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大学生志愿服务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方式的有效性研究①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伴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高校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工作受到了广泛重视,相关部门要积极整合具体管理工作流程,重视大学生志愿服务教育载体的重要意义,并且积极拓展教学思路和管理路径,确保能从思政教育体系的实践要求入手,提高大学生的基础素养,真正将大学生志愿服务理念融合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指导体系内。分析大学生志愿服务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方式的意义,并结合实际情况阐释高校目前大学生志愿服务项目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提升实践教育价值的对策,仅供参考。
  [关    键   词]  大学生志愿服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方式;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14-0044-02
   一、大学生志愿服务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方式的意义
   在大学生培养工作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非常关键,是为学生打造良好思想意识和思想认知模式的核心,如何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综合水平,需要高校教师依据新时代人才需求展开深度思考。不仅要转换传统教育思想,发挥实践工作的优势,也要积极建构多元化教育模式。其中,应用大学生志愿服务教育指导机制能一定程度上满足大学生在助人自助过程中的精神需求[1]。另外,借助大学生志愿服务项目也能有效调整大学生的学习心态和生活心态,培养大学生包容的情感态度,在体验式教育教学工作体系内,确保大学生能明确社会定位,也能在常规化工作中逐渐探索出生活理想和职业追求,这对大学生进一步适应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价值。基于此,大学生志愿服务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方式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能在稳定学生道德规范认知的同时,为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全面优化创设良好的平台,也顺应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目标和人才要求。
   二、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项目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尽管高校大学生志愿项目具有较多的实践优势,但是在实际工作执行过程中依旧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思想政治教育引领不到位
   要想发挥大学生志愿服务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方式的优势,就要建立完整的引领机制,但是,在高校组织文化志愿服务体系内,志愿服务项目往往只是进行活动内容的介绍,没有对活动的社会价值予以宣传,这就使学生的社会意识以及道德品质认知不足[2]。另外,一些学生参加志愿活动时往往从自身利益出发,就失去了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基本要义。也就是说,因为高校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志愿精神和服务意识缺乏直接的引导式教育,学生盲目参加大学生志愿服务项目,相应工作无法满足预期要求。
   (二)大学生志愿服务针对性较差
   在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志愿服务的内容和类型还存在单一化问题,使导致一些大学生还不能从心底接受,不仅会影响大学生对志愿服务工作的认知,也会使相应工作不能发挥其实际价值,导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效果出现严重的失衡。另外,因为相关志愿服务项目的针对性较差,就使学生缺乏活动后的成就感和团队归属感,后续参与的积极性也会受到影响,制约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进程[3]。
   三、大学生志愿服务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方式的对策研究
   为了发挥大学生志愿服务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方式的价值和优势,高校要结合学生的基本情况建立健全完整的教育教学框架体系,保证服务项目的完整性,结合教育教学结构完善管理体系和控制模式,并且实现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目标,夯实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的基础。
   (一)充分重视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
   在新形势下,志愿服务工作是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文明建设的关键,因此,高校要顺应时代趋势和发展变化要求积极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培养路径,确保能响应国家号召,从而提高对大学生志愿工作的重视程度,并且完善具体管理路径[4]。
   第一,在要借助精神指导工作提升学生对志愿服务内容的了解程度,有效充实内容的基础上保证宣传路径也能得到优化,从而践行中央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要求,切实提升志愿活动的意义和综合水平,为更好地发挥精神引领作用奠定坚实基础。最关键的是,在国家指导下,高校要践行国家出台的针对青年志愿服务的政策和建议,确保能优化基层组织结构和指导路径,保证大学生也能有效了解志愿服务工作的意义和价值,更好地参与志愿活动,并且在志愿服务中培养自身的志愿精神。
   第二,要想保证大学生志愿活动的开展更加贴合实际发展,高校要联合一些非营利性单位开展相应的社会公益活动或者是慈善活动,确保能在志愿服务领域内借助实践机制提高学生的实践经验,从而保证能应用不同的志愿服务内容以及工作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基于此,要建构完整且丰富的资源体系,确保大学生志愿服务项目更加新颖有效,正是借助這种联动管理体系,能有效为大学生志愿服务育人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创设良好的平台[5]。
   (二)实现思想体系的融合
   为了进一步落实大学生志愿服务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方式,就要积极建立思想融合体系,确保能推动大学生具备远大的理想以及崇高的信念,完善教育目标的基础上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和教育条件,也为学生素质的全面进步创设良好的平台。
   一方面,要在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逐渐渗透志愿服务精神,并且强化学生社会意识的培养,有效倡导志愿服务理念,确保大学生能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值得一提的是,高校教育教学结构搭建的过程中,要将志愿精神在日常教学活动中进行深度融合,逐渐形成奉献、友爱以及互助的志愿服务精神引导机制,从而提高学生的服务理念。另外,要利用组织教育机制深度挖掘相应的教育宣传过程和倡导体系,确保能鼓励学生形成服务精神的内化行为,从而实现“要我参加”向“我要参加”的转型。    另一方面,高校也要关注教师指导教育工作的科学性价值,确保能将育人教育工作实施过程和教学过程有机结合在一起。高校要从大学生成长规律出发,利用学生更加乐于接受的方式践行相应的教育工作,并且要保证专家学者、理论课教师以及辅导员等能形成统一的管理团队,秉持大学生思想服务监管理念,探索更加贴合本校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方式[6]。最关键的是,高校要在总结规律的基础上,引导教师能借助课题发表以及学术研讨交流等实现理论研究成果的应用转化,从而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综合水平。
   除此之外,也要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践方式进行创新,确保能形成多样化大学生志愿服务管理模式,积极建立管理调控机制的同时,利用方法创新机制也能优化主流思想的引领和疏导,为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奠定扎实基础。
   (三)营造良好的服务氛围
   要想发挥大学生志愿服务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方式的优势,也要对校园环境氛围的营造予以关注,从而能一定程度上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说服力,也为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社会活动践行行为规范管理创设良好的平台,真正引导学生形成奉献自我的意识。
   第一,学校要结合不同的活动形式强化志愿服务宣传,并且要强化志愿服务工作的正面宣导和管理,纠正学生的错位认知,避免学生因为“私利”参与志愿服务工作[7]。只有营造良好的服务氛围,才能有效形成正确的思想导向,落实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目标,并且保证大学生能将志愿服务作为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实现的平台。基于此,高校要结合不同路径完善校园文化宣传工作,利用网络信息平台扩大宣传范围,并且利用多种宣传阵地提高学生的认知度,并且也能在多方合作的基础上提升志愿服务工作的协同化水平,从而助力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过程的落实。另外,在舆论环境创设的过程中,也要秉持科学性教学体系,维持管理工作的综合水平。
   第二,要积极落实志愿服务典型培养工作,在大学生志愿服务精神培养工作中,要想带动大学生积极参与到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环节中,就要充分践行“标杆式”宣传和教育路径,确保能利用大学生自荐、学生推荐、教师推荐等方式进行优秀团队和个人的募集,将其先进经验以及优秀事迹作为宣传的重点,一定程度上促进志愿服务工作的全面进步。并且,对活动中涌现的先进服务对象和案例也要进行综合指导,利用相关内容完成专题书籍的汇编,从而为大学生提供范例,践行良好的育人成果[8]。
   第三,创设常态化教育体系,教师要建立长效的教育机制,确保能将志愿服务工作的可持续发展作为关键,从而有效促进高校育人工作的全面进步,发挥持续性和连续性作用。另外,在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工作后,要将大学生作为辐射点,有效将这种志愿精神和志愿热情传递到青年群体中,确保参与社会建设的风气能得以传播。
   总而言之,为了发挥大学生志愿服务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方式的优势,高校要结合实际情况落实更加有效的教育机制,确保能从思想层面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念,维护学生的综合素养,也为全面践行素质教育工作创设良好的平台。
   参考文献:
   [1]颜涛.新形势下大学生志愿服务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发展研究[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7(6):291.
   [2]白晓雪.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6.
   [3]胡金枚,周禹冰,熊梓余,等.论思想政治教育视阈下的大学生志愿服务研究与实践[J].企业导报,2016(11):79-81.
   [4]王筠榕.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大学生志愿服务的路径创新[J].山东青年,2017(3):183-184.
   [5]魏全红,史红霞.思想政治教育實践中的大学生志愿服务问题研究:以邯郸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30(3):53-56.
   [6]李蓓蓓.新时期大学生志愿服务制度化体系创新探索:基于河南农业大学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实践[J].大学教育,2018(9):248-250.
   [7]李柯.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及其实现路径[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2):57-58.
   [8]林振兴.以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为载体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路径研究[J].改革与开放,2017(18):116-117.
  编辑 张 慧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2439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