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延续性护理在宫颈癌全子宫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目的 探讨分析延续性护理在宫颈癌全子宫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80例行宫颈癌全子宫切除术患者,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 观察组患者采用延续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自我护理能力、生活质量评分;护理前后心理状态、睡眠质量;护理后婚姻质量评分。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后健康知识水平评分、自我责任感评分、自我护理技能评分、自我护理能力总分分别为(52.03±4.77)、(18.29±2.93)、(27.84±3.52)、(98.16±11.22)分, 均高于对照组的(46.12±5.69)、(16.76±2.65)、(25.61±3.83)、(88.49±12.17)分,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 两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 观察组患者SAS评分、SDS评分、PSQI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后夫妻交流、夫妻性生活、婚姻满意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延续性护理在宫颈癌全子宫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 能有效提升自护能力, 改善心理状态, 提高婚姻质量、睡眠质量及生活质量, 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关键词】 宫颈癌;全子宫切除术;延续性护理;应用效果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20.06.085
  宫颈癌是威胁女性健康的常见恶性肿瘤, 早期宫颈癌以手术根治为主, 多行全子宫切除术, 部分患者需辅助放射治疗及同期化疗, 术后可获得较好的生存预后。但患者面临着生殖系统重要器官子宫的全切除, 直接影响性功能和生育能力, 加之随后的放化疗治疗, 心理承受着极大压力, 容易产生各种生理及心理问题, 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状态及生活质量[1]。因此在患者术后选择合适的护理方法对提升患者的术后身心康复质量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延续性护理是一种新型护理模式, 其符合生理-心理-社会支持医学模式, 能够将医院护理延伸至家庭, 可使患者在院外获得持续、专业的护理服务[2]。本次研究延续性护理在宫颈癌全子宫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2019年1月本院妇科
  80例行宫颈癌全子宫切除术患者为研究对象, 患者均经病理活检确诊为宫颈癌, 病理分期在Ⅰ~Ⅱ期, 患者均行全子宫切除术及盆腔淋巴结清除术;其中鳞癌53例, 腺癌27例;排除手术禁忌者、精神障碍者、合并内分泌及免疫系统疾病者。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40例。观察组患者年龄31~67岁, 平均年龄(46.2±10.4)岁;对照组患者年龄32~66岁, 平均年龄(45.8±10.1)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 在出院前进行出院指导, 讲解日常家庭护理方法、用药方法、注意事项等, 患者自行家庭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延续性护理, 具体方法为:①成立延续性护理小组。由护士长任组长, 3年以上专科工作经验的责任护士4名为组员, 根据宫颈癌术后恢复特点, 制定延续性护理策略, 内容包括建立患者电子档案、健康宣教、心理护理、日常生活及夫妻生活指导、盆底功能康复指导等[3]。②延续性护理时间。出院后第1个月内每2周随访1次, 第2~6个月每月随访1次;随访方式包括家庭访视、电话随访、门诊复查、微信或网络等。③延续性护理具体内容。a.健康教育:主要集中在术后1个月内, 根据患者病情、家庭情况、个性特点、对生活质量的需求等进行个体化健康教育, 讲解术后可能发生的不适症状和应对方法, 若不适严重需嘱咐患者及时联系专科医生解答或来院复查;指导患者日常自护方法, 对患者的生理、心理及健康行为进行评估, 记录患者存在的健康问题, 针对性给予指导和解答, 促使患者养成健康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4];持续监测患者病情变化、用药情况、饮食、运动等, 对于不当之处立即指正并监督患者纠正;建立宫颈癌病患微信群, 定期推送宫颈癌健康知识、日常相关注意事项等, 鼓励患者在微信平台上提问或交流, 不断纠正错误或片面的疾病认知及日常护理方法;还可通过电子邮件等方式向患者发送健康知識宣传册, 强化疾病知识和自我护理知识, 提升自我管理能力, 最终逐步形成健康知识和健康行为的良性循环[5]。b.心理护理:每次访视时均需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 对于存在明显心理压力或情绪状态不佳患者给予针对性心理指导, 安慰患者情绪, 耐心解答患者疑问, 采用鼓励性语言给予患者心理支持, 并指导患者自我调节心理情绪, 从而缓解患者焦虑、抑郁、悲观、烦躁等不良情绪, 帮助患者树立康复信心;指导家属做好患者的心理疏导工作, 引导家属对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保持宽容、理解态度, 为患者创造积极、乐观的家庭氛围;同时增强病友间在微信群中的沟通交流, 号召恢复效果好的患者多发言, 介绍康复经验, 从侧面增强患者的康复信心[6]。c.功能康复训练:根据患者的病情及身体恢复情况指导患者进行盆底肌功能康复训练、肛门收缩训练, 先行有节奏的吸气呼气, 吸气时收缩肛门3~5次, 呼气时放松, 直到患者能够熟练掌握, 每日反复练习;视患者肛门收缩掌握情况后进行提臀训练, 在肛门收缩后抬臀, 促进臀部肌肉与腹肌的收缩, 持续5 s/次, 训练10次;之后行腹式深呼吸训练, 患者平卧位, 双手置于腹部, 收缩腹部肌肉;再行提肛训练, 取坐立位, 双手叉腰, 双足交叉, 站立时上提收缩肛门, 持续5 s后放松, 再坐下;循序渐进, 逐步增加训练强度、延长训练时间, 促进患者盆底肌功能恢复[7, 8]。两组患者均护理6个月。   1. 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自我护理能力、生活质量评分;护理前后心理状态、睡眠质量;护理后婚姻质量。采用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评估患者护理后自我护理能力, 包括健康知识水平、自我责任感、自我护理技能、自我护理能力总分, 共43个条目, 总分172分;采用生活质量量表(SF-36)评估护理后生活质量, 包括躯体疼痛、生理功能、生理职能、活力、精神健康、情感职能、社会功能、总体健康, 评分越高表示生活质量越好;采用SAS和SDS评估护理前后心理状态, 采用PSQI评估护理前后睡眠质量;采用Olson婚姻质量问卷评估护理后婚姻质量, 包括夫妻交流、夫妻性生活、婚姻满意度, 采用5级评分制, 评分越高表示婚姻质量越好。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护理后自我护理能力比较 护理后, 观察组患者健康知识水平评分、自我责任感评分、自我护理技能评分、自我护理能力总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两组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比较 观察组患者护理后躯体疼痛、生理功能、生理职能、活力、精神健康、情感职能、社会功能、总体健康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 3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心理状态及睡眠质量比较 护理前, 两组患者SAS评分、SDS评分、PSQI评分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 观察组患者SAS评分、SDS评分、PSQI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 4 两组患者护理后婚姻质量比较 观察组患者护理后夫妻交流、夫妻性生活、婚姻满意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3 讨论
  宫颈癌是女性常见恶性肿瘤, 早期手术根治辅助放化疗能够获得较好疗效。但手术需要完全切除子宫, 对生殖功能的破坏明显, 加之病情的打击, 患者大多伴有明显心理压力, 对术后康复造成明显负面影响[9]。患者出院后专科护理服务中断, 而社区对本病的护理能力较为薄弱, 导致患者无法在院外获得持续、专业的护理服务, 导致自我护理能力、社会活动能力以及应付能力等均不同程度降低, 增加了相关并发症及意外事件的发生率[10]。
  延续性护理的实施将医院专业护理资源进行合理分配, 制定个体化延续性护理策略, 能够持续为患者提供护理服务, 及时掌握患者病情变化及康复情况, 针对性给予患者康复指导, 提升患者对疾病的认知, 提高自我护理能力。同时针对性进行心理干预, 缓解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 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11, 12]。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 护理后, 观察组患者健康知识水平评分、自我责任感评分、自我护理技能评分、自我护理能力总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躯体疼痛、生理功能、生理职能、活力、精神健康、情感职能、社会功能、总体健康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SAS评分、SDS评分、PSQI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夫妻交流、夫妻性生活、婚姻满意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 延续性护理在宫颈癌全子宫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确切, 有助于患者改善心态, 提高自护能力, 提升生活质量和婚姻质量, 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 罗红. 延续性护理对宫颈癌全子宫切除术患者出院后生活质量的影响. 临床护理杂志, 2016, 15(4):29-31.
  [2] 何倩, 蒋亚芬, 杨敏, 等. 延续性护理在早期宫颈癌病人全子宫切除术后的应用. 全科护理, 2017, 15(19):2379-2381.
  [3] 陈小惠, 汪玉芳, 许庆萍. 延续性护理对宫颈癌患者广泛子宫切除术后生活质量和婚姻质量的影响.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17, 24(4):484-487.
  [4] 徐佩风, 马丽莎. 延续性护理干预对宫颈癌腹腔镜子宫全切术后早期家庭功能的影响. 新疆医学, 2017, 47(10):1123-1125.
  [5] 趙兰君, 袁继全, 张华萍. 延续护理对改善宫颈癌根治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作用评价. 中国医学创新, 2018, 15(17):80-84.
  [6] 尹静. 延续护理对改善宫颈癌根治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效果评价. 现代诊断与治疗, 2016, 27(9):1743-1744.
  [7] 范良红, 江锡环. 盆底肌训练对宫颈癌术后盆底功能恢复的影响. 安徽医药, 2018, 22(1):183-185.
  [8] 黄鲤. 延续性护理干预路径在宫颈癌后装治疗患者中的应用. 当代护士, 2017(8):52-54.
  [9] 杨珍珍, 李雪辉. 延续性护理预防宫颈癌术后中远期并发症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7, 26(32):3646-3648.
  [10] 魏琳琳, 杨波, 赵欣. 院外延续性护理教育对宫颈癌术后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 现代预防医学, 2015, 42(4):634-635.
  [11] 熊华, 曾利琴. 延续性护理干预对宫颈癌根治术后患者尿潴留及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 中国医学创新, 2018, 15(29):79-82.
  [12] 杨珍珍, 金子玉. 延续性护理干预对宫颈癌术后患者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7, 21(4):125-12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1514638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