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大学生志愿服务长效化机制的构建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志愿服务是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抓手,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有效载体,是构建和谐校园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举措。我国大学生志愿服务发展历史短、经验少,因此在构建大学生志愿服务常态化过程中,还存在诸多困难。但随着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管理机制的不断完善,保障机制的不断健全,大学生志愿服务意识的不断增强和“互联网+志愿服务”模式的创新,大学生志愿服务的长效化机制正逐步构建,这也将有力促进我国大学生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大学生;志愿服务;长效化机制;构建
  十九大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大学生志愿服务也获得了新的发展机遇。了解当前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现状,探寻合理、长效的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机制,有利于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得以科学、有序、长效的开展,有助于大学生志愿服务长效化机制的构建。
  一、大学生已成为志愿服务的重要群体
  大学生学习时间具有弹性,他们作为志愿者可以利用自己的课余时间,为他人、社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非盈利、非职业化的援助和无偿服务。目前大学生已成为我国志愿者队伍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大规模的志愿服务开始于1993年底共青团中央实施的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在总结学雷锋活动和借鉴国外志愿者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团中央号召大学生利用业余时间,自愿无偿的参加扶贫帮困和社会公益事业。1994年12月5日,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成立之后,青年志愿者活动迅速在全国展开。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我国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已覆盖多个领域,成绩显著。“大学生志愿者以有热情、有纪律、团结协作的显著特点成为中国志愿服务的主要力量。”[1]目前大学生志愿者广泛参与扶贫开发、社区建设、环境保护、大型赛事、大型活动服务、社会公益服务等志愿服务活动,其中一批优秀项目在全社会引起广泛影响,得到了政府和社会的充分肯定,展示了当代大学生的精神风貌。但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在展现出勃勃生机和活力的同时,还存在诸多问题,如:志愿服务内容单一,志愿服务保障机制不完善,志愿服务活动管理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等,这些问题也影响和制约了我国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长效化、常态化运转。
  二、大学生志愿服务存在的问题分析
  1、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保障机制不完善
  (1)缺乏经费保障
  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经费来源单一,主要是学校提供一点资助,或成员们自筹经费,或对接单位提供一部分费用支持,能够得到企业或社会赞助的是少之又少。志愿服务经费来源不稳定,大学生志愿者从事志愿活动有时还要自己掏腰包垫钱,致使志愿服务缺少必要的物质基础和保障,这影响了志愿服务的效果和可持续开展。
  (2)缺乏必要的激励措施
  志愿服务虽然是自愿的,不计报酬的公益活动,但对于参加志愿服务的大学生来说,他们在帮助别人的同时,也希望得到国家、社会和学校的认可,所以适当的激励措施也是必要的。但在志愿服务实际运行过程中,却缺乏完善的激励机制。这表现在一方面很多高校没有完善的激励制度,没有形成切实可行的激励措施,特别是对先进典型的表彰宣传工作簡化或缺失,导致该表彰时没表彰,评选优秀也是随随便便,这严重挫伤了大学生志愿者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多数高校针对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激励机制内容单一,形式单调,重精神激励,轻物质激励。“大学生在完成志愿服务之后通常会得到一份在学校颁发的荣誉证书或者在学期成绩的量化积分方面给予加分,其他物质的奖励则很少会有,这对于没有经济收入却要承担志愿服务成本的大学生来说激励的作用确实有限。”[2]
  (3)志愿服务培训不够
  系统的学习与培训是确保志愿服务质量的关键。当前,除大型赛事和活动的志愿服务外,许多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没有经过正规系统的培训。当前,我国各类志愿者队伍普遍存在“需要就找,用时才管,完事就了”的现象,大学生志愿者队伍也同样存在此种现象。
  [3]目前,很多高校缺乏对大学生志愿者专业的培训,也没有长期的培训计划,这导致个别大学生志愿者缺乏基本的礼仪,与人沟通的技巧,甚至个别志愿者出现语言不友善,举止不文明或着装不整齐的现象。这一方面影响了志愿服务的质量和效果,另一方面也影响了志愿者队伍的形象,进而影响了学校的形象。
  (4)缺乏必要的权益保障
  多数高校在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过程中并未为他们购买意外伤害保险,也缺乏预防处理风险和事故的预案和能力,对于参加志愿服务的学生来说,一旦发生意外事故,他们的合法权益将无法得到保障。虽然全国性的关于志愿服务的法律法规已经出台,但真正落实到志愿者切身权益保障上,还有一定的路要走。
  2、大学生志愿者的服务意识、服务水平有待提升
  (1)部分大学生志愿者服务意识弱化
  “90”后大学生群体个体意识强,使得他们主动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缺乏内在驱动力,社会服务意识弱。他们参加志愿服务多数是碍于学校、学院的行政命令或任务,这就直接影响了志愿服务的质量,妨碍了志愿服务活动的持续开展。另一方面,个别大学生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的动机不纯,有一部分是为了交朋友,为了入党加分,为步入社会积累“政治资本”等,功利性的志愿服务风气促使了不正之风的滋长。当志愿服务活动比较辛苦,或不能达到自己的预期目的时,他们就会中途退出,造成志愿服务活动不能持续开展。
  (2)大学生志愿服务水平有待提升
  一方面很多高校只注重志愿服务产生的社会效益和对学校的正面影响,却不重视对大学生志愿者的培训。不少学校在组织志愿服务时,学生报名后就立即参加志愿服务,导致志愿者得不到专业技术支持和精神支持,志愿者的能力得不到有效提升,志愿服务的质量也难以持续提高。另一方面,高校多是校团委、院团总支负责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由于他们人手少,组织力量薄弱,难以兼顾工作量大、事务繁杂的志愿服务工作,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志愿服务水平的提升。   3、大学生志愿服务运行管理机制有待完善
  目前,大学生志愿服务表现出短期化、活动型、运动式的特点。从志愿服务内容来看,一是大学生志愿服务内容类型较单一,多局限于开展较浅层次的社会公益服务和便民服务等传统志愿服务活动。二是志愿服务内容深度不够,志愿服务与专业技能的结合度不高,许多志愿活动缺乏一定的专业性和技术性。大学生志愿者希望通过志愿服务活动提高综合能力的愿望得不到实现,导致他们也很难从志愿服务活动中获得归属感、成就感,长此以往就会削弱他们参与志愿服务的热情与积极性。
  三、大学生志愿服务长效化机制构建的措施
  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持续深入开展有赖于长效化机制的构建,本文从四个方面进行阐述,对大学生志愿服务长效化机制的构建进行有益的探索。
  (一)完善大学生志愿服务的保障机制
  1、健全激励措施
  尽管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不以获取物质报酬为目的,是自觉的奉献行为,但适时适当的激励可以使志愿精神生生不息、薪火相传。为提高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热情,高校可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建立志愿服务记录卡,对参加志愿服务的学生的相关情况及时做好记录,比如记录参与志愿服务的时间,按时间累计定期评定星级志愿者,并形成相关认证升级制度。二是高校和用人单位可按大学生志愿服务等级在评优评先、申请奖助学金、入党、就业等方面给予一定加分或照顾,让志愿者的付出能得到社会各方面的认可。三是激励手段方面可适当改变过去“重精神激励,轻物质激励”的做法,在精神激励的基础上适当增加物质激励的比重,做到精神激励和物质激励相结合。
  2、落实经费保障
  一是志愿服务作为大学生思想教育的重要途径,发挥着“立德树人”的重要任务,成为学校育人工作的重要内容,为此,学校党政部门需要将志愿服务工作纳入学校财政预算,设立“志愿服务基金”,为志愿服务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二是政府可鼓励企事业单位出资赞助志愿服务活动,对于出资的企事业单位政府可在税收方面给予一定的优惠等。三是政府可以出面广泛整合社会资源,通过政府、企业、行业、协会公益慈善组织等建立多元化、多渠道、多形式的志愿服务资金募集机制,从根本上解决影响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持续开展的资金问题。
  3、加强志愿服务培训
  对大学生志愿者进行教育培训是提高志愿服务专业化水平,提高志愿服务质量,增强服务能力的重要保障。为此需要建立严格的志愿服务培训制度,提高志愿服务培训的专业性。这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一是对不同对象,采取分层次,有针对性的培训。对新招募的大学生志愿者重点开展基本技能的培训。“新招募的志愿者刚刚进入大学校园,有的只是一腔热情,没有突出的服务技能,因此在高校中对于志愿者的培训显得尤为重要”。[4]可对他们进行从事志愿服务活动必备的人际交往能力、沟通、协调能力,组织活动能力的培训。而对于有一定服务经验的志愿者来讲,要加强专业服务技巧的培训。在培训方式上可采用案例分析、实地参观、情景模拟、经验交流会等,运用新媒体开展“线上+线下”融合的立体式培训方式,提高培训的实效性。
  4、完善志愿者权益保护
  首先,志愿服务涉及的面广,需要具有权威性的法律法规来引导、约束和保障。2017年我国第一部全国层面的《志愿服务条例》法规出台,志愿服务的法律法规日益完善,有力的保障了志愿者的权益。作为高校而言,可以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定志愿者工作条例,充分保障志愿者的权益。其次,加强对大学生志愿者法律意识及法治观念教育,普及法律常识,明确自身的权利与义务,确保在发生纠纷或损害的情况下能有效地进行自我保护。最后,为大学生志愿者购买意外伤害保险及其他必要的险种,让“奉献”不再变“风险”,保障大学生志愿者的权益,特别是为遭遇意外的大学生志愿者提供一定的补偿,减少他们的损失。
  (二)加强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组织管理机制
  1、加强组织管理
  一方面各高校党委要高度重视,将大学生志愿服务作为高校服务社会,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载体,制定学校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落实相应组织和管理人员,并对其进行定期考核。另一方面,建立一支自上而下,统一协调,统一行动的志愿服务管理队伍,形成以校团委领导,二级学院负责,班级设立志愿服务团队的三级联动的管理架构,最终实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运转有序,执行到位的组织管理机制。
  2、加強志愿服务项目品牌化建设
  志愿服务品牌化建设是志愿服务长效化最有效的方式。加强志愿服务品牌化建设,一方面要整合现有资源,逐步缩减需求少,成效不明显,参与度低的项目,集中精力发展开展时间长,志愿者参与热情高的项目,强化志愿服务的连续性,克服志愿服务的同质化、盲目化现象。另一方面,要拓展志愿服务项目深度,将服务内容与专业技能相结合,促进产学研融合,重点建设一批大学生热衷参加,能体现大学生专业优势的志愿服务项目。打造一支专业水准高,能力素养高的专业化志愿服务队伍,引导大学生利用自身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更好的参与到志愿服务中去,更好地为社会服务。“高校志愿者组织可以根据学校专业特色与有关部门进行洽谈,通过签订合作协议,挂牌授旗等形式确定长期合作关系,依靠服务基地不断提高自己的特色”。[5]因此高校要不断结合自己办学特色,打造自己的志愿服务品牌,这是实现大学生志愿服务长效发展的基础,也是当前各高校志愿服务工作的着力点。
  3、拓展志愿服务基地
  长期以来,大学生志愿服务往往是“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缺乏稳定性,这严重影响了志愿服务的长效化运转。创建志愿服务基地,以稳固的基地为支撑,在志愿者与服务群众间建立起一个纽带,以提高服务质量,这也有助于实现志愿服务的常态化。高校一方面可以与相关社区建立共建或合作的志愿服务工作站,引导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常态化。另一方面,高校还要巩固农村和西部地区服务基地建设。这些基地多为团中央或团省委为支持部分地区的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而招募志愿者的志愿服务基地。高校可积极倡导毕业生参加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三支一扶”计划等,提升毕业生的就业创业能力,大力弘扬践行志愿精神。   (三)积极探索互联网+志愿服务的新模式
  根据时代特征和大学生个性特点,积极发挥互联网作用,是大学生志愿服务加快发展的助推器。一方面高校可借助网络和各种新媒体手段,開展志愿服务精神宣传,招募志愿者,发布志愿服务信息,进行志愿者培训等,并对参加志愿服务的学生建立电子档案,对其在志愿服务活动中的表现进行反馈指导,激励他们持久参加志愿服务。另一方面可以通过网站发布志愿服务的先进事迹、优秀案例,相互分享志愿服务的心得体会,为不同的大学生志愿者和志愿服务团体之间搭建一个互相交流的平台,加强志愿者沟通,加强志愿者认同感,扩大志愿服务的社会影响力,最终带动更多的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
  (四)弘扬志愿精神,增强大学生志愿服务意识
  “志愿服务的精神概括起来是:奉献、友爱、互助、进步,这是志愿服务事业蓬勃发展的生命力所在。”
  [6]精神和信念对于行为的保持和促进有重要的功能。自20世纪90年代志愿服务在我国逐步发展后,由于缺乏全面推广,导致社会对志愿服务及志愿精神认知度不够。为了弘扬志愿精神,增强大学生志愿者的服务理念,一方面我们要通过电视、杂志、广播、网络、新媒体等多种形式宣传志愿精神,尤其是宣传大学生志愿者中涌现出来的优秀事迹和个人,增强大学生对志愿服务的认同感。另一方面,提高大学生志愿者的服务意识,引导大学生正确理解志愿服务的意义,不能功利化的看待志愿服务,正确对待志愿服务,让志愿服务观念深入人心,才能形成持久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动力。“大力培养在校大学生的志愿精神和信念能够渗透到学生的心灵深处,内化成人的品格,理念,促使志愿服务成为一种自觉行为”。[7]
  [参考文献]
  [1]颜吾佴,赵岚.创建有特色的大学生志愿服务机制[J].中国行政管理,2002(19):38-39.
  [2]马海燕.大学生志愿服务长效化机制研究[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5(2):43-47.
  [3]刘素婷,王宏.大学生志愿服务长效机制的构建[J].教育与职业,2013(9):183-184.
  [4]范忠烽.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模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8.
  [5]高伟、解芸菲、吴鹤鸣.大学生志愿服务长效机制探讨[J].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72-74.
  [6]林大燕.大学生志愿服务长效化机制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2,6.
  [7]党秀云.论志愿服务的常态化与可持续发展[J].社会管理,2011(3):50-54.
  (作者单位:河南工程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南郑州45119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1498484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