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中医内外治相结合治疗糖尿病足60例疗效观察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谢荣鑫 周晓燕

  [摘要] 目的 观察中医内外治相结合治疗糖尿病足疗效。 方法 现总结2009年6月~2011年6月本院治疗糖尿病足60例的资料,全部患者给予基础治疗和中医内治外治相结合的综合疗法。 结果 治疗后本组治愈率为68.3%,显效率为20.0%,有效率为8.3%,总有效率为96.7%。 结论 中药沐足、中药外敷、中药内服辨证治疗三者结合治疗糖尿病足疗效显著。
  [关键词] 糖尿病足;中医;沐足;外敷;辨证治疗
  [中图分类号] R58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2)04(a)-0116-02
  
  糖尿病足是由于合并神经病变及各种不同程度末梢神经病变而引起的下肢感染,皮肤组织深部溃疡以及肢端坏疽等病变总称,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四大并发症之一[1],截肢率及死亡率均很高。糖尿病足的发生是感染、缺血及神经病变共同作用的结果:首先糖尿病患者下肢大血管易发生动脉硬化、钙化狭窄及闭塞等病变及肢体微动脉病变而导致下肢缺血,其次因下肢末梢神经病变出现感觉神经障碍,严重者出现无痛足,而不能及时发现足的破溃;再次糖尿病导致皮肤出现特异性变化,如皮脂腺缺乏,皮肤干燥使皮肤抵抗能力下降,而且缺血或和神经性溃疡,甲癣、甲沟炎造成趾间潮湿环境易出现细菌感染[2]。
  糖尿病足的主要症状是使患者表现为皮肤干而无汗;肢端灼痛麻木,感觉迟钝,肌肉萎缩皮肤干燥弹性差,皮温下降有色素沉着,肢端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间歇性跛行,下肢静息性疼痛,下蹲起立困难,严重者皮肤破溃、自发性起水泡后被感染形成溃疡坏疽或坏死,导致截肢致残[3]。本科于2009年6月~2011年6月间治疗糖尿病足60例采用综合治疗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9年6月~2011年6月本院治疗的糖尿病足患者60例,根据1995年中华医学会第一届全国糖尿病足学会制定的诊断标准(草案)提出的糖尿病足分类方法:1级25例,2级15例,3级12例,4级8例。其中,男29例,女31例,年龄40~82岁。60例患者均属2型糖尿病。
  1.2 治疗方法
  1.2.1 基础治疗 (1)控制血糖。给予生活方式干预(饮食控制、规律运动等)和药物治疗应用胰岛素迅速控制将血糖在5.0~7.8 mmol/L之间。(2)控制感染。根据实验室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回报来选择具有高度敏感的抗生素短期应用。(3)改善下肢的血液循环。1 d 1次静脉滴注丹红注射液20 mL;凯时10 μg 0.9%氯化钠溶液中静脉滴注。(4)支持疗法和对症处理。纠正高血压、高血脂,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积极治疗各种糖尿病并发症(如贫血、低蛋白血症等)。
  1.2.2 中医外治 (1)中药沐足治疗糖尿病足,组方为川芎30 g,桂枝15 g,红花25 g,肉桂20 g,木瓜20 g,当归20 g,桃仁20 g,苍术20 g、土茯苓15 g、黄柏10 g。上方加水2 000 mL,浸泡1.0~1.5 h,煮沸后,再煮30 min,待药液温度降至40~42℃左右,再将手足放入药液中浸泡40 min。每日睡前1次,2~4周为1疗程。(2)中药外敷。①箍毒消肿:患足坏死及红肿明显,但无明显波动感者,予黑药膏外敷红肿处。②祛瘀拔毒:适用于创口脓腐残留不清,予九一丹粘于棉沙条上,至于创口祛腐,保持引流通畅。③生肌:创面脓腐已净,且肉芽红润者,给予生肌膏外用生肌收口。
  1.2.3 中医内治 (1)寒凝血瘀证。功能与主治:益气活血,温经通脉,祛瘀生新.方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药用黄芪、芍药、桂枝、生姜、大枣、牛膝、红花、天麻。(2)湿热毒盛证。功能与主治:清热解毒凉血消瘀之法,方用四妙勇安汤加减。药用金银花、玄参、白芷、黄柏、生大黄、枳实、知母、蒲公英、败酱草[4]。(3)热毒阴伤证。功能与主治:活血养阴清热解毒。方用四妙勇安汤和增液汤加减。药用金银花、玄参、白芷、黄柏、生大黄、枳实、知母、蒲公英、败酱草、生黄芪、生地黄、麦冬、牡丹皮、赤芍、桃仁、白芍。(4) 气虚血瘀证。功能与主治:益气通阳活血化瘀。方用补阳还五汤加味[5]。药用生黄芪、当归、川芎、地龙、桃仁、麦冬、红花、丹参、玄参、赤芍、五味子、葛根、牛膝。
  1.3 疗效评定标准
  临床痊愈:局部坏死组织清除,肿胀炎症消退,创面全面愈合,肢端末梢血液循环障碍明显改善;显效:局部坏死组织清除,肿胀基本消失,创面愈合超过原溃疡面积2/3以上,肢端末梢循环障碍有改善;有效:局部坏死组织清除,肿胀减轻,创面愈合1/3,肢端末梢循环障碍略有改善。无效:创面愈合不明显,甚至进行性加重,肢端末梢循环障碍无改善。
  2 结果
  1~2级40例临床痊愈36例,显效4例。3~4级20例中,痊愈5例,显效8,有效,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6.7%。
  3 讨论
  糖尿病足在祖国医学中属中医“消渴病”继发的“血痹”、 “筋疽”、“脱疽”范畴。以消渴病失治误治,日久则热伤气阴,气阴两虚,甚至进一步导致阴阳俱虚[6],气虚导致血行不利,脉络阻滞,阴虚则血脉枯涩,两者皆可引起瘀血形成,而血瘀亦可阻滞体内气、阴液等精微物质的输送,这两种病机改变是相互贯彻于血痹发展、变化的整个过程。而这种“虚”与“瘀”的中医病机变化与西医微血管病变及微循环障碍,血供的减少和神经内膜缺氧的病理改变之间的一致性和相似性为临床运用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足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对于糖尿病足的治疗,中医治疗糖尿病足的特色和优势体现在综合分析,内外兼治,辨证施治的方法上,效果比较理想,可明显减轻糖尿病足的病变发展,减少截肢率及死亡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在实际工作中还要注意良好控制血糖,控制并发症,重视中西医、内外科、整体与局部、预防与治疗的有机结合。最终为祖国医学的发扬光大尽自己的微薄之力。
  [参考文献]
  [1] 韦巧玲. 糖尿病足的防治[M].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127.
  [2] 谷涌泉,张建,许樟荣. 糖尿病足诊疗新进展[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3] 中华中医药学会糖尿病分会. 糖尿病足中医诊疗标准[J].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6(7):618-625.
  [4] 王殿荣.辨证分型内外兼治配合西药治疗糖尿病足38例[J]. 陕西中医,2008,29(4):426.
  [5] 阙华发.糖尿病性足病的中医诊治 [J].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21(1):2-6.
  [6] 赵进喜,于秀辰,黄允瑜.糖尿病足的中医综合治疗技术[J]. 药品评价,2010,7(9):25-26.
  (收稿日期:2012-02-3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168101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