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体悟太极拳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倪小庚

  我年轻时曾担任一个工厂的厂长,一次在搬运设备时,不慎被沉重的机器挤压,落下了严重的腰椎间盘突出症。从此每年都要发病几次,一到发病时左腿麻木酸胀,走路困难,晚上睡在床上连翻身都要人帮助。严重时就得住院推拿、牵引、理疗,一住少则十几天,多则个把月。我成了老病号,给家人带来了许多痛苦和不便。
  一次偶然的机会,听南京来的病友说打太极拳能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我半信半疑,但还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自己买了些太极拳的书籍和光盘开始自学起来。当时我宿舍东邻的矿山院内,每天都有人在练太极拳,少则几十人,多则上百人,只要有机会我就站在围墙外注视他们练拳的一举一动,面到家里对照光盘,再结合我看到的慢慢操练,从盘坐、平坐、浑元桩练到“三金刚”。可是没练多久,我就感到不是滋味,原来只是左腿酸胀,现在两条腿都酸胀,有时连上楼梯都感到吃力。在我产生动摇的时候,那位好心的病友打电话告诉我要坚持,练拳是有个过程的,由量变到质变,过了这一关慢慢就好了。我想也是,凡事都有个过程,不能这么不了了之。为了少走弯路,我选了一个展练点,每天跟着拳友练。大约练了一年多,我发现腰部较以前轻松了,令人高兴的是这一年我没有住医院就过来了。这一变化大大增强了我学练太极拳的信心。
  一段时间以后,普通展练点的练拳内容已满足不了我的要求,我内心产生了一个想法,能否到矿山院跟着刘勇老师练,实在不行跟着他的弟子们练也行。刘勇老师是陈式太极拳大师陈正雷的入室弟子,经常到海外教拳,功夫好,人品好。经人引见和刘老师见面后我说了想跟他学拳的想法,刘勇老师非常爽快地答应了。
  从那天起,为了强身健体,为了彻底解除腰腿病的痛苦,我每天坚持早晨练习太极拳2小时,细心揣摩:虚心求教,以拳交友,打太极拳成为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由于自己的刻苦磨炼,再加上老师的指导,我的拳艺有了长进,在首届中国陈家沟太极拳功夫精英赛、第三届中国陈家沟太极拳功夫精英赛上,分别获得了男子老年组陈式太极拳第二名、男子老年组陈式太极单剑第一名的好成绩。为表达对太极拳活动的支持,表达对关心过支持过我的老师们、拳友们的感激之情,现将我练习太极拳强身健体方面的一些感悟简述如下。
  首先,练好太极拳要具备“五心”、“三要素”、“一认识”。
  太极拳博大精深,要想打好太极拳并非轻而易举的事。正如陈式太极拳第十一代传人、当代十大武术名师陈正雷大师所说,练好太极拳必须具备“五心”、“三要素”、“一认识”。
  “五心”第一是敬心,就是要敬业,要心诚。“太极拳不可不敬,不敬则外慢师友,内慢身体”。第二是信心,对太极拳要有信心,要相信它,相信它的效果,同时相信自己能把太极拳学好。第三是决心,下决心学好太极拳,练拳不能可有可无、随随便便。第四是恒心。没有恒心、不坚持,个人有再好的条件也学不会太极拳。第五是耐心。耐心就是“磨功夫”,就是“打造”,只有打造才能成器。修炼太极拳是一个长期的身心修炼过程,不能急于求成,要做到不急躁、不厌烦、心平气和、循规蹈矩。
  “三要素”就是要具备三个条件。第一是师资,要有一个很好的老师,有一个准确的传授。太极拳有它高深与细致的地方,正因为这样,如果没有明师指点,大多练习者终身无从入门。要想练好太极拳,必须有一位品德高尚、技术精湛、理论精通、教学有方的明师,引导学生步入正确途径、少走弯路。第二就是天资,即聪明,悟性好,接受能力强,模仿能力强。天资是练好太极拳的重要因素。太极拳精奥之处不仅要靠老师指导,还必须亲身体验,用心琢磨。第三是最重要的条件,就是要苦练。苦练是练好太极拳的决定因素。自己天资聪明,又得明师指导,还得有吃苦耐劳的精神才能成功。
  “一认识”就是要认识什么叫太极拳,为什么叫太极拳。太极拳决非社会上流传的“捞鱼摸虾拳”。太极拳是陈氏先祖在家传拳术的基础上,根据易经阴阳学、中医经络学和导引吐纳术综合创造的,具有阴阳、刚柔、快慢相间相济特色的,符合人体的生理规律和大自然运转规律的拳术运动。这种符合人体的生理规律和大自然运转规律的拳术运动因为依据的是阳极生阴、阴极生阳、阴阳转化、相辅相承、互为其根、互为其用的太极原理,所以被定名为太极拳。
  其次,初练太极拳者,要特别注意基本功的训练。要夯实基础。
  学拳要学到真东西,贪快是不行的。要想练好太极拳,必须练好基本功,夯实基础。学拳之前,先要学习一些太极拳方面的基本知识,看一些有关太极拳的书籍,了解一些拳理拳法和基本理论,这对以后学练太极拳会有帮助,有时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陈式太极拳门规戒律中就要求:“学太极拳先学读书,书理明白,学拳自然容易。”
  练拳架之前,首先要注意手形、步形的练习,然后进行基本功的训练,如云手、缠丝劲的训练。基本功要重视桩功的练习。桩功练习动作单一,思想容易集中,通过10―30分钟的桩功练习可体会到什么叫立身中正、周身放松、心气下降、气沉丹田。基本功的训练要特别重视拳架姿势和基本动作的训练,耍弄清楚诸如“虚领项劲”、“含胸塌腰”、“沉肩坠肘”、“上下相随”、“虚实转换”、“丹田内转”等的含义和要领。在上述练习有一定基础后便可以开始拳架的练习。
  学拳如学字。学字之初,先一笔一画地模仿,要横平竖直,钩、点、撇、捺都要正确。学拳也是如此,先从一招一式一手一脚学起,从外形模仿中打下正确的基础。传统太极拳,尤其是陈式太极拳,不是短时间内就能章握的。正如刘勇老师说的,学拳的过程是五部曲,即“会”、“对”、“好”、“妙”、“绝”。一个套路能单独地熟练地从头至尾完成,只能算“会”,“会”充其量说明外形模仿差不多了。但这仅仅是表面的东西,要上升到“对”就需要按照拳理拳法的要求,一招一式地改,一招一式地练,一招一式地悟,除了自己反复地练、刻苦地练、反复地改以外,学习、交流、切磋必不可少,尤其要争取明师的指点,免得走弯路。从“会”到“对”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也是一个刻苦磨炼的过程。如果基本功练好了,基础夯实了,就会缩短从“会”到“对”的进程。当然,要想把拳练到“好”再到“妙”(妙不可言)甚至“绝”(无与伦比),非要在明师指点下经过若干年甚至几十年的磨炼不可。
  再次,放松是太极拳练功的独特方法和手段。
  放松,是太极拳的基本功,是太极拳修炼过程的第一关。冯志强老先生说:“练拳的过程是放松的过程,不是僵直的过程。只有放松,气才能流动;只有放松,才能气沉丹田;只有放松,才能浊气下降,清气上升:只有放松,气血在身体里才能流动好。”陈照奎老先生说:“太极拳的全过程都要松下来,要百分之百地放松,周身节节都要松下来,要松到手指肚。”只有在放松的情况下,发劲才能淋漓潇洒,不发则已,一发则迅雷不及掩耳。刘勇老师形象地说:“太极拳是

运动中睡眠,睡眠中运动:太极拳是运动中休息,休息中运动。练拳的过程就是休息的过程。”
  放松是指躯体放松,思想意识放松,精神情绪放松。练太极内功要求始终放松,在心静用意的前提下,引导肌肉、皮肤和骨节放松,还要求中枢神经系统、内脏器官等全身都要同时放松,通过放松进一步疏通经络、调和气血,从而达到增进健康的目的。松的程度愈深,练功的效果则愈好。
  第四,太极拳练习宜静不宜急,宜慢不宜快。
  练习太极拳宜选择安静、空气流通、冬天避风、夏天避阳、视野开阔之地。练拳之前先静心默立几分钟,或练几分钟桩功,排除一切思想杂念,对照练太极拳的要求逐一检查头是否正直、躯干和双臂是否放松、呼吸是否自然通畅,从心理上安静下来后再慢慢开始练拳。这是练拳的准备阶段。
  太极拳架的练习是动中求静、静中有动,待拳势动作纯熟、通顺、连贯、协调以后,再平心静气地用意运气。练习太极拳宜静不宜急,整套动作的练习要保持安静的心情,平心静气,静心锻炼,随着外形动作的和缓转换,引动内气于体内无微不至地细细运行,使意气合一、神形合一,顺其自然之运,得其自然之机,合其自然之道,渐入物我两忘之境。长期练习太极拳的人,大都有过这样的感受,即在松静状态下打完一套太极拳,会出现手掌红润、指尖发胀的状况,甚至可以感觉到指尖毛细血管的搏动,全身特别轻松惬意。
  练习太极拳宜慢不宜快,能慢尽管慢。从起势开始到收势结束,整个套路须慢慢领起、缓缓运行、默默停止,形似潺潺流水,又似和煦春风,柔顺和缓。慢练能养气,以平和之心养浩然之气,以虚灵之心养刚中之气。冯志强老师说:“为什么练拳要慢?就是为了更好地调节阴阳,使之阴阳平衡。阴阳平衡了,经络舒通,气血平衡,百病不生,达到了强身健体的作用。”
  第五,练好太极拳贵在持之以恒。
  太极拳运动属于有氧代谢运动。有氧代谢运动能改善心血管功能,防止心脏病发生:有氧代谢运动能增强骨骼密度,防止骨质疏松;有氧代谢运动能调节心理,使人精神振奋、胸怀开阔;有氧代谢运动能提高人体免疫力,减轻癌细胞对人体的侵蚀;有氧代谢运动能增强人的体能,使人精力充沛,延缓衰老,延长寿命。练习太极拳是一条健康之路、长寿之路。练好太极拳,贵在持之以恒。
  一是不论每天练多少遍,必须坚持天天练。练多少不怕,就怕时断时续一曝十寒。本人腰椎间盘突出症之所以能彻底痊愈,高血压病症能得到明显改善,就归功于长期坚持练习太极拳,不论在家时还是出差,不论天气是晴是雨,我练拳从不间断,就连大年初一也照样打拳。
  二是有条件的话应坚持每天多练几遍拳。常言道:“一遍不忘,二遍保本,三遍或有进步。”又云:“练则有,不练则无。”要想在太极拳修炼方面有所造诣的话,必须下苦功夫多练拳,在多练、苦练、长期坚持的过程中细心揣摩、细心领悟,边练边悟边提高,坚持数年乃至几十年,必定能获得拳艺、健康双丰收。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292101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