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肺结核并糖尿病患者的影响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肺结核并糖尿病患者的影响。方法:评估肺结核并糖尿病患者不同的心理特点,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通过心理护理干预可以使患者摆脱焦虑、恐惧、悲观、抑郁等不良心理,能够积极面对现实,以积极良好的心态配合治疗和护理。结论:心理护理能有效的提高肺结核并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疗效 。
  【关键词】 肺结核;糖尿病;心理护理
  【中图分类号】R24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5-0019(2019)12-117-02
  结核病和糖尿病都是危害人类健康的慢性病,病程长,两者相互影响,加上糖尿病患者抵抗力低、并发症多,抗结核治疗的效果差,给肺结核并糖尿病患者的心理造成了一定的压力,因此,除了做好基础护理和治疗外,做好肺结核并糖尿病患者的心理护理十分重要,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資料 我院2017年1~12月共收治肺结核并糖尿病患者89例,其中,男58例,女31例,年龄25~79岁,平均(46.7±7.3)岁。其中,89例都为2型糖尿病,80例为初治涂阳肺结核,4例为复治涂阳性核,5例为结核性胸膜炎。
  1.2 心理特征 通过观察、访谈、测评等定性或定量的方法,对患者的心理状态实施综合性评估,分为以下几类心理特征。
  1.2.1 恐惧、焦虑心理 大多数结核病并糖尿病确诊时,患者有恐惧、焦虑心理。一怕传染家人,二怕别人瞧不起,三怕治不好,表现为恐惧不安,心里较为紧张。
  1.2.2 多疑、敏感、固执心理 有些肺结核患者对隔离措施不理解,认为家人和朋友厌烦自己,所以心存疑虑;特别是病情较重的老年糖尿病患者合并肺结核时,由于治疗时间长,治疗效果欠佳,他们容易生气,爱发脾气,往往表现出多疑、敏感、固执的心态。
  1.2.3 悲观、抑郁心理 由于糖尿病患者抵抗力低,并发症多,需终身服药,抗结核治疗又有副作用,两者相互影响,使患者情趣波动较大,易产生失望、悲观、抑郁心理,使病情加剧或者恶化。
  1.3 心理护理干预措施 根据评估结果进一步制定心理护理干预方案,针对患者的不同心理反应,做好最佳心理支持与心理疏导工作。
  1.3.1 首先是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医护人员运用移情、共情等沟通技巧给予患者情感支持,努力消除患者的焦虑、恐惧心理[1]。患者入院时,护士应热情接待,以和蔼的态度对患者进行入院介绍,让患者熟悉环境,消除陌生感,解除不必要的忧虑。病室应保持整洁、舒适、避免噪音,定期通风换气及消毒。做到把患者当亲人,理解和尊重患者。护士每天查房时,应注视着患者轻轻的点头,然后恰当的使用沉默,耐心的倾听患者的倾诉,以宣泄内心的痛苦。与患者交流时,握其手,扶其肩,以拉近和患者的距离,让患者感到护士对他们的关心[2]。护士进行静脉输液及采血时,应一针见血,动作轻柔、技术娴熟,操作完毕,微笑着帮助患者按压针眼处片刻,以防出血,看似小事,却能得到患者信赖,减少患者紧张、恐惧心理,更好的配合治疗和护理。
  1.3.2 建立有效的社会支持系统 帮助患者解除疾病引起的不良情绪,消除多疑、敏感、固执心态及抑郁心理。可让家属、亲戚、朋友等定时来院探视,多一点时间陪伴患者;给予情感和经济上的支持。护士可以和患者多聊天、了解患者所需,及时解决,多安慰与鼓励患者,使患者感到温暖、感到被社会被家人关心、重视、消除抑郁心理。要理解、同情患者,做到事有准备,通过沟通交流、宣泄法、松弛法等方法转移注意力,消除不良心理[3]。
  1.3.3 开展疾病认知教育,满足患者的心理需求及生理需求,消除患者的悲观心理 护士应以和蔼的态度,耐心、细致的讲解结核病和糖尿病发生的原因、发展及转归,让患者知道,抗结核治愈的关键是规律用药,遵医嘱服规律服药6个月~1年,结核病是可以治愈的。而糖尿病治疗的关键是控制血糖。教会糖尿病患者正确掌握低血糖的预防和处理,及情绪对血糖的影响,不良的情绪可使内分泌紊乱,血糖升高;让患者知道,控制好血糖,会和正常人一样健康长寿的。并让已治愈的患者现身说法,解除思想顾虑,鼓励患者适当活动,可以散步、打太极拳、做保健操等,以转移注意力,消除悲观心理。
  1.3.4 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护士在与患者和家属沟通的过程中,要学会倾听或者让患者参加讨论,语言沟通时要发自内心,用真诚的语言打动患者,使其感到温暖,正确运用解释、安慰、鼓励、保证与指导等支持性治疗方法,为患者提供最佳心理支持与心理疏导工作。心里疏导要有针对性,可以通过耐心聆听、暗示、解释、鼓励等方式,向患者传达积极乐观的态度,消除患者不良情绪带来的负面影响。从不良心理解脱出来,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培养健康行为,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和良好的情绪状态配合治疗和护理,增强治愈的信心。
  2 结果
  心理护理干预2个月后,89例焦虑、恐惧、自卑、多疑、敏感、悲观、抑郁患者全部改变了悲观、抑郁、焦虑、恐惧等不良心理,都愉快的配合治疗和护理,自我管理能力显著提高,血糖控制良好,84例涂阳肺结核患者2月末痰菌阴转率达95%以上,未发生严重的并发症,身体状况良好,生活质量有所提高。
  3 讨论
  结核病是传染性疾病,糖尿病是一种心身疾病,结核病并糖尿病患者,因治疗时间长,不良反应多,经济压力大及社会成员疏远等因素,身心承受巨大痛苦,患者不同程度的存在情绪低落、悲观、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问题。这些心理问题会引起患者体内神经体液调解紊乱,免疫力下降,导致病情加重或迁延不愈,严重影响患者的心理健康和生存质量。
  通过一对一的心理护理干预,可使结核病并糖尿病患者的整体生活质量、角色功能、情绪功能、认知功能、机体功能、社会功能及健康水平明显提高,使患者异常心理状态发生转化,患者能表现出较高的自我效能感,从被动接受到主动接受,提高了战胜疾病的信心。患者积极面对疾病,心情愉悦的接受治疗和护理,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疗效。
  参考文献
  [1] 周晓梅,倪洁,陆雁.临床心理护理程序对食管癌放射治疗的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2012,47(11):1028-1030.
  [2] 缭成君.结核患者的心理问题及护理[J].医学信息,2011,6:2745.
  [3] 柴艳红.心理护理干预在肝癌介入治疗中的应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2,31(9):1679-168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1481505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