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时间因素在传统雕塑中的运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作为视觉艺术中传统古老的雕塑,不仅具有视觉符号,还有时间符号。雕塑作品往往将时间进行了可视化的处理。传统雕塑中,作为视觉因素的体积、尺寸、空间等三维物理形态常常拿来被讨论,而时间因素作为有效的现实和精神层面的思考,在传统雕塑解析和创造中却往往被忽略。笔者将在本文中对传统雕塑的时间因素的运用进行总结归纳。多样地理解时间因素在作品中的运用策略,回归到艺术创作是对时间讨论意义生成的关键,同样也是本文的出发点。
  〔关键词〕时间因素;雕塑;多元解析
  一、感知雕塑中的时间
  普遍意义上的雕塑,或者说是传统的架上雕塑,长宽高的三维立体视觉感是其表面必有特征。其中不乏这样的一些讨论, “雕塑的语言是什么?是形体与空间。雕塑与绘画最大的区别是可触摸的实体和真实可游历的空间。”雕塑大师罗丹的这句话似乎是传统雕塑认知中最“恳切”的教诲了罢。“用厚度来想象形体……这正是你们的任务。”“深入空间而获得物体的深度。当你们把面处理好以后,一切也就找着了;你们的雕像已经有了生命。”讨论形体的起伏,是古代雕塑家醉心的思考主题,也被罗丹称为“古代艺术的秘密”。由此我们可以看到,空间形体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雕塑所必具备甚至是创作的终极追求。然而,空间和时间作为人类创造物的两个属性,关于雕塑中时间因素的艺术讨论则相对薄弱很多。在雕塑中,与形状大小尺寸等空间元素相比,时间因素往往是虚化的、潜在的或者不明确的,那么我们该如何理解雕塑中存在的时间感,又该如何解析时间因素在雕塑中的呈现方式和表达策略呢?
  时间发生在艺术领域的时候,不同地域不同身份艺术家创作的艺术作品所表现的时间感会大相径庭。雕塑中所表现的时间感同样不尽相同。雕塑艺术与时间的关系是比较特殊的,雕塑品往往可以将时间进行可视化的处理。我们常常可以在形象上,材质中,痕迹里,甚至方法论上都更看到具体化的时间的影子。在雕塑上,时间从我们心头里头那虚化之中走出来,跃然于真实的五官感受之中。
  整个人类艺术史关于时间命题创作的艺术作品屡见不鲜,它在雕塑的维度中有形或无形地贯穿始终却又不尽相同。在这里,笔者只通过筛选艺术创作历史上的一小部分案例来介绍传统雕塑对时间意涵的诠释,并对其进行简略的归纳分析。
  二、雕塑中能够呈现时间的几种传统形式
  1.以静态的形式“保留”时间
  时间是流动的,不断变化的。而人们在经历历史关键节点或重要时刻时总想能保留住时间,让时间停留,让时间驻足。
  古希腊雕塑《掷铁饼者》可谓是人类雕塑史中最为经典的雕塑之一。 每次观看雕像,我们似乎都被带回到那个古希腊的运动场。 雕塑中的人物形象不仅呈现了当时专业运动员强健体魄,弯腰扭摆的身体和扬起的手臂,也定格了掷铁饼过程中最具有表现力的那一瞬,我们似乎可以看到我们轻轻一眨眼的工夫,运动员转过身体抛出了手中的铁饼。是的,我们思路被这样一尊定格的“引而不发”的吸引力迷住了。静止的客体与转瞬即逝的状态转换如此恰当地连接到一起。 观众心理上获得运动过程中“时间静止”的效果,成为后世艺术创作的典范。这件雕像不仅赞美了人体的美和生命的表现力,还使我们一睹了两千余年前体育盛事中最精彩的那一片刻,时间的凝固成为雕塑永恒的风采。这件后来被誉为“空间中凝固的永恒”的雕像。
  2.以象征或描绘来暗示时间
  提起时间,一系列跟时间有着直接关系的形象便会跃然脑海,“沙漏”“钟表”“纪念碑”甚至铭刻日期等等,甚至奔马蜗牛等形象也暗示着时间流动的快慢。我们对事物曾经的经验认识构成了作品中潜在意识的激发。这些形象出现在一件艺术作品里,也便指涉了超越自身以外的另一个主体——时间。西班牙鬼才艺术家达利拥有非凡的想象力和才能以及令人称奇的技巧。他的超现实形象让人惊叹不已,达利尊崇人的潜意识是超乎理性之上的“更为重大的现实”。他创作的数件油画和装置雕塑作品里“永恒的记忆”时钟,是他关乎艺术形象影响人的潜意识的典型。时钟的形象也让觀者无法回避时间这一主题。《时间的轮廓》这件雕塑是达利对其绘画作品“记忆的永恒”的回应,雕塑中,融化后人脸形状的钟表挂在枝头,有种人与时间的潜在结合感。表的融化也似乎暗示着时间的渐渐流淌。时间因素和非理性因素在达利作品中表现尤为明显。达利说“时间是在空间中流动的,时间的本质是它的实体柔韧化和时空的不可分割性”。由此可以看出,艺术家对于时间的认识以及在艺术创作中的运用已经非常精彩。后来,这只融化的表的形象常常出现在达利的作品中。
  3.以实际的运动来展现时间
  基于上面两种案例,我们也同样可以认识到:不管是以静态的方式保留时间还是以品。纯视觉作品中出现的时间是感觉上的时间,是观者心理上的时间。这在作品中是两种对立又不断交流的两个端极:客观的与主观的,真实的与想象的,物质的与心理的。客观的是雕塑实实在在的物质,主观的是观者产生时间感的心理。在观众观看艺术作品的时候,这两种端极不断地发生或交流转移。而引发的时间往往也成为主观的、想象的、心理上的这一端极。当然,观察有变化的艺术形象时,我们也会意识到时间的流逝。年代久远的木雕上出现斑驳的裂纹,曾经鲜艳的漆面也出现色泽衰退,如此细微的变化都能让我们感受到时间逝去,器物老化。除了这种自然时间流逝下的时间痕迹,艺术家也会有意将运动变化附加进雕塑里。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对运动和时间的认识也在不断演进。涉及时间的新的艺术实践越来越多,行为艺术、电影和录像、这些以运动为主要元素的现代视觉媒介出现。同时也出现了一类雕塑,它们通过运用物理或自然动力,实现雕塑的运动效果。因为有动力支持,动力雕塑常常可以做绵延不绝的运动。而常常我们对时间的直观体验是通过空间中的运动来判断的,所以动态雕塑的出现也将显性的时间流动呈现出来,换句话说,时间能在雕塑艺术中通过实际的运动来得以展现。
  美国的亚历山大·考尔德(Alexander Calder) 是20世纪雕塑界最重要的创作者之一。他创作的动态雕塑优雅而灵动。雕塑形象本身由一个个小部件巧妙连接在一起,艺术形象本身是稳定的,但在有外力影响的情况下出现绵延不绝的运动。雕塑在考尔德的巧妙设计后可以舞动身姿,变得充满活力起来。
  从诸如考尔德雕塑的案例来看,动态雕塑是将雕塑与动态结合并导入“时间”要素的雕塑。甚至这是在雕塑艺术要素分量中时间因素超越形体空间因素的关键尝试。时间因素提升到了一个超越性的关键位置。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运动的艺术形象有两面,一面是客体,即艺术形象本身,它可以变化这个客体相对位置,另一面涉及整体,表现其绝对变化。位置属于空间范畴,而变化的整体属于时间范畴。在这里,时间是一种直接表现,因为它来自连接每个运动形象的组合。在动态雕塑中,时间是一串的连续,现在与过去是延续的。强调雕塑整体概念一直是雕塑的不变法则,这么说时间因素在雕塑中的重要性也便不足为过了。
  4.多频画面式引导时间先后
  1965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土地改革需要和阶级斗争意识下,四川美术学院老一辈雕塑家创作的大型泥塑群像《收租院》成为一个时代的典型意识呈现。作品不仅仅在时代背景中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其艺术创作手法也非常值得一提。 该组群雕,采用的是情节的连续展示来表现当时地主收租全过程。整组雕塑大大小小有一百多个人物形象,根据收租流程,整组群雕分别安排为:送租、验租、风谷、过斗、算账、逼租、怒火等故事画面。这便是多场景多画面的叙述方式展现事件进程安排时间先后的典型案例。
  其实,多个戏剧性场面来完成整个故事的叙述是许多历史性艺术作品常运用的手法。多是为了说明历史故事、宗教或文学中的重要事件所采用的风格。这里的时间性展现出一种叙事的兴趣和叙事结构。这样的雕塑呈现形式可以形象地阐释为‘多幕’。这样的创作手法可以追溯到很远的年代,如古埃及浮雕中,一系列故事场景以连续插图的形式展现在布满墙壁的装饰性画框中。它所呈现的时间是对过去记忆或主观虚构的片段性摘剪组合,这样的时间的引用也促成了艺术品的叙征或描绘来事逻辑。但它终究是以指向雕塑主体的一种时间性。雕塑的本体仍然作为一种主导,雕塑保持了一种物理和心理上的时间性。
  (责任编辑:刘小红)
  参考文献:
  [1](法)罗丹口述,葛塞尔记.罗丹艺术论.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1978.5.
  [2]朱尚熹.纵深的形——朱尚熹教学雕塑随谈.重庆出版社,201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1486819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