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中医之道,道之大道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关于医,有这样的说法:“上者治未病,中者治欲病,下者治已病。”主动出击,是为上;积极自卫,是为中;消极避战,是为下。中医,作为三大国粹之一,它包含着对自然现象、人体组织器官形态构造、脏腑生理功能和病理表现等各个领域的认识。中医之上者,在于治未病——顺天时,顺其志,食治为先,食养善后。
  人与自然,有着物理同源性,自然环境中存在着人类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人与天地相参,与日月相应,即“天人相应”。这正是中医整体观的主要内容之一。自然环境的变化,可直接或间接、显著或不显著地影响人的机能活动,使之产生相应的改变。中医之五行、五味、五色、五化,以及寒热燥湿暑风、人体阴阳精气等,均基于自然之态,万物映象。
  中医看重人体所有组织器官和经络气血津液、及其物质结构、形态、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即人体整个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包括精神意识、思维活动、面色、眼神、形体动态、语言、呼吸和对外界的反应等各个方面。《类症治裁》曰:“一身所宝,惟精、气、神。神生于气,气生于精,精化气,气化神。故精者气之本,气者神之主,形者神之宅也。”中医认为,精、气、神为人体“三宝”,相互依存,相互为用。
  神,即精神状态,可分为“得神、少神、失神、假神”四种。得神表现为神志清楚、面色荣润、两目炯炯、反应灵敏、肌肉不削、呼吸平稳,精足气充,为健康之象,或虽病而精气未衰。与之相对,少神则表现为面色无华、萎靡不振、倦怠乏力、少气懒言等,多见于素体虚弱、病情轻浅等精气轻度受损者。失神是精气衰竭的征象,可见有两目呆滞、呼吸细微或喘促、形体消瘦,甚至神志不清等症,多见于精气亏虚之久病或重病者。假神是重危病人突然出现症状暂时“好转”的虚假表现,提示精气极度衰竭、阴阳即将离决,即所谓“回光返照”。
  观舌象,摸脉象,中医古已有之。舌象在舌质与舌苔两方面。舌质主要包括舌神、舌色、舌形、舌态和舌下络脉等方面。舌神有荣枯;舌色有淡白、淡红、红、绛、青紫;舌形有胖大、肿胀、瘦薄、点刺、裂纹、齿痕;舌态有强硬、痿软、歪斜、震颤、吐弄、短缩等变化。舌苔包括苔色、苔质两方面。苔色有白、黄、灰、黑、绿、霉酱等变化;苔质有厚薄、润燥、腐腻、剥落等不同。脉象的形成与心脏密切相关,同时也离不开肺、肝、脾、肾的整体协调,即“五脏六腑之气味,皆出于胃,变见于气口”。而气血,又是形成脉象的物质基础。脉象不但受年龄、性别、形体、生活起居和精神情绪的影响,还与自然气候、地理环境等因素有关。通过脉象可以了解气血的盛衰、阴阳的消长、邪正的强弱等。
  2020年的新冠疫情,许多中医专家针对新冠患者临床用药,都取得了神奇疗效。可以说,中医介入防疫使治愈人数迅速上升,让令人惶恐的局面迅速得以改观。“清肺排毒汤”就是一例,拥有意想不到的上好疗效,在中国式抗疫中,中医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可以说,以辨证、辨病论治相结合的中医,在疫情肆虐时,彰显出了独特的姿容。
  就疫病防控,中医以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避其邪氣。”正气即人体自身免疫力,邪气即致病因素。现在的新冠病毒,就要强调避其邪气,采取隔离措施,合理运用中药,清热解毒,除晦祛邪。
  从中医角度,一个人免疫力的提升,要从饮食、运动、情绪情志、起居、中药运用等方面予以调节。在饮食上,需加强营养,合理膳食。脾胃是后天之本,通过合理膳食,脾胃从食物中摄取精华,滋生气血、营养五脏六腑,产生免疫力。就运动而言,动则生阳,静则生阴,一动一静,互为其根。适当的运动能疏通经脉,畅通气血,滋养脏腑形体,加快废物排泄,提高防病抗病能力。在情绪情志上,重在调整心态,消除紧张,焦虑,惶恐;保持沉着、淡定、从容。惊则气乱,恐则气下,可以通过培养兴趣爱好,如琴棋书画、诗词歌赋等,寻求本真的快乐,从而达到提升免疫力的目的。在起居方面,做到作息规律,睡眠充足,绝不熬夜。在中药运用上,因人因境施药,或泡或熏或敷或饮,对症而为。
  中医之道,道之大道,法天地之正气,重源头,守根本,天人相应,天人相通,天人合一,有不可轻待的奥妙,不可抹煞的神奇。
  编辑:汐颜 xiyanbianji@sina.com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1531878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