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言语幽默解读的顺应性工作模型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赵峰

  摘 要:言语幽默产生的机制是矛盾冲突。顺应论认为,语言的使用过程就是不断选择的过程,是各种相互关系顺应的过程。本文在有关幽默研究的基础上,以顺应论为视角,从语境关系的顺应、语言结构对象的顺应、动态的顺应、顺应过程中的突显程度这四个方面对幽默语言矛盾冲突的消解进行阐释,并进一步提出言语幽默解读的顺应性模型。另外,本文应用该工作模型对言语幽默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该工作模型对言语幽默的解读有较强的解释力。
  关键词:幽默言语 矛盾冲突 顺应 工作模型
  一、引言
  有关幽默的研究传统上大致有三种主要理论框架:优越论(superiority theory),释放论(relief theory)和矛盾—消解论(incongruity—resolution theory)(蔡辉、尹星,2005)。在这三大传统理论基础上,国内外许多学者开始从语言学领域研究言语幽默,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在语言学领域,很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幽默言语展开研究:语言学角度(Raskin,1985;Attardo&Raskin,1991;南佐民,2000;王金玲、闫铁煜,2004等);社会语用角度(刘乃实、熊学亮,2003;刘平、刘会英,2007等);认知角度(Giora,2003;Attardo,2006;王文斌,2004a、2004b等);语用角度(Attardo,1990、1993;Yus,2003;蒋冰清,2008、2009等);认知语用角度(王文斌、林波,2003;张迎春,2008等);实证角度(Crawford,2003;Bell,2007;吴霞、刘世生,2009等)。可以看出,国内外学者主要从以上不同的角度对言语幽默进行了解读:学界或以Raskin(1985)的语义脚本理论(semantic script theory),或以Attardo&Raskin(1991)的言语幽默的一般理论(general theory of verbal humor),或以Grice(1975)的合作原则,或以Sperber&Wilson(2001)的关联理论,或以Fauconnier&Turner(2002)提出的概念合成理论,或以关联理论与概念合成理论互补性为理论框架,就幽默言语的特征技巧、幽默效果、触发机制等方面进行了多维考察和研究。
  然而,国内外至今鲜有学者从“顺应论”的角度对言语幽默进行解读。本文拟从“顺应论”中语境关系的顺应(contextual correlates of adaptability)、语言结构对象的顺应(structural objects of adaptability)、动态的顺应(dynamics of adaptability)、顺应过程中的突显程度(salience of adaptability processes)四个方面,试图对言语幽默进行解读和阐释。
  二、Verschueren的顺应论
  二十多年来,随着语用学的发展,很多语用学的专著陆续出版。比利时国际语用学学会秘书长Verschueren在1999年出版的新著《语用学新解》(Understanding Pragmatics)中, 提出了“综观论”(a perspective on language)和“顺应论”(theory of adaptation),以全新的视角去理解和诠释语用学。
  Verschueren(1999:59—63)认为,使用语言就是一个不断地选择语言的过程,人类之所以能够在语言使用的过程中做出各种恰当的选择,是因为语言具有变异性(variability)、商讨性(negotiability)和顺应性(adaptability)。语言的变异性指语言具有一系列可供选择的可能性;语言的商讨性指所有的选择不是机械地或是严格按照形式—功能关系作出的,而是在高度灵活的原则和策略的基础上完成的;顺应性指语言能够让其使用者从可供选择的项目中作灵活的变通,从而满足交际的需要。其中变异性为顺应性提供了可能,但也表明了语言选择的不确定性,而商讨性则为顺应的手段。因此,变异性和商讨性则为顺应性的前提和基础,顺应性则为语言选择的驱动力,进而满足交际的需要。同时,Verschueren(1999:7)还认为,语用学是从认知、社会和文化的角度对语言使用行为的综观。
  根据上述“综观论”和“顺应论”,要求从以下四个角度来描写和解释语言使用:语境关系的顺应、语言结构对象的顺应、动态的顺应和顺应过程中的突显程度。所谓语境关系顺应是指在语言使用过程中语境是动态的,语言选择必须与语境顺应;所谓语言结构顺应是指从不同方面对语言做出选择和协调,主要包括语言结构构成成分的选择和结构构成原则的选择;所谓语言动态顺应指语境和语言结构在语言选择的过程中所做出的相互顺应过程,从而动态地生成话语意义;所谓顺应的突显程度是指在使用语言、选择语言、作出顺应时,对意义生成过程因不同的心理认知因素往往产生不同的意识突显程度(ibid:65~69)。Verschueren(1999:67~68)认为在语言交际过程中,语境和结构决定着语言内容的选择,是语言使用的交际中心,它描写了话语事件的交际空间中语言与非语言结合的坐标。顺应过程的意识程度主要讨论顺应的过程是如何完成的,是动态顺应过程的媒介。而语用研究的核心应是以动态的观点去研究实际语言应用中的语境和结构的相互顺应。由此可见,动态顺应贯穿于话语交际的整个过程之中,在语言使用和选择的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Verschueren提出的顺应论是以达尔文的进化认识论,即选择适应,皮亚杰的认知心理学,Giles等社会学家的言语适应理论以及功能主义的语言观(functioning)为理论基础的(刘正光、吴志高,2000)。自从1999年《语用学新解》(Understanding Pragmatics)出版以来,许多学者认为Verschueren的“综观论”和“顺应论”以全新的视角去理解和诠释语用学,给学界关于语用学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论。   顺应论的主要贡献在于:1.“语用综观”下的顺应论,较为全面地阐释了人类语言使用的各类现象,深入探究了人类言语交际的心理机制及其过程以及对社会和文化的作用,揭示出语言运用的本质,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Verschueren,1999;Ilie,2001;何自然、于国栋,2000;钱冠连,2000;刘正光、吴志高,2000;谢少万,2003b)。2.顺应论作为语用研究的理论框架,具有覆盖面广、高度的概括性、科学性和系统性等特点。不仅丰富了语用学理论,而且对于言语交际的研究和实践探讨具有很高的方法论价值和启发意义(何自然、于国栋,2000;刘正光、吴志高,2000;谢少万,2003b)。3.顺应论的“综观”思想为语言使用的研究提供了多元化的方法论,正如Verschueren所言,“对语言的特别综观——其结果必然会顾及各类证据的方法论上的多元化”(Verschueren,1999:271;钱冠连,2000;谢少万,2003b)。4.顺应论将“语言对人类的生活是怎样作出贡献的?”“作出了什么贡献?”这两个问题作为语用学研究的根本问题,具有本体论的意义(刘正光、吴志高,2000;谢少万,2003b)。
  尽管Vershueren试图建立顺应论的目的是使其成为一个统一连贯的理论框架来管辖语用学的研究,来全面描写和解释语言的使用,然而这一理论能否实现或其可行度如何还有待于时间检验(刘正光、吴志高,2000;谢少万,2003a)。但是,钱冠连(2000:232)认为,我们欣赏的不是这个统一框架多么具有可行性,而是提出框架的同时所得到的理论发现。比如,Vershueren在构建“综观论”的同时,将语言研究和认知科学结合起来,从认知角度来研究人类言语交际的心理机制及其过程。如果说Sperber和Wilson的认知语用观是一种宏观的解释,那么顺应论则是认知科学从微观的角度对语言使用的阐释。它具体体现在从语境关系的顺应、语言结构对象的顺应、动态的顺应和顺应过程中的突显程度这四个角度来描写和解释语言使用。
  笔者认为,顺应论的以上四个角度相对比较系统化,相辅相成,环环相扣。它们之间是相互影响的动态顺应关系,即语境是动态性的,随着话语交际的继续而不断变化。在不同的语境关系中,根据其当时语境的顺应,选择不同的语言结构来表达不同的意图,其实质就是在顺应语境的同时进行语言结构的选择顺应。语境关系顺应和语言结构顺应决定着其语言选择过程的内容,语言选择过程就是动态的顺应过程。在使用语言、选择语言、做出顺应的过程中,语言使用者往往结合前后语境,充分发挥其心理因素,付出尽可能多的认知努力,进而获得额外的语境效果,从而达到有效交际的目的。其中,动态的顺应贯穿于语言选择和使用的整个过程,幽默言语则成为人们交际中使用较多的一种语言现象。据此,顺应论对幽默言语的分析理应具有较强的解释力。
  三、言语幽默的顺应性分析
  受众是如何解读言语幽默的呢?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去发现言语幽默触发机制。根据上述学者(如Raskin,1985;Attardo&Raskin,1991;王文斌,2004a、2004b;张迎春,2008;蒋冰清,2008、2009等)对言语幽默产生机制的研究,尽管有或大或小的差异,但其共同之处在于:交际者前后话语出现的相互矛盾,使得受众转换视角,对交际者的前后话语进行重新解读、从而找到前后话语的关联以达到交际目的。自然幽默效果也就随之产生。这正和矛盾—消解理论(incongruity—resolution theory)观点相似:人们的预期值和现实值出现矛盾时,人们往往会努力找出其原因,从矛盾中找出合理的解释,重新达到认知上的和谐,幽默也就随之而生(刘平、刘会英,2007)。可见,言语幽默的产生机制是矛盾冲突,即人们在言语交际过程中,受众按照常规推理获得交际者应当作出的应答(预期值)与受众得到交际者所作出的真实回答(实际值)产生了不和谐(矛盾)。此时,人们常常需要转变思维方式,通过语言使用过程中语境关系的顺应、语言结构对象的顺应、动态的顺应、顺应过程中的突显程度这四个方面相互作用来努力消解此矛盾,以达到交际目的。
  下面结合言语幽默语料,从“顺应论”上述的四个相互顺应角度对其幽默效果进行解读。试看以下两例:
  (1)李夫人去拜访一位朋友,她拿着一个顶部扎满了小眼儿的盒子。
  “盒子里装的是什么?”朋友问道。
  “一只小猫。”李夫人回答说,“你知道我晚上睡觉总梦见老鼠,我非常害怕。这只猫可以抓住那些老鼠。”
  “可老鼠都是假想的呀!”朋友说。
  “小猫也是假想的。”李夫人小声说道。
  例(1)中,在话语交际的开始,当朋友好奇地向李夫人打听盒子里面的东西时,受众根据李夫人的回答,按照常规推理会认为盒子里面应该装着一只猫。然而,随着话语的继续进行,受众又获得了新的输入信息。依据新的信息受众又可知,梦里的老鼠和盒子里的猫都是假想的。由此可见,受众按照常规推理所获得李夫人应该作出的预期值“盒子里装着猫”与受众所得到李夫人作出的实际值“盒子里没有猫”就产生了矛盾。此时,受众转换视角,对将从后来话语中获得的实际值结合先前的输入信息进行重新解读。在重新解读的过程中,心理认知作为语境关系顺应的媒介,不断作出动态的顺应,付出更大的认知努力,进而获得更大的语境效果,随之在顺应过程中心理意识突显:李夫人由于梦到老鼠感到害怕,为缓解这种恐惧,所以随身带个装只猫的盒子。但朋友认为梦里的老鼠是假的,盒子里装只猫也是无用的。然而,李夫人却应答说盒子里的猫是假想的,从而对于李夫人那种愚昧无知的讽刺也就应运而生。
  (2)疲惫不堪的丈夫对妻子说:“不管谁打电话来,都说我不在。”一会儿,电话铃声响了,妻子拿起话筒小声地说:“喂!我先生现在在家啦!”“我不是交代过你,要说我不在吗?”丈夫怒气冲冲地吼道。“电话是打给我的。”妻子回答。
  在例(2)中,随着话语的展开,受众可知,丈夫由于疲劳需要好好休息,因此告诉妻子,找他的电话一概不接。受众根据输入的信息,按照常规推理本认为妻子会按照丈夫的要求去做,即打来任何电话,妻子都会告诉对方自己的丈夫不在家,以免打扰丈夫休息。随着话语的进行,受众从后面的话语中知道,妻子并没有按照丈夫的要求去做,反而在接电话时,轻声地告诉对方自己的丈夫现在正在家休息。由此,受众按照常规推理获得这位妻子应当作出的预期值“妻子按照丈夫的要求”与受众得到这位妻子所作出的实际值“妻子违背了丈夫的要求”产生矛盾。此时,受众随机转换视角,将从后面话语中获取的实际值结合先前的信息进行重新解读。在重新解读的过程中,心理认知作为动态顺应的媒介,结合前后语境不断地顺应和调整,并付出更大的认知努力,进而获得额外的语境效果。在顺应的过程中心理意识突显:丈夫告诉妻子找他的任何电话一概不接,而妻子收到了找自己的电话,并轻声地告诉对方自己的丈夫在家休息。丈夫误认为是找他的电话,因而对妻子很生气,对于丈夫自作多情的讽刺也就随之产生。同时,从妻子接电话的解释来看,丈夫怀疑妻子可能有外遇,然而丈夫却没有充分的证据,只能通过打扰自己休息为由来表示对妻子的不满。   四、言语幽默解读的顺应性工作模型及其应用
  根据上述言语幽默的顺应性分析,不难发现,顺应论对言语幽默的解读具有较强的解释力。顺应论对言语幽默的整个解读过程可以构建一个工作模型——言语幽默解读的顺应性工作模型。
  在幽默言语的解读过程中,从开始的话语中,受众获得了输入Ⅰ。在输入Ⅰ中,受众根据其信息按照常规推理获得交际者应当作出的预期值Ⅰ。随着话语的继续进行,受众又获得新的输入信息Ⅱ。从输入Ⅱ中,受众又获得交际者作出的实际值Ⅱ。此时,受众发现从新的输入Ⅱ中获得的实际值Ⅱ与先前从输入Ⅰ中按照常规推理获得交际者所作出的预期值Ⅰ产生了不和谐即矛盾。受众在发现矛盾后,随即转换视角,将在输入Ⅱ中获得的实际值Ⅱ结合先前获得的输入Ⅰ重新进行解读。在重新解读的过程中,心理认知作为动态顺应过程中的媒介,通过语境关系的动态顺应,使受众获得的前后输入信息内在的衔接连贯突显出来,即矛盾消解,自然幽默效果也就应运而生。其中,动态顺应在整个幽默解读的过程中起至关重要的作用,它贯穿于言语幽默解读的整个过程。
  言语幽默解读的顺应性工作模型
  在该模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语言结构主要指言语幽默的整个话语。随着话语的不断进行,受众常常会获得不同的输入信息。2.受众通过常规推理获得的预设值Ⅰ是由于对输入信息Ⅰ的常规误解而获得的。同时,预设值Ⅰ的误解又通过从后面的输入信息Ⅱ中获取的实际值Ⅱ中得到了证明。由此可知,言语幽默的触发机制即矛盾,主要是源于受众对于输入信息Ⅰ的常规误解。3.在发现矛盾后,受众随即转换视角,对于整个幽默话语进行重新解读。在重新解读的过程中,将心理认知作为动态顺应的媒介,主要通过心理记忆来不断识别和回忆整个幽默话语。4.语境关系主要包括交际语境和语言语境。其中,交际语境是由物理世界、社会世界和心理世界构成,这三个世界是在受众的认知过程中被激活的。而语言语境主要是指上下文语境,它是动态的,随着话语的进行不断发生变化。在整个话语的解读过程中,受众的交际语境被其心理认知激活后,随即结合上下文语境,不断地进行动态的顺应和调整,直到输入信息Ⅰ和Ⅱ的内在衔接连贯突显出来。5.动态顺应贯穿于言语幽默解读的整个过程,对于言语幽默的解读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上述言语幽默解读的顺应性工作模型是在言语幽默顺应性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的。然而,该工作模型对言语幽默的解读是否具有解释力?这还需结合具体的言语幽默语料进行验证。下面结合一则语料,应用此工作模型对言语幽默进行解读,以验证该模型对言语幽默的解读所具有的解释力。
  (3)Little Robert asked his mother for two cents.“What did you do with the money I gave you yesterday?”“I gave it to a poor old woman”,he answered.“You're a good boy”said the mother proudly.“Here are two cents more.But why are you so interested in the old woman?”“She is the one who sells the candy.”
  在例(3)中,从开始的话语,受众就可以获得输入信息Ⅰ。根据输入信息Ⅰ,受众可知,当母亲问到罗伯特昨天花钱的情况时,小罗伯特解释为:他将钱给了一位贫穷的老奶奶。而母亲听了后很高兴地夸赞自己的儿子是个懂事的孩子,能够主动去帮助老人实在难能可贵。受众在输入信息Ⅰ时,按照常规推理会认为罗伯特从母亲那里得到更多的钱后同样会送给那位老奶奶。随着母子俩的继续交流,受众又获得新的输入信息Ⅱ。根据输入信息Ⅱ,受众可知,罗伯特并不像母亲所认为的那样:要钱不是为了帮助那位老奶奶,而是拿着母亲给的钱向那位老奶奶买糖果。此时,受众按照常规推理所获得罗伯特应当作出的预期值“小罗伯特要钱帮助老奶奶”与受众得到小罗伯特所作出的实际值“小罗伯特没有拿钱帮助老奶奶,而是向老奶奶买糖果”发生冲突。此时,受众转换思维,将新获得的实际值Ⅱ与先前获取的输入信息Ⅰ结合起来进行重新解读。在重新解读的过程中,心理认知作为动态顺应的媒介,受众主要借助心理记忆对整个话语进行不断地识别和回忆,通过在心理认知过程中被激活的交际语境,并结合上下文语境不断做出动态的调整,付出更大的认知努力,进而获得更大的语境效果,直到前后输入信息Ⅰ和Ⅱ内在的衔接连贯在顺应过程中突显出来。其表现为:母亲听了自己儿子花钱的解释后,原以为罗伯特要钱是为了帮助那位老奶奶,因此夸奖自己的孩子做得好,甚至给更多的钱让孩子去做好事。然而,又获知这位老奶奶实为卖糖果的小贩,小罗伯特把母亲给的钱全都用来买糖果以解嘴馋,对于母亲轻信孩子的讽刺就随之产生。
  五、结语
  本文在国内外关于幽默言语的研究成果基础上,另辟蹊径,从语用学的顺应论角度结合语料对幽默言语进行了解读。言语幽默的触发机制是矛盾冲突,而语言的使用过程就是不断选择的过程,是各种相互关系顺应的过程。语境关系的顺应、语言结构对象的顺应、动态的顺应、顺应过程中的突显程度这四个方面可以解释言语幽默中的矛盾消解。这四个方面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顺应,尤其是动态的顺应始终贯穿于幽默解读的整个过程,对幽默解读整个过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本文也试着提出了言语幽默解读的顺应性工作模型,并应用此工作模型对言语幽默进行了解读。研究表明,此工作模型对于受众就言语幽默的解读有着较强的解释力。当然,由于笔者认知有限,该工作模型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期待学界同仁能够提出宝贵意见。
  参考文献:
  [1]Attardo,S. &Raskin,V.Script theory revisited:joke
  similarity and joke representation model[J].Humor: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or Research,1991,4(3~4): 293~348.   [2]Attardo,S. The violation of Grice’s Maxims in jokes[A].
  In Hall,K.et al.,(eds.) Proceeding of the 16th Berkeley Linguistics Society Conference[C].1990:335~362.
  [3]Attardo,S. Violation of Conversational Maxims and
  Cooperation:the case of jokes[J].Journal of Pragmatics, 1993,19(6):537~558.
  [4]Attardo,S.Cognitive linguistics and humor[J].Humor,
  2006,19(3):341~362.
  [5]Bell,N.How native and non~native English speakers adapt to
  humor in international interaction[J].Humor,2007,20(1):27~48.
  [6]Crawford,M.Gender and humor in social context[J]. Journal of
  Pragmatics,2003,35(9):1413~1430.
  [7]Fauconnier,G.and M.Turner.The Way We Think[M].New York:
  Basic Book,2002.
  [8]Giora,R.On our Mind:Salience,Context and Figurative
  Language[M].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3.
  [9]Grice,H.P. Logic and Conversation[A].In Cole,P. and
  Morgan,J. L.(ed.).Syntax and Semantics[C].New York:Academic Press,1975.
  [10]Ilie,C. Book review:Understanding Pragmatics[J]. Journal
  of Pragmatics,2001,(33):323~331
  [11]Raskin,V.Semantic Mechanisms of Humor[M].Dordrecht:
  Reidel,1985.
  [12]Speber,D. and Wilson,D. Relevance: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1.
  [13]Verschueren,J.Understanding Pragmatics[M].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1999.
  [14]Yus,F.Humor and the search for relevance[J].Journal
  of Pragmatics,2003,35(9):1295~1331.
  [15]蔡辉,尹星.西方幽默理论研究综述[J].外语研究,2005,(1).
  [16]何自然,于国栋.《语用学理解》——Verschueren的新作评介
  [J].现代外语,1999,(4).
  [17]蒋冰清.关联理论对幽默言语的认知解读[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8,(4).
  [18]蒋冰清.预设理论与言语幽默的生成机制阐释[J].外语与外语
  教学,2009,(3).
  [19]刘乃实,熊学亮.浅析言语幽默的维护面子功能[J].外语学刊,
  2003,(6).
  [20]刘平,刘会英.商务交际中英语言语幽默的社会语用功能分析
  [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7,(6).
  [21]刘正光,吴志高.选择—顺应[J].外语学刊,2000,(4).
  [22]南佐民.会话幽默的语义作用过程解析[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0,(11).
  [23]钱冠连.语用学:统一连贯的理论框架[J].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0,(3).
  [24]王金玲,闫铁煜.论幽默话语的语用语义特征[J].外语学刊,
  2004,(6).
  [25]王文斌,林波.英语幽默言语的认知语用探究[J].外国语,2003,
  (4).
  [26]王文斌.幽默言语解读的在线认知机制阐释[J].宁波大学学报,
  2004a,(2).
  [27]王文斌.概念合成理论研究与应用的回顾与思考[J].外语研究,
  2004b,(1).
  [28]吴霞,刘世生.中国学生对英语幽默的理解[J].外语与外语教
  学,2009,(9).
  [29]谢少万.顺应理论与外语教学[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a,
  (4).
  [30]谢少万.也评“顺应论”[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b,(3).
  [31]张迎春.幽默言语解读新探:语境假设整合认知机制[J].外国
  语言文学,2008,(96).
  (赵峰 济南 山东英才学院外国语学院 25010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4/view-372019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