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齐家文化玉礼器的功能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王晶晶

  摘 要:齐家文化处于新石器时代晚期和青铜时代早期,其玉器受良渚文化和龙山文化的影响,已经具有礼器的性质,种类也有了新的发展和变化,并对夏、商、周三代礼玉文明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文章通过玉器礼器的概念、起源、特点以及对夏、商、周玉器的影响等方面,对齐家文化的礼器功能进行阐述。
  关键词:齐家文化玉器;礼器;功能
  1 齐家文化玉器概述
  齐家文化主要指黄河上游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到青铜时代早期的文化,距今4200~3500年,因1924年首先发现于甘肃广河齐家坪遗址而被命名。自19世纪70年代以来,齐家文化各遗址陆续出土千余件玉器,这些玉器工艺精湛,造型独特。齐家文化玉器种类目前发现有十几种,其功能主要分为工具、礼器两大类。玉工具主要有铲、斧、凿、锛等。礼器除主要的璧、琮、环、璋、璜、多璜联璧、钺、刀、多孔刀等代表器形外,还有玉龟背甲、玉覆面等,是我国三大古玉系列之一,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和历史意义。文章着重阐述齐家文化作为礼器的功能及其特点,以及对夏、商、周三代礼玉文化的影响。
  2 玉礼器的起源
  2.1 玉礼器的概念
  “信以守器,器以藏礼。”所谓玉礼器,是指作为礼仪代言的玉器。在中国古籍《周礼·春官·典瑞》中有:“掌玉瑞玉器之藏,辨其名物,與其用事,设其服饰。”郑玄笺:“人执以见曰瑞,礼神曰器。又云。瑞、符信也。”清代夏炘《学礼管释·释礼玉祀玉》:“古者祭天地之玉,有礼玉,有祀玉。礼玉荐于神坐,祀玉执之于手,《书·金滕》所谓‘周公……植璧秉圭’是也。”
  2.2 玉礼器的起源
  在新石器时代大量出现不同种类的玉器,反映了这一时期人们对玉器的珍视。我国发现最早的玉装饰品是出土于兴隆洼文化的玉玦,玉玦出土于人头的左右耳部,故认定为耳饰。在辽河流域的阜新查海遗址的墓葬中,发现六块玉玦位于死者颈部和腹部之间,经推测应是挂在胸前的装饰品。位于长江下游的河姆渡文化中,也出土了用于装饰的玉珠、玉管和璜形玉佩,玉器工艺粗糙,种类较多。与河姆渡文化同一时期的马家浜文化相比,其装饰品种类中又增加了玉环和玉镯。
  人类在进入氏族社会后期以后,即使用玉料做成生产工具的形状,也往往不是用于实际的生产活动中,而是作为宝器、观赏物品珍藏起来,或作为冥器用于随葬。到了新石器时代晚期,我国玉文化发展突飞猛进,成就突出,发生了质的飞跃。玉器在原有品种的基础上还发展创造出了璧、琮、斧、钺、刀及其他以神权政治为核心的礼仪性用品。长江下游的良渚文化是玉礼器的重要发祥地之一,良渚文化玉器主要有玉琮、玉钺、玉冠状饰、玉三叉器和玉璧。位于中原的龙山文化和甘青地区的齐家文化也已经形成了以玉璧、玉琮、玉璜为核心的玉礼器体系和葬玉制度,这一阶段为新石器时代晚期,器物代表有璧、琮、璜等,这个时期的玉器已经具有礼器的性质。
  夏、商、周时期兴起玉的道德说,将玉和社会道德礼仪联系在一起,并和伦理准则、社会习俗相结合,将玉器抽象化,赋予玉器特殊的意义。将玉器作为礼仪的表现方式,形成一种新的道德规范标准,实用玉器发展成为具有礼玉性质的玉礼器。
  3 齐家文化玉礼器的社会功能
  齐家文化玉礼器除了继承良渚文化中钺、琮、璧等玉礼器之外,还结合了黄河流域的地域特点,传承发展了龙山文化玉礼器,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玉礼器系列。根据齐家文化玉器的分类,总结其社会功能有实用功能、祭祀功能和装饰功能。其中玉礼器属祭祀功能,可分为两个祭祀领域:其一是对天地鬼神的祭祀,其二是对社会生产生活等各方面的祭祀。
  3.1 对天地鬼神的祭祀
  对天地鬼神的祭祀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关系:一是人与神的关系,二是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神的关系主要是反映当时人们的一种宗教文化信仰,是精神文化领域方面的体现,表达了当时人们对于大自然神灵的敬畏。
  《周礼·春官·大宗伯》:“以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以青圭礼东方,以赤璋礼南方,以白琥礼西方,以玄璜礼北方。”在我国古代璧、琮、圭、璋、琥、璜六种器物是礼器的六种代表器形。齐家文化出土大量的玉璧、玉琮、玉璜,说明齐家文化玉器已经形成了玉礼器体系。
  3.1.1 玉璧
  齐家文化玉璧多为圆形,也有大量方形四角大弧度拐弯的基本器形。玉璧在齐家文化时期一般多为光素者,抛光细腻光滑,质朴庄重。古人认为天是圆的,所以玉璧被当作是天地、王权的象征,反映了当时社会私有制已经确立。
  3.1.2 玉琮
  玉琮在齐家文化玉器中属常见之器,基本造型为外方内圆,以寓意天地,与良渚文化的玉琮格局属于同类。但齐家文化多为素琮,玉质一般很好,使用和田玉较多,淡绿中透点黄,抛光很好,手感润滑。此外,圆筒形玉琮在齐家文化中也常出现,多为和田玉料,质地绿色处透光,器身白斑面积较大,用料考究,造型气魄大度,令人有敬畏之感,推测应为祭祀或供奉神灵之物,主要为神化功能。
  3.1.3 玉龟背甲与玉覆面
  玉龟背甲,内侧雕有脊柱骨,外侧面有的素面,有的刻有阴纹数字,推测是占卜记述之用,属巫术功能。玉覆面有夸张人面,有人面兽角,有兽面獠牙,面容神武狰狞,有的眼嘴镂空。从面具尺寸看,比人体脸部略小,应属供奉或与神灵沟通的巫术神物。
  3.2 对社会生产生活的祭祀
  对社会生产生活的祭祀主要体现在工具类玉器上。齐家文化出土的工具类玉器没有使用痕迹,说明这类玉器并不是用于生产、生活等方面的实用性器物,而是为了实现先民对生产生活的祭祀。譬如农业生产活动的祭祀礼器,杨建芳先生就认为“农业工具礼器的出现是先民崇尚农业生产的一种社会意识的体现”。
  3.2.1 玉刀
  玉刀是齐家文化玉器的常见品种,概括起来主要特点是大、薄、长、巧、精、美,弧度适当,刻线细直。大型玉刀,长66厘米左右,一边是弧线形,厚约0.5厘米,无柄,玉料为和田青黄玉,玉表抛光细腻,似传统的大刀形状,无任何刻纹与边沿装饰。素洁无华的玉刀观之肃穆文雅,宁静端庄,不以奢华招眼,只以功力引人,静心品味,其蕴涵的是一种精神。
  此外,在山东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遗物中发现了有关于鸟的造型和鸟纹样的器物,这是图腾崇拜的一种表现。齐家文化受其他文化的影响,在齐家文化玉刀中也发现了带有图腾崇拜的玉器。按照纹饰分类可以分为鸟形、兽形、鱼形等,按照孔的数量分类可以分为三孔刀、五孔刀、七孔刀等类型。
  3.2.2 玉铲
  齐家文化玉铲多素雅简洁,无装饰性雕琢或雕刻有简单的几道阴刻线,薄而细长。玉铲也已从实用器向礼仪用器转化,抛光精细,形状周正,可见齐家先民对礼器的重视与讲究。
  3.2.3 玉钺
  玉钺由斧演变而来,弧线外沿构成的上窄下宽的梯形造型。上端有小穿系孔,两边有扉牙。扉牙有的造型简单,仅有一个;有的复杂呈曲线山形或成组排列;还有的顶部边缘琢有脊齿。器底部有刃部位弧线自然流畅,端部自然卷曲成勾形纹,灵动飘逸。大部分玉钺展示出了礼仪功能。
  4 结语
  数千年前的先民既依赖大自然的给予,又害怕大自然的威力。所以出现了祭祀神明、祈求庇佑的宗教。礼既用于人与神的沟通,也用于人间秩序的维系。玉礼器用作召降、依凭神祖之灵的实体,能帮助人与神祇、祖先进行交流对话。远古时期掌管宗教大权的统治者其主要工作就是“以玉事神”,祭祀是一切礼制的源头。所以礼玉不仅仅是原始的崇拜,也是和政治、宗教、文化和道德合为一体的礼仪代表。而齐家文化玉器已经具有礼器的性质,是新的社会等级存在的表现。在玉器时代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是夏、商、周玉礼器时代的开端。
  参考文献
  [1]张帅峰.齐家文化玉器[J].收藏界,2011(11).
  [2]雷从云.中国史前玉文化和黄河上游齐家文化玉器[N].中国矿业报,2004-11-03(06).
  [3]谢晓燕.齐家文化玉器的发展演变[J].文物鉴定与鉴赏,2011(3).
  [4]张明华.礼玉刍议[J].检察风云,2008(11).
  [5]谢晓燕.齐家文化玉器研究[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11.
  [6]卢兆荫.中国文明史话[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3.
  [7]叶舒宪.河西走廊:西部神话与华夏源流[M].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200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15013248.htm