约12公里,北邻内蒙古自治区宁城县头道营子镇。地理坐标为41°20’30.42"N,118°39 ’46.17" E,海拔997米。
  墓地所在地山深林密,交通不便,人烟稀少,从清代末期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屡有盗墓事件发生。1952年墓地再次被盗后,当时的热河省文物部门派专业人员到现场进行了简单清理,并于一座辽墓中出土石棺一具,墓志一方。郑绍宗先生《契丹秦晋国大长公主墓志铭》一文(下称郑文)对墓志进行了详细考释,认为此墓为辽景宗耶律贤长女、契丹秦晋国大长公主耶律观音女之墓[1]。因石棺、墓志体量较大,不便运回,清理结束后先就地回填保护,1991年运回平泉县博物馆保存。2012年,墓地又遭盗掘,经上级批准,自2013年5月始,河北省文物保护中心、承德市文物局和平泉县文物保护管理所组成联合考古队,对八王沟墓地进行了为期一个多月的考古调查和发掘工作。
  此次考古调查,共发现三处遗址,分别为玉皇庙遗址、房身地遗址和一座砖窑遗址。此外,还明确了八王沟墓地的大致范围。墓地分布在三个相邻的山洼里,自北向南,被当地人分别称为“小王子坟”“大王子坟”和“大西南沟”。山洼之间均仅隔一道山梁,并最终汇入一条山沟。沟口处有一座小山包。墓地共發现6座墓葬(包括1952年被盗后清理的耶律观音女之墓),均为砖室墓,分别编号为M1—M6。其中M1即耶律观音女之墓,M2、M3也被盗掘,其余三座墓葬地表亦有塌陷。考古队对M1—M3进行了抢救性发掘。
  现将此次调查及发掘情况报告如下。
  一、遗址
  1.玉皇庙遗址
  遗址位于八王沟村东南450米,分布在“高家坟”山前的二、三级阶地上,东距八王沟季节河60米,南距玉皇庙村约150米,西依浅山,中部有一条通往八王沟的南北向公路。遗址南北长约300米,东西宽约100米,面积约3万平方米。地理坐标41°20′02.4"N,118°40′56.9"E,海拔835米。地表散落有零星陶器残片,公路西沿三级台地的土坎上发现有文化层。文化层距地表约0.5米,厚约0.4米,包含有泥质灰陶、泥质褐陶陶片及碎砖瓦等,可辨器形有布纹瓦、沟纹砖、篦纹罐、盆、碗、附加堆纹瓮等。
  2.房身地遗址
  遗址位于八王沟村西约500米处的山前平地上,当地人称“房身地”,为八王沟季节河的二级阶地,地势平坦。遗址东西长119米,南北宽38米,总面积达4263平方米。地理坐标41°20’33.9"N,118°39’56.8"E,海拔935米。地表散落较多的碎砖、瓦砾,崖壁上还可以看到厚达1米的建筑遗物堆积,包括板瓦、筒瓦、沟纹砖等。
  3.砖窑遗址
  砖窑遗址位于八王沟沟口的黄土坯房后,地理坐标41°20′12.8"N,118°40′39.9"E,海拔856米。砖窑为土窑,烧结面为砖青色,烧土厚度约0.5米。因村民建房取土等原因,窑室被严重破坏,仅剩东北一角。在八王沟范围内,只有此地段的土壤适合烧制砖瓦,且此处采集到的沟纹砖与附近的辽墓所用墓砖相同,推测此窑与建墓有关。
  二、墓葬
  (一)M1
  此次对墓室结构进行了科学勘测和全面清理。与1952年初步清理的结果[1]略有不同。墓道中发现墓志盖一方。因早年多次被盗,墓室中发现的骨架凌乱,有男性骨骼14块,女性骨骼2块,分别对男性右胫骨、女性右肱骨进行了测量和人骨年龄鉴定,可知女性年龄为70岁左右,男性年龄为50岁左右。墓室中还出土犬骨架一具,及两件随葬木俑。
  1.墓葬形制
  墓葬地表无封土。墓向149°,从墓门到主室后壁全长21米。由墓道、墓门、前室、左右耳室、主室组成,内有排水设施(图二)。
  墓道斜坡式,已被破坏。
  墓门仿木结构,已残。宽1.64米。由宽1.5米、高2.6米、进深1.6米的过洞与前室相连。墓门外有绘凤凰纹饰、厚约2厘米的木板,门两侧有宽1.9米的翼墙,抹白灰面,上绘花草、人物图,现已模糊不清。
  前室平面呈长方形,长11.8米,宽3米,高3.95米,墙厚1.2米。左右两侧各有一耳室,北侧有一盗洞。墙壁用青条砖一丁一顺垒砌而成,船篷式券顶,券厚约0.3米。内壁均用白灰抹面,大部分已脱落。地面原铺长100厘米、宽60厘米、厚6厘米的青石板,下为厚3厘米的白灰,其下铺青砖,现仅存铺砖。
  耳室位于甬道两侧,形制结构基本相同。均由宽1.2米、高2.2米、进深0.8米的过洞与前室连接。耳室平面呈六角形,进深2.8米,高3.6米,墙厚1.2米。穹窿顶,从第12层处开始起券,顶部中心有圆锥形孔洞,应有圆锥形盖顶石封顶,已不存。室内墙壁及穹窿顶内原嵌有柏木作保护,穹窿顶部柏木上雕团凤图案,已毁。地面外侧一圈铺边长30厘米、厚6厘米的正方形青石板,内侧铺长100厘米、宽60厘米、厚6厘米的长方形青石板。
  主室由一个宽1.6米、进深1.4米的过洞与前室连接。平面呈椭圆形,长径5.7米,短径4.9米,高5米,墙厚1.2米。墙壁用条砖一丁一顺垒砌而成。穹隆顶,从第20层处开始起券。周壁及穹窿顶嵌有柏木以作保护。地面用边长30厘米、厚6厘米、加工规整的正方形青石板铺砌,已破坏,仅存西部和北部地砖。青石板下有完整的排水系统,包含水道、排水口、渗水井等。主水道贯穿墓室中部,与围绕各壁底部的水道连接,通过排水口流入渗水井,现已毁。   2.壁画
  因墓道被破坏,壁画基本无存,仅墓门正面、主室过洞壁面有些许残迹(图三),从残存情况看,壁画内容分别为凤凰和云鹤图案。
  3.出土遗物
  此次共出土遗物3件,包括墓志盖1件,木俑2件。另外,1952年清理时曾出土墓志1方,石棺1具,在此一并列出。
  ①石棺1具。1952年发现,1991年移至平泉县博物馆保存至今。出土于墓室中央,呈南北向放置。由四周及盖、底六块青石板组成,前高后低,前宽后窄。通长249厘米,前宽167.5厘米,后宽156厘米,前高138.5厘米、后高126厘米。
  头侧棺板宽141厘米,高100厘米,厚12厘米。画面宽125厘米,高84.5厘米,浮雕朱雀踏门图案。正中门为双扇,高42厘米,每扇宽22厘米,上刻3路门钉,每路6枚,中部有门环一对。门额上有门簪一对。朱雀作展翅欲飞状,立于门额之上。门两侧各刻一契丹人物。右侧为女佣,头挽高髻,身穿左衽交领紧袖长袍,长袍垂至足部,腰系宽带,足靴露出前半部,手捧唾盂;左侧为男佣,髡发,身着圆领紧袖长袍,腰系宽带,足蹬高靴,手执骨朵。朱雀及人物之外填以折枝花卉和云气纹(图四,1)。
  足侧棺板宽131厘米,高84.5厘米,厚12厘米。画面长115厘米,高72厘米。中部雕刻一玄武。龟作匍匐状,引颈昂首,颈部褶皱清晰可见,两前肢向内弯曲,有利爪,外肘部长有鬣毛。蛇身缠绕龟身,蛇头向下,与龟对视。玄武周围刻芝状云朵纹,两侧刻缠枝牡丹(图四,2)。
  左、右側棺板前高后低,前端高100厘米,后端高84.5厘米,长249厘米。画面前端高83.5厘米,后端高71厘米。左侧板雕刻一条青龙(图五,1)。龙头上长双角,遍体鳞甲,额顶有鬃毛,颌下有长髯,四肢关节肘后有鬣毛。右侧板雕刻一只白虎。虎体似龙,颈部至尾部脊背上有齿状鳍,四肢关节肘后有鬣毛(图五,2)。青龙白虎均曲颈躬身,张牙舞爪,昂首阔步,周围刻云气纹。
  棺盖为盝顶,一角残损。长263厘米,前宽183厘米,后宽172厘米,厚19厘米。整个棺盖线刻而成,图案分四层,各层之间以双线勾出轮廓,布局清晰:正中圆形区域象征太阳,内刻两只同向追戏的凤凰,补白部分为芝形云朵及火焰宝珠;其外菱形区域及再外的长方形区域内外分别刻繁密的缠枝牡丹花纹和缠枝忍冬纹。四个坡面刻饰缠枝牡丹花纹,以12位女性灵台官相隔,长边每边刻4人,短边每边刻2人。皆衣宽袖齐脚长袍,双手于胸前捧笏,帽饰分别为十二生肖图案。侧立面线刻如意形云朵纹,长边每边4朵,云头均朝向棺头;短边每边3朵,中间一朵为双尾,两侧云头朝向中间(图六)。
  棺底石板长254厘米,前宽174.5厘米,后宽164.5厘米,厚20~21.5厘米。
  ②墓志及盖志石发现于1952年[1],郑文所记尺寸有误,应为边长129.5厘米,厚17厘米。志文为楷书阴刻,共40行,1608字(图七)。志盖为此次出土,发现于墓门外的盗坑内。为青灰色花岗岩质,正方形盝顶,边长129厘米,边沿厚9厘米。正中阴刻篆书4行 16字:“雍肃恭寿仁懿秦晋国大长公主墓志铭”,字迹原有描金,现已脱落。边缘刻一周金刚杵形花纹,每边三组,四角各刻一朵花。坡面线刻人物,每面各有三位身穿长袍、手持笏板、背倚祥云的灵台官,帽饰分别为十二生肖。四角各有一对相背的飞凤。志石及志盖四侧立面纹饰相同,均为阴刻缠枝花卉纹(图八)。
  ③木俑2件。柏木质,通高49~51厘米,宽13.6~14.4厘米。出土时朽蚀较重,表面已呈粉末状,但可辨别人物的大体轮廓。为侍立俑,均为长发女子形象,长衣宽袖,长袍拖地,双手置于胸前。
  (二)M2
  1.墓葬形制
  墓葬由墓门、甬道、前室、左右耳室及后室五部分组成。墓向153°,自墓门外线至主室后墙总长13.3米(图九、一〇)。底面平铺边长40厘米的地砖。
  墓门仿木砖雕结构,宽3.82米,高4.6米。门洞呈拱形,宽1.64米,高2.35米,进深1.83米。门额上置普石枋,并有门簪一对,枋上承五朵一斗三升砖雕斗拱。橑檐枋上刻檐椽和飞椽(图一一)。
  前室平面呈长方形,长3.75米,宽2米,高3.75米,券顶。
  耳室与前室中部相通,左右对称。门洞为拱形,宽0.95米,高2.1米,进深1.45米。室内平面呈圆形,直径2米,通高3.25米。穹窿顶。
  主室由宽1.75米、高2.35米、进深2米的拱形过洞连接前室。平面呈八角形。边长2.2米,立壁高2.45米,通高5.5米。穹窿顶,顶心有一圆锥形空洞,并用圆锥形盖顶石封顶。主室后侧有一棺床,长3.1米,宽1.4米,高0.5米,表面平铺长65厘米、宽35厘米的条砖。棺床上堆放人体头骨和肢骨若干。
  2.壁画
  前室通往主室的过洞顶部绘有紫红色方格,方格中用绿、黄、红三色绘莲花(图一二)。
  左右耳室穹窿顶用紫红色宽条带绘出象征毡包的龙骨架:以顶部为中心向外引出间距基本相等的8根竖向龙骨,横向绘3周龙骨,最下一周横向龙骨位于起券位置(图一三)。   3.出土遗物
  共15件。有影青瓷器、定窑白瓷器、釉陶器、铜器、墓志、经幢等。
  影青釉花式瓷温碗2件,完整,形制、大小基本相同(2013PBM2∶1、2)。器身由8个莲花瓣组成,口微敛,深腹微鼓,圈足。口沿下部饰卷叶纹,足饰覆莲花瓣。器身施满釉。内底有四枚支钉痕迹。口径16厘米,底径9.2厘米,通高16.6厘米(图一四,1、2)。
  青釉印花瓷碗2件,完整,形制、大小基本相同(2013PBM2∶3、4)。侈口圆唇,斜直腹,小圈足。内壁近口处有弦纹一周,外壁刻划垂直线条。圈足底部无釉露胎。内腹印锦地缠枝花卉,内底印团菊纹。口径20.7厘米,底径6厘米,通高8厘米(图一四,3、4)。
  白釉刻花瓷托盏1件。2013PBM2∶5,侈口圆唇,浅斜直壁。高圈足为折腹折沿。内底饰缠枝花纹,口沿内饰两周弦纹。圈足外壁饰三组纹饰带,上刻曲线纹,中饰彩虹花卉,下饰曲线形叶草。圈足内无釉。口径15.3厘米,底径21厘米,通高6.1厘米(图一四,5)。
  影青釉花口瓷碟1件。2013PBM2∶6,侈口,花瓣式口沿,斜直腹,小平底。通体施影青色釉,圈足无釉,露褐色胎。口径10.8厘米,底径3.8厘米,通高2.2厘米(图一四,8)。
  白釉瓜棱瓷罐1件。2013PBM2∶11,直口圆唇,矮领广肩,瓜棱腹,腹壁斜直,小圈足。足部无釉。口径4厘米,底径3.5厘米,通高8.5厘米(图一四,6)。
  酱黄釉罐2件,形制基本相同。小口卷沿,直领,圆肩圆腹,小圈足。器身施酱黄釉,足部无釉,内壁仅口部有釉,有流釉现象。2013PBM2∶7,口径10厘米,底径8.4厘米,通高15厘米(图一四,7)。
  黄绿釉粗瓷鸡腿瓶1件。2013PBM2∶9,小口圆唇,束领,溜肩,瘦长腹,最大径在肩下,小平底。腹部周围有4枚支钉痕,底部有支钉三个,均因被流釉粘连而未取下。口径8厘米,底径12厘米,通高57厘米(图一四,9)。
  铜锁1件。2013PBM2∶10,分为锁体、锁杆、锁穿三部分。锁体为圆柱形,直径3.4厘米,空心,一头连接锁杆,并有长方形匙孔,一头连接锁穿,内有弹簧机关。锁杆“「”形,柱状,实心,直径0.8厘米,一头连接锁体,一头插入锁穿。锁穿“「”形,扁方体,宽2厘米,厚0.8厘米,短边一头有孔连接锁杆,一头设簧片插入锁体(图一四,10)。
  石匜柄1件。2013PBM2∶12,用灰色细砂岩雕磨而成,器身残缺,仅存柄。为龙首怒目,张口露齿,口中含抹角方形器柄。
  墓志2合,皆灰色粉砂巖质,形制及装饰内容基本相同。志石、志盖均为正方形。志盖盝顶,截面为梯形。志石截面为倒梯形。志盖文字四周各刻三组4厘米宽的缠枝莲纹花边,边角各刻一朵小花。四个坡面分别刻12位灵台官,每面3位,均手持笏板,身穿长袍,背倚祥云,帽饰用十二生肖。坡面四角刻缠枝牡丹。四立边刻缠枝菊花纹。2013PBM2∶13,志盖边长98.5厘米,厚10厘米。盝顶边长46.5厘米,正中阴刻篆书3行9字:“故秦国长公主墓志铭”(图一五,1)。志石边长99厘米,厚11.5厘米。阴刻楷书,共35行,1052字(图一六,录文见附录1)。2013PBM2∶14,志盖边长100厘米,厚10厘米。盝顶边长48厘米,正中阴刻篆书3行9字:“故政事令魏王墓志铭”(图一五,2)。志石边长102厘米,厚11厘米,志文阴刻楷书,共34行,1055字(图一七,录文见附录2)。
  石经幢灰色粉砂岩质,发现时已碎成小块,少数表面刻有梵文。经拼对粘接,可知为一件八面体石经幢(2013PBM2∶15),四宽面与四窄面相间,宽面15厘米,窄面13.5厘米,长76厘米。两端皆有榫头,榫头直径9.5厘米。
  (三)M3
  1.墓葬形制
  由墓道、墓门、甬道、前室、左右耳室及后室五部分组成。墓向148°,自墓门外侧至主室内壁全长10.14米(图一八)。
  墓道因多次被盗,墓道部分破坏严重,仅残留部分壁画痕迹,推测为契丹人物图。
  墓门仿木石雕结构,宽4.1米,通高4.6米。门洞呈拱形,高2米,宽1.61米。门额上置普柏枋,枋上雕五朵一斗三升斗拱。
  甬道平面呈长方形,宽1.35米,进深2.4米,通高2.35米。底面铺长50厘米,宽25厘米的地砖。券顶,两侧壁均有壁画,残损严重,为契丹男性人物侍奉图。
  前室平面呈长方形,宽2.25米,长2.75米。券顶,两侧立壁1.6米处开始起券,地面铺方砖,下有排水系统。
  耳室对称分布在前室两侧。过洞为拱形,宽1米,高1.5米,进深0.55米。过洞立壁有彩绘壁画,虽然破坏严重,残留部分依然色彩艳丽。彩绘人物的发式、衣着皆为标准的契丹人形象。耳室平面呈抹角六角形,进深2米,通高2.4米。立壁用青砖垒砌,白灰勾缝。穹窿顶,顶心有一圆锥形孔洞,并用圆锥形盖顶石封顶。室内发现有残碎白釉瓷片、花纹瓦当等遗物。
  主室与前室直接相连,没有甬道及门槛。平面大体呈圆形,直径5.25米,立壁高1.75米。四周壁角有残留的柏木护墙痕迹。穹窿顶,通高4米,顶心预留漏斗形孔洞,用雕凿的圆锥形盖顶石封顶。墓底被破坏,原铺有边长30厘米、厚6厘米的方砖,几乎不存,方砖下有厚3厘米的白灰,其下再铺砖。   2.壁画
  除破坏严重的墓道壁画外,甬道两侧及耳室过洞的墙壁上也绘有壁画,均是在墙上直接画出人物,但因墙皮剥落,大部分已损毁。
  ①甬道南侧壁壁画。原绘三人,靠近墓门口的一人因墙皮剥落残损较为严重。三人均为契丹男性门吏,均髡发,额前有少许发帘,两鬓角各有一绺长发垂于胸前。最前一人身着浅蓝色圆领长袍,颈部出露浅红色中单领,腰系红带,脚穿棕红色长筒靴。双手捧案,案上放有红色多层复合式食盒。身后一人留短须,身着深蓝色圆领长袍,颈部出露浅红色中单领,腰系红带,脚穿深色长筒靴。右手持一直柄双股叉挑着灯盏上沿,左手提灯盏上部的系链。灯盏小口广沿,筒形腹,倒喇叭形圈足。最后一人身穿深紅色圆领长袍,颈部出露浅红色中单领,腰部系红带。右手放置胸前,左臂弯折,手前指(封二,1)。
  ②甬道北侧壁壁画。原绘三人,靠近墓门一人身穿白色圆领长袍,颈部出露浅红色中单领,腰部系红带。面向其后两人,左手弯折,手前指,似交谈状。其后第一人可见髡发、鬓发及八字胡,身穿红色圆领长袍,颈部出露白色中单领,腰部系白带,脚穿白色高筒靴,小步向前走。其后第二人,眼睛较小,高鼻梁,有八字胡。身着蓝色圆领、窄袖长袍,颈部出露浅红色中单领,腰部系红带(封二,2)。
  ③南耳室过洞东壁壁画。人物头部、右肩臂大部分残缺,仅耳后可见髡顶及鬓发。身着红色长袍,系白色腰带,腰带的一端从左侧腰带下穿过并下垂,脚穿白色高筒靴。左手横于胸前,似捧物状(封三,1)。
  ④南耳室过洞西壁壁画。出土时保存较为完好,人物为一位年轻门吏,髡发,短发帘,两鬓各有一绺长发自然下垂。身穿浅蓝色宽圆领长袍,颈部露白色中单领,双手交握于胸前,似为叉手礼。系白色腰带,脚穿蓝色高筒靴(封三,2)。
  ⑤北耳室过洞东壁壁画。人物膝以上墙面被毁,可见其身着红色长袍,脚穿白色高筒靴(封三,3)。
  ⑥北耳室过洞西壁壁画。人物面部稍残,髡发,额前留有短发帘,两鬓各留一绺长发。身着白色长袍,宽圆领,颈间露出粉红色中单领,系红色腰带,脚穿棕红色高筒靴。双手捧案,案上有两个白瓷钵,似乎正为主人侍奉茶饭(封三,4)。
  三、结语
  本次考古调查基本探明了八王沟墓地的分布范围,同时发现了三处辽代遗址,推测可能与墓地建设有关。通过对已被盗掘的三座墓葬的详实勘测和抢救性清理,明确了墓葬形制,并发现了一些较为重要的遗物,为今后的研究工作提供了较详实的第一手资料。
  此次发掘的三座墓葬中有两座均发现了墓志,可明确墓主人身份。
  1.M1在1952年初步清理时发现了石棺和墓志铭,后来发表的报告对墓志铭进行了考证,确定志主为辽代秦晋大长公主[1],即辽景宗耶律贤和睿智皇后萧燕燕的长女、辽圣宗耶律隆绪的姐姐耶律观音女(英格)。此墓为其与驸马萧继远的合葬墓。此次在墓道中清理出墓志盖,题为“雍肃恭寿仁懿秦晋国大长公主墓志铭”,丰富了大长公主墓考古资料,弥补了考古资料的缺失。
  《辽史》[2]记载,耶律观音女,又名英格,生于保宁二年(970),卒于重熙十四年(1045),享年76岁。其夫北府宰相、驸马都尉萧继远(先)生于天显六年(931),卒于统和七年(989),享年58岁。经对墓中出土的人骨年龄进行测定,结果与文献记载基本吻合。萧继远是睿智皇后萧燕燕的哥哥,耶律观音女(英格)的舅舅,两人为甥舅婚。
  此次清理,发现M1主室内有柏木护墙板痕迹。此类遗迹还见于内蒙古通辽辽陈国公主驸马合葬墓[3]、辽宁法库叶茂台M7[4]和辽宁阜新县辽代平原公主墓[5]。石棺及棺上雕刻的四神图案也与法库叶茂台M7出土的石棺类似。此三处均为辽代中期墓葬,与M1墓主时代相合。
  2.M2为一座夫妻合葬墓,发现了秦国长公主和政事令魏王的两合墓志。志文明确记载,女性墓主为辽圣宗耶律隆绪长女、秦国长公主耶律燕格(哥),生于统和七年(989),卒于重熙六年(1037),享年49岁;男性墓主为萧继远的儿子政事令魏王萧绍宗(匹里),生于统和十四年(996),卒于重熙七年(1038),享年43岁。
  M2出土的釉陶罐(2013PBM2∶7、8)与内蒙古林西县小哈达[6]、赤峰大营子辽墓[7]中出土的陶罐形制相同。出土的白釉瓜棱瓷罐(2013PBM2∶11)与辽宁朝阳关山辽墓[8]的出土的白瓷罐形制相近。此三处均为辽代中晚期墓葬,与M2墓主时代相合。
  3.M3未发现墓志,无从得知墓主人的身份,但根据墓葬规模、形制和出土的壁画推测也应为辽代贵族墓葬。此墓与辽宁法库叶茂台辽萧义墓[9]、阜新辽萧仅墓[10]形制基本相同,此两处均为辽代晚期墓葬,故推测M3时代为辽代晚期。
  此次出土的两合墓志又为我们了解辽代外戚萧氏家族增添了新的史料。辽代宗室与外戚在政治、军事上是唇亡齿寒、以翰邦家、荣辱与共、共兴共亡的重要关系。萧氏与耶律皇家密不可分,地位显贵。秦晋国大长公主和秦国长公主墓志志文均记载葬地为萧氏王族墓地,可见位于河北东北部的平泉、内蒙古东南部的赤峰、辽宁西南部的朝阳之三省交界区域,可能就是萧氏家族的茔地。
  此外,本次新发现的两合墓志铭记载的墓主人姓名以及家族成员、亲情关系与辽史有一定的出入,我们认为墓志铭的记载较为准确。   此次发掘工作得到了承德市文物局、平泉县文广新局的大力支持,在此深表感谢。
  [1]郑绍宗.契丹秦晋国大长公主墓志铭[J].考古,1962(8).
  [2]脱脱,等.辽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4.
  [3]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辽陈国公主驸马合葬墓發掘简报[J].文物,1987(11).
  [4]辽宁省博物馆,辽宁铁岭地区文物组发掘小组.法库叶茂台辽墓记略[J].文物,1975(12).
  [5]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阜新市考古队.辽宁阜新县辽代平原公主墓与梯子庙4号墓[J].考古,2011(8).
  [6]林西县文物管理所.内蒙古林西县小哈达辽墓[J].考古,2005(7).
  [7]郑绍宗.赤峰县大营子辽墓发掘报告[J].考古学报,1956(3).
  [8]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关山辽墓[M].北京:文物出版社,2011.
  [9]温丽和.辽宁法库县叶茂台辽肖义墓[J].考古,1989(4).
  [10]李宇峰,袁海波.辽宁阜新辽萧仅墓[J].北方文物,1988(2).
  〔编辑:迟畅;责任编辑:成彩虹〕
  附录1故秦国长公主墓志铭
  故秦国长公主玄堂志文并序。
  翰林学士、太中大夫、给事中、知制诰、充史馆修撰、判馆事、柱国、颍川郡开国侯、食邑一千户、食实封一百户、赠紫金鱼袋、臣陈邈奉敕撰。
  邦家炽昌,德仁积累。浚发庆灵,挺生懿美。婉娩有仪,肃雍成轨。质比瑛瑶,华如桃李。步节珩璜,鉴观图史。虽则帝女,下嫁君子。地重平阳,望高沁水。玺绶煌煌,珈翟炜炜。有夫为王,内助如彼。有女为妃,善训若此。宜享眉寿,以绥福履。报施其爽,吉凶相倚。如何有疾,溘然不起。痛极行路,悼深宸扆。诏给赙仪,敕备葬礼。笳挽凄然,松楸茂矣。□寝将扃,清芬具纪。陵谷虽迁,淑声不已。
  附录2故魏王政事令墓志铭
  故辽兴军节度使、吴王,赠政事令、魏王墓志铭并序。
  翰林学士、中大夫、行政事舍人、柱国、赐紫金鱼袋、臣刘六符奉敕撰。
  王之生,焜耀家声,堂构贻庆,英器嗣兴,帝女釐降,王爵袭承,膺殊筹之宠灵。王之薨,震悼皇情,乘舆临奠,赠礼优行,台臣监护,计使襄营,昭不世之哀荣。松槚风啸,峦岫烟凝,刊铭为职,平帅魏王之佳城。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4/view-1528197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