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MR扩散加权成像在脑梗死缺血半暗带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目的 分析MR扩散加权成像在脑梗死缺血半暗带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30例脑梗死患者, 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所有患者均使用MR扩散加权成像检查, 分析对比全部脑梗死患者病症检出情况;病灶中心区和对侧镜像区、缺血半暗带和对侧镜像区表观扩散系数值;超急性期和急性期脑梗死患者表观扩散系数值。结果 MR扩散加权成像经检查后与患者症状体征相符合的脑梗死病灶检出率明显超过T2加权像, 且T2加权像的检出率为83.33%(25/30)。其中, 存在12例超急性期和急性期脑梗死患者在发病过程中的MR扩散加权成像显示异常, 经一段时间治疗后T2加权像与最终脑梗死的面积并不匹配, 其中, 10例患者呈现出可逆性改变, 即患者在发病时MR扩散加权成像呈现为高信号, 但在进行复查过程中则显示为T2加权像信号正常, 2例患者呈现为不可逆性改变, 即MR扩散加权成像无论是发病时还是复查时均显示为高信号表现。病灶中心区和对侧镜像区表观扩散系数值分别为(3.86±1.52)×10-4、(7.48±0.88)×10-4 mm2/s, 缺血半暗带和对侧镜像区表观扩散系数值分别为(7.84±0.79)×10-4、(8.20±0.72)×10-4 mm2/s, 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12.726, P<0.05)。超急性期脑梗死患者缺血半暗带和病灶中心区表观扩散系数值对比,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期脑梗死患者缺血半暗带和病灶中心区表观扩散系数值对比,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MR扩散加权成像、表观扩散系数值能够准确检测出脑梗死急性期缺血半暗带情况, 为患者日后治疗和确诊提供科学的依据, 便于患者更好治疗和尽早恢复健康, 应在临床中大力推广并应用。
  【关键词】 MR扩散加权成像;脑梗死;缺血半暗带;诊断价值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20.04.013
  在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现状下, 人们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水平发生极大变化, 且人口老龄化趋势亦越来越严重, 在这种情况下, 脑卒中发病率也随之不断攀升, 加之该病症致残率和致死率均较高, 已成为临床关注的重点病症之一[1]。由于脑梗死在脑卒中发病率中占比≥50%, 使病症尽早诊断和治疗的重要性得以凸显, 一般来说, 脑缺血半暗带作为急性脑梗死中可恢复和治疗脑组织, 成为临床检测和治疗的重中之重[2]。当下, MR扩散加权成像是诊断脑梗死缺血半暗带的主要方法, 并结合T1加权像和T2加权像、表观扩散系数比率等进行动态观察和分析[3], 从而得到更为准确的影像学检测结果。本次研究针对MR扩散加权成像在脑梗死缺血半暗带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 详细内容见下文所示。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8年2月~2019年2月收治的30例脑梗死患者, 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所有患者均为首次发生脑梗死症状, 其中, 男16例, 女14例;年龄最小49岁, 最大88岁, 平均年龄(61.84±8.72)岁;起病时间≤6 h即超急性期患者5例, 起病时间为7~24 h即急性期患者7例, 起病时间>24 h即亚急性期患者18例;患者临床表现多集中在无力、失语、偏瘫、昏迷、呕吐等。所有患者家屬均经临床伦理委员会认证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 2 方法 MR扩散加权成像所使用超导仪设备型号为Philips Mutiva1.5T, 对患者进行MR扩散加权扫描、T1加权像扫描和T2加权像扫描, MR扩散加权成像序列为SE-SSEPI, TE值为105 ms、TR值为3600 ms、矩阵长为165 mm、宽为130 mm、层厚为5 mm、FOV为25 cm×15 cm, B1值设置为0 s/mm2, B2设置值为1000 s/mm2, 确保所有患者在进行检查时操作、序列、划线最大限度上保持相同, 从而减少误差的产生, 保证全部患者扫描参数相同。
  1. 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①对比全部脑梗死患者病症检出情况。缺血半暗带发病中MR扩散加权成像和复查时T2加权像病灶大小不匹配脑组织显示为高信号, 复查时T2加权像信号显示正常脑组织或MR扩散加权成像高信号, 在复查T2WI时显示为高信号区域;病灶中心区发病中MR扩散加权成像和复查时T2加权像均为高信号[4]。②在表观扩散系数测量图中对患者病灶中心区进行测量, 主要是病灶中心区和对侧镜像区表观扩散系数值与缺血半暗带和对侧镜像区表观扩散系数值, 注意避开患者脑室、脑沟和脑脊液, 最大限度上减少测量误差。③对比超急性期和急性期脑梗死患者缺血半暗带、病灶中心区表观扩散系数值。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30例脑梗死患者病症检出情况 MR扩散加权成像全部显示与患者症状体征相符合的脑梗死病灶, 其检出率100.00%(30/30)明显高于T2加权像的83.33%(25/30)。其中, 存在12例超急性期和急性期脑梗死患者在发病过程中的MR扩散加权成像显示异常, 经一段时间治疗后T2加权像与最终脑梗死的面积并不匹配, 其中, 10例患者呈现出可逆性改变, 即患者在发病时MR扩散加权成像呈现为高信号, 但在进行复查过程中则显示为T2加权像信号正常, 2例患者呈现为不可逆性改变, 即MR扩散加权成像无论是发病时还是复查时均显示为高信号表现。
  2. 2 30例患者病灶中心区和对侧镜像区、缺血半暗带和对侧镜像区表观扩散系数值对比 病灶中心区和对侧镜像区表观扩散系数值为(3.86±1.52)×10-4、(7.48±0.88)×10-4 mm2/s, 缺血半暗带和对侧镜像区表观扩散系数值为(7.84±0.79)×10-4、(8.20±0.72)×10-4 mm2/s, 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12.726, P<0.05)。   2. 3 12例超急性期和急性期脑梗死患者表观扩散系数值对比 超急性期和急性期脑梗死患者缺血半暗带和病灶中心区表观扩散系数值对比,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急性期脑梗死患者缺血半暗带和病灶中心区表观扩散系数值对比,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期脑梗死患者缺血半暗带和病灶中心区表观扩散系数值对比,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脑梗死患者缺血半暗带中主要由中央梗死区域和周围缺血半暗带共同组成, 一般来说, 缺血半暗带位置在患者脑部正常区域和严重缺血区域中间部位[5], 随着血流量的逐渐减低神经元功能逐渐丧失, 但基本可以保障细胞膜泵水平以及离子梯度水平, 据相关报道可知, 在灌注区域根据不同低灌注程度存在一定区别, 如脑梗死发病<6 h時间段灌注阈值依赖性相对较强。目前, 脑梗死诊断多应用MR扩散加权成像, 但MR扩散加权成像显示为高信号时也并不是全部表现为梗死症状[6]。本次实验研究通过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MR加权成像和T2加权像进行动态方面的观察和诊断, 从而确定是否可以使用, 是否可通过表观扩散系数值对患者脑部中心坏死区域、正常脑组织和缺血半暗带进行准确评价, 根据实验结果可知, MR扩散加权成像经检查后与患者症状体征相符合的脑梗死病灶检出率明显超过T2加权像, 其中10例患者呈现出可逆性改变, 2例患者呈现出不可逆性改变, 且病灶中心区和对侧镜像区表观扩散系数值分别为(3.86±1.52)×10-4、(7.48±0.88)×10-4 mm2/s, 缺血半暗带和对侧镜像区表观扩散系数值分别为(7.84±0.79)×10-4、(8.20±0.72)×10-4 mm2/s, 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12.726, P<0.05);超急性期脑梗死患者缺血半暗带和病灶中心区表观扩散系数值对比,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期脑梗死患者缺血半暗带和病灶中心区表观扩散系数值对比,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知, 脑梗死患者在发病后表观扩散系数值出现下降, 而缺血半暗带趋于表观扩散系数值下降幅度相对较小[7], 经治疗后复查阶段信号强度和正常脑组织基本一致。且超急性期和急性期脑梗死患者病灶中心区域的缺血程度十分严重, 使其细胞膜、细胞器在长时间缺血状态下降低细胞外水弥散效果。另外, 在全部脑梗死患者中, 其表观扩散系数值并不等同, 以病灶中心区域的表观扩散系数值最低, 由中心向外围扩散表观扩散系数值逐渐升高, 并随着发病时间的延长表现为上升, 可知缺血半暗带内部脑细胞虽受损伤, 但经治疗仍可恢复正常水平[8]。
  综上所述, 通过MR扩散加权成像、表观扩散系数值能够准确检测出脑梗死急性期缺血半暗带情况, 为患者日后治疗和确诊提供科学的依据, 便于更好治疗和尽早恢复健康, 具有极佳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丁立, 王薇, 康敏, 等. MR扩散加权成像对子宫腺肌病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后早期疗效的评价价值.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2015, 26(11):804-807.
  [2] 林鹤, 阮海威, 王树, 等. 动脉自旋标记灌注成像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应用价值(附50例分析). 福建医药杂志, 2016, 38(3):102-105.
  [3] 杜汉旺, 牛庆亮, 武希庆, 等. 3. 0T MR扩散加权成像在宫颈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7, 15(1):95-97.
  [4] 张连宇, 陈雁, 王绎忱, 等. CT能谱成像与MR扩散加权成像评价肾透明细胞癌病理分级的价值比较.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8, 28(4):627-631.
  [5] 祁宇, 薛静, 高培毅, 等. 磁敏感加权成像突出血管征对急性缺血性卒中缺血半暗带的评估价值. 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 2017, 40(6):651-655.
  [6] 铁超恩, 崔惠勤, 李涛, 等. 磁敏感加权成像在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检查中的应用价值. 医疗卫生装备, 2017, 38(5):86-88.
  [7] 陈国财, 易海玲, 刘强. MR扩散加权成像在肝硬化后肾功能评价中的应用.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17, 26(2):200-202.
  [8] 孟建民. MR扩散加权成像和CT灌注成像在肝纤维化中的诊断价值.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8, 2(12):81-82.
  [收稿日期:2019-05-3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1516633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