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昔日走街串巷的修鞋匠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9年前,我在甜水园东街早市的人群中,看见一个熟悉的身影,这位老人个子不高,一米五左右,长方脸、秃头,由于上了年纪,走路比较缓慢。他就是六七十年前活跃在朝阳门外南下坡地区的修鞋匠,人们习惯地称他“皮匠大爷”。
  解放初期,在朝阳门外几乎没有修鞋的店铺,那时的修鞋师傅都是挑着挑子走街串巷为老百姓服务。皮匠大爷也是如此,找个向阳、背风的墙角,放好挑子,拿出修鞋的各種工具,比如锥子、针、线、小钉子、胶皮等物品,等顾客来修鞋。他不善言谈,从来也不吆喝。接活儿时他看看鞋,不用主雇说,就知道怎么修。每天他都是低头忙碌着缝鞋,从没见他与别人聊天。他干活儿麻利,只见他左手拿针线,右手拿锥子,锥子扎透鞋底刚拔出,左手的针线就穿进去了,双手用力使劲儿,一针挨一针……活儿干得瓷实。有时看到他把锥子往秃头顶上一蹭,好像磨锥子似的。他的双手长满了老茧,修鞋时显得特别有劲儿。
  皮匠大爷为人诚恳、实在,钉个胶皮掌儿、缝个开绽的布鞋或皮鞋,活儿质量好,而且价格公道,南下坡地区的居民都乐意让他修鞋。他耳朵有点背,有的人喊他“聋子”,他不急不恼微微一笑。马志安老人生前曾回忆说,皮匠大爷名叫卞祥山,得有九十多岁了,他家原来住在朝外南营房七甲。他修鞋的技术特别好,尤其是“挂弯子”的鞋他最擅长,一针一针缝得特别密实,经他手缝制的“挂弯子”鞋,穿在脚上既美观又潇洒,好像脚下踩着朵朵云彩,很受老主顾们的赞赏。
  公私合营后,在坛口食堂西侧有了固定的修鞋铺,卞师傅不用挑挑子走街串巷了,他每天到修鞋铺上班为群众修鞋。
  2011年元月10日上午,我又在甜水园东街北边的早市上碰见了皮匠大爷,这次他笑着跟我打招呼,还跟一位老人介绍说:“我那时在南下坡地区修鞋时,他(指我)还小呢……”他边说边做了个手势。我赶忙掏出手机,给皮匠大爷照了两张。这几年,我一直没再见到这位皮匠大爷。
  昔日游走在小胡同中卖煮白薯、卖芸豆饼、卖面茶、卖年画的小贩早已消失,像卞师傅一样在街边干活儿的修鞋匠也很难看到了。但儿时记忆里皮匠大爷修鞋的场景,却让我难以忘却。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1476456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