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论气象影视服务如何应对新媒体的传播挑战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气象影视节目主要以电视为传播介质,为大众提供一些和气象相关的节目,在多年的发展中,已经从单一化的天气预报逐渐转向一个综合性的气象服务。但是在信息化时代下,受到新媒体的影响,人们对于信息的接收方式也产生了一定的变化,这给气象影视服务带来了相应的挑战。本文就基于新媒体背景下,首先介绍了气象影视服务中存在的问题,重点提出了一些传播策略,以期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气象影视服务;新媒体;发展策略
  以互联网络为核心的新媒体,同传统化的媒体相比,具备更为明显的传播优势,由于新媒体的种类多、受众广,逐渐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来源。在这种情况下,气象影视服务如何应对新媒体的传播挑战,是现阶段相关从业人员应该思考的主要问题。本文就从三个方面出发,借鉴和转换新媒体的传播优势,不断改善相应的服务模式,争取达到一个最佳的传播效果。
  一、新媒体背景下气象影视服务中存在的问题
  (一)形式单一
  在新媒体还没有出现的时候,电视媒体是人们接收信息的主要来源之一,而且对于相关的气象影视节目也非常熟悉,所以对于节目的內容在意程度也不高。所以,从以往的传播方式而言,节目传播单一化的缺点还没有暴露出来,但是在新媒体环境下,更多的气象节目开始出现,观众的选择性也开始增多,于是同传统化的影视服务相比,就会产生一定的落差。
  (二)水平较低
  气象影视服务较低是现阶段存在的最大的问题,尤其是在新媒体的影响下,影视节目的制作水平则显得更为的落后。从近年来的发展来看,无论是节目的内容和形式非常低,同十年前相比,没有太大的差别。从相关调查中也可以发现,一些比较成功的气象影视节目一般都是放置在黄金时候,而地方频道的收视率则显得比较差,有的地区甚至出现了停播的情况。
  二、新媒体环境下气象影视服务传播的主要策略
  (一)贴近民众,加强和大众之间的沟通与交流
  新媒体传播的优势性,主要是体现在它的服务性和便捷性上面,这样才能更好的调动大众的积极性,将一对一服务能够落实到实处,然后在体验的过程中,让人们能够加强对此的整体认知。大众在观看节目的时候,所重视的是节目是否能够提供一些日常生活、生产中所需要的信息。因此,在具体实践的时候,应该将重点放置在公共气象服务方面,努力提高整个服务的能力与效益。 同时,也要贴近民众,加强和大众之间的沟通与互动,尽量为他们提供一些更为实用的气象节目。
  例如,气象服务中心可以推出“旅游气象服务专题”的主题类活动,在每一个节目中便介绍一个国家的气候情况和相关的旅游信息,这便是以大众的需求为导向,提高节目质量的一种方式。大众所关注的往往是当天或者是未来一天的气候情况,而不是想要去深入的研究气象科学。所以说到底,气象节目最后所服务的仍旧是大众,再好看的节目,如果观众无法接受,那么它注定是失败的。因此,气象服务中心最好是选择采用一些通俗易懂的语言,既要阐述清楚相应的气象信息,又要符合各个年龄阶段观众的审美倾向。如果是在雾霾比较严重的时候,就可以策划一个同雾霾相关的专题活动,讲解绿色、环保对于生态环境的重要性,这样既可以体现出节目的科学,观众也易于接受。
  (二)整合新媒体,真正的做到“为我所用”
  新媒体的冲击下,气象影视节目的收视率也呈现出一个下滑的趋势,但是从某个角度来看,也扩大了信息的传播途径,丰富了节目的来源。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就可以对新媒体进行相应的融合,在互联网上选择一些合适的气象内容,然后将其应用到气象影视服务中。例如,部分地方台则开设了相应的专栏,用于整合网络上的内容,再同电视节目向结合,当某个城区突发冰雹的时候,记者没有及时拍摄到视频。这时候,卫视“气象资讯”的官方微博中,则有网友提供了相应的视频,在确保视频准确性的情况下,联系网络传送视频,然后在气象频道中播出。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最大限度的确保气象服务的准确性和及时性,真正的达到优势互补。
  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当下,我国各个地区也应该完成气象本土化的插播,这样才能满足不同年龄、不同职业观众的收看习惯。例如,中央电视台在播报气象节目的时候,节目类型是可以在网络上点击播放的,开放信息推送平台,利用新媒体去扩宽信息的传播渠道。最后,需要注意的是,在创新气象信息内容和形式的时候,需要去缩短信息的时间,及时更新信息,这样才能满足未来媒体传播的相关需求,尤其是发生重大天气事件的时候,则可以采取主持人连线直播的方式,同大众一同互动。
  (三)注重气象影视的包装工作,塑造一个专业化的品牌
  当前,电视媒体都致力于打造一个属于自己的品牌栏目,所强调的也是栏目的个性化运作模式,然后将其看做是电视媒体和节目生存的基础所在。首先,则是应该构建一个通俗化的语言体系,主持人尽量将一些专业术语转变成为口语、生活化的语言,还可以选择采用拟人、比喻等方式,这样能够保证播报语言的生动和形象。尽量减少“局部地区”、“偏南地区”等词汇的应用。同时,主持人也应该发挥出自身的个性化特征,形成一个专业且幽默的语言风格。
  当社会在发展的时候,人们也愈加重视品牌效应,各个气象影视服务中心也要将一些企业中优秀的管理模式应用到气象节目中,从节目的制作、经营等方面出发。例如,从节目的图像、色调上入手,然后在后期的制作中对节目进行必要的调整,这样能够更加符合当下大众的审美需求。而在经营、传播的过程中,则是应该对融媒体的发展进行相应的探索,在传播理念上形成一种全新的策略,采用移动端-PC端-电视屏端的推送方式。因此,在未来的发展中,气象影视服务要应对新媒体所带来的影响,就需要从主持人、内容和产品等方面入手,这样才能塑造一个专业化的气象传媒品牌。
  三、结束语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各项气象设备也随之更新,更多专业化的影视人才进入到新媒体行业中,传统的电视地位开始下降。在这种情况下,气象影视从业人员就要抓住机遇,针对实际情况,对传播方式进行必要的改善和创新。而在创新的过程中,也应该始终坚持本地化的气象专业性质和服务模式,这样才能使得气象服务获得更为长远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韩隆青.论新媒体环境下气象影视的发展方向[J].西部广播电视, 2015(15):48-49.
  [2] 谢海云,丁灏, 罗桂湘. 新媒体环境下气象影视节目的生存之道——从《睇天气》的策划创意谈起[J].视听, 2015(6).
  [3] 刘银峰.新媒体环境下气象影视资料的开发与利用[J].广播电视信息, 2018, No.313(5):57-58.
  第一作者简介:赵凡(1982年—)女,汉族,山东省蓬莱县人,本科,工程师,从事气象影视节目编导工作。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1491283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