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  > 中国论文网 > 
  • 医学论文  > 
  • 腹腔镜下完全腹膜外腹膜前间隙无张力疝修补手术治疗成人疝气的疗效研究

腹腔镜下完全腹膜外腹膜前间隙无张力疝修补手术治疗成人疝气的疗效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完全腹膜外腹膜前间隙无张力疝修补手术(TEP)治疗成人疝气的疗效。方法 80例成人疝气患者, 按照不同治疗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 观察组患者采取腹腔镜下完全腹膜外腹膜前间隙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进食时间、术后活动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复发率。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20.15±5.17)ml少于对照组的(26.92±5.63)ml, 手术时间(42.31±3.02)min、住院时间(5.13±3.20)d、术后进食时间(6.01±1.52)h、术后活动时间(0.85±0.21)d短于对照组的(51.62±3.27)min、(6.75±3.00)d、(20.97±2.63)h、(3.81±0.52)d,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与复发率分别为7.50%和0, 低于对照组的25.00%、10.0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取腹腔镜下完全腹膜外腹膜前间隙无张力疝修补手术治疗成人疝气可缩短患者恢復时间, 减少并发症及复发, 值得临床借鉴推广。
  【关键词】 腹膜前间隙无张力疝修补手术;成人疝气;临床疗效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9.36.039
  腹股沟疝主要指患者腹腔内脏器出现缺损情况, 腹股沟部位出现体表外突情况, 临床主要分为斜疝和直疝两类, 其中斜疝发病率最高, 其发病率高达35%, 且多以40岁以上男性居多, 先天及后天病变均可能引起腹股沟疝[1]。该疾病发展快, 临床主要通过手术手段进行治疗。本研究旨在探讨腹腔镜完全腹膜外腹膜前间隙无张力疝修补手术治疗成人疝气的疗效, 特收集本院收治的80例成人疝气患者为研究对象,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12月本院收治的80例成人疝气患者, 所有患者均确诊为腹股沟疝, 患者及家属均对研究内容知情同意, 并已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 本研究已获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排除手术禁忌者、精神疾病、心脏病、肝肾疾病、免疫功能异常者。按照不同治疗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40例;对照组男37例, 女3例;年龄22~67岁, 平均年龄(54.5±11.9)岁。观察组男39例, 女1例;年龄20~67岁, 平均年龄(53.5±11.5)岁。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1. 2. 1 观察组 行腹腔镜下完全腹膜外腹膜前间隙无张力疝修补术, 采取全身麻醉方式对患者进行麻醉, 于患者脐下方位置作1 cm切口置入Trocar, 镜推法建立空间, 脐与耻骨联合连线三等分处分别置入Trocar及分离钳, 完全游离疝囊剥离回腹腔, 在腹膜前间隙放置补片并展平, 生物胶固定。
  1. 2. 2 对照组 行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 患者保持平卧位姿势, 采取硬膜外麻醉方式对患者进行麻醉, 对切口部位进行消毒, 于腹股沟韧作斜形切口, 长度为6 cm, 如患者疝囊小, 可直接游离疝囊至高处, 无需高位切开或结扎;如患者疝囊较大, 且出现严重黏连情况, 先对疝囊进行横断, 再将其置入腹腔;网塞通过内环口置入, 在腹横筋膜前进行固定, 补片置入后进行固定缝合。
  1. 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进食时间、术后活动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复发率[2]。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进食时间、术后活动时间比较 观察组手术时间为(42.31±3.02)min, 术中出血量为(20.15±5.17)ml, 住院时间为(5.13±3.20)d, 术后进食时间为(6.01±1.52)h、术后活动时间为(0.85±0.21)d;对照组手术时间为(51.62±3.27)min, 术中出血量为(26.92±5.63)ml, 住院时间为(6.75±3.00)d, 术后进食时间为(20.97±2.63)h, 术后活动时间为(3.81±0.52)d。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 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进食时间、术后活动时间短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复发率比较 观察组出现腹膜前间隙血肿2例, 阴囊血肿1例, 并发症发生率为7.50%;复发0例, 复发率为0;对照组出现尿潴留4例, 伤口感染3例, 阴囊血肿3例, 并发症发生率为25.00%;复发4例, 复发率为10.00%;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与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疝气是外科常见疾病, 也常被称之为小肠串气, 主要因患者体内组织或器官出现病变情况, 或受外力影响部分与原有位置脱离, 经薄弱或间隙位置进入到其他部位, 出现体表外突情况。腹股沟斜疝、直疝、股疝均属于常见疝气种类, 引起该疾病因素较多, 患病后患者腹内压出现不断升高情况, 对患者日常生活造成严重影响, 如不及时治疗, 错过治疗时间, 可能会出现疝块嵌顿情况, 危及患者生命安全[3]。作为疝气高发国家, 我国在疝气临床中多通过手术方式进行治疗, 但传统疝气缝合手术在术中会牵拉患者正常组织, 在疝环关闭时多在张力存在的情况下缝合组织, 患者疼痛剧烈, 术后需长时间卧床静养, 病情恢复较慢, 且容易出现并发症, 复发率较高[4-6]。“无张力”修补概念最早为Lichtenstein在1989年提出, 无张力疝修补技术已在临床广泛推广。近年来, 随着现代医学技术不断发展, 腹腔镜腹膜前间隙无张力疝修补术在疝气治疗中广泛推广, 这种治疗方式可扩大修补范围, 损伤更小, 在腹横筋膜缺损修补时无张力, 网片轻, 面积大, 患者疼痛程度更轻, 术后恢复时间更短, 并发症少, 复发率低[7]。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中通常采取腹腔镜下完全腹膜外腹膜前间隙无张力疝修补手术和经腹腔镜下腹膜外腹膜前间隙无张力修补两种术式, 其中腹腔镜下完全腹膜外腹膜前间隙无张力疝修补手术入路和操作技术较为复杂, 自始至终均在患者腹膜外完成修补操作, 其优势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①使用的网面修补面积更大, 可以将薄弱区域全面覆盖。②通过完全腹膜外操作, 可避免进腹修补操作对患者腹腔造成干扰, 引起各类并发症。③在修补过程中坚持入路无张力的操作修补原则, 于患者脐部位置作小口, 借助球囊扩张法或推镜法使患者保持腹膜外前间隙气腹状态, 建立足够的手术操作空间, 在此空间中实现疝囊横断、回纳, 再将补片妥善置入、铺平, 最后撤除气腹完成手术操作。由于解剖结构较为特殊, 因此, 手术难度高, 在手术时必须选择经验丰富的临床医生进行手术[8, 9]。另外, 在手术操作中, 临床医生应注意在直视下对疝囊进行还纳, 操作动作应尽量轻柔, 以免对周围其他组织造成损伤。如患者属于复发性疝, 在分离疝囊时, 应尽量减少组织损伤, 避免瘢痕, 增加出血发生率, 补片覆盖平整, 以免后期出现复发情况。本研究结果显示, 与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相比, 实施腹腔镜下完全腹膜外腹膜前间隙无张力疝修补手术患者术中出血量更少, 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进食时间、术后活动时间更短, 且并发症发生率与复发率更低,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 采取腹腔镜下完全腹膜外腹膜前间隙无张力疝修补手术治疗成人疝气可缩短患者恢复时间, 减少并发症及复发, 值得临床借鉴推广。
  参考文献
  [1] 雷延伟, 樊广业, 吕应索, 等. 腹腔镜疝气修补术与腹膜前间隙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患者的疗效. 医疗装备, 2018, 31(21):131-132.
  [2] 时立平. 腹膜外腹腔镜疝气修补术与腹膜前间隙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 中外医学研究, 2017, 15(24):126-127.
  [3] 项凯. 腹膜前间隙无张力疝修补法治疗疝气的临床效果观察.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5, 15(10):76, 91.
  [4] 吴科仕. 疝气腹膜前间隙无张力修补术的临床应用. 现代诊断与治疗, 2018, 29(8):1250-1252.
  [5] 程永锋. 不同抗菌药对预防腹膜前间隙无张力疝修补术切口感染的临床效果分析.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7, 2(35):52-53.
  [6] 张国强. 腹腔镜经腹膜前间隙无张力修补术与无张力疝修补术在成人疝气治疗中的应用对比. 中外医疗, 2018, 37(28):52-53, 56.
  [7] 赵明一, 高峰, 陈涛, 等. 腹腔镜与开放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成人脐疝临床效果分析. 国际外科学杂志, 2019, 46(4):246-250.
  [8] 吴军. 腹腔镜经腹膜前间隙无张力修补术与无张力疝修补术在成人疝气治疗中的价值分析. 世界临床医学, 2017, 11(7):75-76.
  [9] 朱响, 梅拥平, 王馨, 等. 经腹腔镜与开放式腹膜外间隙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成人腹股沟斜疝的疗效分析.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10):1412-1415.
  [收稿日期:2019-03-2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1511795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