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跟A掉感情的“AA制”说再见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刹那芳华

  林可是办公室的白领,工作不算忙,再加之能力出色,所以工作起来得心应手。看着大把的空余时间浪费掉,林可也觉可惜,心想不如找份兼职做做,既打发了时间。又多些收入,何乐而不为。
  很快,林可就找到了兼职。给一家公司维护网站。因为不敢让自己的工作单位知道。所以林可谁都没有告诉,包括老公。不告诉老公,是因为她没把握干好,怕老公笑她吃着碗里的瞅着锅里的。心想,等干出个样子来再告诉他也不迟。
  等兼职的工作过了试用期,林可看到对方打在卡上的工资,心里既兴奋,又有成就感,本想把这份开心跟老公一起分享,可一转念,不如先不告诉他,等攒到一定数目再给他一个惊喜。于是,兼职的工资就成了私房钱,林可都原封不动地存了起来。
  一年以后。林可的“小金库”里已经有两万块了,每每拿出来欣赏,她的心里都乐开了花。这时,林可老公的同事困急需用钱,想把一套房子廉价出售,老公觉得划算,想买下来租出去,也是一种投资。林可也觉得这种机会可遇不可求,于是立马拍板。两个人拿出所有的积蓄,又借了些,还是差点。这时,林可拿出了自己的私房钱救急。老公果然又惊又喜,结结实实给了林可一个拥抱,直夸她能干。
  房子简单装修了一下,很快就租了出去,日子又回到以前。两个人因为借了债,花钱仔细了起来。老公越来越多地问起林可的“小金库”,时间一长,林可有些不耐烦:干什么,盘问我啊?老公嘟囔:这是家里急用钱你拿了出来,不然。谁知你要瞒我到什么时候?攒那钱干什么用?这话让林可听着冒火,自己辛辛苦苦还不是为这个家,怎么到老公那里就成了居心叵测了?为此,两个人没少发生口角。
  吵过几次后,两个人都觉得心理不平衡。干脆约定以后“AA制”,自己挣钱自己花,省得一天到晚你多了我少了,掰扯不清。
  最初的一段时间,两个人都觉得这下没了束缚,再也没人盘问工资问题了,想买什么买什么,想怎么花就怎么花,那感觉一个字――爽。可没过多久,林可就感觉日子过得走了味。两个人约定家里的日常开销轮流坐庄,一人负担一月,个人开销自己负担。那次,一起逛街,回家时坐公交,林可没零钱了,老公投了币,然后一路上不依不饶让林可还钱。虽说不无开玩笑的意思,可林可心里很不舒服,回到家,翻遍所有的口袋。好不容易找出一块钱扔给了老公。
  几天后,林可的朋友来家里,林可夫妇请朋友吃饭,买单时林可毫不客气地对服务员说:这个菜是这位先生点的,他买单,其余的我来。说得老公脸上红一阵白一阵,最后无奈地付了那个菜钱。朋友诧异地悄悄问林可:你们怎么了,出问题了?林可回答:没有,我们不过AA制而已。回到家,老公就和林可吵了起来,说她当着朋友的面不给他面子,林可也不示弱:你给过我面子吗?一块钱你都跟我斤斤计较。
  最终矛盾的爆发是因为林可的哥哥买房,林可想给哥哥凑点钱,可自己手头又没多少,就想管老公借点。没想到老公说:借一可以,但必须得打张借条。林可怒气冲冲地摔门而去,两个人为此冷战了许多天。
  诸如此类的事情多了,两个人都觉得身心俱疲,感觉对方好像变了个人似的,锱铢必较。以往的温情全然不见了,经济上分得清清楚楚,可是,感情也受了冷落。长此下去,该如何是好?林可不觉一片茫然。苦恼中,林可找到一位研究婚姻家庭问题的朋友,朋友听完她的诉说,就她的事例作了如下分析:
  所谓夫妻AA制,是指一种新的家庭经济承担模式,夫妻在购房费用、生活费用、子女教育费用等开支上分摊负责。20世纪80年代初,夫妻AA制在西方十分盛行;20年后的今天,西方“新潮”已到退潮时节,而同样的浪花却在中国泛起,AA制成为不少年轻夫妇推崇的时尚。但它未必像有些人想像得那么完美。
  “AA制”指的是金钱上的分离,但一个家庭除了金钱需要打理外,还有很多其他的东西,比如家务,比如孩子,比如人情。如果说金钱还能分得比较清楚的话,其他方面就不太好分了,但是物质基础又决定了上层建筑,如果在“AA制”过程中发生了矛盾,自然会影响整个家庭成员之间的感情。这种情况下,双方都要保持理性,要时刻把家庭和睦放归第一位才好。
  出于良好初衷,你们选择了“AA制”家庭理财模式,结果适得其反,其教训十分深刻:其一,作为“舶来品”,夫妻AA制未必适合国情。因为受不同文化背景的影响,人们对爱情、婚姻的理解有较大差异。国人更强调“合二为一”,而西方人则注重“一分为二”。其二,夫妻应该根据实际的经济状况选择家庭理财模式――是“合伙制”还是“AA制”,抑或“有分有合制”。其三,相互扶助是婚姻的灵魂。是爱的具体体现,如果这一点都做不到,那么婚姻走向死亡也就不远了。
  朋友的一席话令林可醍醐灌顶。她想:自己盲目跟风,差点把感情也A掉,也许AA制适合别人,但对自己的婚姻来说,彼此应更注重传统的温情。想到此,林可决定回去和老公好好谈谈,跟恼人的AA制彻底说拜拜。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113181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