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蒙古族游牧文化的内涵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尊重所有生命生存权力,尊重人与自然和谐共存是蒙古族游牧文化的重要核心思想。即,蒙古族游牧文化是生态的文化观、自然的文化观。
  关键词:蒙古族游牧文化;內涵
  什么是文化,各国学术界从各自不同的研究领域与研究方向给出符合自身研究的概念。在我国,很多学者们以辞海上的文化定义解读文化概念。即,广义的文化与狭义的文化。“广义文化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文化是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其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作为意识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因此,文化是一种民族的、地域的、国家的精神的象征、历史与发展的见证。因此游牧文化是游牧民族的民族史。游牧文化概念,吴团英先生认为:“所谓的游牧文化,就是从事游牧生产、逐水而居的人们,包括游牧部落、游牧民族和游牧族共同创造的文化。它的显著特征就在于游牧民族的观念、信仰、风俗、习惯以及他们的社会结构、政治制度、价值体系等都是游牧生产方式和游牧生活方式的历史反映和写照。游牧文化是在游牧生产的基础上形成的,包括游牧生活方式以及与游牧生活相适应的文学、艺术、宗教、哲学、风俗、习惯等构成游牧文化的具体要素。”邢莉教授则认为:“草原游牧文化就是历史上生活在草原上的族群在草原的生态环境中创造的与草原互动的行为方式、生活准则、价值观念、审美观念等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综上所述,所谓游牧文化是立足于草原生态环境,以游牧生计为主要生产生计的游牧部落、民族所共同创造的文化形态,包括游牧生活方式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文学、艺术、宗教、哲学、风俗、习惯等具体要素的总和。
  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都有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特殊文化属性,不同的自然地域环境造就不同类型的民族文化,也为塑造特殊民族属性提供了内在的物质基础。勤劳智慧的蒙古民族,长期称雄于北方草原,拥有悠久的历史,孕育和创造了灿烂的游牧文化,他是传承游牧文化的集大成者,也是游牧文化的典型代表。蒙古族游牧文化,即建立在草原生态系统上的,以游牧为生活的蒙古族人民上千年的游牧生产生活过程中,积累了如何协调人与牲畜、牲畜与牧草、牧草与草场之间的矛盾,并且在游牧实践中,逐渐创造了一整套适应内蒙古高原自然环境条件的独具特色的生产生活方式、社会制度、文学艺术、风俗习惯以及哲学观念和宗教信仰意识。具体来讲,“居无定所,逐水草而进”,居住可移动的蒙古包,选择水草优良的草场是蒙古族游牧文化的最典型的外部特征;在服饰上,蒙古袍是利用牲畜资源制作的,它不仅是符合了游动生活需求,又是适应了环境气候变化的一种特殊服装;在饮食方面,蒙古族的食物分为乌兰依德根(肉食)与查干依德根(奶食)。因为草原生态环境并不利于农作物的生长,而更于畜牧经济的发展。在交通上,蒙古族被誉为马背民族,大范围的移动游牧,马无疑是草原上最重要的交通工具,它适合单人骑乘也可用来驾车;勒勒车也是蒙古族主要的交通运输工具,被称之为游牧民的“游动的家”。宗教信仰方面,蒙古族宗教信仰敬仰长生天,将万物有灵视为信条,崇尚大自然;在文学艺术方面,蒙古族的文学艺术大多以自然界的山水、树木、动物为题材,包含着对自然界、对生命的崇拜与敬仰和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因此,蒙古族游牧文化最主要的特征是它的生态文化特征。
  由此可知,蒙古族游牧文化植根于辽阔的草原之上,领悟到大自然是万物赖以生存的摇篮,并且使“游牧”从生存需求上升到精神文化境界。生态智慧贯穿于蒙古族生产生活方式、社会制度、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文学艺术、伦理道德、美学与哲学、法规与律令等诸多方面。因此蒙古族游牧文化的最根本的思想精髓是敬重自然万物、遵循大自然规律,在保持水、草、畜的生态平衡中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刘钟龄先生在 《蒙古族的传统生态观与可持续发展论》一文中指出,“蒙古族人民的游牧生活恰恰构筑了天、地、生、人的复合生态系统,是历史条件下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高效和谐的优化组合。游移放牧的完整规范,可以保持草原自我更新的再生机制,维护生物多样性的演化,满足家畜的营养需要,保障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所以,在蒙古民族文化中,从意识形态、科学技术、伦理规范、民风习惯、宗教信仰等多方面都蕴含了鲜明的生态观点与环境思维。”从这个意义上看,蒙古族游牧文化中无不透露以“敬畏生命,尊重自然,和谐共存”为核心思想的生态文化特征。
  参考文献:
  [1]舒新城.辞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5.
  [2]刘钟龄.蒙古族的传统生态观与可持续发展论.草原牧区文明论文集[C].呼和浩特:内蒙古畜牧杂志社,200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1490688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