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泌尿外科住院患者合并医院感染的临床特征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汪涛 汪海燕

  [摘要] 目的 探讨泌尿外科住院患者合并医院感染的临床表现特征及有效防治。 方法 采用回顾分析的方法以自2010年10月―2012年10月在该院泌尿外科住院的患者为实验对象。分两组进行合并医院感染的临床分析。病患按照2∶1比例进行选择,其中具有无医院感染的病患人数为192例标识为参照组,具有合并医院感染的病患96例表示为观察组。观察两组病患的感染位、病原菌检查结果、医院感染对预后的影响等指标并对两组病患相关医院感染的各种指标进行差异性比较。结果 96例医院感染中口腔2例,抗生素相关性腹泻感染(即胃肠道感染)5例,切口感染8例,上下行呼吸道感染19例,泌尿道感染62例,其中典型表现出感染现象的有62例,非典型性症状为34例;实验期间该组共送检查标本180份,检出病原微生物126份, 大肠埃希杆菌44例,金黄色葡萄球菌24例、白色假丝酵母菌16例、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12株、肺炎克雷伯菌10例、铜绿假单胞菌10株、普通变形菌6株、肠球菌属4例。其中观察组4例死亡,参考组7例死亡。年龄性别、合并基础疾病、留置处置方法与时长、住院时间长是合并医院感染的诱发因素,同时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的使用对于合并医院感染效果并不显著。 结论 泌尿外科住院患者合并医院感染难以避免,针对患病个体的不同情况选择差异性方案进行预防和治疗护理。
  [关键词] 泌尿外科;合并医院感染;临床特征
  [中图分类号] R6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3)05(a)-0069-02
  泌尿外科合并医院感染是指泌尿外科的住院患者进行治疗过程中在医院发生的细菌感染现象,它包括患者在医院治疗期间感染到的致病细菌和在医院携带感染细菌治愈出院的后续细菌感染致病群。在医院发生的感染案例中,仅泌尿外科住院患者合并医院感染一项就占感染总数的21.37%以上,因此降低泌尿外科合并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是泌尿外科临床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该文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对该院泌尿外科住院患者发生合并医院感染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归纳、总结,并探讨了引起合并医院感染的内在和外在诱发因素,现选取2010年10月―2012年10月该院收治的288例泌尿外科进行医治的患者为研究对象,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88例来该院泌尿外科进行医治的患者为临床分析的目标群体。该阶段的患者诊断病历主要包括肾绞痛、积水、囊肿和结石;膀胱癌;前列腺增生和其癌症;尿道结石以及生殖道运动外伤等泌尿系统生殖道类疾病。其中女性患者为115例,男性患者为173例,年龄区间为16~83岁,患者平均年龄在(53.7±14.97)岁;病程区间为72 920 d,平均病程为(5.31±4.38)个月。治疗期间进行留置导尿的病例数量为213例,使用预防性应用广谱抗生素病例数量为117 例。
  1.2 诊断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分析的方法, 进行本实验。对感染的诊断标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进行评定。选取细菌培养、体温变化、临床症状的表现以及临床用药等指标综合诊断医院感染的发生与否。将病原菌检查结果、医院感染发生率、感染部位、感染对预后影响的变化作为统计变量。将288例治疗患者分为无医院感染发生的参照组,和发生合并医院感染的观察组。对两组患者进行年龄性别、尿管留置及处理时间、手术时间、是否使用预防抗生素、是否有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以及高血压等合并基础疾病等方面的差异比较。
  1.3 统计方法
  SPSS13. 0 统计软件包进行患者相关指标信息数据的采集、处理以及统计分析。对各项指标计量数据以均值±标准差(x±s)来表示,计数资料应用χ2检验,计量资料应用t检验。
  2 结果
  2.1 实验组监测结果
  该研究两组共228例,其中发生合并医院感染96例, 其发生感染率约为33.30% 。
  2.2 不同部位的感染情况
  口腔2例、抗生素相关性腹泻感染(即胃肠道感染)5例、上行呼吸道感染7例、切口处感染8例、下行呼吸道感染12例、泌尿道路感染62例。
  2.3 病原菌检送分析
  送检患者的唾痰、切口渗液、尿液以及粪便标本做病原学检查。检查标本共180份,送检率为62.50%;检出病原菌126株, 标本阳性率为70.00%,见表1。
  2.4 合并医院感染相关诱病因素
  年龄偏高、基础合并疾病、进行尿管留置处理、尿管留置时间过长、手术用时过长是引起合并医院感染的主要诱发因素。而在这过程中性别以及使用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对降低合并医院感染病菌的效果并不显著,见表2。
  2.4 医院感染死亡情况
  医院感染预后观察组的死亡率为4.17%,参照组死亡率为3.65%,观察组高于参照组的0.52%(P<0.05) 。
  3 讨论
  虽然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深入研究,医院感染在治疗方案设计、监测控制和管理等方面取得了很大进步, 但由于诱发泌尿外科合并医院感染的因素较多且复杂,在发生率上仍然没有较好的控制。据统计表明,该院泌尿科合并医院感染仍比一般科室的医院感染水平高。本实验中可以看出泌尿外科患者合并医院感染具有以下特征:①合并医院感染病例中泌尿道路感染所占比重最大,上下行呼吸道感染合计比重居于第二位。泌尿道路感染率较高主要是由于泌尿道路治疗中多采用留置尿管,且留置尿管的时间处理越长, 感染尿路病菌的风险就越高。此外,泌尿系统类疾病也由于自身伴随有绞痛、梗阻、积水、囊肿、结石。尿道狭窄或尿流改道等现象也可能导致尿路感染的复发性。②根据病原菌的构成情况可以看出大肠埃希菌居第一位34.92% ,其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19.05%,白色假丝酵母菌比例为12.70%,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为9.52%,肺炎克雷伯菌7.94%、铜绿假单胞菌7.94%,普通变形菌4.76% , 最后为肠球菌属3.17%。通过成分组成可以看出泌尿系感染病原菌多源于内源性感染,可能由于免疫力低下导致。而成分中白色假丝酵母菌感染率达到12.70% 说明在医院的真菌感染正不断上升这与临床滥用预防性抗生素有关。因此,合理使用抗生素或抗菌类药物是预防和降低医院真菌感染的有效方法。③根据表2可以看出诱发医院感染的因素多且较为复杂。对比观察组均龄(53.7±14.97)岁和参照组均龄(48.7±15.1)岁两组年龄段的发病率可以推断年龄偏高的患者易发生感染。这与年龄偏大者的身体机能、生理变化以及伴随发生基础合并疾病、相对较长时间的手术等有关。重视基础合并疾病的存在。由于患者同时患病会造成免疫及防御机能下降而造成感染,所以应该积极治疗合并疾病。像在进行泌尿治疗时应随时监测并调整血糖水平;患有贫血的患者在进行外科手术前应改善贫血状况使Hb值大于90 g/L,必要时输血以及A,Alb(白蛋白)。预防性抗生素对抑制病菌感染并没有显著的效果,但大多医学者认为预防应用类抗菌药物可抑制病菌和真菌仍存在滥用现象。而导致的结果就是给致病菌类提供繁殖有利条件继而引发后续感染,连带引发其他抗生素相关性腹泻。而手术器械遭受空气的污染、手术视野的远近以及手术时间的长短都会增加术后感染的不确定性。尽量缩短术时、使用一次性手术器械进行手术远野设计等是降低医院感染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1] 黄晓东.泌尿外科住院患者合并医院感染640例临床分析[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11):113-114.
  [2] 张国民,叶伟峰,邵小彬.泌尿外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特征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9,19(22):3052-3054.
  [3] 陈志君.泌尿外科住院患者院内感染危险因素临床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0(28):119,134.
  [4] 刘建辉.泌尿外科住院患者合并医院感染的临床特征分析[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1(4):518-520.
  [5] 杨明松.泌尿外科住院患者合并医院感染79例临床分析[J].医药前沿,2012,2(12):114-116.
  (收稿日期:2012-11-2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533927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