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气管插管时机对心肺复苏的影响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目的:分析不同气管插管时机对心肺复苏所产生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6月—2018年6月于我院急诊科就诊的需要进行心肺复苏的呼吸与心博骤停患者,共100例,按入院编号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观察组及时开展气管插管 ,对照组延时开展气管插管,对比两组患者的具体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心肺复苏成功率高于对照组,且出院存活率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需要进行心肺复苏的患者,及时开展气管插管能够极大的提高成功率,更好地挽救患者生命。
  【关键词】气管插管;不同时机;心肺复苏
  【中图分类号】R45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9)06-03--01
  在急诊工作中最为常见的危急重症主要表现为呼吸循环衰竭与心跳骤停。其中心跳呼吸骤停会诱发组织器官的缺血缺氧,若短时间内不能得到有效纠正,则诱发器官功能衰竭的可能性较大,尤其对于耐受性不高的患者而言,会造成功能障碍与不可逆行损伤。心肺复苏的重要环节在于呼吸道的及时通畅、人工气道的建立与基本氧合的维持,其中最为重要的内容在于胸外按压,其按压深度与频率都会对复苏质量造成严重影响。当下,关于保持呼吸道通畅的方式主要是经紧急气管插管建立起人工气道,为保证心肺复苏成功并挽救患者生命 ,关键在于准确的掌握插管时机。现选取100例患者为进行研究,详情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在2017.06-2018.06期间收治的100例呼吸与心博骤停患者为研究对象,男68例、女32例。分组时严格按照入院时的数字编号,观察组50例中年龄8-75岁,平均年龄(50.7±16.2)岁;对照组50例中年龄9-75岁,平均年龄(50.9±16.5)岁。呼吸与心搏骤停时间为1-42min平均骤停时间为(12.0±3.6)min;骤停原因:农药中毒、溺水、脑血管意外、心源性猝死、急性心肌梗死、电击伤和严重创伤等,现场心电图为直线或室颤。纳入标准:与呼吸、心搏骤停标准相符、患者意识为突发性丧失、不存在大动脉搏动或心音、呼吸音;双瞳孔存在散大的情况。排除标准:合并严重心肝肾脏器疾病、临床资料完整患者。两组在年龄、等方面的对比,差异性不明显,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关于心肺复苏的实施需要严格2015年国际心肺复苏指南,在进行气管内插管时需要使用喉镜经口直视下进行。
  观察组:及时插管,院前急救人员负责,开始到完成控制在1分钟以内,如果需要多次插管尝试,必须在两次插管中间给予完全通气与吸氧,同时进行胸外心脏按压操作,院前急救插管尝试不得多于两次,避免因反复插管而对心脏按压造成不小的影响;若由于其他原因或技术条件而导致插管困难,则需要使用呼吸球囊面罩进行人工通气,维持到医院后进行紧急气管插管。
  对照组:延时气管插管,即由院内医护人员负责。
  除此之外,两组均给予常规心肺复苏干预,即除颤、徒手胸外心脏按压和静推肾上腺素,积极预防脑水肿,确保能够及时纠正电解质紊乱的情况。
  1.3 观察治疗
  对比两组患者的心肺复苏成功率。判定标准为具备以下条件即为成功,反之为失败。瞳孔由大变小;面色比较红润;恢复自主呼吸,可触及颈动脉波动,BP超过80/50mmHg,维持时间超过60分钟;患者恢复意识, 能够自主进行呼吸,眼球能够自主活动,存在睫毛反射、瞳孔缩小和对光发射的情况,或者存在手脚抽动;心肺复苏后自主循环恢复并维持6小时以上。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采取(%)表示,以x2或t进行组间对比验证;对比以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的心肺复苏成功率与出院存活率为40.00%、3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0.00%、6.00%,组间具有明显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详情见下表1:
  3 讨论
  心肺复苏是抢救呼吸、心搏骤停患者的唯一方式,保持呼吸道通畅和建立人工气道是作为重要的缓解,目的在于确保机体基本的氧供。为提高存活率且帮助患者早日实现康复,经常使用的方法有心肺复苏机和手工-徒手心肺复苏;人工呼吸也存在多种方法。其中经口气管插管的通气效果最为理想,然而操作比较复杂,具有较高的技术含量,且要求高,因此很难很好的应用到急救工作中去。
  急救中多数患者能够建立自主循环,但是因不能及时开展有效的气体交换,极易导致心搏再次停止;或抢救过程中侧重于心脏的按压而对于肺脏复苏不重视,致使患者出现脑死亡或临床死亡的情况。心肺复苏中的前提条件与必要条件分别为恢复循环与呼吸。确保气体交换的有效途径有很多,如气管插管或切开的方式,然而由于气管切开会造成极大的创伤且耗费时间,因此不能列为首要选择。在气管插管成功后能够实现呼吸支持,为此需要尽快开展,以此能够极大的提高复苏成功率 ,防止遗留神经后遗症。但是,对于大部分基层医院而言,心肺复苏时医生或麻醉师负责进行气管插管,从出现相关指征到实施时间多会超过5分钟,再加上中途转运至少需要10分钟,15分钟的等待往往会失去最佳搶救时机。
  经研究发现,相比较于延时进行气管插管的对照组,观察组经及时复苏后患者的复苏成功率与出院存活率均获得显著提高,P<0.05。
  综上所述,及时开展气管插管能够极大的提高呼吸与心博骤停患者的心肺复苏成功率与出院存活率,能够最大限度的挽救患者生命,值得进行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刘树峰,陈东方,陈国涛.气管插管不同时机对急诊心肺复苏患者成功率的影响[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8,10(18):102-104.
  黄伟军,颜自兵,梁炳锋,王伟,李子元,张小松.不同气管插管时机对急诊心肺复苏患者救治效果的影响[J].临床医学工程,2018,25(04):477-478.
  张群群,刘灵芝,金志鹏.心脏骤停患儿不同时机气管插管对心肺复苏成功率的影响[J].中国医学工程,2018,26(02):66-67.
  季存栋,米青.不同气管插管时机对急诊心肺复苏效果影响的研究[J].当代医学,2016,22(31):46-47.
  吴莹,濮娜,张彩萍.气管插管不同时机对急诊心肺复苏患者成功率的影响[J].医学综述,2016,22(14):2859-286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1486948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