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有效健康管理对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干预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目的 观察有效健康管理对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干预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该院2018年2月—2019年2月收治的糖尿病患者68例,随机分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护理,观察组实施有效健康管理,旨在降低慢性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饮食、运动、用药及血糖监测知识得分分别为(91.45±2.50)分、(92.48±1.85)分、(94.51±3.80)分及(94.11±1.97)分、视网膜病变、心血管疾病发生率均为2.9%、入院时、住院中及出院后,满意度分别为(95.87±2.41)分、(90.51±1.96)分及(90.87±5.10)分,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施有效健康管理,可有效提高糖尿病患者的自我干预能力,降低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生率。
  [关键词] 有效健康管理;糖尿病;慢性并发症;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 R58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20)01(a)-0178-02
   糖尿病为临床常见的慢性病,以血糖指标升高为主要特征。发病后,如未有效控制血糖,易诱发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等慢性并发症,增加患者死亡的风险。有研究指出,实施有效健康管理,可有效预防慢性并发症,改善糖尿病患者的预后[1]。该文于该院2018年2月—2019年2月收治的糖尿病患者中,随机选取68例作为样本,阐述了有效健康管理的方法,观察了管理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观察组(34例)性别:男/女=18/16,年龄(63.49±21.20)岁,病程(43.69±12.48)个月。对照组(34例)性别:男/女=19/15,年龄(62.48±20.60)岁,病程(44.15±11.85)个月。两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护理,以给药、血糖监测为主。观察组实施有效健康管理,旨在降低慢性并发症的发生率。有效健康管理的方法如下:①建立档案:当糖尿病患者入院时,护理人员需为其建立健康档案。档案中,除患者基本资料外,还需包括患者的联系方式、疾病治疗情况等信息,以便对其进行有效健康管理。②健康管理的内容:糖尿病患者住院时,护理人员应对其进行健康教育,实现对患者的有效健康管理,并增强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健康教育的内容,需以“饮食”“用药”“运动”等为主。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病情、饮食喜好,为其制定饮食方案。患者不得过多摄入碳水化合物,需限制热量的摄入量,但应积极补充营养,增强机体免疫力。为预防心血管病变,需嘱患者少食用富含胆固醇、脂肪的食物,避免发生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如病情允许,患者可适当运动,降低血糖指标。护理人员需指导患者使用胰岛素,并于餐前及餐后严密监测血糖指标,严密监测肝肾功能、血脂及眼底情况,以及早发现慢性并发症发生的可能,及早干预,降低慢性并發症的发生率。此外,护理人员同样应向患者宣传“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相关知识,嘱患者戒烟戒酒,保持良好的心态,严格控制血糖血压,使并发症发生率得以降低。③健康管理的途径:护理人员可通过“发放健康宣传手册”“打电话”“家庭访视”“召开社区宣传大会”“微信管理”等多种途径,实施有效健康管理。“微信管理”应每日进行,护理人员需通过微信,发布糖尿病慢性并发症预防的相关知识,提高患者的自我预防能力。打电话的频率,应以1次/月为主,此时,护理人员需询问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询问患者针对糖尿病相关知识有无疑问,并为其答疑解问。家庭访视的频率,则应以3个月1次为主。“召开社区宣传大会”的频率,应为半年1次。大会上,患者可向护理人员提问,也可相互交流糖尿病的治疗经验,使各自的预后得以改善。
  1.3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百分比(%)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x±s)表示。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者健康知识得分
   观察组饮食、运动、用药及血糖监测知识得分,分别(91.45±2.50)分、(92.48±1.85)分、(94.51±3.80)分及(94.11±1.97)分,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发生率
   观察组视网膜病变、心血管疾病发生率,均为2.9%,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患者满意度对比
   观察组入院时、住院中及出院后,满意度分别为(95.87±2.41)分、(90.51±1.96)分及(90.87±5.10)分,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与血糖控制不善有关。而导致血糖未有效控制的原因,则与患者自我干预能力低、医院管理连续性差有关[2]。针对糖尿病患者所实施的常规护理,缺乏健康管理的内容,患者发生慢性并发症的风险较高。该研究发现,接受常规护理者,饮食、运动、用药及血糖监测知识得分,分别(80.45±3.16)分、(85.52±2.71)分、(83.64±1.97)分及(84.16±3.75)分,提示患者自我护理能力低。该组患者视网膜病变率8.8%、神经病变率2.9%、肾病发生率5.9%、心血管疾病发生率11.8%,提示患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率高(P<0.05)。该组患者入院时、住院中及出院后,满意度分别为(81.92±4.36)分、(85.19±1.68)分及(85.79±1.64)分,提示患者满意度低。    为降低慢性并发症的发生率,该院将“有效健康管理”措施应用到了糖尿病患者的护理中,取得了满意的效果。当糖尿病患者入院时,为其建立健康档案,可为有效健康管理措施的实施提供指导,确保护理人员可与患者保持联系,实现对其病情的监测。糖尿病患者住院时,以“饮食”“用药”“运动”等为主,对其进行健康指导与管理,可增强患者的自我干预能力,且可辅助降低血糖,提高血糖的稳定性[3]。此外,上述健康管理方法的实施,对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同样较为有利。该院所实施的有效健康管理,方法包括“发放健康宣传手册”“打电话”“家庭访视”“召开社区宣传大会”“微信管理”等多种。通过上述途径对患者进行干预,可实现对患者连续性的跟踪监测,及早发现慢性并发症发生的风险,及早处理,提高血糖控制水平,改善患者的预后[4]。为评估有效健康管理措施的应用价值,该院对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了观察。结果显示,该组患者饮食、运动、用药及血糖监测知识得分,分别(91.45±2.50)分、(92.48±1.85)分、(94.51±3.80)分及(94.11±1.97)分,與常规护理相比,患者自我干预能力更强。该组患者视网膜病变、心血管疾病发生率,均为2.9%,与常规护理相比,慢性并发症发生率更低(P<0.05)。该组患者入院时、住院中及出院后,满意度分别为(95.87±2.41)分、(90.51±1.96)分及(90.87±5.10)分,与常规护理相比,满意度更高(P<0.05)。王俊香[5]在研究中,选取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样本,将有效健康管理措施,应用到了社区规范化管理过程中。结果显示,应用有效健康管理措施后,患者的慢性并发症发生率自26%降低到了3%,自我干预能力自(82.5±4.5)分提升到了(96.3±2.4)分。该学者的研究成果与该文基本一致。
   综上所述,实施有效健康管理,可有效提高糖尿病患者的自我干预能力,降低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生率。
  [参考文献]
  [1]  罗缨.2型糖尿病患者中医证型分析及其与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关系的研究[J].中国社区医师,2019,35(14):100,102.
  [2]  杨玉娟.慢性疾病健康小屋在高血压病合并糖尿病患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9,16(9):36-38.
  [3]  黎雅清,张家俊,林健才.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代谢指标及慢性并发症的影响[J].中国医学创新,2019,16(10):44-48.
  [4]  毛庆华,邱玉红,黄玺.纽曼保健系统模式在2型糖尿病患者慢性并发症预防中的应用[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9, 28(8):898-901.
  [5]  王俊香.2型糖尿病患者社区规范化管理后血糖指标变化及慢性并发症发生情况分析[J].中国农村卫生,2019,11(4):42-43.
  (收稿日期:2019-10-1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1515080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