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氨苄西林胶囊致严重药物性皮炎1例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陈虹

  [摘要] 在了解药物性皮炎的危害后,本文以不良反应病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所用药物、用药途径、临床表现,从药物、患者与医师方面分析药疹发生的原因,并提出预防措施。不良反应的发生原因很多,需要个人及社会的共同努力,树立合理用药的意识和观念,提高对不良反应的认识,从而促进合理用药。
  [关键词] 氨苄西林胶囊;药物性皮炎;不良反应
  [中图分类号] R978.1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1)12(a)-143-02
  药物性皮炎简称药疹,是通过口服、注射、吸入等多种途径给药后引起的皮肤黏膜炎症反应[1],是临床上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对人体的危害很大,其干扰了疾病的诊断与治疗,能使原有的病情更加复杂,甚至导致病情恶化,还可能是其他严重不良反应的先兆[2]。重症药疹皮肤损害严重,如合并严重内脏损害,死亡率高达30%[3]。药疹虽见于皮肤表面,但实质属于药品不良反应(ADR),为了揭示氨苄西林胶囊ADR发生的特点,使人们更加充分地认识其安全性,笔者对氨苄西林胶囊引起药物性皮炎的发病情况及病情的演变进行了分析。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患者60岁,女性,因牙痛于2010年6月5日就诊于社区医疗门诊部,询问药物过敏史:对青霉素不过敏,但对头孢类药物过敏。医生给予氨苄西林胶囊(成都东阳百信制药,批号:20091201)治疗,0.5 g/次,2次/d。2 d后,患者四肢暴露部位出现大小不等片状红斑,立即停药,期间症状不减并逐步扩散。于第4天在社区医疗门诊部静滴抗过敏药(葡萄糖酸钙、维生素C、地塞米松)3 d,1次/d,症状未减轻,而趋于严重。面部、躯干、四肢弥漫性红斑,颜色由潮红变为紫绀,针头大丘疹,部分融合成片,以面部、臀部、双下肢最明显,散在抓痕,未见明显糜烂、渗出、水疱,同时伴胸闷、气喘。随即转诊三甲医院进行药物治疗。入院后查体:体温36.6℃,脉搏86次/min,血压106/90 mm Hg(1 mm Hg=0.133 kPa),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咽稍充血,心音有力,心律齐,生理反射存在。辅助检查结果:TRUST阴性,过敏原检查阴性,电解质血钾3.20 mmol/L,高敏C反应蛋白7.29 mg/L,心电图显示窦性心律、心肌缺血,心肌酶谱显示肌酸激酶同工酶含量为23 IU/L。入院诊断:药物性皮炎。给予积极抗过敏治疗(维生素C、葡萄糖酸钙、甲基强的松龙注射液、口服盐酸左西替利嗪片等,甲基强的松龙分别以80、60、40 mg 3个阶段治疗)、对症支持(奥美拉唑等),配合活血化瘀、抗心肌缺血、皮损外用药及淀粉浴治疗。患者住院15 d后出院,出院时双大腿散在少许点、片状色沉斑。嘱患者继续药物巩固治疗(连用3 d后停药门诊复查),定期复查心电图、心肌酶谱等。1个月后症状逐渐消失,痊愈。
  2 讨论
  2.1 不良反应发生原因
  2.1.1 药物因素 氨苄西林胶囊属β-内酰胺类抗生素,是一种小分子药物,本身没有抗原性,不能直接引起过敏反应,当其进入人体与体内组织蛋白结合后即变成完全抗原,激发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此类抗原抗体产生的变态反应表现在皮肤及黏膜上,即造成药物性皮炎。
  2.1.2 医师个人的主观意识 本研究中医师个人的主观意识错误主要包括3个方面:①轻视β-内酰胺类抗生素间的交叉过敏反应的特性。医师是诊断疾病的决策者,是遣方用药的制定者,准确的诊断,正确、合理的使用药物,是患者身心健康的保证。因此,医师应把好用药关。本研究患者虽对青霉素不过敏,但对头孢类药物过敏,这一点不可忽视。青霉素与头孢类药物同属β-内酰胺类抗生素,化学结构相似,易发生交叉或不完全交叉过敏反应。因此,要求医师在诊断、治疗过程中始终保持思维的缜密,多方考虑,切勿心存侥幸,粗心行事,造成医患双方不必要的纠纷。②口服药物首过效应的误导造成不良反应的发生。口服药物在胃肠道吸收,都有首过效应,使实际进入体循环的药量比给药量明显减少。但对过敏体质者,机体一旦致敏,小剂量的药物摄入即可发生严重甚至危及生命的过敏反应[4]。③延误诊治导致病情恶化。本研究患者出现药疹初期,医师未能重视该病的危害性,从而导致病情恶化,内脏病变,病程长达1个月以上。社区医疗具有一定的缺陷,包括医疗设备简陋、人才缺乏、技术力量不够强硬、医师对药物造成的ADR后果预知不够,也未能认真仔细地观察ADR的发展变化,对ADR的种种表现,不能做出及时妥善的处理等,以至于加重患者ADR症状,导致病情恶化。因此,社区医务人员应加强业务知识的学习,并不断地进行技术交流与总结,提高自身素质修养。
  2.1.3 患者自身因素的影响 氨苄西林胶囊ADR的发生机制与药物变态反应密切相关,盛中华[5]报道,过敏体质患者发生变态反应的机会较无过敏史的患者高4~10倍。老年人体内药物转化过程较长,脏腑功能活动性下降,对药物的反应不同,且老年人消化道黏膜吸收面积较正常成人减少30%左右,使不易溶解的药物氨苄青霉素吸收减慢,肠蠕动减慢,药物长时间停留,导致发生ADR;老年人血浆蛋白结合率降低,游离药物浓度增加,药效增强导致ADR发生;老年人肝脏脂质增加,酶的合成减少且活性降低,使药物的转化速度减慢,血药浓度上升[6],导致ADR发生。
  2.2 预防措施
  2.2.1 医务工作者认真审视自我角色的定位 医务工作者有着与其他职业不同意义的定位。所谓医者仁心,是一种态度、一种精神、一种境界,其不会因时间、地域的差异而改变,正是医务工作者这种自我角色的不可替代性与特殊性,要求其应较好地认识自己、了解自己,并准确定位,不断地提升对自我的管理。对接诊患者是否尽最大的努力诊治,是否在最短的时间内采取了最佳的治疗方案及是否在诊疗过程中实施了最好的医疗服务,这些问题包含了责任、义务、医德、技能、目标、方向等因素。医务工作者在把握定位、明确目标的同时,应不断的进取,保持思维的活跃与素质的提升,真正成为百姓生命健康的守护者。
  2.2.2 药物的合理使用 药物的自然属性决定了其对人体既有治疗作用,也可产生过敏或毒性反应。抗菌药物是种类最多、临床应用最广的药物,由于其广泛使用,随之而来的抗菌药引起的ADR数量也呈上升趋势,影响患者的用药安全。由抗生素引起的药疹在药物性皮炎中始终占第一位[7],而氨苄青霉素是最易引起药疹的药物之一。医务人员应依据诊疗对象、身体状况灵活调整诊疗方案,对过敏体质者用药更应慎之又慎,以减少ADR的发生。同时应严格执行药品管理法,严格处方药的药品管理尤其是抗生素的管理,重视抗生素引起的副作用对人体的伤害,防范滥用和不合理使用,促进合理用药。
  ADR是药物的自然属性,其发生过程极其复杂,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国家制定《药品管理法》、实行严格的质量管理、实施《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并加大执行的力度,其目的是为了杜绝、防范药物的ADR影响。维护全民健康,不仅是医务工作者的责任,更是每个公民的责任,树立合理用药的意识和观念,提高人们对ADR的认识,从多方控制ADR的发生,从而保证用药的安全。
  
  [参考文献]
  [1] 张学军.皮肤性病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20-126.
  [2] 周怡.抗生素所致药疹的临床观察与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1,9(15):82-83.
  [3] 陈学军,穰真,谢军,等.重症药疹的若干问题[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09,6(2):52-54.
  [4] 黎玉芬,黄海燕.重症药疹危险因素分析与预防[J].护士进修杂志,2010, 25(17):1589-1591.
  [5] 盛中华.脉络宁注射液致过敏性休克的流行病学特点[J]. 海峡药学,2009, 21(10):193-194.
  [6] 张大禄.药理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3:383-386.
  [7] 刘芝红,吴金萍.抗生素药疹200例临床分析[J].中外医疗,2010,29(21):44-44.
  (收稿日期:2011-09-0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2669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