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吃菜喝药当心“被酒驾”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刘文君

  豆腐乳、醉蟹(螺、虾)、啤酒鸭、酒香麻辣鸡脖、酒酿丸子、糟鸡(肉)、酒心巧克力等食物在制做过程中都会用到黄酒、料酒、啤酒或烧酒,因此在这些食物中都或多或少存在酒精含量,食用后立即进行酒精测试,可能会超标;平时人们在烹调过程中也有很多菜离不开加料酒;另外,含糖量高的苹果、香蕉。梨等水果如储存不当,也会产生酒精成分,如一次进食过多的话,则可能导致酒精检测呈阳性反应。
  有实验显示,志愿者在食用豆腐乳后,立即进行检测酒精含量可达188毫克/100毫升,远远高于醉驾标准值;但过15分钟后再测时,其结果显示为零。也有人一次性吃6只醉虾时酒精含量尚未达到酒后驾车的标准,而当食用了10多只醉虾后,酒精含量就达到45毫克/100毫升,若在这个时候开车的话,就属于酒后驾驶了。
  据专家介绍,酒精(乙醇)是一种溶剂,由于其利于药物功效的发挥和吸收,所以在一些药物的制造和加工过程中会加入一定量的乙醇。如藿香正气水、十滴水、治风湿类疾病的药酒和糖浆等一些中成药中就含有乙醇。一些注射液中也含有乙醇,如氢化可的松、尼莫地平、血栓通、尼麦角林、托拉塞米、多西他赛等药物,其中氢化可的松中的乙醇含量在20%左右。另外,某些口腔清新剂、漱口水和花露水中也都含有大量的酒精成分,如服用或使用上述“涉酒”类物品后立即驾车,就有可能被检测出酒精成分。
  据有关假酒驾测验,在志愿者喝下一支10毫升的藿香正气水后,交警随即用酒精检测仪对其进行现场检测,结果显示为572毫克/100毫升,大大超出80毫克/100毫升的醉酒标准值。但15分钟后再次检测,结果只有13毫克/100毫升,达不到酒后驾车的标准值。对此,专家表示,吃或喝完含有酒精成分的食物或药物后,如果立即采用灵敏度高的酒精测试仪检测,就会显示出这种“被酒驾”的现象,因为此时酒精成分聚集在口腔里,有可能影响到检测结果,所以刚用过“涉酒”类物品的驾驶员最好不要马上驾车,一定要休息一段时间才可上路,以免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但是,如果大量摄入含有酒精成分的食物,那就相当于喝酒,只不过这些酒精是伴随食物一同进入人体内的,累积到一定程度也一样会发生醉酒现象,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相关数据显示,尽管对酒驾的处罚力度非常严厉,但由于不少驾车者还存在侥幸心理,所以现在酒驾者仍
  大有人在;而为了让人们既过足酒瘾,又不被查出酒驾,一些所谓的解酒食物和方法,也纷纷登场,受到热捧。
  抠喉催吐不可取。酒驾新规实施后,有些人喝酒后用手指抠喉咙,认为通过呕吐可以使酒精迅速排出体外,降低体内的酒精含量,在检测中“蒙混过关”。其实,那样做是徒劳的。因为在饮酒之后,大部分酒精已被吸收到血液里,催吐通过胃内容物带走的酒精不仅十分有限,而且频繁抠喉呕吐还会影响到自身的健康。
  解酒饮料靠不住。近来,号称能“缩短醉酒时间”、“降低体内酒精浓度”可快速解酒的紫苏、葛根等所谓解酒饮料受到了人们的追捧,致使不少驾驶员抱有侥幸心理。
  据专家介绍,饮酒后无论喝什么解酒饮料,都只会让身体舒服一些,缓解一些酒后的不适感,并不能真正起到解酒的作用。即使是在医院里,目前也没有一种药物可以达到有效解酒的效果。所以,解酒饮料也不可能降低测试出来的酒精浓度,更不可能让喝了酒的人在面对酒驾检查时“漏网”。
  无醇啤酒非“无醇”。饭桌上既要喝酒凑热闹,又担心酒驾被查后得不偿失,于是一些啤酒厂家推出了所谓的“纯生啤酒”、“无醇啤酒”,来满足消费需求。但测试结果表明,喝一杯“纯生啤酒”就能测出较高的酒精成分,至于无醇啤酒,则是因人而异。由于每个人的体质不同,对酒精的耐受程度也有所不同,有人喝了几杯,测试结果都没有达到酒后驾车的标准,而有人只喝几口就够酒驾标准了,所以无醇啤酒并非“无醇”,日常饮用仍需谨慎。
  专家指出,要避免酒驾,最保险的做法就是开车不喝酒,喝酒不开车,千万别抱着侥幸心理酒后驾车,以身试法,否则可能害人害己。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3211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