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龋齿对身体健康的不良影响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中图分类号】R1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9)08-03--01
  很多人认为龋齿不属于严重疾病,没有给予重视,最后龋齿发展成牙髓炎后才去就诊,加重疾病治疗的难度。由于患者对龋齿的认知具有一定盲区,牙齿刚开始有龋洞时,没有明显的疼痛及肿胀情况,患者可用别的牙齿进行咀嚼,并没有第一时间到医院就诊,导致简单的龋齿发展成为牙髓炎及根尖周炎,龋齿进展到最后会导致牙冠被细菌侵蚀只剩残根,患者治疗时需拔除残根再进行修复牙齿,增加了治疗的费用及时间。
  通常龋齿对冷热酸甜刺激反应较大,食物冷热酸甜的刺激及食物嵌塞会导致龋洞继发严重的疼痛,牙齿敏感及疼痛会直接影响患者进食,龋洞的存在易导致食物残渣的残留,特别是相邻两颗牙齿如均伴有龋洞,就更加容易导致食物的嵌塞。食物的残留会为细菌的滋生提供好的环境及充足的营养,进而导致大量细菌的滋生,进一步影响牙齿健康,导致龋洞加深,同时牙间隙内有食物残渣的嵌塞会增加牙周炎发生的几率。
  龋齿是以细菌感染为主的疾病,牙体硬组织发生慢性进行性破坏。可在龋齿内找到细菌,细菌在龋洞内生长发育,当机体免疫功能降低后,细菌会大量的繁殖导致疾病的加速发展,龋齿会成为病灶牙从而诱发或加重多种全身性疾病。
  龋齿做为常见的口腔疾病,是影响儿童口腔健康的主要因素。据我国卫生部门发布的口腔健康数据显示,我国5岁年龄阶段儿童患龋率已经超过60.0%,临床发病率较高,已被WHO列为重点防治疾病之一。
  龋齿一般是由于细菌通过产生大量的有机酸,导致口腔内的PH值降低,进而导致牙釉质长期处于酸性环境下发生矿物质脱失,对牙齿硬组织进行破坏性侵袭。龋病是由于细菌、食物、宿主、时间综合因素介导的疾病,同时人们认识到社会环境及人的行为因素也会影响龋病的发生及发展。
  影响龋病的主要危险因素较多,与个人习惯、营养状况等具有较高的相关性,主要危险因素包括:
  1 不良的饮食习惯:甜食是儿童喜好的食物,但是相关食物的含糖量高,通过研究证实蔗糖致龋能力最强,蔗糖为细菌的生存提供良好的物质基础,特别是睡前食用甜食,会加重细菌的滋生进而加快龋齿形成。含糖量较高的食物容易引起儿童龋齿[1]。
  2 变形链球菌:龋齿疾病的发生与口腔内菌群失衡有较高的相关性,平衡被打破后,造成致龋菌代谢活动增强,逐渐成为菌斑中的优势菌,导致龋齿的发生。小儿龋病与唾液变形链球菌感染关系密切[2]。
  3 不良的口腔习惯:随着临床学者对牙齿健康相关知识研究的深入,发现不良口腔习惯是导致龋病发生的主要因素之一,同时是导致口腔疾病的重要因素,对患者的身心健康均具有一定的不良影响。例如咬下唇、吮指、吐舌等不良行为会导致下前牙舌向倾斜、上前牙前突、前牙呈开口状等畸形。同时不良的喂养习惯也会增加龋齿的发生,在给儿童吃甜食等食物后没有及时漱口及刷牙,导致口腔内致病菌的滋生,会严重影响牙齿健康。
  4 机体营养状况:临床研究表明,若机体先天营养不足,导致牙齿发育障碍的几率显著高于营养正常的机体。主要是由于机体营养不足,机体的免疫功能会相对低下,对细菌的防御能力降低。当机体没有摄入充足的钙、磷及维生素等,将无法为机体生長发育提供充足的营养,会导致牙齿及骨骼钙化程度较低,继发疾病的几率增大,会引起牙齿发育不良,自身抵抗细菌侵袭的能力不足,进而导致龋齿发生的概率增加。
  5 遗传因素:对相同年龄组的双胞胎龋病流行调查表明,遗传因素对龋病的发生只有一定程度的影响,而环境因素相对来说更为重要,此外还有研究证实,龋齿独特家庭模式可在三代人中连续存在,但不能肯定是由遗传因素产生。
  龋病的防治措施有哪些?
  1 加强健康教育:由于部分龋齿患者年龄较小,尚无自理能力,需加强家长的口腔健康宣教。孕妇要及时进行蛋白质、钙、磷及维生素等的合理摄入,禁止使用安眠药、四环素等,避免胎儿牙齿发育不良。
  2 加强口腔卫生规范化指导:针对基础的口腔卫生及自护知识进行讲解,帮助养成健康的口腔卫生习惯。针对龋齿发生因素及防治措施进行讲解,提高人们对龋齿疾病知识的了解,增强防龋意识。在养成健康卫生习惯的前提下,辅助人们规范刷牙方法,有效及正确的刷牙是进行龋齿控制的最佳方式,临床学者研究表明,早晚进行刷牙可有效降低龋齿的发生,建议每天刷牙2次,同时可借助牙刷进行牙周组织的按摩,提高牙齿的防御能力。
  3 给予饮食干预,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在新生儿发育期间给予合理喂养及营养,指导家属进行合理的喂养,多补充含钙、磷及维生素等的食品,纠正儿童偏食及挑食的习惯。
  4 帮助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餐后及时漱口及早晚刷牙,教育儿童少吃甜食、零食等。
  5 加强对儿童口腔健康的关注:建议间隔3~6个月的时间带儿童到口腔科进行常规的检查。家长的良好示范可有效提高儿童对牙齿健康的关注。窝沟封闭作为有效的预防龋齿的措施之一,可在不去除牙体组织的前提下,于表面涂抹一层粘接性树脂进行牙釉质保护,避免细菌的侵害,临床预防龋齿效果显著。临床建议儿童进行窝沟封闭的年龄以3~4岁为宜。
  根据口腔疾病的调查与研究数据显示,儿童龋齿的发病率不断上升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及饮食结构的改变密切相关。龋病不仅对口腔健康有不良的影响,同时对机体发育及心理健康也有不良影响。由于我国口腔健康事业的起步较晚,临床针对口腔疾病多集中在治疗阶段,针对口腔健康的预防保健相关措施尚不健全,希望相关部门重视口腔卫生工作,大力开展综合防治工作,加强口腔健康的预防措施、防治指南及检查机制的宣传力度[3]。儿童易患龋齿,要在人发育的初始预防龋齿疾病的发生,帮助儿童对口腔疾病的认识。总之为了健康要及早预防龋齿,这件事情需要大家与医务人员共同努力,以达到最佳的口腔疾病预防效果。
  参考文献
  李玲,张志辉,曲荣等.合肥市区3~6岁儿童乳牙龋齿患病现况调查分析[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4,18(1):81-82.
  王梦醒,赵丽萍,邵若蘅.小儿龋齿患病情况调查及危险因素研究[J].医学综述,2014,20(15):2861-2863.
  王卓,邓颖,尹伟等.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系统口腔卫生工作现状调查[J].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015,(2):178-18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1496433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